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의학구생학보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199
- 国内刊号: 32-157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IIH)是一种相对少见、病因不明的慢性颅内压增高,易发生在育龄肥胖女性.临床以头痛、视盘水肿为主要表现,无脑结构和脑脊液成分的异常,视觉丧失是重要的致残原因.病程早期的治疗强调减肥和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若颅内高压导致进行性视力减退应提前施行视神经鞘开窗术.作者回顾了近年对该病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全髋关节翻修术经常面临骨缺损的问题.只有了解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特点,才能较好地选择合适的骨缺损修复材料.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成骨性、诱导成骨性、骨传导及机械支撑.作者就全髋关节翻修中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前景作如下综述.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系的探讨
目的: 评估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并分析影响DM患者血浆tHcy水平的因素. 方法:以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DM组,4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其中DM组分为有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用酶转换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tHcy浓度;并用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 结果: DPN+组的空腹血浆tHcy浓度明显高于DPN-组和正常对照组[(14.20±2.92)μmol/L vs (9.05±1.78)μmol/L和(8.95±2.27)μmol/L,P<0.01] ;存在高Hcy血症的DM患者DPN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Hcy血症患者(80.65% vs 34.72%, 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B12、叶酸(FA)均为DM患者tHcy的决定因素(P <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t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维生素B12均与DPN的发生有关;空腹血浆tHcy、HbA1C、 VitB12均为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空腹高Hcy血症是DPN的危险因素;血清维生素B12、FA水平影响tHcy的浓度.
-
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
目的:探讨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PPSRH)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相关发病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患者24只眼的眼底表现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临床资料. 结果:24只眼中,20只为近视眼,平均年龄22岁.24例中20例为单眼发病.PPSRH 7只眼,伴视盘表面出血16只眼,伴玻璃体出血2只眼.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示PPSRH为遮蔽荧光,晚期视盘不规则强荧光或结节状强荧光,未见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 结论:根据FFA表现,PPSRH符合视乳头埋藏性玻璃疣的并发症.
-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择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分别治疗12周,每周测血压2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左心室舒张功能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 结果和结论: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均可有效地降低1~2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胰岛素抵抗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
99Tcm-Sandostatin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在原发性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99Tcm-Sandostatin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S)对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治疗和监测转移的指导作用. 方法:46例乳房包块患者,经B超检查怀疑为乳腺癌者,静脉注射99Tcm-Sandostatin 740MBq后,采用Vertex双探头SPECT显像仪行平面显像及全身扫描.勾画肿块感兴趣区(ROI),计算肿瘤和对侧正常乳腺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N>1.2判为阳性,所有病灶均经病理证实. 结果:46例患者经99Tcm-Sandostatin SRS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0%、83.33%和86.96%.35例患者病理检查证实为真阳性,5例乳房包块(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病变)为真阴性,5例假阴性(包块直径均<1cm,病理证实3例为乳腺导管原位癌,1例为非典型髓样癌,1例为乳腺小叶原位癌),1例慢性乳腺炎伴多发脓肿患者为假阳性.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T/N分别为2.370±0.933和1.295±0.648.乳腺癌组织对99Tcm-Sandostatin的摄取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1). 结论:99Tcm-Sandostatin SRS可早期诊断乳腺癌,并成为监测此类乳腺癌患者转移灶的有效手段,同时对这类患者增加了生长抑素靶向化疗或放疗新的治疗手段.
-
二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及阿托品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二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及阿托品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者184例,随机分为单用二异丙酚镇痛组(单用组)和二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及阿托品组(三联组),每组92例.观察两组二异丙酚的用量、入睡时间、苏醒时间、自行行走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软化情况及血压、心率、呼吸、注射痛、术后宫缩痛等情况. 结果:二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及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者二异丙酚用量少,入睡时间短,血压、心率、呼吸下降程度减弱,宫颈软化程度好,注射痛及术后宫缩痛发生减少、程度减轻.结论:二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及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减少二异丙酚用量,减轻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缓解注射痛及术后宫缩痛.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高分辨率CT诊断
目的:总结罕见的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变化,提高对PLAM的认识. 方法: 回顾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胸部HRCT改变. 结果: 3例患者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多发、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直径数毫米至3cm,囊壁厚约1mm,囊状影无区域分布差异.其中1例患者右侧液气胸,1例右侧气胸. 结论: HRCT对PLAM的显示有重要作用.
-
CT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3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行CT扫描.横轴位图像上观察甲状腺病灶的形态有无钙化、出血、壁结节、淋巴结转移及增强后病灶强化程度. 结果:本组3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CT诊断甲状腺癌1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13例,与病理诊断对照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7%和92.3%. 结论:CT扫描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
-
抗人免疫球蛋白G多克隆荧光抗体的制备及在肾活检中的应用
目的:制备抗人免疫球蛋白G(IgG)多克隆荧光抗体,并用于肾病的病理诊断. 方法:以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 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抗体,并用ELISA法双向琼脂扩散,Westen-blot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多克隆抗体进行测定.纯化的抗体标记荧光素,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并用于临床肾病的辅助诊断. 结果:获得的抗体琼脂双扩滴度为1∶32.ELISA法测定效价为1∶128000,Westen-blot 证实抗体特异性识别人IgG.纯化后抗体效价仍有1∶56000 ,灰度分析证实纯化后的抗体纯度达80%.间接法免疫组化检测抗体滴度为1∶800.标记荧光后效价无明显下降,免疫组化鉴定在临床病例中该荧光抗体能特异性识别人IgG. 结论:得到纯化后的抗人IgG抗体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亲和性,抗体的结合力较高,标记荧光后得到的多克隆荧光抗体对具有IgG阳性的肾组织反应特异性强, 与商品化的抗人IgG抗体比较,效价及特异性均无显著差异,可用于肾病的临床诊断.
-
外源性APMCF1基因转染对人肝癌细胞系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APMCF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系(HHCC)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将人全长APMCF1基因经脂质体包裹转染肝细胞肝癌HHCC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癌细胞克隆,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APMCF1的表达情况.通过单四唑(MTT)比色,绘制生长曲线,观察APMCF1基因对HHCC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 HHCC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APMCF1基因被成功地转染至HHCC细胞.稳定表达外源性APMCF1基因的HHCC细胞生长速度明显慢于亲代细胞;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 结论: 外源性APMCF1基因对HHCC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一个细胞周期调节基因.
-
Caspase 3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表达和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凋亡蛋白酶Caspase 3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 方法:用PCR法扩增出Caspase 3基因cDNA,然后插入pCMV-Myc载体,扩增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6p,使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鉴定其性质. 结果:经测定诱导3h后Caspase 3活性高. 结论:可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出有活性的Caspase 3,为研究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截短型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建立截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瞬时表达. 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以HCV-H株全长cDNA序列为模板,扩增获得C区羧基端部分缺失的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通过脂质体转染至CHO细胞. 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成功转染CHO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证实pcDNA3.1-Ct在CHO细胞中表达截短型的C蛋白. 结论:成功构建羧基端部分缺失的HCV C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CHO细胞,为进一步基因免疫和构建多表位卡介苗(BCG)活载体疫苗奠定基础.
-
人DC的获取与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的表达
目的:证实体外诱导分化的人树突状细胞(DC)表面高效表达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丙型肝炎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黏附2h后接种于完全培养液中,并加入rhGM-CSF、rhIL-4刺激分化,共培养7天,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以DC表面特异性标志DC-SIGN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荧光染色,检测DC-SIGN的表达. 结果:经诱导产生的细胞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高表达DC特异性标志物DC-SIGN. 结论:GM-CSF与IL-4联合刺激PBMC可分化为DC,且高表达DC-SIGN,为后续研究DC-SIGN奠定了基础.
-
人颗粒溶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构建人颗粒溶素(GNLY) 全长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肿瘤细胞,观察GNLY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RT-PCR技术获取人GNLY 全长编码序列cDNA,克隆至pGEM-T 载体进行测序,再将克隆片段插入质粒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NLY,用阳离子聚合物转染试剂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获得人GNLY全长编码序列cDNA ,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NLY;转染SMMC-7721细胞后,检测出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组与空质粒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01),并且随着转染基因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2.0μg/ml pcDNA3.1(+)/GNLY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至0.329. 结论:pcDNA3.1(+)/GNLY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GNLY基因转染对SMMC-7721细胞能产生细胞毒性效应,对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
骨化三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1,25(OH)2D3]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的保护作用. 方法:24只雄性6周龄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并分为四组:①治疗组6只,1,25(OH)2D3溶于无水乙醇中腹腔注射,3ng/(100g·d).②无水乙醇对照组6只,等容积无水乙醇腹腔注射.③空白对照组6只,仅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④假手术组6只.于第7天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光镜和RT-PCR观察肾组织纤维化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变化. 结果:①UUO模型第7天时大鼠肾组织NF-κB明显升高,采用1,25(OH)2D3治疗后,肾组织NF-κB的异常升高能得到有效抑制,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②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空白对照组和无水乙醇对照组明显减轻. 结论:1,25(OH)2D3具有阻抑慢性肾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潜能,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降低肾组织NF-κB的异常升高和减少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有一定关系.
-
大鼠盲襻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费时短的大鼠盲襻综合征(BLS)模型. 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只,不行任何干预;实验组28只,行空肠造襻手术.检测体重、肠液菌落数、血常规和血生化. 结果:实验组术后7天盲襻细菌菌落数﹥105个/ml,14天体重增长停滞,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28天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为(144.8±9.4)g/L vs (155.0±5.1)g/L,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为(77.9±5.7)fl vs ( 57.6±1.6)fl,P﹤0.01;血清总蛋白下降,为(42.9±7.3)g/L vs (60.7±7.6)g/L,P﹤0.01;清蛋白下降,为(26.8±4.4)g/L vs (35.6±2.5)g/L,P﹤0.05.血钙、钠、钾、氯离子浓度无显著性改变. 结论:该模型是一种成功的大鼠BLS模型.
-
锂对沙土鼠脑缺血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化锂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和脑皮质区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 方法 :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5min,制备全脑缺血性脑损伤模型.36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前连续5天给予氯化锂5mmol/kg腹腔注射;对照组以等渗盐水代替氯化锂.分别于术后第1、3和7天将动物处死,取海马齿状回互包段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SP70的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 全脑缺血后1天,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海马CA1区HSP70表达明显减少(P<0.05);相反,在脑皮质HSP70表达增加(P<0.01).结论: 锂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涉及基因表达的改变.
-
白细胞介素-6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所有白兔左眼均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反义组术眼前房注射IL-6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单纯组术眼前房注射单纯脂质体;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3、7、14和30天抽取房水,用ELISA双抗体免疫夹心法检测房水中IL-6的含量,定期裂隙灯显微镜及检眼镜观察眼前节及眼底变化情况,术后3个月行数码裂隙灯后囊照相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①术后3个月反义组、单纯组及对照组分别有7、10及10只眼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7).②术后反义组的IL-6平均浓度低于单纯组及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眼内毒性反应. 结论:IL-6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对后发性白内障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近距离碘-125照射T739近交系小鼠膀胱低分化移行细胞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建立T739近交系小鼠膀胱低分化移行细胞癌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碘-125(125I)粒子植入肿瘤的实验研究,观察肿瘤的生长、组织学变化,对临床应用125I粒子治疗膀胱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16只T739近交系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只,对照组8只,通过瘤源接种的方法建立膀胱癌动物模型.待移植瘤长至直径约0.7cm后,在实验组小鼠瘤体内植入一枚MSI-125型125I粒子;在对照组小鼠瘤体内相应部位植入粒子空壳,继续饲养24天后处死.测量瘤体大径,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群体倍增时间(T)和抑瘤率,观察病理形态. 结果:①移植成功率为100%.②24天后,实验组小鼠体重增加(4.93±0.60)g,对照组增加(13.60±1.15)g(P<0.05).③实验组小鼠处死时瘤重(7.86±0.59)g,对照组(9.06±0.27)g(P<0.05).④抑瘤率=13.24%.⑤肿瘤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6天.植入粒子后,实验组瘤体积增长(10.84±1.10)cm3,对照组增长(13.57±0.65)cm3(P<0.05),实验组瘤体积增长受到抑制.⑥病理学形态:对照组瘤体中心可见出血、坏死区,坏死灶少见且坏死面积较小;实验组瘤粒子植入部位周围可见大面积坏死区,整个瘤体内可见散在不规则小面积坏死灶. 结论:①T739膀胱癌动物模型易于制作、成模率高,适于膀胱癌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②125I粒子辐射可使T739近交系小鼠膀胱低分化移行细胞癌生长延缓.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心肌肥厚实验中的意义
目的:①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肥厚心肌中和在正常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并作比较,探讨其表达规律和与心肌肥厚的关系,初步阐述心肌肥厚发生的可能机制.②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重复观察上述指标,探讨ACEI逆转心肌肥厚的可能机制. 方法:取SD大鼠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药物组和假手术组3组,每组10只.手术后按要求饲养8周后处死,取心肌标本,行ICAM-1、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应用RT-PCR法行ICAM-1 mRNA、TNF-α mRNA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方法比较. 结果:ICAM-1、TNF-α免疫组化结果:心肌肥厚组心肌中2种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其次是心肌肥厚+药物组;假手术组表达量少.3组标本ICAM-1mRNA、TNF-α mRNA的RT-PCR检测结果:心肌肥厚组表达量高,其次是心肌肥厚+药物组,而假手术组表达量少. 结论:ICAM-1、TNF-α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ACEI抑制心肌肥厚的机制与减少ICAM-1、TNF-α的表达有关.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高龄痔患者的体会
1989年以来,我院采用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痔患者1345例,其中年龄>60岁的高龄患者426例(31.7%),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部分左心室减容手术后的监护治疗
终末期心脏病治疗极为困难,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多见于重症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巨大左心室、原发扩张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室壁瘤等.部分左心室减容是一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手术方法.我院于2000年4月至2002年5月成功实施6例手术,现将术后监护治疗的体会报道如下:
-
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临床分析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疾病,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已为细胞学界推广应用,如何对宫颈细胞学分类中出现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 患者的处理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ASCUS患者阴道镜及病理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宫颈病变 -
加强对合同制护士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教育
随着军队精简整编的逐步实施,合同制护士逐年增多,已成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我院部分合同制护士为地方护校计划外招生,基础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无菌意识薄弱,执行各项无菌制度不规范.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我院采取授课及技术操作培训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她们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法律和法规教育,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严格检查督导.通过不断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
维和医疗分队(中国)医疗装备管理和维护经验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在利比里亚执行着特殊的使命,各类医疗卫生装备对确保维和医疗分队开展各项医疗活动意义重大,它是维和医疗分队开展正常工作的物质基础.维和医疗分队任务区的服务对象是受命于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的外军部队、民事人员及当地居民等.在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医疗服务时,不允许有任何医疗差错,否则就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小则影响维和任务的执行,大则会造成国际影响,正所谓"外交无小事".在医疗服务上不能有漏洞,更不能因为医疗仪器管理维护与使用上的原因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必须确保医疗仪器使用的完好率.遵照维和医疗分队(中国)卫勤保障方案总体要求[1],为加强医疗仪器的管理和维修,结合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当地的气候特点,制订了医疗仪器管理办法和维修实施细则.
-
成人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策略
关节软骨为透明软骨,为单一的结缔组织,成年后缺乏血供及未分化的细胞,损伤后依靠自身修复的能力很低.如何对成人关节软骨的缺损进行修复、恢复关节面的完整性、重建关节功能和防止关节退变是摆在临床医师面前的一大挑战.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根据缺损的位置、分级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有不同的方法可供选择.
-
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的主要体会
我院和南京海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门急诊信息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已全面投入运行.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时,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分步实施、协调一致、加强保障.
-
军队医院对外医疗合作项目的管理和核算
为解决医疗服务项目投资经费紧张和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军队医院可通过对外开展医疗合作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做法不仅可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无形资产和医疗资源,而且有助于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拓展军队医院的医疗市场.在开展对外医疗合作项目管理与核算方面,加强合作项目的前期论证、合同签订、收入与成本界定、财务核算以及日常核算等尤为重要.
-
基于信息技术的门诊流程改造实践与探讨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门诊流程改造的实践研究,探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门诊流程改造的方法和作用. 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流程进行重组,减少环节、分流"高峰"、解除"瓶颈"、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低耗的门诊新流程. 结果:门诊流程得到明显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结论:门诊流程改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敢于打破常规,创新诊疗模式,加强科学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
对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诊断学的教学管理研究
诊断学教学过程的合理运筹,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临床医学院完善教学管理机构及诊断学教研室的建设是管理的关键,制订具有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编著内容精炼、可操作性强的教材,采用以突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及运用序贯教学法和信息技术是保证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
护理质量管理促进组在医院护理质控中的作用
为了增强护理管理队伍的质量意识,使每个人都成为质量管理的主体力量,自2003年开始,我们通过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促进组的质控方法,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稳步提升,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心血管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以心导管为基础的心血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飞速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也日益上升[1],已占据心血管内科诊疗工作的50%以上.我科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PCI)治疗患者554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手术的成功、并发症的减少和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z1 |
1999 | 01 02 03 |
1998 | 01 02 03 04 |
1997 | 01 |
1996 | 01 02 03 04 |
1995 | 01 02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1993 | 01 02 03 04 z1 |
1992 | 01 02 03 04 |
1991 | 01 02 03 04 |
1990 | 01 02 03 04 |
1989 | 01 02 03 04 |
1988 | 01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