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의학구생학보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199
- 国内刊号: 32-157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微小核糖核酸对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单链小分子核糖核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癌组织miRNA表达谱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显著,具有癌组织特异性,是潜在的肿瘤标记物.文中就近年来miRNA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探讨miRNA在食管癌的检测、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上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
-
环境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对睾丸间质细胞的雄性生殖毒性作用
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acid esters,PAE)已经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类重要的环境有机污染物,其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雄性生殖系统,睾丸间质细胞是PAE生殖毒性的靶细胞之一.文中就PAE对睾丸间质细胞的毒性作用作一综述,为预防PAE的生殖毒性提供理论依据.
-
肉瘤样肾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肉瘤样肾细胞癌( sarcomo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是一种临床高度恶性肿瘤,可见于目前已分类的所有类型肾细胞癌,以及肾盂黏膜的尿路上皮癌.SRCC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理学亚型,而应认为是各型原发肾细胞癌发生高级别转化的部分.与原发病理类型相比,SRCC预后较差.文中对SRCC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对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e factor-1,Egr-1)属于即刻早期基因家族,是参与引起脏器损伤各种信号通路的共同分子基础.在肝的病变损伤中,Egr-1可能在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中,是复杂的网络环节的重要交叉点,是启动和扩大脏器损伤的中心事件.Egr-1的分子开关的作用使一系列损伤因子的表达,引起组织损伤.近年来,发现肝细胞炎症损伤、胆汁淤积性肝细胞损伤、肝癌细胞增生、肝移植术后等肝细胞的损伤与Egr-1诱导的一系列损伤性炎性因子释放有关.文中就Egr-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临床路径在单病种付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它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善医疗品质的方法之一,是控制医疗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成功手段.与临床路径紧密结合的单病种付费制度在我国正逐步实施.在临床路径基础上,能够科学测算单病种的诊疗成本,为医疗保险实行单病种付费方式提供参考.文中就临床路径的概念、起源、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及实施步骤等进行描述,阐明应用临床路径的意义,并对其在单病种付费的应用前景和作用进行综述.
-
黄芪甲苷对心血管保护功能的研究进展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尤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黄芪被广泛使用了千年.作为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T Ⅳ)不仅能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ce,SOD)等自由基清道夫的活力,而且本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它还能通过升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水平,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抑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过度表达和改良细胞骨架重构来改善心血管功能.AST Ⅳ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上也有相当的潜力,其机制可能为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mecrosis factor-α,TNF-α)、提高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γ,PPAR-γ)的表达等.另外,AST Ⅳ还能升高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水平,这提示了其在免疫系统的作用.AST Ⅳ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备选新药.
-
DNA甲基化与肿瘤
DNA甲基化是早发现的基因修饰途径之一,可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控制基因表达.肿瘤中普遍存在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DNA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
显微外科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研究进展
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为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普通外科输精管吻合术及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手术时间长,成功率低,逐渐被显微外科手术取代,并成为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首选方法.文中就显微外科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缓激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复杂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疾病.其中,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ein-kinin system,KKS)是体内血压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缓激肽(bradykinin,BK)是KKS中一种主要的激肽类物质,同时也是体内强的血管舒张物质之一.文中就近年来BK受体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及其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报道作一综述.
-
胶质母细胞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影像学表现
目的 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xoxy glucose,FDG)PET/CT显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并且认为可以在术前有效地预测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但目前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十分有限.文中研究PET/CT对GBM的诊断价值.方法 9例经病理证实的GBM患者(男7例,女2例)行18F-FDG PET/CT检查,所有9例患者均为初诊.结果 9例患者共10处病灶,其中右侧额叶4例,右侧颞叶3例,左侧顶叶2例,左侧枕叶1例.肿瘤为单发或多发病灶,常位于脑白质内,边界不清晰,大小不等,周围可见明显水肿.18F-FDG PET/CT显像示病灶呈等低密度灶,大多数对18F-FDG摄取明显上升.结论 GBM的18F-FDG PET/CT表现有一定特点,熟悉其影像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
3.0T MRI在鼻咽癌调强放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放疗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首选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已应用于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文中探讨3.0T MRI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0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的MRI影像,比较放疗前后肿瘤大小、信号以及边界变化情况.结果 18例放疗后肿瘤病灶缩小,1例变化不明显,1例增大,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信号减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fficient,ADC)值增大,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动态增强病例,放疗前后时间信号曲线大斜率(maximum slope,MS)减低、对比剂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延长.8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缩小,并发鼻旁窦炎症6例和乳突炎1例.结论 3.0T MRI可良好显示鼻咽癌放疗后变化,对IMRT的疗效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
脂联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mRNA的表达与代谢综合征
目的 脂肪细胞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研究MS患者腹内脂肪组织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通过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MS的关系.方法 收集手术患者腹内脂肪标本44份,其中MS组21份,对照组23份,RT-PCR检测组织中脂联素、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S组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而PPAR-γ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脂联素mRNA的表达与腰围(r=-0.616,P﹤0.01)、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r=-0.527,P﹤0.05)、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 (r=-0.699,P﹤0.01)呈负相关,PPAR-γ基因表达与MS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脂联素、PPAR-γ基因表达的改变与MS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为临床诊断、治疗MS提供帮助.
-
葡萄状维朗那霉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暗色丝孢霉病是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由葡萄状维朗那霉引起的暗色丝孢霉病少见,文中报道1例葡萄状维朗那霉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方法 取患者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并对分离菌种行rDNA ITS测序鉴定.结果 显微镜下见大量有隔分枝的菌丝,棕褐色,侧面及末端可见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直线型,偶见分枝,壁光滑.培养见大量毛绒状暗色菌落.皮损组织病理显示慢性肉芽肿性炎,组织中可见有隔的分枝或不分枝的褐色菌丝.PAS和吉姆萨染色阳性.分子测序鉴定为葡萄状维朗那霉.确诊后伊曲康唑加热疗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该病例致病菌为葡萄状维朗那霉,选用伊曲康唑加热疗治疗有效.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发病及复发的相关研究
目的 国外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是初发脑梗死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文中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及相关因子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衍生化后HPLC分离法检测133例脑梗死患者与7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水平,同时记录其多项生化指标和临床资料,出院后对脑梗死患者组进行再发脑血管事件的随访,并对脑梗死再发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①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8.49±4.20)μmol/L,与健康对照组(9.81±3.35)μmol/L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脑梗死患者中高Hcy血症组与正常Hcy组的血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脑梗死组患者进行中位数为26(13~40)月的随访后,有36例再发脑卒中,其中高Hcy血症组复发23例,正常Hcy组复发13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 );Logistic回归发现,高Hcy血症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大.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它与血脂无明显相关;高Hcy血症和罹患糖尿病是导致脑卒中复发的重要而各自独立的危险因素,监测血浆Hcy的浓度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和远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MRI分析及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后颅凹肿瘤的30%~40%.文中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病例的MRI表现,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经手术证实的13例MB,均行常规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并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扫描.结果 肿块均位于小脑蚓部,肿瘤内发生囊变6例.MRI扫描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4例沿脑脊液播散.肿瘤实性部分DWI呈略高信号,表面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略低信号,坏死囊变部分与脑脊液信号相仿.MRS显示胆碱(Cho)峰明显增高.结论 MRI能提供肿瘤浸润的范围、继发改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够做出明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MRI还对MB沿脑脊液种植转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常规MRI结合DWI、MRS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紧密连接蛋白-8在实验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结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类(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机制之一.结肠上皮细胞中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可能参与肠上皮屏障功能的损伤.文中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extram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8(claudin-8)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探讨紧密连接蛋白-8参与实验性结肠炎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2组:DSS肠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结肠黏膜病变及紧密连接蛋白-8在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测定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表达水平.对紧密连接蛋白-8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与组织学损伤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H-E染色显示模型组病变主要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部分表面上皮脱落,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破坏.②紧密连接蛋白-8表达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膜和细胞间隙,模型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00±0.007)和(0.200±0.01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模型组结肠组织中TNF-α、CRP水平分别为(8.51±1.55)pg/mg和(2.21±0.38)pg/m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1.8±35.6)ng/mg和(50.5±5.9)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紧密连接蛋白-8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中TNF-α和CRP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组织学评分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7,-0.926.结论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紧密连接蛋白-8表达下降,与病理学评分相关,提示紧密连接蛋白-8可能与实验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②实验性结肠炎肠黏膜组织中TNF-α水平与紧密连接蛋白-8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局部炎症反应可能与紧密连接蛋白-8的表达下降有一定相关性.
-
巩膜扣带术治疗伴视网膜下增殖的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 伴视网膜下增殖的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手术仍是难题,文中回顾性分析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治疗陈旧性RRD伴明显视网膜下增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陈旧性RRD患者15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B级(包括B级)以下病例15例(15只眼),男12例,女3例;年龄17~45岁.近视患者14只眼,所有患眼均有明显视网膜下增殖,术前视力:6例≤0.01,6例为0.02~0.08,3例≥0.1.所有患者视网膜脱离范围在1/2象限及以上,黄斑脱离,手术方法为传统的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结果 术后1个月,患者视网膜复位14例,成功率为93.33%,其中男11例,女3例.多数复位患者的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Z=-3.24,P<0.01);1例未复位患者放弃再手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随访结果显示,当常规眼底检查正常时,黄斑区视网膜仍未完全复位.结论 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RRD伴视网膜下增殖安全有效,黄斑区视网膜的完全复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机制
目的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存在隐性失血,隐性失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影响很大.文中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32例为TKA组;同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54例为THA组.THA组中26例使用骨水泥假体(骨水泥组),28例使用生物型假体(非骨水泥组).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术前和术后的红细胞比容,通过Gross方程计算出隐性失血量.结果 TKA组的隐性失血量为694ml,THA组隐性失血量为463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隐性失血量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的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浓度平均为2365μmol/L,THA组的FFA浓度为1626μmol/L,隐性失血量与FFA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TKA和THA术后均存在隐性失血,失血量的大小可能与FFA值的高低有关.
-
二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高龄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的探讨
目的 高龄患者因神经系统等疾患,为加强营养多需行胃造口术,普通胃镜检查治疗时,因机械性刺激可能引起患者血压迅速升高、心律失常等,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升高,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治疗方法,势在必行.文中探讨二异丙酚(Disoprofol )静脉麻醉下,为高龄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的安全性.方法 20例高龄患者二异丙酚静脉麻醉后行PEG,观察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呼吸、脉氧饱和度、反应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平均置管时间为(17.10±3.14)min,置管成功率100%,术中、术后心率、MAP、呼吸、脉氧饱和度、反应和思维能力同术前无显著差异,未发生与麻醉、置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在高龄患者应用二异丙酚静脉麻醉行PEG,患者无痛苦,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作用,诊疗成功率高,安全可靠.
-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尼非韦罗含量测定和稳定性考察
目的 尼非韦罗是一种新型抗艾滋病药物,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物增加尼非韦罗的水溶性和稳定性.文中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糊精包合物中尼非韦罗含量及考察其相关稳定性.方法 采用GL Sciences Inertsil ODS柱(4.60×250mm,5μm),检测波长265nm,柱温30℃.以甲醇(A相)-复方醋酸缓冲液(B相,pH4.5)(65∶35,v/v)为洗脱流动相,采用等速度洗脱,流速为1ml/min,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尼非韦罗与各有关物质分离良好.在20.10~180.9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尼非韦罗峰面积与浓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1.5%];稳定性好(RSD<1.5%);加样回收率为100.5%(n=9).结论 此方法检测包合物中尼非韦罗含量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靠.尼非韦罗经HP-β-CD包合后相关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
富氢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脑组织缺血缺氧后,过量自由基产生,破坏组织细胞,形成再灌注损伤.近,学者研究报道氢气溶解在液体中可选择性中和培养细胞中的羟自由基和亚硝酸阴离子.文中观察腹腔注射富氢液对大鼠暂时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四血管阻塞全脑缺血(15min)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3组:假手术组(n=30),模型组(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等渗盐水5ml/kg,n=30)和治疗组(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0.6mmol/L富氢液5ml/kg,n=30),检测各组再灌注 24h海马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和活化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以及再灌注72h海马CA1区HE染色未损伤锥体细胞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海马MDA浓度、TNF-α浓度和NF-κB阳性细胞数活均显著下降(P<0.01);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结论 腹腔注射富氢液能够有效减轻全脑缺血(15min)后再灌注时大鼠脑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缓减再灌注损伤.
-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前列腺癌抗原3评分方法的建立
目的 前列腺癌抗原3(prostate cancer antigen 3,PCA3)基因表达具有前列腺癌特异性,文中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FQ-RT-PCR)检测PCA3评分的方法.方法 分别以LNCap和PC-3细胞株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用TaqMan探针建立检测PCA3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mRNA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评价特异性、重复性和计算扩增效率,建立PCA3评分计算公式.结果 检测PCA3和PSA mRNA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19%、1.09%、0.84%和0.06%、0.71%、0.79%,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03%和0.56%;扩增效率分别为0.98和1.00;以2-ΔCt表示PCA3评分.结论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CA3评分方法的特异性好,重复性高.
-
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性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1].IBS按罗马Ⅲ诊断标准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2].IBS临床上治疗方法不一,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够完全有效治疗各种类型的IBS[3].为寻找一种治疗IBS实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本院应用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性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onstipation,IBS-C),并与单用六味安消胶囊比较,联合用药疗效满意.现就180例IBS-C患者分组治疗的有关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Yamashita等[1]于2001年发现了一种与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carbohydrate response element, ChRE) 结合的蛋白质,命名为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rbohydr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hREBP).ChREBP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中,在肝脏、褐色及白色脂肪组织、小肠、肾和肌肉等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2].ChREBP是葡萄糖信号途径中的转录因子,对于调节哺乳动物体内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组织脂肪沉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
导师在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全面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从新形势下的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入手,分析导师在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提出导师应把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研究生思想教育生动活泼的开展,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
浅析服务补救在完善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患者需求增加,医院发生服务失误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如何减少这种失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医院生存和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服务补救可提供弥补这些缺陷的机会,使患者留下正面服务的印象,并能提早预防服务差错的发生,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是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文中对综合性医院门诊服务补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结合实际,从外部和内部服务补救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力求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医院的经营水平.
-
以网架帐篷和医疗箱组为主体建立野战手术室的应用研究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救援中,建立野战手术室非常必要.文中通过阐述在医学救援演练中,展开折叠式网架帐篷作为临时房屋,展开医疗箱组内的麻醉机、无影灯、手术床、吸引器、电刀等仪器作为手术装备,配备供电、消毒和空调等基础设施,运用电子伤票和远程会诊等信息手段,模拟大批量手术伤员通过.展开一顶网架帐篷作为术前准备间,一顶作为无菌手术间.术前准备间用于伤情的初步诊断、安排手术次序;手术间内放置2张野战手术床,用于伤员的手术救治.以网架帐篷和医疗箱组装载的手术仪器建立的野战手术室,可以满足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的需要,但是某些装备仍需进一步改进.
-
全程健康教育对提升腹膜透析治疗效果的实践
目的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由患者独立完成的居家治疗,患者对PD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文中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提升PD治疗的效果实践.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D治疗的2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10月行PD的114例患者为试验组,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社会回归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接受全程健康教育的PD患者,其低钾血症、隧道口感染、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其中腹膜炎发生率、社会回归率及随访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于PD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动脉灌注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动脉灌注化疗患者围治疗期出现的禁食时间长、恶心、呕吐、肢体制动时间长等并发症,引入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护理动脉灌注化疗患者,降低患者围治疗期的应激水平,减轻不适,从而达到加速康复.观察此护理方案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 将105例行动脉灌注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使用FTS方案的42例患者为加速康复组;使用常规围治疗期方案的63例患者为常规对照组(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自觉症状及呕吐情况,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在术前口渴、饥饿感,术中呕吐、恶心,术后饥饿、呕吐等观察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加速康复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FTS方法在动脉灌注化疗患者中应用是安全、有效和可靠的围治疗期护理方案.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z1 |
1999 | 01 02 03 |
1998 | 01 02 03 04 |
1997 | 01 |
1996 | 01 02 03 04 |
1995 | 01 02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1993 | 01 02 03 04 z1 |
1992 | 01 02 03 04 |
1991 | 01 02 03 04 |
1990 | 01 02 03 04 |
1989 | 01 02 03 04 |
1988 | 01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