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중국건강심리학잡지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心理治疗灼性神经痛病人的对照研究
观察心理疗法和外科治疗对灼性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并作可能的病因分析。对39例灼性神经痛患者(不包括单纯皮神经如隐神经,挠神经浅支等表浅皮神经的刺激性神经痛),按时段分为A、B两组分别进行外科常规治疗(A组)和外科常规治疗加心理治疗(B组)。结果A组疗效优良者44%,B组疗效优良者85%。结果显示心理治疗对灼性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
服刑罪犯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分析
考察罪犯的犯罪历程,外界客观因素固然存在,但罪犯自身的主观因素更加重要,特别是心理因素不容忽视,许多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就是源于不健康的心理;犯罪自服刑以后,面临着来自监禁环境、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犯罪的心理构成变得复杂而多变。那么,现时条件下,服刑罪犯特别是刚刚投改服刑的新犯的心理状况到底如何呢?对此,笔者作了初步的探索。
-
49例女公安干警的MMPI测试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49名女公安干警特殊的心理共性。方法应用MMPI测试49名女公安干警,并与中国女性年龄常模比较。结果女公安干警效度量表F低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临床量表Sc、Si,附加量表Dy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余无差异。结论女公安干警具有良好的心理共性,适合于公安工作。
-
权威与群体对受暗示心理的影响
目的证实权威与群体是影响受暗示心理的因素,并比较两者影响作用的大小。方法设计了由两个群体暗示实验组、两个权威暗示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组成的实验来进行研究。结果群体暗示组2与控制组之间的结果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杈威暗示组4与控制组之间的结果差异在0.01水平上显著。结论权威与群体都对受暗示心理有重大影响,而且权威比群体的暗示作用大。
-
绍兴市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绍兴市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119例老年人用SCL—90和SSRS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SCL—90躯体化因子分较常模高,其它因子分均较国内常模低,躯体化因子分与SSRS的客观支持分相关性高,呈负相关。结论绍兴市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提高老年人从家庭和亲友中得到的支持是进一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键。
-
51例上网者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Internet是20世纪末激动人心的事物,它一天比一天更强烈地改变着整个世界,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沉溺于网络,他们的生活甚至心灵正逐渐走向自我封闭,远离现实世界,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变化。为此,作者对51例上网者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当代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运用SCL-90对394名不同类型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代罪犯总体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90.10%,其中有82%的罪犯心理问题与正常群体(常模)相比,达到了异常或严重(Z>2)的程度。罪犯总体的阳性症状总分及各因子均分皆高于正常群体,且与正常群体有极其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罪犯的心理问题具有高度一致性(P<0.80),其中不同类型罪犯,男性与女性罪犯,入狱时间不同的罪犯又有某些不同特点。由此得出,当代罪犯具有严重的犯罪心理结构,提出了在当代罪犯改造中开展罪犯心理矫正工作的重要性与现实性。
-
精神科年轻医生职业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新时期精神科年轻医生对本专业工作的态度。方法以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批上岗工作的医生做工作5年前后的自身对照。结果对本专业的热爱度有所上升,专业知识再学习的需要日趋强烈。结论精神科年轻医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有明显提高,但存在对全科基础知识重视不够,重视精神科轻视内外科知识的再学习,对现有的薪水偏低不甚满意等现象。
-
离婚者婚姻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离婚者的婚姻质量。方法对30名离婚者和39名在婚者的婚姻质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离婚者在Olson的婚姻质量问卷的理想化、婚姻的满意度、性格的相容性、夫妻交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婚姻的破裂多因夫妻之间的性格不和、情感交流的不畅、共同兴趣及活动的缺乏、家庭经济问题的纠纷所致。
-
贫血患者记忆障碍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贫血对记忆的影响,尤其不同病程、不同程度贫血时的记忆变化。方法应用中科院心理所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甲套,对30例各种病因贫血患者进行记忆测定,同时选择60例条件相当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贫血患者除无意义图形再认外,记忆商(MQ)及各项回忆成绩明显降低(P<0.001)。不同病程的两组贫血患者对比,病程较长者的MQ、指向记忆、人像特点回忆及再认成绩显著降低(P<0.05~0.005)。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比较,记忆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贫血程度的加重,记忆障碍有加重趋势。结论贫血可引起严重的记忆障碍,随病程的延长,记忆障碍逐渐加重,而贫血程度不同,记忆障碍差别不大。
-
68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凶杀案的案例特征。方法对68例凶杀案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年龄在20~45岁、农村分布居多;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较大;与精神症状关系密切,案件发生突然,后果严重;受害人分布大多为家属近邻同事;丧失责任能力者偏多。结论农村为凶杀案的高发地带,原因可能与对精神病人的认识、监护和防范意识不强有关。
-
血液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分析
为了了解血液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支持水平,作者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0例住院期间的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躯体化等5个因子及社会支持总分等3项均高于一般血液病患者。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以期为血液病患者,尤其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卵巢癌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测定卵巢癌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调查表,测定30例卵巢癌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卵巢癌病人SCL-90总分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人际敏感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躯体化、抑郁、焦虑3个因素分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卵巢癌病人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提示在治疗及护理卵巢癌病人躯体症状的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及护理,防止其不良情绪的发生,从而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
生活事件与精神损害的关系
目的了解城市中普通居民社会生活事件与精神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问卷式调查表格,对整群抽取的509名45~60岁居民进行调查,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进行处理。结果生活事件紧张总值与抑郁发生率关系密切(P<0.01);有8个特定负性事件是影响人群心理健康的常见事件,其中家庭和子女问题在我国居民社会心理生活中居举足轻重地位;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是生活事件紧张作用的重要缓冲因素。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付方式,能有效预防社会生活事件对精神的损害。
-
抑郁性神经症某些心理学变量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归属。方法采用A型行为问卷(TABQ)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2例抑郁性神经症、56例抑郁症和38例其它神经症进行评定。结果抑郁性神经症的A型行为发生率与抑郁症相仿(P>0.05),显著高于其它神经症(P<0.05);抑郁性神经症的TABQ总分和CH因子分与抑郁症无差别(P>0.05),显著高于其它神经症(P<0.05或P<0.01);抑郁性神经症的DSQ各因子分与抑郁症无差别(P>0.05),但因子3(F3)显著低于其它神经症(P<0.05)。结论抑郁性神经症的心理学特征与抑郁症相仿,而不同于其它神经症,应归属于心境障碍。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心理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心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调查了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恋爱、婚姻、压力等心理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202份调查表的统计结果分析,压力(职业压力、学习压力、社会压力)是CFS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学习压力影响大。结论 CFS是一种心身疾病中的神经系统疾病,起因主要是心理影响因素,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学习压力是CFS主要诱因。减轻学习压力,消除紧张情绪,是改善CFS的良好方法。
-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进一步认识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差异。方法收集17篇主要在国内精神科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关于氟西汀与阿米替林对照研究的文章,取其研究结果作Meta分析。结果氟西汀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综合检验Z1=50.97,P<0.01,提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前后症状学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4.42,表明这种治疗效应极大。与阿米替林对照组的组间比较:Z2=-1.20,P>0.05,提示两种药物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2=0.10,表明这种差异效应极小。治疗后副作用综合检验Z3=12.96,P<0.01,提示氟西汀的副作用显著少于阿米替林;3=1.90,表明两者差异效应极大。氟西汀组恶心呕吐多于阿米替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强度介于轻与中度之间(d=0.33)。其余8种副作用氟西汀组显著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强度较为明显(d=0.34~1.07),其发生的比值比在3.5~7.2之间。结论氟西汀与阿米替林在6周左右的疗效无差异,但副作用有显著不同。
-
门诊患者不同应激源心身效应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就诊病人患病后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的不同应激源的影响,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对就诊病人进行个别测查。结果与平时自觉健康状况比较,其中焦虑、抑郁P<0.01;不同满意度比较P<0.01;与自觉症状的转归比较,其中焦虑P<0.05;与治疗效果比较,经济压力分值P<0.05有显著意义;与婚姻状况比较P<0.05。结论患者本身的疾病、平时的健康状况等可以作为不同应激源对病人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我们应使用各种对策,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出院意向与相关因素的探讨
采用修订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意向及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连续住院12个月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问卷调查,有效材料527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出院意向者84.25%,在不同年龄段、住院时间长短、住院次数、家庭有无其他成员、成员关系、有归宿障碍、医师评价可院外治疗等方面,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0.01)。无出院意向者占15.75%,住院时间长的比短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住院不益于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对有出院意向要求者应根据病情尽早使病人回归社会。
-
儿童自闭症的分析和心理治疗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起病年龄在30个月之前,以精神和心理发育的广泛性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美国儿童及成人孤独症学会顾问委员会认为孤独症儿童行为有以下4个特征:发育速度和顺序异常;对任何一种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言语、语言认知及非言语性认知异常。与人、物和事的联系异常。自婴儿期起病,极度孤独,不能交往,对某些物体特殊依恋,预后欠佳[1]。
-
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及研究
目的通过对28例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调查表进行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人的收入、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等因素明显影响生命质量。据此,提出定期开展普查工作,加强防癌知识宣传,教会高危人群自我检查的方法等乳腺癌的防治措施。
-
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情绪状况调查
为调查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情绪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3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及同期60例非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对照组)的情绪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时,更应做好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疏导,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应激反应程度。
-
单相抑郁症致病因素的研究
为了了解单相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对连续发作3次或发作1、2次,缓解≥8年,诊断符合CCMD-2-R抑郁症及DSM-4重症抑郁障碍的108例患者进行致病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单相抑郁症患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病前性格内向者显著多于中间及外向型;秋季发病者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家族中有单相抑郁症阳性家族史者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一级亲属中单相抑郁症的发病风险显著高于群体。提示生物因素是单相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
冠心病A型性格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进展
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冠心病(CHD)促发因素增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究表明,CHD发病过程中,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症状方面,既有躯体症状又有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因素中,特别是负性情绪反应和A型行为对CHD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CHD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为促进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提出有益的观点。
-
飞行人员消化性溃疡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利用EPQ问卷和16-PF调查了42例飞行人员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组对照表明:焦虑、抑郁、内向、情绪不稳等内倾兼神经质的个性特征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提示医务工作者在诊治消化性溃疡时应充分考虑个性等心理因素。
-
肾病综合症长期住院患儿的个性分析
目的进一步了解肾病综合症长期住院患儿的个性特点。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对62例儿童肾病综合症(甲组)及50例健康儿童(乙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甲组E量表均分低于对照(P<0.05),N量表均分、P量表均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有肾病综合症患儿个性为内向不稳定、精神质。采用心理行为治疗给予社会支持及精神支持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癌症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PSQL)测查了560名癌症患者,以SAS≥45和SDS≥50为界值,结果显示14.46%和17.32%的癌症病人存在焦虑和抑郁状态,10.36%的癌症病人焦虑和抑郁并存。SAS和SDS评分呈正相关(r=0.728,P<0.01),SAS和SDS分与PSQL各成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焦虑组、抑郁组和焦虑抑郁混合组PSQL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
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14例分析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14例误诊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近8年住院,符合CCMD-2-R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的14例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中均有轻微的神经系统体征未被重视。结论精神科医生要改变传统观念,重视躯体症状及体征,增加对疾病的全面认识。
-
不同性别学生16PF测值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不同性别学生的个性差异。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对不同年代不同性别卫校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在16个人格和8个次级因素中,有16个因素男女生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或差异;90年男女生有9个因素存在差异;98年男女生有14个因素存在差异。结论不同性别学生的个性有很大的差异,且年代不同差异也不同。
-
医科大学不同层次新生总体幸福感和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
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事实上,作为学生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有着不同的感悟。那么究竟关系如何呢?本研究选取河北医科大2000级本科和专升本新生作为实验组,三年级学生为对照组,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行为方式进行测查,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
高一学生的自主性调查研究
本研究采用汉斯*埃森克、格伦*威尔逊编制的“自主性量表”对石家庄部分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样本学生的自主性水平呈正态分布;其自主性水平与所在学校类型有关,与性别、父母文化水平、父母职业无关。
-
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黄希庭主编的“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对初一到高三60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业成绩与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相互关系。
-
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在校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态度。方法采用中专学生就业态度调查问卷(学生版)对山东煤炭卫校98级、99级、2000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3个年级在就业、学习、竞争、改行、失业等方面的态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在校学习的中等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态度正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处于矛盾之中。
-
西北某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本研究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西北某学院103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了解文理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管理工作和探讨如何培养文理大学生的研究者提供科学的依据,更重要的是提示管理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
儿童社会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社会能力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和自制的儿童家庭环境问卷调查城乡945名儿童,对其社会能力及相关因素进行了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城市儿童社会能力强于农村儿童。影响儿童社会能力的因素包括参加兴趣性、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关系、课外和其他小朋友玩、家庭经济状况、居住环境污染和社会风气等。结论要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进行协调、干预或改善上述各项影响因素。
-
男女高中生与大学生性文明的对比研究
高中生与大学生都值青春期,该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巨大变化时期。由于他们均以第二性征发育为起点,故有些学者对此已作了较大范围的性文明调查[1]。但将高中生与大学生作对比研究的资料不多,现将我们的有关研究报道如下。
-
学生心理适应不良者人格特征分析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量表,对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师范学院的中师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23.64%的学生心理适应不良。这部分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良好者在8种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人格特征为情绪容易激动,容易产生烦恼、焦虑、紧张、忧虑,性格内向。
-
离异家庭初中生个性特征及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初中生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0例研究对象作艾森克人格问卷、父母养育方式、亲子关系、离异时间、抚养对象等调查,作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常模比较,56%的研究对象在个性上有显著偏离。男生个性问题显著高于女生。母亲拒绝否认(MF3 r=0.38),父母严厉惩罚(FF2 r=0.36,MF4 r=0.22),父亲干涉过度(FF3 r=0.1),母亲干涉过度,过度偏爱(MF2 r=0.25,FM5 r=0.20),不良亲子关系(r=0.23)与精神质(P)呈显著正相关;有显著贡献的是母亲拒绝否认(MF3),(B=0.39,P<0.01,P<0.05)。父母严厉惩罚(FF2 r=0.23,MF4 r=0.30),母亲拒绝否认(MF3 r=0.28),父亲干涉,保护过度(FF3 r=0.17,FF6=0.23),不良亲子关系(r=0.24)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有显著贡献的是母亲严厉惩罚(MF4)(B=0.27,P<0.001)和不良亲子关系(B=0.20,P<0.05)。父母养育方式对内外倾向性(E)形成无显著作用。离异时间等因素对研究对象人格无显著影响。结论研究对象个性问题发生率高,与父母不良养育方式相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母亲拒绝否认、严厉惩罚的养育方式以及不良亲子关系。
-
计算机网络教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正在迅猛发展,学校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以下称电教班)已在一些城市试用,本文以SCL-90量表为工具进行电教班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总均分、偏执指标评分电教班高于普通班,有显著性差异,电教班学生在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近患重大疾病方面均有非常显著差异,电教班男女生比较在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精神病性因子评分男高于女,而在恐怖及焦虑因子评分女高于男,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
医学中专生毕业考试前情绪障碍调查
对140名参加毕业考试的医学中专生进行SDS和SAS测评,结果显示,学生抑郁焦虑情绪障碍十分明显。应做好对学生考前的心理辅导工作。
-
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对274名高中生进行TAS、SCL-90自我测试,对所获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被试对象TAS总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相关(P<0.01),同时SCL-90总分与TAS各因子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心理健康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述情障碍的水平,述情障碍可能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基础。
-
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
本文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120名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设心理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将心理教育课纳入课程体系。
-
卡特尔16PF与SCL-90量表在大学生心理测量中的对比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教育措施具有针对性,首先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与分析。用什么量表能更科学地、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呢?对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的来说,目前高校使用较多的量表还是不外乎以下几种: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SCL-90自评症状量表、EPQ人格问卷、UPI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量表等等。但这几种量表在大学生心测中测验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与SCL-90自评症状量表,这两种在大学生心测中广泛使用的量表同时施测于大学新生,在97级、98级、99级大学新生中连续施测了3年,试图了解两种量表施测结果的差异如何。本文以99级测验结果为例进行说明。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