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发展对截肢观念的影响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假肢研究的深入,现代技术条件已允许假肢达到很高的对症性,从而满足各种各样的残肢条件和对假肢不同的功能要求.从普及型下肢假肢到全电脑控制智能仿生腿,从普通的美容上肢假肢到带感应控制的肌电控制假手,假肢技术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截肢手术的发展,对原来的截肢观念产生了影响,从而大限度地保留了残肢的功能,使截肢后的患者能更好地发挥假肢的代偿功能.
-
高频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高频(10Hz)、低频(1Hz)及高低频相结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单盲法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各15例):低频组、高频组、高低频结合组、对照组.四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为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接受rTMS,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Fugl-Mey-er(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每组各随机挑选6例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结果:①rTMS治疗后四组FMA、NIHSS、B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②rTMS治疗后高频组、低频组以及高低频结合组较对照组的FMA、BI、NIHSS评分改善(P<0.05).且高低频结合组较高频及低频组FMA、BI评分的改善更明显(P<0.05).③rTMS治疗后高频组和高低频结合组较本组治疗前MEP潜伏期降低(P<0.05).且高频组较高低频结合组MEP潜伏期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高频(10Hz)、低频(1Hz)、高频(10Hz)与低频(1Hz)相结合的rTMS较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更有效.其中高低频结合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另外高频(10Hz)、高频(10Hz)与低频(1Hz)相结合的rTMS能够更有效的增强患侧大脑M1区的兴奋性,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
痉挛型脑瘫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
目的:了解痉挛型脑瘫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方法:试验组痉挛型脑瘫儿童20例,对照组为52例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健康儿童,运用Ultraflex连续性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两组儿童进行了步行时动态足底压力运动力学数据采样,经过电脑数据录入分析,取得动态足底压力曲线及特征量参数(包括双测的z1、z2、z3、t1、t2、t3、t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步态分析曲线及各参数进行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典型足底压力双峰图及相应特征量数据的实验组儿童10例,其步态的足底压力特征量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双侧的单足支撑时间、右侧的tz1、tz2、tz3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脑瘫儿童双侧的单足支撑时间均较正常儿童短,右侧的tz1、tz3增加,而tz2缩短.结论:部分痉挛型脑瘫患儿动态足底压力曲线不能表现出典型的双峰曲线,能得到典型足底压力双峰图及相应特征量数据的实验组儿童中,双侧的单足支撑时间均较正常儿童短,右侧的tz1、tz3增加,而tz2缩短.
-
缓释力足踝矫形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作缓释力足踝矫形器,探索伴有腓肠肌或跟腱挛缩的足下垂的非手术性矫治方法.方法:用半成品高分子纤维材料制作足托,楔形去除足托之踝关节转动中心处两侧的材料,以此为轴使之具有似折叶的活动性.用弹性牵引带于足托的足尖部自前面与足托的小腿部上端胫骨前相连,利用弹性带的回缩力,起到缓慢的持续牵引作用,使跟腱和腓肠肌的挛缩、踝关节的粘连得到逐渐松解,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得到逐渐增加,足下垂得到逐渐矫正.结果:缓释力足踝矫形器有较好的肢体适应性.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故穿戴舒适,能起到缓慢的小剂量持续牵引作用.对伴有腓肠肌和跟腱挛缩以及踝关节纤维性粘连的足下垂有较好的矫正作用,22例足下垂患者,踝关节跖屈固定角度和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分别由治疗前的44.91±5.35和3.54±1.63.恢复到治疗后的17.59±10.04和28.09±9.2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缓释力足踝矫形器是一种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疗效的非手术性足下垂矫治工具.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屈伸肌力减弱与疼痛程度的关联
目的: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主观疼痛程度与患膝屈伸肌力减弱的关系.方法:单侧膝OA患者42例.以VAS法询问其下蹲、起立动作时的主观疼痛感觉,分为轻度疼痛(0<VAS≤4)、中度疼痛(4<VAS≤7)和重度疼痛(7<VAS≤10)三组.以健侧膝为对照,比较三组患者患侧膝在等速肌力测试PT、AT、AP、AP和STW方面的下降程度即(健侧-患侧)/健侧.结果:患侧膝屈伸肌群PT、AT、TW、AP、STW下降程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60°/s时伸肌AT和180°/s时屈肌TW组间比较P>0.05外),疼痛越明显,下降程度越显著.结论:膝OA患者的疼痛可导致患侧膝屈伸肌力下降.
-
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以及临床查体,明确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痛(HSP)的原因,并分析超声表现与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6例首次发生脑卒中偏瘫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VAS评分分为肩痛组及非肩痛组,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肩关节超声检查.临床检查包括Brunnstrom分期、Ashworth分级、肩关节半脱位及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结果:肩痛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较非肩痛组高(51.4% vs 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声显示,肩痛组患者冈上肌病变(54.3%)和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SA-SD)积液(45.7%)与非肩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可见冈上肌病变及肩峰下滑囊积液与偏瘫肩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肩袖损伤是脑卒中患者偏瘫后肩痛的原因之一,冈上肌损伤及肩峰下滑囊病变同肩痛的程度有关.
-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和肌力训练相结合的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易化技术.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和移动能力评价.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侧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及E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在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使用吞咽造影(VFSS)数字化分析方法观察改良球囊扩张治疗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道上括约肌(UES)和舌骨移动功能的影响,定量评价脑干卒中后吞咽功能变化.方法:30例脑干卒中后经吞咽造影确诊为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球囊扩张治疗组与吞咽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5例.球囊扩张组给予球囊扩张治疗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每日各1次,每次30min;吞咽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2次/d,每次30min;两组治疗均为5次/周.分别在治疗前、拔除鼻饲管或治疗已达3周后,进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吞咽造影评估并进行数字化测量分析.测量的指标包括舌骨位移距离,UES大开放前后径宽度.结果:球囊扩张组12例患者拔除了鼻饲管,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舌骨位移距离,UES大开放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仅有2例拔除了鼻饲管,治疗后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舌骨位移距离,UES大开放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能够有效地量化吞咽功能,可用于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
-
痉挛型脑瘫患儿Bobath球上仰卧起坐训练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Bobath球上仰卧起坐训练的疗效.方法:3-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及对照组(n=3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周5d,观察组在Bobath球上进行仰卧起坐训练,每次5-10min,对照组在三角垫上进行仰卧起坐训练每次5-10min.两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检查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腹直肌MMT分值为5.80±1.34,观察组为7.80±1.81;对照组治疗后腹内外斜肌MMT分值为5.89±1.54,观察组为8.10±1.54.结论:Bobath球上的仰卧起坐训练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腹肌力量,有利于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
-
躯干肌等长收缩角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角度对躯干肌等长收缩测试的影响,探讨躯干肌等长收缩测试的合理角度参数.方法:32例健康在校男性军人作为受试者,使用美国产BiodexⅡAP型等速测试系统进行躯干肌等长收缩测试,测定其大平均力矩(MAT)、相对大平均力矩(MAT/BW)、大重复做功(MRW)、相对大重复做功(MRW/BW)、总做功(TW)、平均功率(AP)和大平均力矩屈伸比值(F/E)等指标,测试角度分别选用后伸15°位、中立0°位和前屈15°位,利用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伸展测试时三组间上述所有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屈曲测试时上述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间F/E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躯干肌等长收缩测试中,角度的选择对于伸展测试的结果影响是明显的,而对屈曲测试的结果影响并不明显;中立0°位可作为躯干肌等长收缩测试的推荐角度.
-
个体化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有氧运动对心率恢复异常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情况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招募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将75例心率恢复异常(试验终止1min时的心率恢复值(HRR1)≤12次/min)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强度为60%-85%目标心率的个体化有氧运动训练,每次40min,每周3次,共12周.所有患者研究结束后再次进行CPET评估心率恢复及运动能力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HRR1、峰值功率(PP)、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康复组的PP、VO2peak、AT与训练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P<0.01,P< 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在HRR1方面,康复组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训练后,康复组有16例患者HRR1> 12次/min,且PP、VO2peak与HRR1≤12次/min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康复组HRR1的提高值(△HRR1)与运动能力提高水平(△VO2peak、△PP)呈显著相关性(r=0.347,P<0.05;r=0.419,P<0.01).结论:虽然有氧运动在改善心率恢复方面并不像提高运动能力那样显著,但是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率恢复并与运动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