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科技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중국림상약리학여치료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501
  • 国内刊号: 34-120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65
  • 曾用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孙瑞元
  • 类 别: 医药卫生科技
期刊荣誉:
  • 熊果酸抑制HepG2中C-反应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对HUVECs的损伤

    作者:金越;吕圆圆;刘克辛;韩国柱;王长远;刘琦;孟强;孙慧君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熊果酸(UA)对IL-6诱导的HepG2细胞中C-反应蛋白(CRP)异常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CRP所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IL-6(30 ng/mL)、UA(6.5、12.5、25μmol/L)与IL-6(30 ng/mL)共同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CRP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CRP(25 μg/mL)、UA(5,10,20 μmol/L)与CRP(25 μg/mL)共同作用于HUVECs 24 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VCAM-1和LOX-1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UA能显著抑制IL-6诱导的HUVECs细胞活力下降及细胞中CRP蛋白与mRNA的表达升高;UA显著抑制CRP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并且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能显著抑制CRP诱导的HUVECs异常高表达VCAM-1及LOX-1.结论:UA可通过抑制肝脏合成炎症因子CRP而降低血液中CRP浓度,并降低CRP等炎症因子对内皮细胞的损伤等途径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国产齐考诺肽对L5脊神经结扎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

    作者:邓丽珍;屠伟峰;马亚平;尹睛;杨学敏;康旭;聂涛

    目的:观察国产齐考诺肽注射液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L5SNL)的镇痛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5组(n=8),包括假手术组(SC组):0.9%NS20 μL、L5SNL模型组(L5SNL组):0.9% NS20 μL;DZ1组:第一批次国产齐考诺肽100 ng;DZ2组:第二批次国产齐考诺肽100 ng;IZ组:进口齐考诺肽100 ng.采用测试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50%PWT)和热刺激撤足潜伏值(TWD)的方法,观察大鼠治疗前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并计算药物的大效应百分比(MPE),评价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结果:与L5SNL模型组相比,鞘内单次给予国产及进口齐考诺肽100 ng均可显著提高大鼠50%PWT和TWD(P<0.01);与IZ组相比,国产齐考诺肽组的MPE和TW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齐考诺肽对L5脊神经结扎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

  • 二甲双胍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成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甄东户;刘丽娟;成建国;汤旭磊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内氧化应激产物活性氧簇(ROS)、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2 '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作为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 PI)双染色分析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与未经葡萄糖处理的牛血清白蛋白(BSA)组对比,500 μg/mLAGEs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内ROS形成和细胞凋亡(均P< 0.01);给予二甲双胍(100~50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BSA组及AGEs组成骨细胞内ROS形成和细胞凋亡,浓度分别为500、400 μmol/L时,对细胞内ROS形成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达到强.结论:AGEs显著诱导原代成骨细胞内ROS的形成和细胞凋亡,而二甲双胍能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GEs诱导的成骨细胞内ROS的形成和细胞凋亡,减轻AGEs对成骨细胞的损害.

  • 大蒜素对肝脏药物转运体OATP1B1转运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国营;马凯;吴兰香;张伟;周宏灏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肝脏药物转运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l(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polypeptide 1B1,OATP1B1)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稳定表达人OATP1B1的人胚胎肾293(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HEK293)细胞株,以[3H]硫酸雌酮和普伐他汀为底物进行OATP1B1摄取反应,观察大蒜素对OATP1B1摄取功能的影响.结果:大蒜素对OATP1B1摄取[3H]硫酸雌酮和普伐他汀的功能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常数Ki值分别为(18.3±5.2)μmol/L和(15.4±6.8) μmol/L.结论:大蒜素对肝脏药物转运体OATP1B1转运功能的抑制作用可诱导中药-西药相互作用.

  • microRNA let-7a在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汪向明;吕坤;张帆;张莺莺;钟民;李佳嘉;梅晶晶

    目的:探讨microRNA let-7a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let-7a慢病毒表达质粒的方法,并在造模前7d给予let-7a进行治疗干预.采用自动生化仪分析检测血清ALT变化;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HE染色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价let-7a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清AL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FN-γ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治疗组较模型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明显减少(P<0.01,P<0.05).治疗组小鼠生存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let-7a对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相关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γ表达来实现.

    关键词: microRNA let-7a 肝损伤
  • 不同剂量前列腺素E2对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作者:戴珩;左中;陈萍;高进;熊秋菊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PGE2)对H9c2心肌细胞的肥大作用,并分析其量效关系,为寻找抗心肌肥大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和PGE2处理组,PGE2处理组又分为小剂量PGE2组(D1组)、中剂量PGE2组(D2组)和大剂量PGE2组(D3组).各组细胞培养液中PGE2终浓度分别为0、0.1、1及10 μmol/L.给药孵育48 h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H9c2心肌细胞形态及体积;通过测量细胞直径大小、BCA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来确定心肌细胞是否肥大;RT-PCR技术测量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mRNA的表达水平,以此判断是否发生病理性肥大.结果:与C组比较,免疫荧光显示D1组、D2组及D3组细胞形态改变、体积增大;细胞直径及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剂量PGE2组间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2组及D3组较C组细胞内ANP、BNP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PGE2可剂量依赖地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较大剂量PGE2引发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抑制PGE2合成有望为抑制心肌肥大提供靶点.

  • 顺铂对人肺腺癌细胞作用与ERCC1、Bcl-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金艺凤;何贝;刘东华;王莹

    目的:探讨ERCC1、Bcl-2表达与顺铂作用的关系,进而推测ERCC1、Bcl-2在顺铂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人肺腺癌细胞A549及其耐DDP细胞株A549/DD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A549/DDP细胞耐药指数;免疫细胞化学方法、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干预后细胞中ERCC1、Bcl-2的表达.结果:10μg/mL DDP作用12 h,A549细胞中ER-CC1、Bcl-2 mRNA表达开始增高,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ERCC1、Bcl-2 mRNA的表达逐渐增高,在72 h表达强.浓度为5μg/mL的DDP即可刺激A549细胞中ERCC1、Bcl-2 mRNA表达水平上升,随着DDP浓度的增加,其表达水平逐渐上升,ERCC1民mRNA表达水平在20μg/mL组达到高峰.与亲本细胞相比,A549/DDP中ERCC1、Bcl-2表达明显增高.结论:随着顺铂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A549细胞中ERCC1、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增加,推测ERCC1、Bcl-2可能参与了顺铂继发耐药的形成.

    关键词: 肺癌 顺铂 耐药 ERCC1 Bcl-2
  • 白藜芦醇对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白云霞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连续i.g.给予白藜芦醇(50mg· kg-1·d-1)或空白溶媒30 d,测定大鼠血浆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p-选择蛋白、血栓烷B2 (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ADP诱导的血小板5 min大聚集率.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高脂饲料白藜芦醇组大鼠在连续i.g.给予白藜芦醇(50 mg·kg-1·d-1)30 d后,大鼠血浆TG、TC、LDL-C含量均下降,分别下降19%、31%、51%,HDL-C含量增加1.33倍;SOD和eNOS活力升高,NO和6-Keto-PGF1α含量增加,MDA、p-选择蛋白、TXB2含量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5 min大聚集率降低.结论:白藜芦醇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防止脂质过氧化和保护内皮细胞完整,影响NO合成,维持血浆或组织中的TXA2和PGI2平衡及细胞内外的钙离子平衡等多环节来发挥作用.

  • 孤束核微注射内皮素-1(1-31)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作者:李培武;王先坤;种晓琴;李培杰;崔鸿斌;鲁彦;傅仲学

    目的:观察内皮素-1(1-31)[ET-1(1-31)]在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s solitarius,NTS)产生的心血管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其中50只随机分为双侧NTS注射组、单侧NTS注射组和人工脑脊液(aCSF)组,分别在双侧或单侧NTS微量注射ET-1 (1-31) (0.5~2.0 pmoL)或 aCSF(100 nL),观察ET-1(1-31)在NTS内的心血管效应.11只大鼠观察ET-1(1-31) (1.0 pmoL)在NTS水平对动脉压力反射功能(BRS)产生的影响.其余29只大鼠分别预先给予ETA受体拮抗剂BQ123、ETB受体拮抗剂BQ788、非选择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烯酸(KYN)或对照(aCSF),探讨ET-1(1-31)在大鼠NTS内产生的心血管效应机制.结果:在大鼠NTS双侧或单侧微量注射ET-1(1-31)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血压并减缓心率;NTS双侧微注射ET-1(1-31)(1 pmoL)显著减弱大鼠BRS(P<0.05);ETA受体拮抗剂BQ123或KYN显著减弱单侧NTS微量注射ET-1(1-31) (1.0 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P<0.05);单侧NTS注射ETB受体拮抗剂BQ788对NTS微量注射ET-1(1-31)(1.0 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NTS微量注射ET-1(1-31)能够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并减缓心率,其作用可能是由ETA受体和谷氨酸受体所介导.

  • 复方山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艳;杨解人;郝伟;张俊秀;唐丽娟;陈国祥

    目的:探讨复方山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HR 35只,随机分为SHR(蒸馏水5 mL·kg-1·d-1,n=7)模型组、复方山菊高、中、低(0.45、0.15、0.05 g· kg-1·d-1,n=7)剂量组、卡托普利(0.03 g· kg-1·d-1,n=7)阳性对照组,另设WKY(蒸馏水5 mL·kg-1·d-1,n=7)阴性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6周,每天1次.尾袖法每两周测定大鼠动脉血压.16周后,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组织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复方山菊剂量的增加,主动脉的病理损伤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主动脉中膜胶原面积逐渐减小,胶原纤维沉积逐渐减轻;主动脉TGF-β1蛋白表达逐渐减少,eNOS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结论:复方山菊可明显减轻主动脉的病理损伤,减少主动脉胶原纤维沉积,下调TGF-β1及上调eNOS蛋白的表达,对SHR主动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大彬;汪旻晖;曹蘅

    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日益突出.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到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而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是由多因素所致,糖尿病通过各种心肌细胞器结构的改变(线粒体、内质网等)、信号途径、酶学及基因学的变化和炎症因子等病理机制,导致心脏纤维化、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本综述详细阐述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栀子中藏花素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梅蕾蕾;胡晓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广泛的用途.藏花素是从栀子果实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天然色素.实验研究发现藏花素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如神经保护作用、抗肿瘤等.本文综述藏花素的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藏花素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抗血小板膜P2Y1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银妆;陈碧莲

    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必备用药,其中抗血小板膜P2Y12受体拮抗剂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治疗研究中活跃的一个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研究,不断地开发出系列新药.本文就对P2Y12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临床指南等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CYP450氧化还原酶遗传多态性对CYP酶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路;阳国平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0xidoreductase,POR)是将电子从NADPH转运至所有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CYP)中的唯一供体.药物、类固醇激素等物质的代谢和转化需要CYP参与.POR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遗传变异可以改变CYP活性,引起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P450 0xidoreductase deficiency,PORD)、临床药物代谢和反应差异.本文将从POR的结构功能、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及其对酶活性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总结近年来POR遗传多态性对CYP酶影响的新研究进展.

  • MicroRNA let-7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湛敏;陈尧;周宏灏

    MicroRNAlet-7调控干细胞分化、调节发育,抑制肿瘤发生发展,这些功能与let-7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研究发现,Lin28、组蛋白去甲基化酶、miR-107和NF90-NF45复合物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let-7的表达;也存在一些Lin28依赖和Lin28非依赖的调控环路,调节let-7的表达.本文就let-7的调控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 JNK信号通路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娜;贺海波;张长城;袁丁;王婷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是近20年来发现的与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应激反应以及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的通路之一,其生物化学功能和对细胞生理、病理情况下的调节作用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JNK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节JNK信号通路有望成为治疗细胞凋亡引起的疾病的重要靶点.本文就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细胞凋亡关系作一阐述.

  • 来曲唑与枸橼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征患者诱导排卵的效果分析

    作者:胡卫华;徐庆阳;唐静文

    目的:比较来曲唑(LE)和枸橼氯米芬(C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诱导排卵的效果.方法:经达英-35和二甲双胍治疗后,内分泌正常的PCOS患者72例拟行诱导排卵治疗.随机分为LE组36例和CC组36例,分别于月经周期的第4天开始服用LE与CC,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在卵泡直径≥18 mm时,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排卵,同时在HCG日抽血测定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并跟踪观察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HMG用量、排卵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等.结果:LE组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与C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组HCG日E2水平低于CC组(P<0.05),但子宫内膜厚度大于CC组(P<0.0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明显低于CC组(P<0.01),LE组单卵泡排卵率优于CC组.结论:在PCOS诱导排卵治疗中,LE促排卵单卵泡排卵率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好,可降低多胎妊娠和OHSS的发生率,更适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有望成为PCOS新一代一线诱导排卵药物.

  •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辅助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颖;史道华;王世彪;郭晓峰;朱杰君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重症肺炎患儿(<1岁)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7),在相同综合治疗基础上,研究组雾化吸入高渗盐水(4.3% NaCl)和布地奈德0.5 mg,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0.9%NaCl)和布地奈德0.5 mg,3次/d.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时间明显减少,咳嗽消失时间缩短,吸气性三凹征消失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少(P<0.05);而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入住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渗盐水辅助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疗效确切,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联合应用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急性胆绞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凌;许焕健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间苯三酚与硫酸镁在治疗急性胆绞痛中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本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0例胆绞痛患者随机分成间苯三酚组(A组)、间苯三酚+硫酸镁组(B组)、山莨菪碱组(C组),每组100例.结果:B组的有效率高于A组和C组(x2 =21.5000,P<0.01);A组有效率高于C组(x2 =6.6528,P<0.01).B组的平均腹痛缓解时间少于C组(t=4.1067,P<0.01),B组的平均缓解时间与A组相似(t=0.7190,P=0.4730).B组平均VAS分值低于A组和C组(F=285.6,P<0.01).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两组(x2=115.6116,P<0.01).A、B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x2=0.0962,P=0.7564).结论:对于急性胆绞痛的治疗,联合使用间苯三酚与硫酸镁在症状改善、起效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间苯三酚或山莨菪碱,值得临床推广.

  • 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刘瑜;孙成超;姜晓芬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常规使用4∶1含血心脏停搏液;(2)外源性磷酸肌酸钠组(CP组),在心脏停搏液中加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于转机前及术后24 h分别采血测定心肌酶谱,记录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机械通气等情况.结果:CP组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P<0.05);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利于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

  • 腹腔镜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明海;赵国海;史良会;陈方正;夏亚斌;徐冉;吴泽晖;赵军;张义胜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复杂性阑尾炎(Complicated acute appendicitis,CAA)和非复杂性阑尾炎(Uncomplicated acute appendicitis,UCAA)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比较CAA组和UCAA组发病时间、弥漫性腹膜炎发生率、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腹腔脓液量、腹腔冲洗率、腹腔引流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共有149例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其中133例病例符合纳入标准.CAA组有48例,UCAA组有85例,无手术死亡发生.术前,CAA组患者在发病时间、弥漫性腹膜炎发生率、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方面均明显高于UCAA组患者(均P<0.05).术中,CAA组患者腹腔内脓液量、腹腔冲洗率、腹腔引流率和手术时间均显著高于UCAA组患者(均P<0.05).CAA组有4例中转开腹手术,UCAA组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两组手术中转率无统计学差异(8.3% vs 2.4%,P>0.05).术后,两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Trocar孔感染率、腹腔脓肿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亦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虽然复杂性阑尾炎比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炎症重,但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相当.因此,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可能是一种可行、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ABCC2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受者环孢素所致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辛华雯;刘慧明;李元启;黄晖;赵丽;余爱荣;李罄;吴笑春;李维亮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ABCC2)基因多态性对环孢素(CsA)肝功能异常的影响.方法:入选的339例肾移植受者均采用CsA治疗,检测患者rs717620(A/G)和rs2273697 (G/A)多态性的基因型.此外,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患者的CsA血药浓度,根据肾移植患者发生肝脏损伤的情况分为3组.结果:rs717620和rs2273697突变等位基因发生频率分别为38.89%和10.72%.ABCC2基因rs717620位点的G突变等位基因与CsA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与对照组比较,CsA肝功异常组的GG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升高(P<0.05),AA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降低(P<0.05).ABCC2基因rs2273697多态性与CsA肝功异常的发生无明显相关.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多态性对CsA谷浓度均无明显相关性,但rs2273697多态性对ALT和AST检测值有明显影响.对于ABCC2基因rs717620而言,GG基因型纯合子携带者的发病风险比AA型纯合子携带者高6倍(OR=6.960,95% CI.1.636~29.610,P<0.01).单倍体分析结果显示,与AA-AA基因型个体相比,GG-GG和GG-GA基因型个体移植术后发生CsA肝功异常的风险分别增加5.909倍和13.333倍.结论:ABCC2基因rs717620位点多态性与CsA肝功异常有明显相关性.ABCC2基因单倍体各基因型中,GG-GG和GG-GA单倍体基因型是肾移植术后发生CsA肝功异常的危险基因因素.

  •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微蛋白尿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汪全海;贺连平;陈燕;金岳龙;姚应水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微蛋白尿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LWW、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以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为干预措施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4 h微量尿蛋白含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评价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45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试验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替米沙坦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前两组24 h微量蛋白尿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微量蛋白尿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为干预措施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4 h微量尿蛋白含量效果良好.但因纳入文献的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仍需大样本、长期不良反应随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