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중국전과의학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2.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572
- 国内刊号: 13-122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浓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浓度的关系.方法 47例PCOS患者,测定其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空腹血清瘦素水平,并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血清瘦素水平为(18.69±8.05)ng/ml,胰岛素水平为(12.45±8.07)mU/L,血清瘦素水平与WC、WHR、BMI、空腹胰岛素、血糖、胰岛素及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结论 PCOS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脂分布及胰岛素水平有关,瘦素可能参与PCOS的发病.
-
小儿多器官功能衰竭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方法比较MODS患儿在合并感染、不同程度缺氧、酸中毒情况下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观察其发生率与三者的线性依从关系.结果原发病为感染性疾病的MODS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0.20%,与非感染性疾病组(21.21%)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3.92,P<0.05);MODS患儿中处于缺氧状态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8.83%,非缺氧者的发生率为18.75%,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4.38,P<0.05),且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有增加的趋势(χ2趋势 =13.45,P<0.01);MODS患儿中合并酸中毒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0.66%,非酸中毒者为18.42%,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5.90,P<0.01),且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随着酸中毒程度的加重有增加的趋势(χ2趋势=8.44,P<0.01).结论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感染、缺氧程度、酸中毒程度有关.
-
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晶体多元醇代谢的影响
目的为了观察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晶体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山梨醇(SNS)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DM)大鼠模型,给予中药筋脉通灌胃,并以氨基胍做对照,观察对大鼠晶体AR活性和SNS含量的影响.结果筋脉通治疗后,糖尿病大鼠晶体AR活性和SNS含量明显降低,与未治疗糖尿病大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DM+筋脉通组和DM+氨基胍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筋脉通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样作用,能改善糖尿病大鼠晶体多元醇代谢,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对氧磷酯酶1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对氧磷酯酶1(PON1)的活性与2型糖尿病各种相关因素(血压、血脂、血糖、病程等)的相互关系,研究PON1活性变化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影响.方法以对氧磷(paraoxon)为底物,测定49例对照组、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PON1活性,同时测定各组血脂、血糖、血压、肝功能、肾功能等.结果对照组血清PON1的活性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型糖尿病组TC、TG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血清PON1活性低于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P<0.01).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的TC、LDL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相关分析:PON1活性与TC、LDL呈负相关(P<0.01).PON1活性与HDL呈正相关(P<0.05).PON1活性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负相关(P<0.05).TC、LDL、收缩压和PON1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照组血清PON1活性为10~708 IU/L,2型糖尿病组为4~476 IU/L.结论血清PON1活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明显相关.PON1活性、收缩压、总胆固醇、LDL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4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
血小板活性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既往研究表明,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增高[1,2].我们测定了4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胞浆内Ca2+、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的表达水平及末梢血血小板的含量,以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
-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02例分析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亦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临床处理较为复杂,且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相当高.故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本文对我院发生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102例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
丙酸氟替卡松与盐酸班布特罗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哮喘是当今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患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上升.据2000年全国31省市43个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为0.25%~4.63%,平均1.98%.我市小儿哮喘患病率为3.96%,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市有上万名患儿,许多患儿因未能坚持有效的治疗,病情控制不佳.本文目的在于寻找一种用药方法简单、疗效好、副作用少的哮喘防治方案.
-
103例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探讨
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临床多见,发病原因复杂,少数病例病因尚不明确.本文对1993年2月~200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03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对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疾病的转归.
-
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
瘦素(Leptin,LP)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蛋白激素,是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由16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6 000.LP作为一种主要的机体能量平衡的调节因子,参与机体能量的摄取、储存和释放,与机体的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1].国外有研究显示,LP与脑血管病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1,2].为了解脑血管病患者血清LP水平,我们测定了75例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LP含量,以初步探讨LP与脑卒中的发病关系.
-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30例临床分析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发病急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内出血.本文就我院收治的30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和处理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30例为1999~2003年我院收治的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29岁,月经周期25~50 d,平均31.5 d.未婚者3例,已婚者27例中未孕者2例,有生育史者25例.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黄体囊肿破裂,其中2例合并输卵管妊娠诊断为妊娠黄体破裂亦经病理证实.
-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IUD取出困难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方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方法,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而取环困难这一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我院2002年对常规取器失败的33例妇女,采用B超指导取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该人群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新视角--谈当今探索矿物中药抗癌应用中思维模式的不足与改进
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外学者"提纯"式探索矿物中药抗癌的研究成果,通过中、西医认知对比的方法,评价了目前无机重金属类抗癌药物使用中的缺憾与探索思维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应加强对恶性肿瘤发生微环境的探索以及对用药种类、方式、途径的广泛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探索模式可能是攻克恶性肿瘤的佳途径.
-
社区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3)--语词性沟通
在所有沟通形式中,语言沟通是有效、富影响力的一种.古代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种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语言与药物一样可以治病,许多病人会对他信赖的大夫说:"我一看见您,病就好了一大半."、"听您这么一说,我感觉好多了."消极的医患关系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体验,还降低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所以全科医生接诊时应十分注意遣词用句.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诊疗沟通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
危重症社区现场急救系列讲座--急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2)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Propafenone)也称为心律平,为1970年首先在德国合成的Ⅰc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是院前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之一.
-
广州市东山区5236名小学生视力不良的调查
目的了解东山区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情况.方法对东山区直属的6所小学共5 236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应用统一操作方法和程序.结果 5 236名小学生中视力不良者1 359人,视力不良率为25.95%.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年级的升高明显上升.结论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并非随年级增长而均匀上升,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基本平稳,三至六年级突然增高.
-
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进行血液净化.腹膜透析,首先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将一根导管放置在腹腔内,利用这根透析导管,将透析液灌入腹腔,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可通过渗透作用经腹膜进入到透析液中,通过定时地更换腹腔内的透析液,即可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患者经过培训可自行在家治疗.故除在患者住院期间我们做一些相应的护理工作外,真正工作的重点是对于腹透患者的培训教育和指导工作.本文主要是向大家介绍对于腹透患者需要做哪些护理指导.
-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体化治疗
任何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一旦进入到肾功能失代偿阶段,其病理损害常呈进行性恶化与发展,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renal failure,ESRF)的患者将主要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尽管现行的透析治疗质量已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据美国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透析患者的预期寿命仅是相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美国人群的16%~37%.而较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又与肾脏替代治疗前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措施不当明显相关.为此,人们提出了慢性肾功能衰竭一体化治疗(integrated therapy)的概念,包括尽可能早地发现进展性肾脏疾病并做出诊断、给予适宜的干预治疗以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进展、防治尿毒症并发症、尽量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完善肾脏替代治疗前的准备和适时开始透析治疗.
-
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
透析治疗是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替代疗法,可起到维持肾脏功能延长生命的作用,但由于透析患者需要长期依附于这种固定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饮食、液体及药物的摄入,甚至一些正常的生理要求都要受到严格限制,难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此外,社会、家庭及医疗费用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压力,由此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抑郁、焦虑、自卑、孤僻等抑制情感;多疑、敏感、嫉妒等神经质的表现以及愤怒、敌意、攻击等人格障碍的表现,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不仅对慢性肾衰竭和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威胁,而且也妨碍了工作、家庭和社会.本文将通过病例讨论的形式分析他们身上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探求促使其康复的方法.
-
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当慢性肾衰竭患者肌酐清除率<10 ml/min;或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糖尿病肾病,虽然肌酐清除率>10 ml/min,但出现营养不良、水潴留或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合并症时,也应当开始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治疗能成功地替代肾脏行使排泄水分和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的功能,很多患者依赖血液透析长期存活.
-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在逐年增加,尿毒症不再是不治之症,可以通过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法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1].如何做好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是从事透析的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的合理应用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个全身多系统受累的疾病,血液系统受累常见的表现就是贫血.在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问世以前肾性贫血主要依靠输血治疗,反复输血的害处除了过敏反应、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以外,大的问题是导致经血液传染的传染病增加,如艾滋病、传染性肝炎等,多数透析室里5年以上透析患者中丙型肝炎患者竟占1/3,另外输血也会造成大量的血源浪费,引发许多社会问题.随着1986年EPO的问世和90年代我国国产EPO的大量生产和降价,EPO在肾科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扩展到自体输血和肿瘤性贫血的非肾性贫血,目前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应用EPO,由于EPO的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其应用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本文重点讨论EPO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如何时开始治疗;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的靶目标值;如何选择经济有效的EPO剂量和铁剂等造血原料.目前国际上推荐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的肾脏疾病临床实践指南(NKF-DOQI),本文将参照NKF-DOQI关于贫血的治疗并结合我国实践做一介绍.
-
49例心肺复苏患者死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后死亡原因,探求有效、系统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0年10月~2003年12月入院时心跳停止<8 min的患者(排除致命伤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无医疗价值的病例),进行有效心肺复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的血压,积极治疗原发病,不失时机地除颤,昏迷患者采用亚冬眠疗法,防治并发症等.结果 49例心跳停止的患者经以上处理,存活18例,生存率为36.7%,其中10例出院后生活自理,另外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但没有植物状态的患者.结论患者心跳停止时间<8 min,经准确、有效地心肺复苏,实施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脑出血的应急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本文将2000~2003年我院急救中心接诊的重度酒精中毒合并脑出血28例患者的急救效果报道如下.
-
极重度肉毒中毒一例
1 病例简介患儿,女,8岁,汉族,以乏力、头晕5 d加重1 d为主诉,于2003年4月16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5 d食用自制霉豆腐,半天后出现乏力、头晕、视力模糊、吞咽困难、便秘、四肢麻痹等症状,神志清,精神差,抱入病房,双眼睑不能闭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6 mm,对光反射弱,双肺呼吸音减弱,四肢肌力均为Ⅱ级,肌张力Ⅲ级,膝跟腱反射未引出,入院后粪厌氧菌培养证实为A型肉毒梭杆菌,确诊为A型肉毒中毒.入院第2 d行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床头部抬高30°监测血气,并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一直未找到A型肉毒抗毒素,患儿于病程第17 d产生微弱自主呼吸,第26 d出现吞咽动作,四肢活动能力改善,病程第49 d完全脱离呼吸机,上肢肌力恢复至Ⅱ级,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Ⅲ级,于2003年6月8日痊愈出院.
-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0岁,已婚,农民.主因颈部及四肢溃疡,伴疼痛1年于2002年1月7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坏疽性脓皮病"收住院.1年前,患者无手术及外伤史,亦无其他原因发现颈部左侧出现黄豆大小硬结和脓疱,微痛,外用自制药治疗未见好转,不久变为铜钱大小,并破溃,流出脓血.同样皮损逐渐扩展于颈部、颞部及耳后,开始为散在出现,后融合成片,疼痛加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治疗无效.皮损逐渐增多并延及双上肢、右小腿,皮损逐渐变为边缘隆起的斑块,中央为疣状增生或萎缩性瘢痕,周边有脓性分泌物、结痂及散在的丘疹和脓疱.
-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孕妇过敏性休克胎死宫内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8岁.因停经8个月,血压升高3 d于2002年2月7日入院.入院诊断:妊娠31周,LOA,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度).既往身体健康,T 36.7℃,P 80次/min,R 20次/min,Bp 14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检查无异常.产科检查:宫高28 cm,腹围101 cm,胎心140次/min.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9.7×109/L,RBC 4.56×1012/L,Hb 136 g/L,PLT 291×109/L,HCT 41.9%;24 h尿蛋白定量0.5 g;尿液分析:尿蛋白(+).彩色B超检查示:单胎头位,双顶径8.1 cm,股骨长6.0 cm,胎盘Ⅱ级,羊水指数14.7.入院后给予吸氧、解痉、镇静、降压等治疗.
-
肺栓塞致猝死在基层医院的误诊及防范对策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34岁,因咳嗽2 d,胸闷2 h于2003年1月7日来我院急诊.2 d前有低热,咳嗽,查体:T 37.2 ℃,咽充血,Bp 130/70 mm Hg(1 mm Hg=0.133 kPa),HR 98次/min,诊断为"上感",留观1h后患者觉胸闷加重,查体:HR 13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2/60 mm 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遂注射西地兰及地西泮等,病情无缓解.留观2 h后患者血压下降至86/54 mm Hg,即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阿拉明静滴并转入院,入院后查体:Bp为0,P未扪及,R 28次/min,肥胖体型,神志清,淡漠,躁动不安,肢冷,皮肤有大理石斑纹,唇及肢端发绀,双肺无干、湿性罗音,心电图示窦速,心率136次/min,呈SⅠQⅢT Ⅲ图形,中心静脉压为36 cm H2O.血气分析pH 7.35,PaO2 7.95 kPa,PaCO2 3.21 kPa,按休克抢救予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及无创辅助呼吸,血压不能回升,入院后2 h患者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心率减慢,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右?N静脉血栓形成,右肺动脉血栓栓塞(5.0 cm×0.6 cm).
-
腰椎间盘髓核脱出误诊为椎管内肿瘤七例分析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早期首发症状多为单一神经根损害引起的腰腿痛、麻木.后期可为多根神经根损害表现,影像学所见很容易误诊为腰椎管内肿瘤,从而导致临床误诊误治.我院从1990年2月~2003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有7例腰椎间盘髓核脱出被误诊为腰椎管内肿瘤,现分析如下.
-
支气管哮喘与反流性食管炎并存三例漏诊分析
以哮喘为突出表现的反流性食管炎报道较多,是否两者并存,值得探讨.本文报道3例两者并存但被漏诊的病例,具体情况如下.
-
Meckel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27岁,因右下腹疼痛20 h于2003-04-08 11时入院.患者于2003-04-07午饭后约3 h,感右下腹钝痛,进行性加重,疼痛固定于右下腹部,胸膝卧位时,自觉减轻,无放射痛.患者有时恶心、呕吐,小便次数增多,大便正常.查体:T 36.4 ℃,Bp 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P 73次/min,R 13次/min.神志清,营养发育良好,呼吸平稳,肺部听诊无罗音,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以麦氏点稍偏内侧显著,肝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沿输尿管行径压痛左侧(-),右下侧(+),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结肠充气试验(+).血常规:白细胞11.1×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尿常规(-),腹部B超(-),腹透(-).入院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轻微肿胀,系膜血管轻度充血,阑尾及其系膜组织未做处理.回肠末端见一囊状突起,自肠壁向外膨出,囊壁轻微充血、水肿,行切除术,切取囊状突起物送病理,报告为肠壁组织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
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18例分析
有些结肠癌患者往往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容易被误诊,从而贻误了结肠癌的治疗时机[1].本文分析了18例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误诊情况,报道如下.
-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漏诊二例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60岁,因车祸伤致昏迷2 h入院.入院查体GCS评分5分,血压12/9 kPa(1 kPa=7.5 mm Hg).急诊行颅脑CT检查示右侧额、颞、顶叶硬膜下血肿,右小脑幕切迹疝,即刻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患者血压持续下降,输血、扩容效果较差,于入院4 h死亡.死后法医验尸解剖证实脾脏破裂,腹腔积血约1 000 ml.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临床应用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有效调控各种类型高血压,在降压保护靶器官过程中其副作用与安慰剂相似,对高血压患者的性功能无影响,能改善生活质量;它能逆转左室与血管重构,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并能配合利尿、强心药治疗心衰;它与B族维生素组合能逆转脂褐斑的发生、发展,甚至使之消失,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它可延缓糖尿病肾病与痛风性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病情进展和尿毒症病情的发展;它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相似,但不影响缓激肽降解,不产生刺激性剧咳,所以在用缬沙坦治疗的过程中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极好的依从性.
-
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体会(附一例分析)
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慢性心衰(CHF)治疗中的核心药物,但是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心血管医师对ACEI对肾脏的影响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往往会酿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下面我们通过对1例具体病例的分析,对这一问题加以阐述.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现状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研究中,宫内感染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由于宫内感染的途径及影响因素不是十分明确,宫内感染的防治仍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从HBV宫内感染率、宫内感染的途径、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的探讨,论述了HBV宫内感染的转归和诊断依据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提出随着HBV宫内感染诊断技术和免疫治疗技术的进步,HBV宫内感染的防治措施将更加科学、有效.
-
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9例临床观察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常见疾病,我院自1998年11月~2002年12月采用中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轻、中度UC患者49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 -
心复力冲剂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
本文选择6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30例健康者,通过观察患者、正常人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变化和中药心复力冲剂对其的影响,探讨循环内皮细胞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以及心复力冲剂对CHF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阿昔洛韦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章门穴针刺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口服阿昔洛韦7~10 d,其中一组联合章门穴针刺拔罐放血,在治疗后第4 d、11 d对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服药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4d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不同用药时间的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效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章门穴针刺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起效较快,疗程缩短.
-
全科医师晋升考核辅导
-
OSCE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OSCE是一种客观评估临床技能的方法.在全科医学教育中,运用 OSCE对医学人才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关键.同时,也是全科医学主动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为社会造就大批适用型医学人才的佳方式.
-
胃食管反流与咳喘
近年来,有关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喘类疾病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普遍认识到胃食管反流(GER)现象可引起和加剧此类疾病的发作.如何确定咳喘是由GER引起的,它有何临床特征及如何诊断和治疗,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现根据有关文献并结合我们的经验阐述如下.
-
心理药效学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
本文对心理药效学的概念进行了论述.指出精神科医师是心理药效学发挥的主导动力因素,应学会心理诱导技巧的运用,按照心理类型施于治疗.心理药效学的适应证主要是主动求医型患者(神经症型、悲观失望型及羞怯型等).精神科的暗示疗法是心理药效学的应用典范.安慰剂效应是心理药效学中心理作用的结果.不论是精神病专科医院还是综合医院,心理药效学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补体C3表达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补体激活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立体定向注血制作脑出血动物模型,在手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7 d分别处死动物,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量血肿周围补体C3阳性细胞数,观察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情况.结果血肿周围补体C3表达于6 h开始增多,72 h达到高峰,7 d仍高于假手术组,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和脑水肿也于出血后48~72 h达到高峰,提示补体C3表达与炎细胞浸润及脑水肿有关.结论补体C3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变化规律及其行为学改变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变化规律和脑水肿对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用大鼠自体尾动脉不抗凝动脉血液50μl缓慢注入大鼠尾壳核,制成中等量脑出血,动态观察脑水肿的变化规律和脑水肿对其行为学的影响,脑水肿的测定应用干/湿重法,行为学评分采用Longa评分法、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Berderson评分法和平衡木评分法.结果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与出血对侧脑组织含水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以出血后48~72 h明显,至脑出血后第7 d大致恢复正常.48 h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为(79.49±0.25)%,出血对侧为(78.33±0.03)%;72 h出血侧为(78.47±0.27)%,出血对侧为(77.97±0.25)%;假手术组手术侧为(77.69±0.38)%,手术对侧为(77.11%±1.12)%.大鼠脑出血后其行为学改变以出血后72 h内明显,至脑出血后第7 d大致恢复正常,与脑水肿的规律一致.结论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规律和行为学改变一致,提示脑出血后脑水肿是导致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
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支气管哮喘造成的社会负担超过艾滋病与肺结核的总和,全球哮喘发病率平均每10年增加50%,全世界哮喘患者已逾2亿.中国哮喘患者约3 000万.虽然现代医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治疗哮喘的药物和方案也力求更科学、更有效,但是由于对哮喘的认识不足,对哮喘治疗也缺乏规范的管理,近年来我国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升高.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是规范治疗的重要部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见解.
-
膝、手疾病
[编者按] 作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个体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其中接诊、问诊、体检、实验室检查、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人际交往、协调病人-家庭-社会关系,利用双向转诊合理支配医疗资源的能力和技巧需要全科医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在这里,我们精选了一些国外的全科医生案例,介绍给广大读者,希望国外全科医生的服务宗旨和诊疗模式能对大家有所启示.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临床工作中,面对的是不同的个体,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所以文中的答案绝不是惟一的,仅以此引导全科医生的诊疗方式和思路,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
-
发热、胸闷气短、无尿、下肢浮肿3天
病例简介:患者,女,农民,36岁,已婚.主因发热、胸闷气短、无尿、下肢浮肿3 d于2001年12月15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T 37.2 ℃、P 89次/min、R 28次/min、Bp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未见皮疹与出血点,眼睑轻度浮肿,五官无异常,睑结膜稍白,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胸对称,双侧活动度一致,叩清音,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叩诊心界不大,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尖区可闻及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音有力,律齐,腹部软,无压痛,肝脾不大,未触及包块.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病理征未引出.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的由于肾小球滤过率(GFR)急速下降而致的临床综合征.ARF可定义为原先肾功能正常患者血肌酐(SCr)突然升高超过177 μmol/L或原有肾功能异常(SCr<264 μmol/L)患者SCr突然升高超过原先的50%并伴有尿素氮等氮质代谢产物潴留.ARF分少尿(<400 m1/d)型或非少尿型,各种原发病引起的ARF在治疗上有很大不同,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密切相关,诊治不当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进入不可逆阶段,甚至需要维持性透析治疗.本文着重叙述ARF的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以使临床医生能够掌握ARF的诊治方法,降低ARF的死亡率.
-
髌骨软骨软化症的首诊治疗
髌骨软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of the Patella)于1908年由Büdinger首先描述髌骨软骨软化症的病变,1924年Koenig首先使用"髌骨软骨软化症"这一术语,实际上髌骨软骨软化是描述髌骨软骨水肿、皲裂、糜烂、剥脱等一系列病损的病理诊断.髌骨软骨软化是髌股痛的常见原因,对其发病机理和治疗争议颇多.一般认为髌骨发育障碍、畸形、Q角增大,外伤,髌骨高位等为致病因素,但很多病例找不到明确病因,临床上称为原发性髌骨软骨软化症.近年来有关髌股关节的影像研究表明,成年髌股关节痛患者除髌骨软骨软化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髌骨对线异常、髌骨运动轨迹异常,使髌股关节负荷加大,应力分布异常.这既是关节退变的原因也是关节退变的结果,同时也是关节痛的重要原因[1].因此,Merchat位X线片对诊断髌股关节疾病、选择手术病例及术式、评价手术成败原因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