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射频消融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涛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为妇科常见病,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1].本组病例为围绝经期药物治疗效果差而月经量较多的顽固性DUB患者.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radio requency ablationof endometrium,RFAE)是一种保留子宫的微创介入治疗,是用射频电透热子宫内膜,使其发生凝固、变性、坏死、溶解和脱落,以达到消除子宫内膜的一种新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我们用RFAE治疗DUB 1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表面活性剂--一类新型的阴道用避孕药

    作者:张蕴晖;丁训诚;徐晋勋

    本世纪50年代以来,简便、高效的口服避孕药和宫内节育被广泛使用,而更适合于成年人和绝经前期妇女使用的阴道用避孕药却很少受到重视.近十余年来,性传播疾病发展速度迅猛.据1999年报道:世界上每年新出现的性病病例约2.5亿例,其中美国每年有1200万性病新病例[1].于是,能有效防止意外妊娠、预防STDs传播的阴道用避孕药又重新得到了重视[2].

  • 绝经综合征

    作者:耿琳琳

    第一届国际绝经学术会议上(1976年)提出"更年期综合征"的定义,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在日内瓦会议中认为"更年期"的定义表达绝经的特征不确切,并推荐使用绝经前期、绝经、绝经后期、绝经过渡期和围绝经期等与绝经有关的名词.1绝经1.1绝经的确定自然绝经的年龄一般在45~ 55岁之间,确定绝经的方法有两种:①对月经停止来潮妇女,可采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如< 4mm,则考虑为绝经.②停用激素后1个月测外周血内分泌激素,若卵泡刺激素(FSH)升高,雌二醇(E2)降低,则可确定已进入绝经期.

  • 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

    作者:刘冬梅;姜鸿

    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是以补充雌激素为主,解决与雌激素不足有关的健康问题为目的一种治疗方法[1].自1932年Gist等首次提出应用雌激素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来,其药物治疗制剂不断发展与完善,各种类型的雌激素补充女性在绝经前期、后期或双侧卵巢切除术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不足,从而改善因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身体各系统生理变化,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纠正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硬化及老年痴呆等发挥着积极作用[2].

  • 围绝经期疾病的自我诊治与预防

    作者:艾浩

    围绝经期是妇女从生育年龄向老年过渡的时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以及绝经后期,大多在45~55岁之间,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

  • 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研究

    作者:秦素萍

    目的 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方法 选取132例疑诊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绝经前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例,对照组72例,对绝经前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史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痛组心绞痛症状典型者、发作时特异性心电图变化、心电图检查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被动吸烟)是绝经前女性患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以高血压为著.同时被动吸烟也是绝经前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08例

    作者:冯广玲

    笔者自1996年以来,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11例女性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根据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8例,年龄43~55岁,平均(47.48±2.45)岁,其中属绝经期者35例,属绝经前期者58例,属绝经后期者15例;病程3个月~6年;对照组103例,年龄42~54岁,平均(47.55±2.29)岁,其中属绝经期者41例,属绝经前期者51例,属绝经后期者11例;病程6个月~7年.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87例分析

    作者:郭卫红;郭淑卿

    对我院1997年以来绝经期骨质疏松症8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7例,年龄在35~40岁的有58例,占66.6%.月经先期、后期或不定期或量多少不定、淋漓不净者,几乎都有发生性腺功能紊乱的表现.生育方面:独生子女者少,而多胎(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及3胎以上者)及早绝经者发病较多且重,本文中脊柱、关节及骨质疏松症并发者多属多胎患者.身材瘦小,体力劳动少,身体锻炼不足,尤其是嗜烟、酒及饮咖啡量大者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沈菲;苏晞;刘成伟;刘心甜;张治平

    目的 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绝经期前女性CHD患者450例,并抽取同期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无CHD的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的差异.随访1年.结果 CHD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早期CHD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CHD家族史(OR:4.669,95% CI:1.982~22.577,P=0.018)和高血压病史(OR:3.665,95%CI:1.153~11.586,P=0.028)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绝经期前的女性CHD患者常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和早期CHD家族史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提高对绝经期前女性CHD高危人群的警惕性.

  • 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细胞作用机制的探讨

    作者:陈建;洪秀琴

    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是指使用合成的或天然的女性激素来补偿女性体内激素的下降或缺乏的一种治疗手段.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绝经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同龄男性低,而绝经后明显增高,这一现象提示,ERT对心血管系统的确具有保护效应[1].虽然人群研究证实,ERT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我们主要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各类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制定更合理、更安全的ERT方案提高线索,让ERT更好地造福女性健康.

  • 以生物电阻法检测的身体组成成分与女性骨量的关系

    作者:赵红燕;刘建民;宁光;张连珍;许曼音;陈家伦

    目的探讨体内的体脂和非体脂对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作用.方法282例绝经前和205例绝经后妇女参加本研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颈BMD,用生物电阻法测定体脂和非体脂,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 I)和腰臀围比(WHR).结果体脂和非体脂与绝经前、绝经后妇女腰椎和股骨颈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绝经前妇女中,非体脂和年龄是腰椎BMD的独立影响因素(R2=0.077,P=0.000),非体脂、年龄和BMI是影响股骨颈BMD的决定因素(R2=0.130, P=0.000),在绝经后妇女中,体脂和年龄是影响腰椎和股骨颈BMD的决定因素(R2分别为0.153和0.184,P=0.000).结论体脂和非体脂对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BMD的作用不同,非体脂是决定绝经前妇女骨量的重要因素,而体脂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量的重要因素.

  • 绝经前后女性血脂特征的比较

    作者:王宁;秦明照;崔晶

    目的 比较绝经前后女性的血脂特征,并探讨绝经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0 ~ 59岁女性4 131名.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即未绝经组(3 094名)和绝经后组(1 037名).采用统一方法检测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TC/HDL-C、静脉空腹血糖、血清尿酸、血压以及脂肪肝.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 女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5.7%(1 475/4 131),绝经后女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未绝经女性[69.7% (723/1 037)比24.3%(752/3 094),P<0.01].绝经后女性的TC[(5.74±0.91) mmol/L比(4.65±0.61) mmol/L,P<0.01]、TG[(1.79±0.95) mmol/L比(0.89±0.32)mmoL/L,P <0.01]、LDL-C[(3.76±0.86) mmol/L比(2.87±0.57) mmol/L,P <0.01]、non-HDL-C[(4.27±0.80) mmol/L比(3.10±0.60) mmol/L,P<0.01]、TC/HDL-C(4.15±1.04比3.13±0.72,P<0.01)均高于未绝经女性,HDL-C水平低于未绝经女性[(1.47±0.43) mmol/L比(1.54±0.33)mmol/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静脉空腹血糖、血清尿酸和脂肪肝后,绝经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OR =6.65,95% CI 5.22~8.48,P<0.01);体重指数等级(正常体重:OR =2.19,95% CI 1.31~3.67,P<0.01;超重:OR=3.41,95% CI 2.00 ~ 5.83,P<0.01;肥胖:OR=3.84,95% CI 2.05~7.18,P<0.01)、腰臀比异常(OR=1.68,95%CI 1.44~ 1.97,P<0.01)和脂肪肝程度(轻度:OR=1.84,95% CI 1.54 ~2.20,P<0.01;中度:OR=1.67,95% CI 1.25 ~2.23,P<0.01;重度:OR=5.23,95% CI 1.78~15.35,P<0.01)也是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绝经后女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未绝经女性,TC、TG、LDL-C、non-HDL-C、TC/HDL-C也高于未绝经女性;绝经与血脂异常相关.

  • 归脾汤加龙骨牡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8例

    作者:于朝晖

    归脾汤出自严用和的《济生方》,是补气血,养心脾的常用方剂,运用归脾汤加龙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8例,收到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8例年龄为41~54岁,平均49岁,绝经前期4例,绝经期5例,绝经后期9例。临床见症均有不同程度面、耳、颈烘然火炙,继汗出热消,头昏耳鸣,心烦少寐,急躁易怒,神疲乏力,健忘,腰腿酸软,纳食减少,其中2例伴有凹陷性水肿。全部病例经必要理化检查,除外有关器质性病变。

  • 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激素补充疗法对其影响

    作者:李冰;金菊英

    为了解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雌激素补充疗法对其影响.我们测定了绝经后妇女80例及绝经前期妇女30例空腹血碱性磷酸酶(ALP)及空腹晨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肌酐(HYP/Cr).并测定了20例绝经妇女补充雌激素3个月后空腹血ALP及空腹晨尿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肌酐(HYP/Cr)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申屠君亚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的任何年龄,多数发生在绝经前期[1],部分需手术治疗.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microwave endometrial ablation,MEA)作为第3代热子宫内膜去除技术,通过微波热效应能快速、简单、安全地破坏子宫内膜全层,从而达到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目的,是一种保留子宫、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微创技术[2].2009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采用MEA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共30例,均获成功,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和并发症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作者:罗兵;陈意;赵霞;廖江秀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16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保乳组(80例)和根治组(80例),其中保乳组采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根治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中相关指标及乳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以(-x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根治组相比,保乳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均为100%,保乳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5年局部复发率和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0例(100.0%)、3例(3.8%)和1例(1.3%),根治组分别为78例(96.3%)、5例(6.3%)和3例(3.8%),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57,0.526,1.026,P>0.05);与根治组相比,保乳组患者的FACT-B和生理状况均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和乳腺癌附加关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脂联素水平随40~65岁女性生殖衰老的变化及其与雄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荧宸;郑澄宇;陈冬梅;谢梅青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脂联素水平随生殖衰老的变化及与雄激素的关联性。方法招募2013年8月至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40~65岁的健康妇女为观察对象,按照生殖衰老的不同阶段分为4组:绝经前组119例,绝经过渡期组60例,绝经后早期组(绝经时间<5年)62例,绝经后晚期组(绝经时间≥5年)64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测定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总睾酮(TT)、脂联素水平,并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AI)、体质指数(BMI)。结果(1)脂联素水平呈“U形”变化,在绝经过渡期低,绝经后逐渐增高;绝经后晚期组[(13±5)mg/L]显著高于绝经过渡期组[(8±6)mg/L]和绝经后早期组[(9±6)m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组妇女中,脂联素水平与腰围呈负相关(绝经前组r=-0.276,绝经过渡期组r=-0.334,绝经后早期组r=-0.211,绝经后晚期组r=-0.218,P均<0.05)。脂联素水平在绝经过渡期组与SHBG呈正相关(r=0.536,P<0.05),与FAI呈负相关(r=-0.363,P<0.05)。绝经后晚期组脂联素水平与DHEA-S呈负相关(r=-0.450,P<0.05)。在校正了年龄、BMI、腰围因素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结论脂联素水平在绝经过渡期低,绝经后水平逐渐增高,在生殖衰老进程中呈“U形”变化。绝经过渡期脂联素水平降低与此阶段相对雄激素过多状态有密切关系。

  • 雄激素对40~60岁女性机体脂肪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作者:魏代敏;张颖;陈凤岭;郁琦

    目的:通过对40~60岁健康妇女的横断面调查,了解其体内雄激素水平及与机体脂肪含量及分布的关系。方法将222例40~60岁健康妇女按照月经状态分为生育期、绝经过渡期早期、绝经过渡期晚期及绝经后,测定体内脱氢表雄酮(DHEA)、总睾酮(T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AI)。使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定机体脂肪含量及分布。结果在40~60岁妇女中,生育期妇女体内DHEA、TT水平分别为(12.3±4.1)、(0.56±0.22)nmol/L,FAI中位数为1.15;绝经过渡期早期妇女体内DHEA、TT水平分别为(12.0±3.4)、(0.56±0.24)nmol/L,FAI中位数为1.37;绝经过渡期晚期妇女体内DHEA、TT水平分别为(14.2±4.7)、(0.62±0.18)nmol/L,FAI中位数为1.38;绝经后妇女体内DHEA、TT水平分别为(11.6±3.5)、(0.45±0.22)nmol/L,FAI中位数为0.94。与生育期妇女相比,绝经过渡期妇女体内雄激素水平(DHEA、TT、FAI)均无差异(P>0.05),绝经后妇女体内TT、FAI水平下降(P=0.001、0.014)。生育期、绝经过渡期早期、绝经过渡期晚期及绝经后妇女全身总脂肪组织百分比依次为(35±6)%、(35±5)%、(37±4)%及(37±5)%;“男性区域”脂肪百分比依次为(43±5)%、(43±4)%、(47±5)%及(46±5)%。不同月经状态妇女之间全身总脂肪组织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312);但绝经过渡晚期及绝经后妇女“男性区域”脂肪百分比增加(P=0.026)。FAI高的妇女全身总脂肪组织含量增加(r=0.40,P<0.01),中心性分布的脂肪百分比增加(r=0.28,P=0.003)。结论自绝经过渡期开始机体脂肪趋于中心性分布。雄激素与机体脂肪含量及分布相关,但可能不是导致中年女性机体脂肪分布改变的主要因素。

  • 绝经过渡期妇女血清抑制素水平的研究

    作者:张以文;陈蔚林;郁琦;宋耀红;周京;张德永

    目的分析绝经过渡期妇女血清抑制素A(Inh-A)、抑制素B(Inh-B)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其他生殖激素水平变化的时间关系.方法测定10例正常育龄妇女月经周期各期血清Inh-A、Inh-B水平;测定40例绝经过渡期妇女月经周期第3天的血清Inh-B、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经前5~9 d(经前期)血清Inh-A、孕酮(P)水平;测定10例绝经后妇女的血清Inh-A、Inh-B、FSH、E2水平.分析各项激素水平变化之间的时间关系.结果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中Inh-A、Inh-B水平的变化曲线各不相同.绝经过渡期妇女中,黄体功能正常者占48%,经前期Inh-A水平低于育龄妇女,分别为(24.7±13.0)及(42.9±12.1)n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Inh-B水平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黄体功能不足与无排卵者的Inh-A水平进一步显著下降,分别为(12.4±10.2)及(5.3±3.8)ng/L(P分别为0.033及<0.000 1),绝经后妇女则皆未检出. 与育龄妇女比较,月经周期第3天Inh-B水平的下降仅在无排卵与绝经后妇女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月经周期第3天,FSH≥10 IU/L者Inh-B水平显著低于FSH<10 IU/L者,分别为(16.2±4.0)及(62.0±43.8)ng/L(P<0.000 1).但月经周期第3天FSH、LH水平的升高在无排卵者才有显著性(P分别为0.009及0.027);E2水平的降低在绝经后妇女才有显著性(P<0.001).结论对绝经过渡期患者应检查生殖激素水平,以指导临床处理.经前期血清Inh-A水平下降,为绝经过渡期早的改变.月经周期第3天血清Inh-B水平下降是卵巢储备降低的指标.

  • 结合雌激素联合方案连续应用防治绝经早期妇女骨量丢失的观察

    作者:吴宜勇;刘建立;邢淑敏;徐茹兰;张忠兰;王莹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结合雌激素(CEE)对绝经早期妇女骨丢失的影响及副作用.方法将236例绝经妇女分为3组,A组每日口服CEE 0.625 mg+醋甲羟孕酮(MPA)2 mg+钙剂(Ca-D)1片(含元素钙600 mg);B组每日口服CEE 0.3 mg+MPA 2 mg+Ca-D 1片;C组每日仅服Ca-D 1片,连续用药2年.于治疗前、治疗12及24个月测量第2~4腰椎(L2~4)的骨密度(BMD),记录每月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A组治疗前、治疗12及24个月,L2~4 BMD分别为(1 062±141)、(1 086±145)及(1 101±134) mg/cm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B组分别为(1 081±135)、(1 111±168)及(1 090±150) mg/cm2,治疗12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4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分别为(1 070±119)、(1 065±134)及(1 053±130) mg/cm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BMD的变化,A与C组、B与C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0.05);A与B组治疗12个月时的BM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4个月时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各组子宫内膜均无不典型增生.A、B组出血率,治疗12个月时分别为43%及12%,24个月时分别为34%及8%.结论每日口服CEE 0.625 mg或0.3 mg,均可有效预防绝经早期的骨丢失,CEE 0.625 mg剂量预防骨丢失效果及阴道出血率均高于0.3 mg.

123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