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중화구강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098
- 国内刊号: 11-214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无限元法在柱状根骨内种植义齿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柱状根骨内种植体根尖部应力集中区域不同组织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以优化种植义齿设计.方法在二维柱状根骨内种植义齿有限元法分析的基础上,将左、右根尖孔区域选定为无限元区域进行计算,对于有限元与无限元区域的数据连接,采用了新区域分解法的D-N迭代法实现.结果 45°侧向静力加载下,修复体转动中心位于根尖孔下方种植体内;两侧根尖孔无限元区域均出现应力集中,近加载力方向侧呈现拉应力,而远离加载力方向侧呈现压应力;应力集中点为种植体与牙根的交汇点,从应力集中点开始应力呈放散状逐渐减小,但牙周膜区域相反.结论修复后转动中心位置的变化有助于牙齿的稳定和所承受咬合力的传导;种植体出根尖孔区域受力大,不能将种植体出根尖孔处直径减小来达到保护牙根的目的;临床工作中尽可能保存根骨内种植义齿牙周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骨性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的牙弓和牙齿代偿分析
目的作者对骨性下颌前突伴偏斜患者的牙弓和牙齿代偿现象进行研究.方法测量11例骨性下颌前突伴偏斜患者治疗前模型,将上颌腭中缝作为中线标准,测量牙弓两侧同名牙接触点到腭中缝的距离,观测牙弓的对称性.同时以平面作为参考平面,测量上下颌后牙颊舌向倾斜程度.结果骨性下颌前突伴偏斜患者的上牙弓左右不对称,偏斜侧(下颌颏部所指向的一侧)牙弓宽度明显大于对侧.偏斜侧上后牙颊向倾斜,下后牙舌向倾斜.结论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会导致上颌牙弓和上下颌后牙出现代偿,在术前矫治的重点是去代偿治疗.
-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3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和X线特点以及相关随访资料,并对照观察该型肿瘤的组织结构、生长方式以及肿瘤性上皮衬里的形态特征.结果本组10~29岁为高发年龄,91%发生于下颌骨,累及上颌骨者仅3例;根据组织学特点,本组肿瘤被分为单纯囊型(Ⅰ型,8例)、伴囊腔内瘤结节增殖(Ⅱ型,10例)和伴囊壁内肿瘤浸润(Ⅲ型,15例)3种亚型;29例随访患者中有6例术后复发,手术与复发间隔4~11年不等.结论综合分析随访和临床病理资料,提示肿瘤复发可能与其发生部位、术前临床诊断以及组织学分型有关.
-
细胞角蛋白CK19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CK19的变化.方法收集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鳞癌活检标本共53例,用免疫组化、电泳和Western杂交方法研究上皮中CK19的表达.结果 CK19表达于有上皮异常增生的复层鳞状上皮基底上层和口腔鳞癌尤其是低分化鳞癌的癌细胞中.随病变程度加重,CK19表达的阳性率、表达强度和占细胞角蛋白的构成比显著增加.结论 CK19表达于口腔粘膜上皮的基底上层可作为口腔癌前病变的辅助标志,CK19表达增加是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
正畸治疗后稳定性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正畸治疗后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PAR (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对74例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2~8年(平均50.05个月)的治疗前后及保持后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1)保持后,加权总分值的复发率为13.01%,牙齿排列、覆盖、覆和后牙段横向关系复发率分别为6.38%、15.56%、28.86%和22.41%.(2)保持后明显改善者从治疗后77.03%减至64.86%.PAR分值增加53例,分值不变6例,分值减少15例.(3) Begg矫治器保持后加权总分值大于方丝弓矫治器(P<0.05).(4)安氏Ⅱ类错保持后牙排列和总分值大于I类错(P<0.05).(5)不对称拔牙组保持后加权总分值大于其他组(P<0.01). 结论 (1)保持停止后,牙齿有回复到原来位置的倾向.牙齿排列、覆盖、覆和后牙段横向关系复发较明显.(2)正畸治疗后的稳定性与矫治器、错及拔牙类型有关.
-
人血清白蛋白对人牙龈上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对人牙龈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HGE)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使用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分离酶原代培养HGE,并用广谱细胞角蛋白单抗做细胞鉴定,细胞接种24 h内用MTT法连续观测HSA聚苯乙烯表面预孵育组及培养基含HSA组HGE的粘附,在含HSA培养基中观测HGE的生长曲线. 结果 HG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HSA预孵育组8 h以内粘附的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培养基含HSA组及对照组,10~24 h两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生长曲线中各时间点细胞的数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HSA预孵育于聚苯乙烯表面,对早期HGE的粘附产生抑制作用.
-
7~12岁正常女性儿童颅面复合体高度变化的纵向观察
目的研究混合牙列期颅面复合体高度变化的规律.方法 19名正常女性儿童,10人从7岁开始,9人从9岁开始,每年拍摄头颅侧位片一次,连续观察4年.7~10岁组和9~12岁组分别作纵向研究.对于两个组9~10岁的重叠期,将其结果结合起来进行混合纵向分析,以了解整个7~12岁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SPSS 8.0 软件统计处理数据.结果观察期内,颅面复合体大多数部位的高度继续生长.在面前部高度的变化中,面中1/3高度增加多(7~10岁增加4.7mm,P<0.01;10~12岁增加3.9mm,P<0.01),而面下1/3高度变化不大(7~10岁增加1.3mm,P>0.05;10~12增加1.4mm,P>0.05).其他部位的高度变化各有其特点.结论提示一旦恒切牙建后,通过正畸治疗较难改变面前部下1/3的高度.
-
超声洁治和局部用甲硝唑治疗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
目的评价用碳纤维工作头的超声洁牙机和25%甲硝唑凝胶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 方法将27颗患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牙随机分为洁牙机治疗组和甲硝唑治疗组,在基线、1、2、6和12周时检查种植体的临床和微生物学指标.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使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龈下微生物的酶活性检查等指标改善.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碳纤维头超声洁治和局部用25%甲硝唑凝胶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腭裂患者声门爆破音临床特点及其矫治
目的了解声门爆破音对腭裂术后患者各辅音及语音的影响及其特点,探讨声门爆破音矫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主观判听与语图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2例腭裂术后或二期咽成形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正常并确定有声门爆破音的患者进行汉语辅音及音节发音分析,对伴有声门爆破音的辅音归类及统计分析.采用以汉语发音为基础的矫治方法对其中12例患者进行系统性矫治训练,并对训练前后语音及辅音清晰度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声门爆破音在腭裂患者普通话中主要影响不送气性塞音、塞擦音;其次是送气性塞音、塞擦音;然后是擦音,鼻辅音不受其影响.对12例患者进行系统训练治疗后语音清晰度从训练前的平均32%提高到训练后的85.5%,辅音清晰度从平均41.2%提高到85.1%.语音效果恢复良好.结论声门爆破音主要影响辅音尤其塞音、塞擦音等的清晰度进而影响语音清晰度.采用本课题设制的以汉语发音为基础的矫治方法可有效矫治声门爆破音习惯,提高语音清晰度.
-
永生化成釉细胞瘤细胞株TAM-1的建立
目的建立永生化的成釉细胞瘤细胞株.方法应用基因转染方法将SV40Tag整合到体外培养的成釉细胞瘤细胞基因组中,用PCR和RT-PCR检测SV40Tag的表达,单克隆培养筛选出永生化的成釉细胞瘤细胞株.结果未转染细胞体外存活51 d.转染SV40Tag的肿瘤细胞的寿命延长,克隆细胞生长良好,呈小多边形,传代25次后仍保持生长旺盛,命名为TAM-1.结论 SV40Tag可整合到成釉细胞瘤细胞基因组中,并获得稳定表达,转染SV40Tag的成釉细胞瘤细胞株TAM-1获得了永生性.
-
三维CT平面测量在颧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颧骨骨折畸形定量诊断的可行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二维测量系统对三维CT照片测量、分类、定量诊断颧骨骨折畸形.方法 96例(100侧)颧骨骨折分别于术前术后拍摄华氏位、改良颅底位片,并行二维CT扫描及三维骨重建.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对骨折移位及畸形进行二维影像测量、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一套颧骨骨折移位和畸形的二维测量方法,用该法对颧骨骨折移位造成的面部畸形进行分类,对各型骨折的移位定量测量.结论计算机辅助三维CT不同角度影像照片的二维测量系统用于颧骨骨折畸形的定量诊断,可以近似三维地反映颧骨骨折移位情况,临床可行.
-
铝瓷核烧结长石质瓷前后贴面颜色的变化
目的考察Procera铝瓷核表面烧结长石质饰面瓷形成双层瓷贴面前后的颜色变化.方法应用自凝树脂和着色材料制作模仿变色牙灰色的底质,15个氧化铝圆盘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标本,分别烧A1、A2、B4 3种颜色的长石质陶瓷,应用美能达CR-321色度仪测量底质上氧化铝圆盘烧结长石质饰面瓷前后的颜色变化,并以白色背景作为对照.结果烧结长石质饰面瓷后颜色变化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加入Al、A2、B4饰面瓷后,△E从A1(2.311)、A2(4.313)到B4(8.778)逐渐增加;△L*从A1(-1.530)、A2(-3.369)到B4(-3.358)逐渐减小;△b*从A1(-1.440)、A2(2.198)到B4(7.955)逐渐增加,颜色变化方向与已往报道一致并受背景颜色的影响.结论可通过在氧化铝核表面烧结长石质饰面瓷来调整瓷贴面颜色.
-
人牙釉质、牙本质矿化成分的晶体特性
目的对比研究人乳、恒牙牙釉质和牙本质矿化成分(牙磷灰石)的晶体特性. 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电子探针等方法对牙釉质、牙本质磷灰石进行了检测. 结果牙磷灰石不是由单一成分组成,而是一种生物混晶,其主要物相组成为含有多种微量成分的碳羟磷灰石.与牙本质相比,牙釉质的结晶度高且晶体晶胞参数的a轴膨胀.晶体晶胞参数计算显示人恒牙牙釉质磷灰石为:a=9.450A,c=6.890A;牙本质:a=9.433A,c=6.890A.人乳牙牙釉质:a=9.462A,c=6.910A;牙本质:a=9.442A,c=6.910A.成分分析显示,牙本质中Mg、CO32-含量均高于牙釉质,而牙釉质中Cl含量较高. 结论乳、恒牙牙釉质与牙本质磷灰石在结晶性和晶胞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与Mg、CO32- 、Cl等重要微量成分有关.
-
口腔血链球菌和冠心病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口腔血链球菌和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调查了59例患者(其中冠心病组41例,对照组18例,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社会地位、吸烟、饮酒、血脂和口腔健康状况.标本用血链球菌选择性培养基(NAYS-B)培养并记录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血链球菌数.通过常规生化法和AP-PCR对血链球菌各菌种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中,均衡了冠心病经典危险因素影响后,唾液和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量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唾液中血链球菌均数对照组为(358±540)×108CFU/L,冠心病组为(435±422)×108CFU/L,F=2.72,P=0.08;前牙龈下菌斑的血链球菌均数对照组为(98±164)×107CFU/L,冠心病组为(331±484)×107CFU/L,F=5.54,P=0.02;后牙龈下菌斑的血链球菌均数对照组为(185±232)×107CFU/L,冠心病组为(352±381)×107CFU/L,F=2.86,P=0.10.冠心病组血链球菌和高氏链球菌检出率在唾液(χ2=10.937,P<0.01)和龈下菌斑中(χ2=8.582,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缓症链球菌和口腔链球菌检出率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口腔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血链球菌量明显增多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超微结构及基因定位研究
目的研究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的超微结构特征及染色体基因突变的位点.方法对1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谱系进行分析;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病变龈组织;用微卫星DNA标记诊断遗传病的方法标记基因位点. 结果①此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②病变牙龈组织有大量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其中可见上皮样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等,细胞分化成熟,但排列紊乱;③微卫星定位标记,疾病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q13-q22. 结论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可能并非仅由单一的纤维细胞成分构成,本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的牙龈组织有类似于"错构瘤"样病理改变;染色体基因定位是确认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的遗传学基础.
-
面神经根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目的观测面神经根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方法解剖和观测49侧面神经根与邻近血管间的关系.结果面神经根受邻近血管压迫的占24.5%(12/49),与邻近血管发生接触的占14.3%(7/49).压迫和接触面神经根的主要血管为小脑下前动脉(AICA),其次是小脑下后动脉(PICA),移位的椎动脉(VA)和小脑下前静脉.结论面神经根受到血管压迫可能是产生半侧面肌抽搐的主要原因之一.
-
唇腭裂二期牙槽突植骨二维与三维影像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X线片与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评价唇腭裂二期牙槽突植骨疗效中的一致性.方法选择唇腭裂二期牙槽突植骨术后半年以上的唇腭裂9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8例,双侧完全性唇腭裂1例),牙槽突裂隙为10侧.年龄范围12~26岁,平均年龄15.5岁.患者首先拍摄上颌前部咬合片,经Bergland分级标准确定为:Ⅰ型:2侧;Ⅱ型:2侧;Ⅲ型:5侧;Ⅳ型:1侧.在上颌前部咬合片拍摄后的2个月内,进行上颌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上颌前部咬合片所示裂隙植骨区牙槽骨的高度被CT证实.CT检查发现有2个裂隙植骨区存在唇、腭侧凹陷.结论唇腭裂牙槽突植骨后,在正畸前仍然可以使用上颌前部咬合片进行牙槽突植骨疗效的评价.但同时应注意观察X线片植骨区牙槽骨的密度和临床检查,必要时应该进行CT检查.
-
猛性龋患者牙菌斑体外产酸的研究
因头颈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以及舍格伦综合征的患者都是高度龋易感的个体,常发生猛性龋.我们研究了猛性龋患者牙菌斑体外产酸的情况,并与普通龋活跃者及无龋者进行比较,以期探讨菌斑产酸在龋病发生中的作用.
-
舌癌患者血清中VEGF升高的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通过与特异性受体flt、flk-1/KDR结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迁移,同时调节血管的通透性[1].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舌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并探讨其与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口腔正畸综合诊断分析系统及其临床应用
口腔正畸临床资料的获得、整理和分析对于正畸治疗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但目前国内仍缺乏适用于口腔正畸临床的计算机综合诊断分析系统.我们开发了适用于口腔正畸综合诊断的分析系统,使口腔正畸科临床资料的管理、调用、处理、分析更加准确、简便快捷,从而提高了正畸临床的诊断与分析水平.
-
Ⅳ型胶原在病变颞下颌关节盘组织中的表达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和穿孔是临床上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理学变化主要是关节组织的退行性改变.Ⅳ型胶原是一种基膜胶原,主要存在于上皮和内皮的基板或基膜上.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病变关节盘和盘后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探讨Ⅳ型胶原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关系.
-
VM方案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n suit end-labeling,IS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4例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经VM(长春新碱、甲氨蝶呤二药)方案化疗前后的细胞凋亡(apoptosis,APO)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变化,并结合疗效分析化疗抗癌机制.
-
不同牙位、部位牙冠颜色的测量分析
不同牙位、部位的牙体组织构成与牙体形态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牙位、部位牙冠颜色的差异,深入研究牙冠颜色的变化规律对临床修复的比色、配色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应用人体牙齿颜色测量系统对我国西南地区1 944枚前牙进行测量,分析了不同牙位、部位牙冠颜色的差异.
-
三种龋活跃性检测法的比较研究
我们对293名3~6岁儿童的龋活跃性表现做详细分析,并与Dentocult SM、Dentocult LB和Dentobuff Strip 3种新检测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骨质疏松症患者牙种植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 骨内微细结构破坏,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的系统性骨代谢疾病[1]; 其在老龄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中发病率极高[2,3].自1965年Branemark引入骨整合种植体概念后,牙种植从20世纪80年代得以飞速发展,并以其高的可预测的成功率[4,5]成为目前修复牙缺失,恢复美观及咀嚼等功能的重要手段.种植体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及良好的功能依赖于颌骨局部健康的骨质和足够的骨量;因而系统性OP与颌骨的关系及其对牙种植的影响是临床种植医师关注的重要课题,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
生物活性玻璃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 BAG)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20处牙周骨缺损,其中13处进行翻瓣术加BAG移植,另外7处只做翻瓣术加以对照.通过术后3、6个月的复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BAG组术前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分别为6.19 mm、6.31 mm和2.77,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3.23 mm、3.65 mm和0.65;翻瓣组术前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分别为6.86 mm、7.71 mm和2.93,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4.50 mm、5.35 mm和1.93.术后BAG组和翻瓣组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及BAG组的出血指数均比术前明显减少.BAG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翻瓣组,BAG组的出血指数减少值显著大于翻瓣组. 结论翻瓣术加BAG植入和单纯翻瓣术均能明显改善骨下袋患牙的临床指标,而前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后者,在减轻牙周炎症方面更为突出.
-
高压氧对牙周炎组织前列腺素的作用及机理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对鼠牙龈和牙槽骨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s E2, PGE2)的作用,研究HBO治疗牙周炎的机理.方法对60只豚鼠进行丝线缝扎和高糖食料喂养形成牙周炎,每天用0.25 MPa HBO治疗牙周炎60 min,连续治疗2周,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分析牙龈和牙槽骨中PGE2的含量,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PGE2变化.结果对照组鼠牙龈组织中的PGE2含量为3.21 ng/g,牙槽骨中为3.22 ng/g; 牙周炎形成后牙龈组织和牙槽骨中的PGE2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1);经HBO治疗后牙龈和牙槽骨中的PGE2含量较牙周炎组分别降低了62.7%和69.6%,且与牙周炎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牙周炎形成后牙龈和牙槽骨中PGE2含量明显增高;HBO暴露后牙龈和牙槽骨中的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且牙槽骨中PGE2的降低程度较牙龈组织更明显.
-
中国口腔颌面肿瘤学进展50年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口腔医学尚未建立,因而没有一支从事口腔颌面肿瘤的专业队伍;20世纪50年代,随着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在一些有独立建制的口腔颌面外科单位才陆续开展了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治工作.当时由于专门从事头颈肿瘤的单位为数寥寥,也为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在诊治口腔颌面肿瘤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业天地.至1986年,我国成立第一个头颈肿瘤外科学术组织--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时,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较完整的从事口腔颌面肿瘤诊治与研究工作的专业队伍.在由头颈外科医师、耳鼻咽喉科医师及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共同组成的这一专业学术会议上,从事口腔颌面肿瘤诊治和研究者的人数和论文占据了1/2左右.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复苏,在口腔颌面肿瘤的基础研究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临床诊治取得进步的同时,一些单位还组建了专门的口腔肿瘤实验研究室,进一步充实了有关基础研究的队伍和研究内容.
-
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纪要
-
无限单元应力分析方法在口腔医学-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理论、新手段被引入医学研究,往往较大幅度地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这类例子枚不胜举,如放射线理论及X线技术、核物理学及其技术、信息技术推动医学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飞跃等等.
-
我国口腔修复工艺学的现状及问题浅析
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和主办的"贺利氏杯"全国首届义齿制作技术展评,经过1年3 个月的选拔和评比,于2000年10月正式产生了这次展评的3名优胜奖、6名优秀奖和21名佳作奖,获得了圆满成功.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的试行标准
一、关于制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的说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 RAU)疗效评价标准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参照国外通行的做法,对RAU的疗效分级及其评价标准所做的规定.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
1996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