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肾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중화신장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97
- 国内刊号: 44-121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足细胞中巢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分子的研究
目的观察细胞骨架蛋白巢蛋白(Nestin)在肾脏足细胞的表达及其在足细胞中的作用方式.方法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免疫电镜方法检测Nestin在人正常肾组织、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中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足细胞中与巢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结果在正常肾组织中巢蛋白的表达局限于肾小球.免疫电镜证实巢蛋白主要表达于足细胞胞浆及初级足突,体外培养的足细胞中也可观察到巢蛋白丝状分布于胞浆.免疫共沉淀显示足细胞中Nestin与另两种细胞骨架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α-internexin相互作用.结论巢蛋白除了表达于中枢神经干细胞、胰岛干细胞等之外,在肾脏足细胞中也有表达,并与足细胞中其他细胞骨架蛋白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其正常形态和功能.
-
肾小管上皮细胞ATP耗竭再恢复时热休克蛋白72与Paxillin的相互作用
目的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ATP耗竭再恢复时热休克蛋白(HSP)72与桩蛋白(Paxillin)的相互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代谢抑制剂暂时性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ATP的生成,引起细胞内的ATP耗竭;换用含10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液,使细胞内ATP再恢复;以热处理细胞或编码HSP72 RNA的腺病毒感染细胞,诱导细胞高表达HSP72.Western印迹检测HSP72水平;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Paxillin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免疫共沉淀观察HSP72与Paxillin的相互作用.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ATP耗竭再恢复时,对照组细胞内的Paxillin由局部黏附结构区域向细胞浆内弥散分布;HSP72由细胞浆转移至细胞膜.细胞高表达HSP72后,HSP72在细胞浆和细胞膜中的蛋白含量均增加(P<0.05);Paxillin由细胞浆向细胞膜的转移明显减少(P<0.05);Paxillin在细胞内的正常分布改善;HSP72和Paxillin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加(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ATP耗竭再恢复时,HSP72可保持Paxillin在细胞内的正常分布特点和区域,其机制可能是HSP72增加与Paxillin的相互作用,发挥分子伴侣的功能.
-
川芎嗪、泼尼松和贝那普利对马兜铃酸致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干预作用比较
目的建立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AA)致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实验动物模型,并观察和比较川芎嗪、泼尼松和贝那普利对大鼠肾小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组予蒸馏水3 ml/d灌胃;模型组、泼尼松组、贝那普利组、川芎嗪Ⅰ组和川芎嗪Ⅱ组均先予关木通水煎剂(含生药2 g/ml、AA 0.54 mg/ml、AA-Ⅰ 0.46 mg/m1)5 g·kg-1·d-1灌胃60 d,再予10 g·kg-1·d-1灌胃30 d.灌关木通2 h后,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4组分别予泼尼松5 mg·kg-1·d-1、贝那普利1.7 mg·kg-1·d-1、川芎嗪50 mg·kg-1·d-1和川芎嗪150 mg·kg-1·d-1灌胃.于90 d后进行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正常组为正常肾组织.模型组光镜可见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成片状空泡变性,刷状缘紊乱、消失,管腔内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肾小管基膜(TBM)裸露、部分断裂、个别增厚及萎缩;肾间质轻度水肿、多灶性炎细胞浸润;肾小球系膜细胞局灶节段性轻、中度增生和系膜基质轻度增多;部分小叶间动脉管壁增厚.其余4组与模型组比较,病变均明显减轻,表现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明显减少,少部分刷状缘紊乱、消失,个别管腔内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个别TBM断裂及增厚减轻;肾间质炎细胞减少或消失.模型组电镜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和脂肪变性,线粒体肿胀,细胞器减少,细胞核碎裂,细胞凋亡;间质中可见炎细胞浸润(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浸入到上皮细胞中;小叶间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其余4组与模型组比较,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轻度空泡变性、个别线粒体肿胀,个别细胞核轻度固缩、大部分正常;间质中可见少量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以川芎嗪Ⅱ组和泼尼松组病变减轻尤为显著.结论(1)模型组光镜和电镜结果主要表现为ATN,表明成功建立了大鼠ATN实验动物模型;(2)川芎嗪、泼尼松和贝那普利对AA致大鼠ATN均具有保护作用,且以川芎嗪和泼尼松的药效尤为明显.
-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在5/6肾切除大鼠肾脏中表达及缬沙坦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在5/6肾切除大鼠(STNx)残肾中表达的意义,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5/6肾切除的SD大鼠动物模型,分为未给药组、治疗组及假手术组.治疗组在5/6肾切除后即给予缬沙坦治疗,大鼠分别于第4、8、12周杀检.第12周时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骨保护蛋白(OPG)及RANKL水平;显微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RANK/RANKL/OPG蛋白表达;RT-PCR检测RANK/RANKL/OPG的mRNA表达.结果(1)第12周时假手术组尿蛋白量为(6.1±0.6)mg/24 h;未给药组为(19.0±1.5)mg/24h;治疗组为(13.4±1.2)mg/24 h,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第12周时未给药组及治疗组肾脏均有明显硬化,但治疗组硬化程度较未给药组轻.(3)未给药组RANK及RANKL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高于治疗组及假手术组,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PG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4)血清中OPG及RANKL含量在3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5/6肾切除大鼠残肾中表达上调的RANK和RANKL可能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抑制RANK和RANKL的表达可能是缬沙坦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原因之一.
-
容量敏感外向整流性氯通道参与氧化应激介导的系膜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容量敏感外向整流性(VSOR)氯通道在H2O2介导系膜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用于检测VSOR氯电流.细胞凋亡通过吖啶橙/溴化乙锭荧光染色、电子显微镜、TUNEL染色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确定.结果150 μmol/L H2O2激活系膜细胞VSOR氯电流,H2O2激活的氯电流具有典型的VSOR氯电流电生理特性,包括:外向整流性、电压依赖性失活.对细胞外高渗透压敏感及被VSOR氯通道阻断剂抑制.VSOR氯通道阻断剂DIDS(100 μmol/L),NPPB(10 μmol/L)和尼氟灭酸(10 μmol/L)明显抑制H2O2介导的系膜细胞凋亡.150 μmol/L H2O2处理2 h内,细胞容量明显下降,但这种细胞容量下降被100μmol/L DIDS,10 μmol/L NPPB和10 μmol/L尼氟灭酸抑制.结论VSOR氯通道参与H2O2介导的系膜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介导凋亡性容量下降有关.
-
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慢性肾脏疾病血压、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长程应用ACEI联合ARB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CEI组、ARB组和联合组,ACEI组接受贝那普利治疗,ARB组接受缬沙坦治疗,联合组接受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后1、3、6、9和12个月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3组患者经过12个月治疗后,24 h尿蛋白从(1.08±0.68)g降至(0.27±0.29)g,P<0.05;收缩压从(129±24)mm Hg降至(116±18)mm Hg (P<0.05);肾小球滤过率从(67.5±30.2)ml/min升至(69.3±34.6)ml/min(P>0.05);血钾变化不大(P>0.05);不良反应轻微.3组相比,联合组有强的减少尿蛋白和降低舒张压作用(P<0.05),而在肾功能改善、血钾变化及不良反应方面,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联合治疗双重阻断RAS系统有更强地降低蛋白尿和舒张压作用,而不良反应轻微.
-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肾脏B超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患者的肾脏B超特征及其对判断肾脏病变慢性化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临床确诊为CAAN的患者资料,对其肾脏B超特点以及与肾功能损害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经肾活检确诊的19例CAAN患者与18例非感染性、非AAN的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nAAN-CTIN)患者进行比较.结果CAAN患者的肾脏B超特征主要表现为肾实质厚度变薄(90.3%)、肾脏萎缩(62.9%)和双肾不等大(17.74%);其肾脏长径、体积及实质厚度分别与Scr、eGFR、肾小管功能评分明显相关(P值均<0.05).19例CAAN与18例nAAN-CTIN患者的比较显示,在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肾功能损害程度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CAAN组肾小管细胞脱落和肾小球缺血皱缩更为严重,而肾间质细胞浸润相对较少(P<0.05).与nAAN-CTIN组比较,CAAN组患者的肾脏B超体积缩小及实质厚度变薄更为显著(P<0.05),但肾脏B超各项指标与肾脏病理指标的变化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CAAN患者具有肾脏萎缩、肾实质变薄以及双肾不等大的B超特征,与其它原因CTIN的不同特点在于其肾脏萎缩更为显著,尤其以肾脏实质变薄出现较早.CAAN患者肾脏B超检查与肾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尚不肯定,但应可以辅助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以及CAAN的疾病诊断.
-
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了解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期间住院的315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的患者入选,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测定造影前3 d内和术后第1、2、6天肾功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渗透浓度,分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I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15例患者中,男性231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63.5±11.6)岁,发生CIN 19例,发病率6.03%.在既有肾功能不全又有糖尿病组中,CIN发病达4/8,与无肾功能不全、有或无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19例CIN患者中,造影后第1、2天,尿NAG、Scr均显著高于造影前水平(P<0.05),但造影后第6天基本回复至基础水平.(3)CIN组中原有肾功能不全者达9/19,非CIN组为31/296(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造影剂剂量CIN组为(318.4±153.8)ml,非CIN组为(227.9±121.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剂量和合并肾功能不全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IN在原有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尿NAG可反映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造影剂剂量和合并肾功能不全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
2740人基线血压水平及10年后血压变化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北京部分城区队列人群基线血压水平(1992年)及10年后(2002~2003年)血压的变化与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关系.方法1992年对北京大学社区和首钢地区35~64岁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取得了基线数据.2002年对上述人群(45~74岁)进行复查,复查中加入了Scr检测指标.对两次资料完整的2740人基线血压水平及10年后血压变化与Scr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北京部分城区45~74岁人群平均Scr水平为(87.52±20.33)μmol/L,男性Scr[(96.36±15.92)μmol/L]高于女性[(80.44±21.22)μmol/L](P<0.01).(2)上述人群中Scr水平异常的发病率为8.7%,男性(13.6%)高于女性(4.4%)(P<0.01).其中,肾功能受损的发病率为0.9%,男性(1.6%)高于女性(0.3%)(P<0.01).(3)随着基线血压水平的升高,10年后Scr水平呈增加趋势(P<0.01).调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吸烟等变量后,基线血压≥180/110 mm Hg组Scr水平异常的相对危险是血压<120/80 mm Hg组的3.89倍(95%CI:1.51~10.04).(4)Scr水平异常的发病率在1992年和2002年血压均正常的人群为6.6%;在1992年为高血压到2002年血压控制到正常的人群为12.4%;在1992年和2002年均为高血压的人群为16.9%.结论高血压与Scr水平密切相关,有效控制血压能够延缓Scr水平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肾功能.
-
血管舒缩物质的分布与肝肾综合征的关系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时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大多认为与肝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关.我们通过检测HRS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在血清和腹水中的分布,探讨HRS的发病机制.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观察
为了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量、脂代谢和肾功能的关系,我们检测了73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
-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合并银屑病与肾淀粉样变一例
银屑病先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发病已有报道,但尚未检索到后者先于前者发病的报道[1].我们近遇到1例后一种组合且伴肾淀粉样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一例
我们报告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其诊治经过.
-
Ⅱ型多囊肾致病基因PKD2突变的研究进展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遗传病,发病率为1%o,我国目前约有150万患者[1].其临床表现为多发性肾脏囊肿、持续性高血压和泌尿系感染等症状,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多数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而不得不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或肾移植手术[2-4].
-
代谢综合征肾损害:已知与未知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8年正式命名[1],近年来,MS发病率迅速增长,不但受到内分泌及心血管病学科充分的重视,而且,由于它还能引起或加重慢性肾脏病(CKD),因此越来越受到肾脏病医师的关注.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和营养不良之间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代谢性酸中毒与营养不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患者透析前血浆碳酸氢根浓度(PHCO3)和动脉血pH值将病例分为3组,分析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酸中毒纠正情况对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甲组(n=13)平均PHCO3为(19.1±0.9)mmol/L,乙组(n=22)平均PHCO3为(24.0±1.3)mmol/L,丙组(n=9)平均PHCO3为(27.1±0.1)mmol/L.3组透析充分性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与乙组比较,甲组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膳食蛋白摄入量(DPI)、标准化蛋白代谢率(nPCR)和Scr、血清K+、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显著增高.与乙组比较,丙组DPI、nPCR、Scr和白蛋白(Alb)显著降低.3组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无显著性差异.参试病例平均PHCO3和nPCR、DPI及Scr水平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在3个月的随访后,参试病例代谢性酸中毒纠正后其营养指标并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由于高蛋白膳食摄入增加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在中短期对患者综合营养状态无明显负性影响.
-
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患者的生存期已相应延长,但其长期并发症也越显突出,尤其蛋白质营养不良已成为影响患者存活率的主要因素[1].使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疗法可改善非透析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代谢紊乱,降低尿毒症毒素水平,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2].因此,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配伍α-酮酸治疗,进一步探讨其对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临床价值.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血液净化论坛会议纪要
2006年4月26日-4月29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收到投稿论文273篇,举行了3场大会报告、29场专题报告、9场卫星会议及40个口头报告.
-
Denys-Drash综合征及其致病基因突变鉴定二例报道
目的研究中国Denys-Drash综合征(DDS)患者Wilms瘤基因1(WT1)的基因突变.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出WT1基因全部10个外显子及其相邻内含子序列,经纯化后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2例患者WT1基因分别存在1个杂合错义突变.例1的X外显子9第1180位碱基C→T突变,造成第394位精氨酸改变为色氨酸,即p.R394W(c.1180C>T).例号2的S外显子9第1203位碱基C→A突变,造成第401位组氨酸改变为谷氨酰胺,即p.H401Q(c.1203C>A).其中第1203位碱基C→A突变,p.H401Q(c.1203C>A),在国内外文献及突变数据库中均未见报道,属新发现的突变.结论DDS综合征WT1基因中外显子9为突变热点,并发现一种新的WT1基因突变.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