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잡지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68
- 国内刊号: 11-216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心身同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27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心身同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RA伴发抑郁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补肾治尪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西医及抑郁症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 治疗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抑郁症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88%、59.26%、85.19%,对照组分别为75.86%、48.28%、62.06%,治疗组中医疗效、抑郁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SDS积分、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及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SDS积分、疼痛VAS积分和晨僵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补肾祛寒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的心身同治法能够有效缓解RA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及RA症状.
-
艾康颗粒干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目的 观察艾康颗粒干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选择使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 3~4年、病情和免疫功能稳定的艾滋病患者100例,90例完成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HAART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中药艾康颗粒和艾康颗粒模拟剂进行9个月的临床干预,治疗前后检测CD4+T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HIVVL)进行免疫学疗效和HIVVL疗效判定,观察HIV耐药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耐药率为21.43%,治疗后23.81%;对照组治疗前耐药率为27.27%;治疗后为30.00%,两组患者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T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免疫学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HIVVL比较和HIVVL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艾康颗粒干预HIV耐药可以稳定、提高免疫功能,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同伴教育模式下艾灸疗法干预HIV感染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同伴教育模式下的艾灸疗法(简称同伴艾灸)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HIV感染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予同伴艾灸干预,对照组予普通健康教育干预,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期1年,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和干预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生存质量评分、CD4+细胞计数变化.结果 试验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64.0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试验组发热、乏力、纳呆、腹泻、自汗、盗汗、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细胞计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综合评分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干预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环境领域评分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干预后发热、乏力、纳呆、腹泻、自汗、盗汗、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细胞计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综合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同伴艾灸能改善HIV感染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
论地域、气候因素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影响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地域和自然气候密切相关.分析了不同地域的疾病、病邪、病证特点及用药差异,提示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患者的临床表现,还需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如地理、季节、气候等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人,在体质、疾病和治疗上都会有很大不同.
-
浅论《周易》动态思维与中医临床
易者,阴阳变化之道,为医者不可不知.然易有三易,其中变易为易之神髓.如何将易之动态思维与中医临床结合已成为当今中医师首要之务,并举出一临证病案加以说明.
-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探索与实践
探索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方药作用及病位、方药配伍及用量等,临床上可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辨治支气管哮喘、结核性胸膜炎、风湿性心脏病.认为枳实薤白桂枝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郁、瘀、痰证的重要基础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郁、瘀、痰,即可以法选用.
-
康复新液灌肠联合健脾清肠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健脾清肠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6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保留灌肠,每天两次,共4周;稳定期给予自拟健脾清肠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2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灌肠液保留灌肠,每天两次;稳定期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或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维持.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结肠镜检查结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健脾清肠汤加减治疗UC临床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
柏子养心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56例
目的 观察柏子养心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各56例,中西药组口服柏子养心丸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西药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并判断临床疗效,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中西药组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西药组的83.9% (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时S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第8周时SAS、HAMA评分亦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中西药组治疗后8周SAS评分、HAMA评分低于同时间点的西药组(P<0.05).随访1年中西药组患者复发5例,低于西药组的19例(P<0.05). 结论 柏子养心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肯定,并且疗效优于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
难治性心绞痛中医辨治心得
介绍难治性心绞痛中医认识及辨治心得,认为本病属心络瘀阻、大气下陷,治疗以活血化瘀、益气升陷,方药在升陷汤基础上佐以活血祛瘀之品.
-
辨证与辨病治疗糖尿病肾病体会
从糖尿病肾病(DN)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用药提出了符合现代临床的几点认识体会,认为中医学应积极吸收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DN,方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
小儿肾病激素—中药序贯论治法探析
阐述了小儿肾病阴阳失调病机之序贯演变规律,并进一步论述由序贯病机决定、基于“阴平阳秘”理论的激素—中药序贯论治法及肾病序贯组方.以调整阴阳为切入点的小儿肾病激素—中药序贯论治法丰富发展了小儿肾病的诊疗体系,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中国内地各省、直辖市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各年龄阶层、职业、学历的人群(其中重点调查人群在江苏省苏北、苏中及苏南地区)的调查研究,探求普通人群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和认同情况.调查显示,普通人群对中医重养生治未病、医德仁爱、道法自然的疗法、治病求本等思想认知和认同度很高,认为能够体现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但对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等认同度较低.
-
胃食管反流病哕证论治
从历代医家对中医哕证的认识、哕证的病因病机、治疗用药规律及常用方剂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哕证发生机制为肝胃气逆,中上焦气机升降失调,用药以平调气机为主,从阴阳论治,需注意表里寒热;从脏腑论治,需注意升降;并结合方药予以详述.
-
卵泡发育异常中医诊疗方案的构建和临床实践
阐述了卵泡发育异常的概念,并解释了其与排卵障碍的区别与联系及对妊娠的影响;构建了卵泡发育异常的诊断、分类以及中医治疗的框架;并介绍了运用调泡、移泡、增泡、灭泡、加速、减速六法治疗卵泡发育异常的临床实践经验与注意事项,以及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征、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各种引起卵泡发育异常的痼疾与兼症的临床体会.
-
中医气化论与中药愈病机理探讨
中医学吸纳了气一元论学术观点,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体由气组成,其结构不是一种有形的静态结构,而是一种无形的动态结构,即“气化”结构.气化是生命活动的本质,中药本身是气化的产物,中药愈病机理及效应依赖于机体气化状态,中药效应目标是“守中致和,以平为期”,临床用药遵循“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必须注意“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
“效”的概念与临床疗效评价
以往的中医疗效评价注重患者的主观症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实验室检查在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医学模式的转变又决定了生存质量评价成为疗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观疗效评价结合客观疗效评价成为疾病疗效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根据不同疾病准确地选择评价指标及评价角度,权衡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综合判断干预措施的效力和效能,成为中医发展突破目前“瓶颈”的关键.
-
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神经细胞自噬现象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自噬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生命现象,是其特有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细胞自噬以其特异的清除和代谢途径与中医阴阳理论的相互为用、相互制约有着相似的内涵.自噬也可能诱导细胞的主动死亡,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和多个病理环节中均有参与的迹象,我们试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细胞自噬与AD之间的相互关系.
-
通心络超微粉对脑缺血大鼠微血管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超微粉对脑缺血大鼠微血管及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大剂量组[1.6g/(kg·d)]、通心络中剂量组[0.8g/(kg·d)]、通心络小剂量组[0.4g/(kg·d)]、尼莫地平组[10mg/(kg·d)],每组8只.采用开颅结扎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挑开脑膜,不结扎血管.各用药组均在动物苏醒后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形态、直径及血流灌注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大脑皮层微血管均呈现迂曲不规则形状,其中通心络大剂量组血管明显呈迂曲、不规则,微血管分支数目增多,血管之间靠拢形成连接.模型组缺血侧40%微血管直径在5~6μm之间;通心络大剂量组缺血侧41%微血管直径在2~3μm之间;通心络中剂量组缺血侧40%微血管直径在3~4μm之间;通心络小剂量组缺血侧40%微血管直径在4~5μm之间.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大、中剂量组、尼莫地平组显著促进缺血侧脑组织皮层区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增加(P<0.01).结论 通心络超微粉可促进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区微血管新生,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量.
-
配伍、煎煮及服药时间对麻黄发汗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配伍、煎煮时间及服药时间对麻黄发汗作用的影响. 方法 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麻黄组和麻黄+桂枝组各40只.根据给药后的观察时间在以上分组的基础上又随机分为10小组,即空白组分为2组,麻黄组和麻黄+桂枝组各分为4组,每组10只.实验条件为室温(25±1)℃,给药温度(35±2)℃.各组给药剂量为3g/200g,空白组给予等量相同温度的生理盐水,其他每组分别灌服煎煮15 min或30 min的麻黄、麻黄+桂枝水煎液,分别于给药30 min或60 min观察大鼠后足趾肉垫汗腺着色点数和大鼠后足跖肉垫汗腺分泌量.结果 麻黄+桂枝组大鼠后足趾汗腺着色点数及汗腺分泌量均明显多于相同条件的空白组、麻黄组(P<0.05);各煎煮30min组在灌服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大鼠后足趾汗腺着色点数及汗腺分泌量明显多于煎煮15 min组(P<0.05);各灌服30 min组在药物煎煮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大鼠后足趾汗腺着色点数及汗腺分泌量明显多于灌服60 min组(P<0.05).结论 麻黄配伍桂枝在煎煮30min、服药后30 min时发汗作用显著.
-
芪卫颗粒对KK-Ay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芪卫颗粒延缓糖尿病肾病(DN)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45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制备DN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芪卫颗粒20 g/(kg·d)灌胃]、西药组[缬沙坦胶囊10mg/(kg ·d)灌胃],每组15只,另设C57BL/6J小鼠15只作为正常组,连续给药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Smad2(P-Smad2)、磷酸化Smad3(P-Smad3)、Smad7及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K mRNA表达. 结果 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中TGF-β、P-Smad2、P-Smad3、ILK及ILK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Smad7表达明显下降(P<0.01).中药组及西药组TGF-β1、P-Smad2、P-Smad3、ILK及ILK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Smad7表达明显增加(P<0.01).中药组P-Smad3表达较西药组增加(P<0.05),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芪卫颗粒通过下调TGF-β1、P-Smad2、P-Smad3、ILK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影响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从而延缓了DN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徐景藩诊治胃下垂经验
介绍国医大师徐景藩诊治胃下垂经验,强调以辨证为主,常用调中理气、疏肝和胃、温肾化饮三法,治疗要点贵在气,善用升降调气机.强调用药须顾胃气,切记多药伤胃,注重煎服方法,主张浓煎温服,适时服药.
-
李发枝治疗鼻窒经验
总结李发枝教授治疗鼻窒的经验,应用宣肺化饮法、清泄郁热法、御寒宣肺法,并举验案3则,予以例证,兼阐述其临床应用.
-
张介安运用攻下法治疗儿科急重症经验
张介安教授主张以攻为补的学术思想,介绍其运用攻下法,以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合并腑实证急重症患儿经验.
-
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概况
中风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早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提供帮助.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中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脏泵衰竭病案
介绍运用中成药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填精化气、益阴通阳活血中药汤剂,治疗1例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脏泵衰竭病案.
-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以证候为内容的骨质疏松症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并验证其可靠性. 方法 以100 mm刻度法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为数学工具,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为研讨方式,共取36个中医症状量化分值为底层指标,定性证候的各个症状或症状组合为第二层次指标,以精亏、气虚、阴虚、阳虚、血瘀证5个定性证候为第三层次指标,以证候总评价为顶层指标;计算权重,建立优选矩阵,确立各层次指标计算公式,初步构建以证候为内容的骨质疏松症综合疗效评价体系;并通过证候总评分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临床验证. 结果 分别按100 mm刻度法、三级、二级、一级赋分法量化了骨质疏松症36个常见中医症状;确立了精亏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各证候及中医证候总评分量化计算公式.临床验证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候总评分与骨密度、生存质量均有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826.结论 构建的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可反映骨质疏松症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临床验证可靠.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的证候特点. 方法 收集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和免疫不全患者各200例,制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筛选主要症状及舌脉情况进行中医证候分析.结果 免疫耐受组前5型依次为肝郁脾虚、脾气虚、心肝郁热、肝肾阴虚及肝郁气滞;免疫清除组前5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心肝郁热及气阴不足;免疫不全组前5型依次为肝肾阴虚、气阴不足、脾气虚、肝血虚及肝郁气滞.结论 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涉及中医证候11个,免疫耐受以肝郁脾虚多见,免疫清除以湿热内蕴多见,免疫不全以肝肾阴虚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