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病毒学报杂志

病毒学报

病毒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병독학보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微生物学会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8721
  • 国内刊号: 11-186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bdxb.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编辑出版:《病毒学报》编辑委员会 《病毒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侯云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稳定表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样颗粒新方法的研究

    作者:李建东;姜晓林;张全福;李川;梁米芳;李德新

    为了探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样颗粒的高效表达方法,本研究根据布尼亚病毒装配成熟的机制,建立SFTS病毒包膜糖蛋白和核蛋白融合表达质粒,并在表达载体中引入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传代培养两代后,根据荧光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有限稀释法,在荧光显微镜下,人工挑选细胞集落,建立病毒样颗粒稳定表达细胞系,并通过荧光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价细胞系的稳定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电子显微镜对病毒样颗粒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融合表达的包膜糖蛋白和核蛋白可在细胞内装配形成病毒样颗粒并分泌到胞外,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筛选的细胞系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传代40次后报告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本研究显示了通过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修饰,可以改进病毒样颗粒制备方法,为相关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 2010年江西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体鉴定及基因进化分析

    作者:严冬梅;熊英;张勇;杨倩;张曙霞;龚甜;祝双利;王东艳;朱晖

    为鉴定引起2010年江西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疫情的病原体,并对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本研究采集了20份门诊AHC患者眼结膜拭子,对其进行病毒分离,随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分别检测阳性分离物中肠道病毒70型(Human enterovirus type 70,EV70)、柯萨奇病毒A24变异株(Coxsackievirus A24 variant,CV-A24v)和腺病毒.并对CV A24v分离株进行VP1区和3C区全序列测定,分析其与全球流行CV A24v的基因进化关系.20份标本中有10份病毒分离阳性,PCR检测证明引起本次AHC流行的病原体为CV-A24v.基于3C区构建的基因进化树表明10株江西CV-A24v与全球2010年后分离到的其它CV-A24v同属于GenotypeⅣ基因型的Cluster 5群(GⅣ-C5),而且在GⅣ-C5内江西CV-A24v又分属于A和B两个传播链.基于VP1区构建的基因进化树将全球2000年后分离到的CV-A24v分成5组Group1~5(G1~5),江西CV-A24v属于G5,这些毒株在VP1区进化树中同样分属于A和B两个传播链.本研究表明2010年至少有两个CV-A24v传播链在江西同时流行.VP1区基因进化树对全球2000年后分离到的CV-A24v的组群划分与3C区基本一致,而且与3C区呈现同样显著的年代聚集性.

  • 乙脑病毒的空间播散及迁徙事件研究

    作者:高晓艳;周海卫;刘红;付士红;王环宇;郭振洋;李晓龙;梁国栋

    为明确乙脑病毒在空间播散的分布及分化机制,利用PhyML v3.0软件对359株具有详细信息的乙脑病毒(基因1型)E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使用PAUP v4.0软件和MigraPhyla软件包进行迁徙事件推演分析.结果显示乙脑病毒在亚洲的播散存在频繁的迁徙事件,共计发生迁徙事件95次,其中在我国境内发生54次.分析结果还显示泰国以及中国上海、山东、四川和云南等地是乙脑病毒重要的迁徙源泉地区,泰国作为源泉地区主要播散至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柬埔寨、印度以及中国西藏;上海作为源泉地区乙脑病毒主要播散至亚洲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国云南;山东主要播散至韩国以及中国的浙江、湖北、山西和辽宁等省份;四川主要迁徙至中国内陆省份以及越南和日本;云南作为源泉地区主要迁徙至浙江.本研究首次证实乙脑病毒在亚洲的播散存在频繁的迁徙事什,泰国以及中国上海、山东、四川和云南等省份是乙脑病毒在亚洲播散的重要源泉地区.

  • 河南省猪戊型肝炎病毒HN-JY40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作者:张小霞;张亲;梁振普;许锋;邵新峰

    本文旨在测定猪戊型肝炎病毒HN-JY40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设计8对引物,利用RT-PCR、3 ' RACE和5 ' RACE技术得到了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河南分离株HN-JY40的近似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HN-JY40”;用Expasy、Megalign、Clustal X和MEGA 4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同源比对和进化树的构建.测序得到的HN-JY40序列去除polyA后全长7 223 bp,5 ' UTR有9个碱基,3 ' UTR全长69 bp.ORF1(5 124 bp)编码1 707个氨基酸,ORF2(2 025 bp)编码674个氨基酸,ORF3(345 bp)编码114个氨基酸.全基因组相似性分析发现,HN-JY40为典型的基因4型病毒,且属于一个新亚型.猪HN JY40ORF1的部分核苷酸(153~432 bp)与人源HK104-2004同源性高达到96%,为揭示戊型肝炎的跨种传播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 一株水貂阿留申病毒VP2基因的高变区测序分析

    作者:张蕾;胡博;白雪;张海玲;赵建军;王振军;马凡舒;闫喜军;吴威

    为分析我国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AD)跨宿主传播的分子机制,扩增获得一株吉林地区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disease virus,ADV)VP2基因高变区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第235位存在与参考毒株不同的氨基酸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与丹麦高致病毒株ADV-K亲缘关系较近.ADV第235位氨基酸位点可能与病毒的感染能力相关.

  • 湖南省2009~2014年分离埃可病毒6型的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毛乃颖;冀天娇;黄威;张帆;张红;许文波

    为了解中国埃可病毒6型(Echovirus type 6,ECHO6)的基因特征.通过对2009~2014年从湖南省手足口病病例监测中分离到的6株ECHO6病毒部分VP1序列测定,并与来自中国5个省和世界范围的138株ECHO6病毒进行序列对比和构建系统进化树.中国ECHO6病毒形成2个彼此独立的进化分支,分支1和分支2.湖南省ECHO6病毒均聚集在2c亚分支中,可能具有共同的进化来源.分支2病毒在我国分布较广且流行时间较长,可能是我国的优势流行株.以核苷酸差异>30%为分组依据,可将ECHO6病毒划分为4个基因组A~D,以核苷酸差异在15%~30%之间分组,将D基因组再划分为10个基因亚组,D1~D10.湖南省ECHO6病毒均属于D7基因亚型.研究结果显示,2009~2014年期间,湖南省存在着具有共同进化来源的ECHO6病毒流行.中国至少存在4个不同进化分支的ECHO6病毒流行.

  • 狂犬病病毒颗粒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者:涂忠忠;龚文杰;张岩;冯烨;李楠;涂长春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囊膜RNA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人和哺乳动物致命性的脑脊髓炎.现有研究表明囊膜病毒颗粒从感染的细胞中出芽释放时会携带许多可能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宿主蛋白.尽管先前已报道某些宿主蛋白可掺入到狂犬病病毒颗粒上,但还没有系统地鉴定狂犬病病毒颗粒上的蛋白质组成.为了理解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在病毒培养和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纯化的基础上,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纯化的狂犬病病毒颗粒(SRV9弱毒疫苗株)上的蛋白质组成.除了检测到狂犬病病毒编码的五个结构蛋白以外,我们还检测到了50个宿主编码的蛋白.按功能可将其分成十类:胞内转运蛋白(14%),分子伴侣(12%),细胞骨架蛋白(24%),信号转导蛋白(8%),转录调节蛋白(12%),钙离子结合蛋白(6%),酶结合蛋白(6%),代谢作用蛋白(2%),泛素化蛋白(2%),其他功能的蛋白(14%).利用免疫印迹方法对病毒颗粒上的4个宿主蛋白(肌动蛋白,微管蛋白,微丝结合蛋白和热应激同源蛋白70)进行了验证.本研究首次鉴定了狂犬病病毒颗粒上的宿主蛋白组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该病毒复制与感染机制.

  • 埃博拉病毒莱斯顿亚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许黎黎;鲍琳琳;谷松至;秦川

    本研究的目的为建立一种灵敏、快速、定量检测埃博拉病毒莱斯顿亚型核酸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首先选择埃博拉病毒莱斯顿亚型的保守基因NP基因作为检测靶目标,筛选出保守序列并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然后将连有NP全长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定量标准品,将10倍系列稀释的重组质粒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重复性、灵敏度及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埃博拉病毒莱斯顿亚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灵敏度可达102拷贝/μL,不同梯度标准品间线性关系(R2)达0.997,斜率为-0.3101,扩增效率为110.145%,所有标准品均在79.94℃出现尖且窄的特异性熔解峰.利用该检测系统可以快速定量检测埃博拉病毒莱斯顿亚型核酸,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基础及临床实验室对埃博拉病毒莱斯顿亚型感染的快速诊断和临床效果的监测,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技术检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基因

    作者:关丽;聂凯;张丹;李鑫娜;王延群;谭文杰;马学军

    建立了基于浊度仪和羟基萘酚蓝(Hydroxy naphthol blue,HNB)颜色变化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技术(RT-LAMP)检测方法,应用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的检测.针对MERS CoV的核衣壳蛋白基因(Nucleocapsid,N)设计6条特异引物,在等温条件下(63℃)进行60 min扩增反应.通过实时浊度仪记录扩增曲线和扩增前在反应体系中加入HNB观察颜色变化两种方式进行检测结果判定.本文对不同人类冠状病毒及常见呼吸道病毒进行了特异性验证,对梯度稀释的体外转录MERS-CoV全N基因RNA进行了定量和检测限分析,同时与已发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rRT-PCR)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方法特异性高,对于每反应管103至106的拷贝数RNA,出峰时间与每反应管N基因RNA拷贝数对数值有稳定的线性关系.基于浊度仪和颜色判定的RT-LAMP检测方法检测限分别为500拷贝和1 000拷贝.因此,该方法有望应用于MERS-CoV感染的快速筛选,具有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现场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灭活病毒的纯化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

    作者:李阿茜;刘林;张硕;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

    为了解纯化后灭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超滤浓缩和分子筛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灭活的SFTSV进行纯化,采用Western blot和SDS-PAGE对灭活病毒的纯化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对其中糖蛋白(Glyeoprotein,GP)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的抗原含量进行检测.浓缩纯化的SFTSV火活病毒,经电镜观察并通过BCA法测定其总蛋白浓度.然后,将纯化的灭活SFTSV按两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新两兰兔,评价免疫原性和比较免疫效果.结果显示,SFTSV灭活并超滤浓缩后,分子筛层析可观察到两个洗脱峰,其中之一为灭活病毒颗粒,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分析均可检测到GP和NP抗原,而另一洗脱峰主要成分则为NP.浓缩后的纯化病毒纯度达90%以上,总蛋白浓度约为1.1mg/mL,且具有典型的布尼亚病毒电镜形态.纯化的SFTSV灭活病毒免疫实验动物后,可在血清中检出高滴度病毒特异性IgG和中和抗体,但抗体滴度受免疫程序的影响,0d、14d和28d天三针程序免疫动物的效果明显优于0d、7d和28d免疫程序组.本研究显示了灭活SFTSV培养液中除完整病毒颗粒外,还含有大量游离的NP,经分子筛层析纯化可获得高纯度灭活病毒,同时明确了纯化的SFTSV灭活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产生高滴度中和抗体和病毒特异IgG抗体,可为灭活病毒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 新疆绵羊肺腺瘤病理学诊断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杨素芳;梁田;赵庆亮;张殿卿;司俊强;张静;杨霞;盛金良

    为了完成新疆绵羊肺腺瘤病毒诊断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本研究采用兽医临床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疑似患病羊,并提取病毒悬液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从患病绵羊的肺脏组织中提取基因RNA反转录为cDNA.参照GenBank中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美国株基因序列(AF105220)设计六对引物,对病料样品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小推车试验”时有鼻液流出,显微镜下观察,患病羊的肺脏有大小不一的腺瘤灶,且肺泡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肺泡腔内充满巨噬细胞,病灶中央的细胞核溶解.透射电镜观察到病毒颗粒直径大小约为88nm~125.4nm.RT-PCR扩增病毒基因组片段,获得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全长7 456bp.与美国代表株(AF105220)和英国代表株(AF357971)BLAST在线比对核苷酸同源性结果分别为96%和95%,与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JSRV)内蒙株(DQ838493)和美国株(EF680300)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9.8%和89.9%.获得的全基因组序列的TM区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xJSRV)特有的致病性“YXXM”序列.说明此基因序列具有致瘤作用,这是我国新疆首次报道的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为更深入的研究新疆绵羊肺腺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 器官移植病人戊型肝炎病毒慢性化感染及治疗

    作者:陈书;卫飞雪;吴婷;夏宁邵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其发病率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戊型肝炎通常呈急性感染病程,2008年以来陆续发现器官移植病人等免疫抑制患者感染HEV后可能迁延为慢性化.在无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器官移植病人感染HEV后迁延为慢性感染的比例超过60%,其中10%的病人慢性感染HEV后可能出现肝纤维化,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导致死亡.本文简要综述器官移植病人HEV慢性化感染及治疗.

  • 呼吸道上皮细胞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少丹;李武平

    呼吸道病毒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呼吸道上皮细胞是机体防御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等外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建立呼吸道上皮细胞体外分化模型,为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理、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呼吸道病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

  • 埃博拉疫苗和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朱祥;尧晨光;魏艳红;寇铮;胡康洪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一员,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致死率达25%~90%不等.2014年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席卷了西非各地,极高的致死率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鉴于埃博拉病毒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科学研究毫无懈怠,多种疫苗如rVSV-ZEBOV和ChAd3-ZEBOV等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多种药物如TKM-Ebola和ZMapp等已用于埃博拉患者的紧急治疗.本文总结了近期埃博拉疫苗和药物的新研究进展.

  • 诺如病毒在贝类中的富集特性与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周德庆;苏来金;赵峰;马丽萍

    诺如病毒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重要的食源性病毒.贝类通过滤食作用可将诺如病毒富集在体内,成为诺如病毒感染传播的重要载体.研究表明,贝类对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富集能力不同,并呈现季节性、空间性差异,我们前期研究显示,贝类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组织血型抗原,推测其与诺如病毒积累并呈现差异密切相关,但具体机理不明.本文综述了诺如病毒在贝类中的蓄积、分布、季节性差异及结合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我国贝类中诺如病毒的控制、风险预警等研究提供参考.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反向遗传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作者:祁小乐;王永强;高立;高宏雷;高玉龙;王笑梅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是双股双节段RNA病毒科的主要代表,其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引起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免疫抑制病.IBDV反向遗传技术诞生的近20年来,病毒拯救技术不断完善,病毒基因功能研究更为深入,而且基于此的新型疫苗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本实验室在该领域也做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工作.本综述对IBDV致病机制和防控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蜜蜂黑蜂王台病研究进展

    作者:杨倩;张健;宋战昀;郑言;王向辉;隋佳辰;王振国;牟峻

    蜜蜂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授粉昆虫,既能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又能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增产效应.但近年来蜜蜂疫病频发给养蜂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黑蜂王台病自1955年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感染蜂王幼虫和蛹,引起虫体变暗变黑,甚至导致整个巢房壁变黑,可引发蜜蜂大量死亡.该病为季节性流行,且常呈隐性感染,可通过水平和垂直途径传播,微孢子虫不仅作为媒介生物在该病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微孢子虫感染蜜蜂后会导致隐性感染黑蜂王台病毒的蜜蜂迅速发病致死.黑蜂王台病毒宿主范围广,不仅可以感染多种蜂属,而且还可感染蜘蛛、蜈蚣等节肢动物.该病毒可与其他蜜蜂病毒发生合并感染.本文对黑蜂王台病的发生、流行过程、地域分布、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HIV-1逃逸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银;万延民;徐建青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e T lymphocyte,CTL)在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和病毒复制过程中起关键作用.HIV-1通过在CTL表位内部或侧翼发生突变逃逸HLA限制性CTL造成的免疫压力,但是部分逃逸突变是以损失病毒适应性为代价.病毒逃逸会导致相应CTL反应水平减弱,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突变病毒株的CTL反应.HIV-1逃逸突变与宿主的CTL反应在宿主体内相互博弈.本文重点综述CTL免疫压力下HIV-1病毒发生逃逸突变的研究进展.

  • 鸭圆环病毒Cap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徐雨;张志龙;卢燕燕;张蕾;李鹏飞;贾仁勇

    为构建鸭圆环病毒Cap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以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DuCV GH01株Cap基因为棋板,对其进行酵母密码子优化后,连接到pGBKT7载体上构建诱饵质粒,经菌落PCR、酶切鉴定以及测序后,转化酵母菌株Y2HGold感受态,检测诱饵蛋白表达以及诱饵蛋白对酵母细胞毒性和白激活现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Cap基因全长774 bp,成功连接到诱饵载体pGBKT7中,重组质粒pGBKT7-Cap转入酵母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到50kD左右的蛋白条带,诱饵蛋白对酵母细胞既无毒性,又没有自激活现象.为进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Cap蛋白互作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 我国戊型肝炎疫苗和诊断试剂原始创新研究

    作者:夏宁邵;张军;李少伟;葛胜祥;李益民;吴文翰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全球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戊肝多数呈自限性,孕妇罹患戊肝的病死率高达20%,慢性肝病合并戊肝、老年人戊肝症状较重、易导致肝衰竭.HEV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常导致大的暴发流行,1986~1988年我国新疆发生一次国内外有文献记载的规模大的戊肝大流行,共发病119 280例,死亡707人,其中414名孕妇.针对研制有效戊肝疫苗的迫切需要,以及国内外戊肝免疫诊断试剂质量的较大缺陷,白2000年起,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及合作者围绕HEV分子病毒学、血清学以及流行病学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始创新突破并推动成果转化,为戊肝防控提供了可靠技术手段.

    关键词:
病毒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