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病毒学报杂志

病毒学报

病毒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병독학보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微生物学会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8721
  • 国内刊号: 11-186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bdxb.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编辑出版:《病毒学报》编辑委员会 《病毒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侯云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神经氨酸酶茎部区域对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武佳;王婷;张柳;叶致含;吕建新

    为研究A/Anhui/1/05(H5N1)及A/Ohio/07/2009(H1N1)两株病毒神经氨酸酶(NA)茎部(stalk)区域和半胱氨酸(Cysteine,C)对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A/Anhui/1/05(H5N1) NA(命名为AH N1)的stalk区域相对A/Ohio/07/2009 (H1N1) NA存在20个氨基酸的缺失(其中包括一个半胱氨酸),将A/Ohio/07 /2009(H1N1)NA(命名为09N1)的stalk区域的20个氨基酸(命名为s20)缺失构建09N1-s20,相应部分插入至H5N1的NA中构建AH N1+s20.同时为了研究stalk区域半胱氨酸对NA功能的影响,构建了AH N1+C和09N1-C(stalk区域加/减一个半胱氨酸).运用假病毒颗粒系统研究stalk区域和半胱氨酸对病毒学特性的影响.09N1-C与09H1配对(09H1::09N1-C),其感染力比野生型09H1::09N1增强了8倍;AH N1+C与AH H5配对(AH H5::AHN1+C),其感染力比野生型AH H5::AH N1大幅度降低.09N1-s20与09H1配对(09H1::09N1-s20),其感染力为野生型09H1::09N1的4倍;AH N1+s20与AH H5配对(AH H5::AH N1+s20),感染力为野生型AH H5::AH N1的1/7.09N1-C与AH H5搭配,其感染力是AH H5::09N1的6倍;AH N1+C与09H1搭配其感染力相当低.蛋白聚合研究显示2009H1N1野生病毒的NA蛋白聚合体特征为:二聚体>>四聚体>单体;09N1-C蛋白聚合体特征为:单体为主;09N1-s20蛋白聚合体特征为:单体>>二聚体.09N1中删除半胱氨酸或敲除s20片段没有改变其蛋白的正常表达.AH N1聚合体特征以单体为主;AH N1+ s20蛋白聚合特点为:二聚体>>>单体>四聚体;而AH N1+C聚合体特征为二聚体多于四聚体.研究显示:2009H1N1 NA茎部区域氨基酸缺失半胱氨酸后,感染力增强;安徽H5N1的NA茎部区域添加半胱氨酸后感染力大幅降低,半胱氨酸的缺失对流感假病毒感染力增强起了重要作用.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核蛋白特异结合宿主细胞60kD SSA/Ro

    作者:郑斌;王涛;张硕;李阿茜;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

    为了初步探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 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SFTSV NP和NSs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VR1012中,通过免疫共沉淀(IP)、SDS-PAGE、质谱检测及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方法寻找宿主细胞中与NP相互作用,同时又与免疫功能有关的蛋白质分子,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SFTSV NP与该分子在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IP和质谱检测结果显示NP能与免疫功能相关的60kD SSA/Ro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细胞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显示NP与60kD SSA/Ro蛋白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提示SFTSV可能通过其核蛋白与免疫相关分子60kD SSA/Ro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和临床症状.

  • 青海省2010~2012年H3N2型流感病毒NA基因特性研究

    作者:于娟;饶华祥;卢囡囡;李红;易虎;赵生仓

    为了解2010~2012年青海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变异特征,并探讨对NA抑制剂的耐药性情况,本研究随机选择2010~2012年流感病原监测中分离到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法扩增病毒NA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采用MEGA4.0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绘制NA基因进化树,研究发现2010~2011年H3N2型分离株与2010~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疫苗株A/Perth/16/2009和2008~2010年WHO推荐疫苗株A/Brisbane/10/2007聚集成簇,处于同一进化分支,2012年分离株则独立形成另一进化分支.将核苷酸序列推导成氨基酸序列,与2010~2012年WHO推荐疫苗株A/Perth/16/2009相比,2010年H3N2亚型分离株氨基酸变异位点在K81T;2011年H3N2亚型分离株氨基酸变异位点在I26V和D127N;2012年H3N2亚型分离株氨基酸位点变异在E41K,P46A,I58V,T71N,L81P,D93G,D127N,D151N和I307M,第151位处于NA蛋白酶活性中心,D151N变异使分离株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上述结果表明青海省2010~2011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未发生明显变异,2012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则发生了较大变异,可能会对NA抑制剂扎纳米韦和奥司他韦产生轻微耐药性.

  • bm47基因缺失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复制及转录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臣;朱桢楠;袁佳;石扬辉;陈健;聂作明;吕正兵;张耀洲;于威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bm47基因普遍存在于已测序的鳞翅目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中,是杆状病毒的核心基因之一,但其在病毒复制及转录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尚未可知.本研究利用Red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BW25113中构建了BmNPV的bm47基因缺失型病毒bm47-ko-Bacmid,并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了bm47基因的补回型病毒bm4 7-re-Bacmid.然后利用TCID50病毒滴度测定法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了缺失bm47基因对病毒复制、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m47基因缺失后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病毒转染BmN细胞后48 h和72 h两个时相,bm47基因的缺失导致病毒早期基因lef3、晚期基因vp39以及极晚期基因p10的转录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本研究工作将为深入研究BmNPVbm47在病毒复制和基因转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灭活抗原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陈祥鹏;檀晓娟;张勇;许文波

    为了研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灭活抗原在小鼠体内所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效果,我们选用CVA16临床分离株521-01T,在Vero细胞中进行大量培养,并对培养产物进行甲醛灭活及超速离心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纯化的灭活病毒纯度及性质进行初步分析.Al(OH)3+CVA16及单独CVA16抗原,分别经皮下注射免疫雌性ICR小鼠;相同免疫途径、剂量于第14和28 d加强免疫2次.ELISA法检测CVA16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滴度;微量中和试验法鉴定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活化.对Al(OH)3+CVA16抗原免疫组母鼠所产仔鼠进行脑腔攻毒,检测母传抗体对新生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Al(OH)3+CVA16灭活抗原在小鼠体内能诱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3次免疫后产生的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滴度高可达1∶1×105 (P=0.000),中和滴度高于1∶256.同时,该抗原还可以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活化.以1 000 LD50的病毒量脑腔接种48h内新生乳鼠的病毒攻击实验显示,该母传抗体对新生乳鼠具有100%的保护.这一结果表明该灭活CVA16病毒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性,为CVA16灭活疫苗的研究及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 绵羊肺腺瘤病毒pEGFP-C1/exJSRV-env构建及引起NIH3T3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作者:张宇飞;刘月;王专家;孙晓林;刘淑英

    为了构建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定位情况以及探讨是否可诱导NIH3T3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病羊肺组织中克隆完整的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基因(exJSRV-env),并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好真核表达质粒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同时对exJSRV-env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脂质体法将该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将该重组质粒转染NIH3T3细胞,观察细胞是否发生恶性转化.用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查转染重组质粒的NIH3T3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并命名为pEGFP-C1/exJSRV-env.exJSRV囊膜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比对发现该囊膜基因的跨膜区(TM区)的胞质尾区具有外源性病毒特有的YXXM基序.系统进化树也表明我们克隆的exJSRV-env基因属于致病性的外源性病毒.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env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并预测其可能的结构.亚细胞定位表明exJSRV囊膜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转染pEGFP-C1/exJSRV-env质粒的NIH3T3细胞接触抑制性消失,可在软琼脂中形成集落.说明绵羊肺腺瘤病毒的囊膜蛋白可引起NIH3T3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exJSRV囊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其致病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 人类肠道病毒71型亚单位疫苗壳聚糖佐剂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硕;张福顺;李阿茜;刘林;芜为;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

    为了解人类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组保护性衣壳蛋白(rVP1)亚单位疫苗壳聚糖佐剂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VP1蛋白与壳聚糖佐剂制备的疫苗口服免疫新西兰白兔,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兔血清、粘膜洗液(小肠、鼻腔和肺)及粪便中特异性IgG、IgA抗体水平,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并通过抗原刺激体外培养的兔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4)的水平评价rVP1口服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单纯口服rVP1蛋白仅可诱导产生较低水平的血清IgG和粘膜IgA抗体,而含佐剂疫苗组与单纯抗原免疫组差异显著,并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细胞免疫检测结果显示rVP1含佐剂组兔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未加佐剂组.本研究为研制EV71VP1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 草鱼肾细胞电转条件的优化及草鱼呼肠孤病毒NS26蛋白的瞬时表达

    作者:李炎;张娅楠;吕利群

    本研究先以pEGFP-N1载体质粒中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道基因进行电转实验,优化电压、脉冲时间、质粒添加量和电击次数等电转条件,确立佳条件.实验表明,细胞密度为1.5×107/mL时,取200 μl在0.2 cm电击杯中进行电击转染,电压为200 V,脉冲时间为45 ms,添加质粒30 μg,电击1次时,转染效果佳.提取草鱼呼肠孤病毒基因组总RNA,以其逆转录的cDNA作为扩增模板,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出GCRV非结构蛋白NS26的基因片段,重组到pEGFP-N1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EGFP-NS26,将其导入CIK细胞中用电转法高效表达了EGFP-NS26融合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NS26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人博卡病毒2基因组扩增及序列分析

    作者:崔换弟;金玉;谢广成;程卫霞;段招军

    为获得人博卡病毒2 (Human bocavirus 2,HBoV2)基因组序列,以2010年HBoV2单阳粪便标本为材料,PCR方法扩增HBoV2基因组不同区域,经序列拼接后得到5444bp的全基因组序列(HBoV2-NC).系统进化分析显示,HBoV2-NC与兰州株HBoV2亲缘关系近;DINAMelt末端回文结构预测证实,HBoV2-NC 5'末端存在反向互补序列,具有典型的细小病毒末端的茎环样结构;接头法PCR扩增得到HBoV2-NC部分末端侧翼序列.

  • 2007~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张盛;张勇;檀晓娟;林艺;王连森;祝双利;李晓嫘;王东艳;徐爱强

    为了分析山东省临沂市2007~2012年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的基因特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HFMD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2007~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HFMD病例的EV-A71分离株的VP1编码区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使用MEGA 5.0软件分析VP1区基因变异特征以及基因亲缘关系.结果显示,2007~2012年山东临沂市每年均有HFMD报告,其中2009年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多,分别为14 697例和9例,报告发病率为140.28/10万,死亡率为0.086/10万.发病高峰主要发生在4~7月,5月份高;其中散居儿童发病数占77.37%~92.00%.2007~2009年发病高峰在2.5岁,2010~2012年发病高峰在1.5岁.连续6年实验室确诊HFMD共计1 365例,占总病例数比例为2.98%;其中EV-A71构成比为44.18%,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为46.59%.2007~2012年在山东省临沂市分离到的EV-A71均属于C4基因亚型中C4a进化分支.2007~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均有HFMD暴发流行,各区县发病率有明显差异,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7月.发病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构成比例高.各年份引起HFMD的病原体均以EV-A71和CVA16共循环为主.自200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发现EV-A71 C4基因亚型的C4a引起的HFMD疫情以来,C4a在临沂市已经持续传播和流行了6年.

  • 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研究

    作者:吕新军;申辛欣;于鹏程;李浩;王力华;唐青;梁国栋

    为阐明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合成肽模拟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采用免疫学方法对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的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潜在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355~369、385~400位氨基酸序列合成肽免疫小鼠血清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多肽抗体效价达到1∶12 800以上;抗多肽抗体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中识别变性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抗原,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IFA)中识别感染BHK-21细胞的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抗原.因此,狂犬病病毒CVS-1l核蛋白355~369、385~400位氨基酸序列经证实为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

  • 溶瘤腺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小龙;唐文如

    溶瘤腺病毒是一种改造过的能够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并能够杀死肿瘤细胞的腺病毒,目前已经应用于肿瘤治疗中.但是因为肿瘤的复杂性以及高突变性,所以提高溶瘤腺病毒对肿瘤的有效性,选择性和安全性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能够在体内正常表达shRNA、细胞因子、自杀基因、基质修饰蛋白等治疗性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具有比单纯的溶瘤腺病毒更强的抗肿瘤活性.而具有肿瘤特异性启动子,尤其是双调控启动子的溶瘤腺病毒对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另外用脂质体、PEG聚合物、纳米颗粒、多肽等包裹的溶瘤腺病毒能够减少病毒的免疫原性以及对肝脏的毒性,增强了全身给药途径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用PEG连上抗体、小肽、细胞因子和配体,能显著提高溶瘤腺病毒的选择性.因此,整合病毒载体与非病毒载体的优点并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提高病毒靶向治疗效果的策略.

  • 伪狂犬病毒神经传导研究

    作者:李碧;朱玲;周远成;郭万柱;徐志文

    伪狂犬病毒对神经系统的传导具有跨突触传导、自我复制和宿主范围广等特性,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运用于神经解剖学研究领域.四十年的应用实践使伪狂犬病毒神经传导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无论是在病毒神经传导机理上,还是在传导应用中.伪狂犬病毒神经传导机理,着重于阐释病毒对初级神经细胞的侵染过程和对次级神经细胞的传导方向;传导应用则着重于探索新的神经传导毒株和对病毒传导技术进行革新.目前,伪狂犬病毒神经传导理论和应用尚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探索会使神经传导研究事半功倍.

  • 博卡病毒的检测方法概述

    作者:卢艳;李丹地;金玉;段招军

    自2005年博卡病毒发现以来,先后在呼吸道和肠道标本中检出博卡病毒1~4型.博卡病毒1主要与呼吸道感染相关,博卡病毒2~4型主要与肠道感染相关.博卡病毒感染具有典型的咳嗽、喘息、肺炎和腹泻等临床症状,然而由于博卡病毒缺乏合适的宿主细胞而难以培养限制其致病机理等相关研究.立体上皮细胞培养平台、反向遗传学和病毒宏基因组学作为新一代技术有望成为研究博卡病毒致病机理和发现新病毒的有力工具.本文针对博卡病毒已有的电镜、细胞培养、PCR和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博卡病毒的深入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 冠状病毒附属基因功能研究

    作者:杨扬;谭文杰

    除了S、E、M、N等结构基因以外,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还包括数量不等的附属基因,称为“组特异性基因或者附属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产物被命名为“附属蛋白”.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冠状病毒来说,这些附属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对病毒的体外复制不是必须的;但是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许多附属基因仍然保留在冠状病毒基因组中,表明它们对于病毒在宿主的天然环境中生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冠状病毒附属基因功能就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 野禽禽流感病毒监测概述

    作者:朱云;史景红;舒跃龙

    野禽(主要是雁形目和鹆形目)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北美和欧洲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陆续开展野禽禽流感病毒的监测.研究发现从野鸭和滨鸟及鸥类能分离到所有HA和NA亚型的禽流感病毒,而且野禽中禽流感病毒与家禽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疫情密切相关.因而野禽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将从禽流感病毒在野禽、家禽和人群中的传播、全球野禽禽流感病毒监测的主要结果以及监测方法、采样类型和检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野禽禽流感病毒的生态分布和流行规律,从而使我们更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禽流感,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流感大流行.

    关键词: 禽流感 野禽 迁徙 监测
  • 轮状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鑫;李丹地;李秀萍;段招军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由三层同心的蛋白质衣壳包被双链RNA基因组构成.轮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主要依赖于病毒识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并与其发生结合,因此,受体是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发现的受体包括唾液酸、整合素、Toll样受体、血型组织抗原等,本文将对参与轮状病毒感染的相关受体作一简要概述.

  • 马尔堡病毒形态特征研究

    作者:宋敬东;屈建国;洪涛

    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和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成员.该科病毒可导致严重的丝状病毒出血热(Filovirus hemorrhagic fever,FHF),具有成为生物恐怖武器和生物战剂的潜能.为对马尔堡病毒的形态特征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丝状病毒的电镜鉴定提供信息.本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马尔堡病毒形态进行观察,以明确其病毒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负染后的马尔堡病毒呈现多形性(Pleomorphism),病毒颗粒呈直径均一、长度不等的棒状或丝状及眼镜蛇样、球形、分支状.我国至今尚无分离到丝状病毒的报道,对该病毒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是鉴定丝状病毒的重要方法之一,明确丝状病毒的形态特征有助于该类病毒的电镜鉴定.

病毒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