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국제부과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870
- 国内刊号: 12-139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临床治疗进展
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如初次就诊时已为晚期,虽然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术后辅以紫杉醇/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终仍有80%的患者复发.复发性EOC 的治疗原则是姑息而不是治愈,生存质量是再次治疗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可根据患者初次手术情况及术后化疗方案及途径、疗效、毒副反应、复发类型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缓解、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对于仅限于单个病灶复发或手术能达到有效减瘤程度的倾向于减瘤术联合化疗,对那些大块而广泛甚至伴有远处转移的更倾向于只进行化疗.在制定方案时,常把耐药型、顽固型和难治型患者归为一组,鼓励其进行新药临床试验或接受非铂类制剂化疗;对敏感型推荐以铂类或铂类加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生物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另一种治疗模式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传统手术治疗和化疗的有力补充.
-
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筛查的意义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不良妊娠结局与血糖水平相关,即使妊娠妇女的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大于胎龄儿、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及生后糖尿病的发生等母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增加,尽早诊断及治疗GDM有助于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利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筛查GDM越来越受关注.其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重复率高并且容易被妊娠妇女接受等优点.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妊娠早期FPG与葡萄糖负荷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且显著降低了需要行OGTT检查的人数.故FPG筛查对GDM有较高的价值.
-
卵巢癌相关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代谢组学是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手段,其使用分析化学的检测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的统计策略对生物系统(细胞、组织、生命体)中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任何生理或病理改变都可由代谢表型所反映,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表现出的代谢变化规律必然可由代谢组学研究测定,以获得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的信息,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就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学新认识及早期诊断新进展
上皮性卵巢癌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基于临床、分子遗传学和病理组织形态学的研究,新近提出上皮性卵巢癌的“二元论”,即根据发病模式分为Ⅰ型癌与Ⅱ型癌.由于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的起源与发病机制不同,故目前认为应选用不同的参数进行个性化分级,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在评估预后与指导临床治疗中的价值.而血清CA125与人附睾蛋白4(HE4)双联检测及尿液中间皮素(mesothelin)检测有望实现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与风险评估.
-
肿瘤微环境影响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是一个由肿瘤细胞、基质细胞、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等共同构成的肿瘤局部的病理环境,具有组织缺氧、酸中毒、间质高压等特点.肿瘤微环境中大量的生长因子、蛋白水解酶以及免疫炎性反应共同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对细胞的增殖、转移、分化等产生重要影响.卵巢癌早期症状不典型、转移迅速,预后差,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肿瘤之一.综述肿瘤微环境与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
格列苯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妊娠期血糖的稳定情况可影响妊娠结局.目前国内临床上对于GDM的治疗,除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控制外,主要依靠注射胰岛素,较少应用口服降糖药.目前一些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的研究表明,格列苯脲作为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在GDM的治疗中未发现致畸作用,其在国外GDM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日益增加.通过文献复习,评论格列苯脲在GDM治疗中的应用.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关系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多样的内分泌综合征.研究显示,PCOS患者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增高.早期的学者主要是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方面进行研究,认为PCOS可影响垂体-甲状腺功能轴,并使患者免疫系统受到过度刺激.近期新的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取得突破,认为PCOS患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变异与甲状腺功能有关.同时,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也可能影响PCOS患者排卵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等.
-
复方口服避孕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存在糖代谢、脂代谢、代谢综合征等代谢障碍,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口服避孕药作为PCOS患者抗雄激素和调经治疗的一线药物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这类可能导致糖代谢、脂代谢异常的药物,在应用于有代谢障碍的PCOS患者时可能会加剧其代谢障碍问题,而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盐皮质激素作用的含屈螺酮的复方口服避孕药——优思明,由于对糖代谢影响极小,有望成为这类PCOS患者的备选药物.
-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基因多态性与PCOS相关性研究现状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激素载体蛋白,通过调节血液中性激素的浓度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现已发现,许多疾病如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都与血清SHBG有关.目前,对影响血清SHBG的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基因多态性可能为众多因素中重要的一种.对SHBG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卵巢透明细胞癌诊治进展
卵巢透明细胞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上皮性卵巢癌,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AT丰富结合域1A 基因(ARID1A)、磷酸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异构体基因(PI3KCA)的突变有关.临床早期所占比例较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水细胞学形态、肿瘤标记物及影像学有助于术前诊断.治疗主要采用全面的分期手术和术后辅以紫杉醇、铂类、依立替康、丝裂霉素、足叶乙甙等联合化疗.临床分期、残余瘤大小、腹腔细胞学状态等因素影响患者的预后.
-
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是一种罕见类型的宫颈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复发率高,易早期发生血行转移,故预后极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病因.虽然细胞学异常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但组织病理形态学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才是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目前宫颈LCNEC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但多数学者认为手术辅以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
宫颈腺癌的研究进展
宫颈腺癌是宫颈癌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较鳞癌少见.近年来,宫颈腺癌的发病率及其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且发病趋于年轻化,预后比同期鳞癌差.此外,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率高于鳞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显著低于鳞癌,这些均对宫颈腺癌的诊治有重要影响.从宫颈腺癌致病因素(雌激素、孕激素与人乳头瘤病毒)、卵巢转移高危因素及卵巢保留以及放化疗进展3个热点问题着手,简述近年来宫颈腺癌的研究进展.
-
肿瘤标记物在卵巢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和健康的主要肿瘤.卵巢癌早期临床症状隐匿,7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晚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30%,而早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则达90%.目前急需寻找特异度和敏感度高的肿瘤标记物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提高生存率.糖链抗原,人附睾蛋白4(HE4),NECTIN4,溶血磷脂酸(LPA),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和微小RNA(miRNA)在卵巢癌诊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糖链抗原CA125临床应用广.miRNA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可以改善卵巢癌的诊断方法.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是经血逆流、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抑制剂(TIMP)、抑制蛋白家族成员——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蛋白和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抑制或增加这些蛋白或因子的合成可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的突破.
-
复方口服避孕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系统评价
目的: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治疗原发性痛经是否有效尚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实,本研究旨在通过循证医学方法评价COC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立至2011年7月;同时辅助其他检索方法,所检索文献由两名系统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并提取资料,并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COC组可以降低患者McGill疼痛问卷(MDQ)评分(MD=2.7,95% CI:0.92~4.48,P=0.003)和目测类比疼痛(VAS)评分(MD=0.87,95%CI:0.54~1.21,P< 0.0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2代COC与第3代COC相比,患者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3,95%CI:0.76~1.68,P=0.54).结论:COC可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鉴于目前研究样本量小,评价指标欠统一,COC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性有待于更多高质量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
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患者的自然转归及其研究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 Ⅰ)的自然转归情况.方法:对经病理诊断为CIN Ⅰ的548例患者进行为期24~48个月的定期随访.以液基细胞学检查(L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HC-Ⅱ)作为监测手段.当LCT诊断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且高危型HPV阳性或LCT诊断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以上病变,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病理结果为终诊断,评价CIN Ⅰ在6,12,24和36个月的自然转归情况.以寿命表法计算病变转归率.结果:①随访36个月时的累积失访率为10.22%.②随访36个月,CIN Ⅰ向高级别进展的为16例,持续不变29例,病变逆转447例.CIN Ⅰ随访6个月时病变进展、持续存在和逆转为正常的百分率分别为0.57%,67.05%和37.36%;12个月时分别为1.15%,48.08%和55.56%;24个月时分别为2.30%,20.88%和77.20%;36个月时分别为3.07%,5.56%和85.63%.③高危型HPV 阳性的CIN Ⅰ患者6,12,24和36个月HPV累计自然清除率分别为52.76%,61.84%,82.64%和94.52%.结论:①CIN Ⅰ患者病变累计进展率和累计逆转率在36个月内均随时间增加而增高.②在高危型HPV阳性的CIN Ⅰ患者中,HPV的自然清除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高.③CIN Ⅰ可能由高危型HPV的一过性感染所致,高危型HPV 感染的CIN Ⅰ患者,CIN Ⅰ病变逆转趋势与高危型HPV清除趋势一致.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0例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治疗的30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14例,均为轻症妊娠早期、中期患者;手术治疗16例,1例术后流产,1例术后死胎,其他手术患者母儿预后均良好.妊娠晚期急性阑尾炎的体征不明显,但坏疽穿孔率高.结论:手术为妊娠晚期阑尾炎治疗的首要选择,多科室协作治疗是改善妊娠妇女及胎儿预后的首要条件.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ITP)的诊断、治疗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1年4月间住院分娩110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分娩68例,剖宫产42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3例,无死亡病例.予以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33例,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25例,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不佳或入院时血小板极低因产科因素需急诊剖宫产予以血小板悬液输注48例.除1例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小板计数< 100×109/L外,其余均在正常水平(> 100×109/L),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结论:妊娠合并ITP时,若处理及时得当,对母婴影响很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分娩方式由产科情况决定,若无产科指征,以阴道分娩为宜;若治疗无效或血小板水平极低,也可在血源充足时行选择性剖宫产.
-
卵巢肿瘤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能够模拟临床肿瘤发展过程的卵巢癌动物模型.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 (2× 106个/只)、A2780多水平细胞数(2×106个/只、5×106个/只、1×107个/只、1.5×107个/只和2×107个/只)裸鼠皮下注射,A2780(1.5×107个/只)腹腔注射.取SKOV3第3代连续传代皮下瘤组织进行裸鼠右侧卵巢包膜下移植.结果: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皮下注射、组织块原位移植成瘤率均100%.原位移植卵巢癌裸鼠6~8周时剖腹探查见局部形成较大包块,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腹腔暗红色血性积液伴脏器广泛性转移,淋巴结转移.卵巢癌A2780细胞株多水平细胞数皮下注射均未成瘤;腹腔注射8周时剖腹探查见腹腔内生成2~3 mL无色澄清腹水,双侧卵巢增大,脾脏明显增大,未能发现任何腹腔瘤块.结论:成功建立了临床转移模式的SKOV3卵巢癌肿瘤细胞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卵巢癌A2780细胞接种未能成瘤,可能是因其对宿主体内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较敏感.
-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300例产后42d 恶露已经干净的哺乳期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妇的盆底肌肉的肌力和肌纤维受损类型进行检测和评估,并进行以生物反馈、电刺激为主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对照组只使用仪器检测并逐一记录,自然恢复,不使用仪器治疗.结果:治疗前盆底肌力分级≤Ⅳ级的259例,占86.3%,治疗1个疗程之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阴道压力、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等级明显改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盆底康复技术,结合家庭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产妇阴道内压力、增强盆底肌强度、提高生活质量.
-
重视卵巢癌的基础应用研究
评价卵巢癌的二元理论和卵巢外起源新学说及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分析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强调将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转化的重要性.
-
宫颈癌的筛查及诊治进展
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重要手段,由于流行病学及对乳头瘤病毒研究的进展,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对宫颈癌筛查的起始时间及频率等作了重要修改.鳞状细胞抗原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及病情监测起重要作用.宫颈癌治疗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如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广泛性切除术、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调强放疗等,使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
-
子宫恶性肿瘤诊治研究——子宫颈癌
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同时,子宫也是容易发生恶性肿瘤的器官.从子宫颈到子宫体,子宫内膜到子宫肌层,各部位均可发生恶性肿瘤.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宫颈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确诊依赖于宫颈病灶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对病变程度的判断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临床分期.宫颈癌的治疗早期以手术为主,中、晚期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为局部晚期、复发性、转移性宫颈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HPV疫苗也已开始应用于宫颈癌的预防.
-
《2012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二版)》解读
近日,国际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2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二版)》.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1 2012年指南(第二版)内容主要更新①患者进行治疗前评估时,非必要性检查中修改了年轻患者接受遗传学咨询和基因诊断的年龄指征.
-
代谢综合征与子宫内膜癌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异常的集合,胰岛素抵抗是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不但代谢综合征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并且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肥胖、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特征的疾病都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形成后,循环中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可以直接地通过其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以及间接地通过升高雌激素水平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并且在胰岛素抵抗形成过程中的某些脂肪因子也有可能同时促进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由此推测,胰岛素抵抗是子宫内膜癌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桥梁,积极控制胰岛素抵抗可能有益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治疗.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