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副作用观察

    作者:黄国辉

    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在于完全缓解后的巩固强化治疗,早期连续强烈化疗是提高急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率的主要措施.

  • 血清中MCP-1、sIL-2R和INF-γ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作者:李彦毕;张永芳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中的变化规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4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40例(AML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中MCP-1、sIL-2R和IFN-γ的含量.结果 ALL组和AML组患者血清中MCP-1和sIL-2R含量分别为MCP-1 (18.43 ± 1.12) ug/L、(694.54±17.52)U/mL,(15.62±1.07)μg/L、sIL-2R(525.78±14.59)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0.55)μg/L、(175. 48±12.46)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患者血清中MCP-1和sIL-2R含量明显低于A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患者血清中IFN-γ含量分别为(3.72±0.85)pg/mL和(8.37±0.76)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9±0.84)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患者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AL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患者血清中MCP-1、sIL-2R和IFN-γ的联合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MCP-1、sIL-2R和IFN-γ呈异常表达状态;且MCP-1、sIL-2R和IFN-γ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端粒-端粒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红旭;邹琳

    20世纪30年代,HermannJ.Muller和Barbara McClintock 就提出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帽状保护性结构.端粒缺失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染色体端端融合甚至细胞死亡.1970年,James D.Watson发现DNA复制过程中,DNA依赖的DNA酶不能完全复制线性染色体的5’末端,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而缩短.1978年,Elizabeth Blackburn在对四膜虫的研究中发现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端粒,并克隆出四膜虫端粒结构.四膜虫端粒DNA由5’-GGGGGTT-3’串联重复的线性核苷酸组成.

  • 一例以8;21易位为特征的亚四倍体克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作者:何军;薛永权;何亚香;朱玲俐;柴忆欢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染色体进行分析时可见零星分布的多倍体细胞,但真正的多倍体克隆却很少发现.文献报道4例有以t(8;21)易位为特征的近四倍体克隆[1-3],而儿童急性白血病国内未见报道.近来,我们发现1例以t(8;21)为特征的重四倍体克隆的儿童M2型急性白血病,现报告如下.

  • 美国国家骨髓库20年回顾:儿童急性白血病无关供者骨髓移植

    作者:Margaret LM;Stella MD;Gene ON;齐珺;叶世辉

    自1987年以来,NMDP有效推动了儿童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CT)的发展.在庆祝NMDP成立20周年之际,本文就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加以总结,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移植疗效,把握未来研究方向.

  • 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PLT、PCT、PDW和MPV的变化

    作者:渠巍;胡雷;杨邱杰

    儿童急性白血病在我国是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现有研究认为[1-3]:治疗中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对评估急性白血病的进展及骨髓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拟就儿童急性白血病(M7除外)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内的四项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进行对比,并探讨其与疾病的进展、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 16例婴儿白血病分析及讨论

    作者:朱君

    婴儿白血病(IAL)是指诊断时年龄在18月以内的白血病,发病率较低.以AML为多.IAL是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较为特殊的类型,其显著特征为肿瘤负荷高,髓外浸润明显,病情进展快,常在确诊时已有明显外周血像异常表现.虽然随着当代化疗的进步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成熟,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婴儿急白的预后仍然很差.2006年01月至2008年12月止,我院血液肿瘤科共收治婴儿急性白血病16例,占该时期我院儿童急性白血病(247例)的6.4%.

  •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院内感染败血症常见病菌及药敏特点的分析

    作者:郭爱连;赵贝贝;孔令军;赵文理;何海龙

    目的 了解儿科血液病房住院患儿院内感染败血症常见病菌及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350例次儿童AL合并血培养阳性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发病相关因素、治疗、转归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 3112人次中共发生350例次败血症,发生率为11.25%,血液培养病原学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多见.发热6h内及时经验应用抗生素疗效显著(P<0.05).体内药物治疗反应表明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且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d患儿败血症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率为55%,且近3年较前3年比率升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5.75,P<0.05).结论 儿童AL并发败血症中引起的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要多于革兰氏阳性菌,其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密切相关,加强医疗及护理过程中系统性预防措施,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与结合药敏试验及时调整,使得抗生素使用得以优化,改善疾病转归.

  •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时降钙素原意义

    作者:杜超;郝国平;邱运树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骨髓抑制期合并感染时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我科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时合并感染时降钙素原值共102例,同时选取化疗后未发生感染患儿50例作为对照,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2例感染患儿按照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50例)与非细菌感染组(52例),按照易感程度分为低危感染组(27例)与高危感染组(75例)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抑制合并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非细菌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危险程度对于降钙素原无影响。结论降钙素原可以作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合并感染时判断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护理进展

    作者:卢敏

    急性白血病占小儿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主要的手段,使儿童急性白血病初治完全缓解(CR)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DFS)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化疗药物所致的口腔炎即口腔溃疡会影响患儿的正常进食,影响进一步治疗,甚至导致全身性感染而威胁生命,因此,对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
      1口腔溃疡的易感因素和发病机制
      口腔黏膜由非角质的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其下层为涎腺和皮脂腺,这些上皮细胞每隔7~14 d更新再生1次。如果上皮细胞和腺体被破坏或发炎则出现并发症[1]。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极易出现口腔黏膜溃疡。易感因素及发生机制:①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抑制了正常的骨髓造血,导致成熟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②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使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使免疫力进一步下降;③白血病易合并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④某些化疗药物如氨甲蝶呤、阿糖胞苷等,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溃,形成感染创面[2];⑤化疗后患者进食水少,口腔寄生的正常菌群大量繁殖,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引起口臭,破坏口腔内环境,导致口腔黏膜受损而形成口腔溃疡[3]。

  • 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经验教训的探讨

    作者:赵丽;雷彦杰;张秋河;王淑玉;潘玉夏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白血病在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了飞跃.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在逐年提高,但小儿白血病仍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我科自1993年采用早期强烈化疗以来,5年无病生存率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就我科在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做一回顾及探讨.

  • 儿童急性白血病56例的诊断

    作者:蒋莎义;张皓;王念亮;尹洪臣

    儿童急性白血病是儿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疾病,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骨髓检查,诊断并不困难,而不典型病例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我科1996年1月-2000年3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56例作一分析.

  • 优质护理理念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傅成健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相对于一般护理而言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曹莉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108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程度评分、抑郁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2%,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沈丽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 ̄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优质护理理念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姚晓霞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护理年应用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3月诊治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86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试验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在护理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和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试验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93.02%,对照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72.09%,试验组家属护理满意率高(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 6.97%,对照组患儿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 23.26%,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能够综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优质护理理念在急性儿童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程向欣;刘杰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仝海燕;魏春萌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优质组与参照组(n=25).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参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明显高于优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4%,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显著,有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发挥临床治疗辅助的价值.

  • 青海地区2014—2017年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学检查分析

    作者:马兰;王辛;杨宗明;曹海霞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71例初治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并分析其免疫学特点.结果:(1)71例儿童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其免疫学分型与FAB 分型符合率为97.8%(68/71).(2)在71例儿童初治急性白血病中,ALL43例,其中T-ALL3例,主要表达CD2、CD7、CD5、CD3,B-ALL39例,同时有淋巴系统和髓系抗原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8例,(28/71),占39.4%,主要表达C D13、C D33、C D117及C D64.结论:免疫分型技术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白血病MCHC诊断的准确性.

119 条记录 6/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