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精液异常不育症的诊治

    作者:沈海源

    张先生到底是有"精"还是无"精"张某某,男,36岁,婚后妻子(32岁)10年不孕到处求医.二人性功能正常,女方妇科检查结果,性器官和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月经周期和排卵周期正常,没有发现引起不孕的因素;张先生精液化验未发现精子,多家大医院都诊断为"原发性无精症".长期口服中西药治疗无效,来南京求医.体检发现,张先生身体健康,阴茎、睾丸、附睾发育良好;左右阴囊部输精管各触及一枚绿豆大结节;左右睾丸和附睾穿刺活检,均查到精母细胞和精子.但是左右输精管穿刺造影和X线摄片检查,显示为双侧输精管梗阻,于是确诊为双侧输精管梗阻不育症.

  • 如何做精液分析

    作者:胡凯

    精液分析对评价男性生育力,诊断不育原因及生殖器官疾病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男性避孕药物、技术方法等研究的重要依据.精液是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所产生的混合分泌物,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精子由睾丸内生精细胞衍化而来,通过在附睾中成熟,经精囊储存,由输精管输出.精浆由附属性腺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尿道旁腺的分泌物混合而成.

  • 附睾结核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刘学锋;闻宁;吴斌

    目的:熟悉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手段.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15例附睾结核,熟悉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手段.结果:以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约占80%(12/15),2例合并睾丸结核,33.3%的患者呈急性、亚急性炎症过程.结论:手术切除结合抗结核是治疗附睾结核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结核 附睾
  • 男性不育症300例精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史延超;张子州;白锋凯;杨海涛

    精液感染可能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由致病菌所引起的感染可波及生殖系统的任何部位,如前列腺、精囊、输精管、附睾、睾丸[1]等,从而造成男性生育力的下降.通过对3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进行细菌培养,证实了精液中可以确定的细菌种类比较多,而以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为主.

  • 精索横纹肌肉瘤误诊男扎术后痛性结节一例

    作者:郑天贵;张玉兰

    患者,男性,47岁,农民.生育2孩.1996年间施行男性绝育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数月后左侧阴囊肿痛,诊断为男扎术后痛性结节,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以后,数年偶尔发作过几次,对症治疗而愈.1999年4月发现左侧阴囊进行性肿大伴胀痛1月余,抗感染治疗未果求医.无畏寒、发热、盗汗,无尿痛、尿频、尿急及血尿史.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腹部及膀胱区未扪及肿物,前列腺正常.左侧阴囊有一乒乓球大的肿物,不红,与皮肤无粘连,未见精索静脉曲张.左侧睾丸上方和外环之精索靠附睾、睾丸段可触及2 cm×2.5 cm×3.0 cm肿物,质硬,表现为结节状,与精索、附睾、睾丸有粘连,轻度触痛,无波动感.常规实验室检查正常.诊断:男扎术后痛性结节,门诊手术.术中见左侧精索静脉略曲张,原结扎残端有0.5 cm×0.5 cm结节.与精索末端肿物粘连在一起,肿物2 cm×2.5 cm×3.0 cm,亚铃状,质硬,与附睾、睾丸粘连,高度可疑肉瘤,即从外环处高位切除精索行肿瘤睾丸切除术.

  • 附睾结核42例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兵

    目的:提高附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附睾结核病例的诊治过程.结果:附睾结核发病隐匿,症状较轻,病史较长,多以附睾无痛性肿物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尿路刺激症状,能侵及睾丸和形成皮肤窦道B起是附睾结核的首选检查方法.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仍需抗结核治疗.结论:经过及时、准确的治疗,附睾结核预后较好.

  • 雄性无毛小鼠睾丸、附睾的发育及组织形态学观察

    作者:王纯耀;阴志刚;阎爱华;薛敬礼;宋国英;杜春燕;史崇敏

    目的:研究雄性无毛小鼠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取8~10周龄雄性无毛小鼠5只,昆明种雄性小鼠10只.用天平称取动物体质量后,颈椎脱臼处死,摘取睾丸、附睾、前列腺,并用分析天平称重,根据每只小鼠体质量计算脏器指数.所有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睾丸曲细精管、生精细胞及间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及附睾组织结构.结果:雄性无毛小鼠睾丸、附睾及前列腺脏器指数与昆明种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睾丸组织学存在曲细精管细胞层次减少,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减少,胞核结构模糊.附睾及前列腺组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雄性无毛小鼠睾丸组织学改变可能是导致繁种、育种困难的原因之一.

  • 输精管复通术192例

    作者:堵怀东

    自1996年以来,我们实施输精管复通术19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2例,年龄25~56岁,平均(31±15)岁.全部行单侧吻合复通,其中左侧120例,右侧72例.输精管结扎至要求复通时间1~9年,平均4.64年.均持县(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证明.所有患者手术前体格检查正常,睾丸体积15~24 ml,输精管结节无明显压痛,附睾无肿大和硬块,精液常规无精子.

  • 附睾取精:"生产线"上截获"成品"

    作者:谷雨生

    袁先生结婚快5年了,虽然他勤于"耕耘",但妻子的肚皮仍然是一马平川,未见"隆起".袁先生的母亲想早日抱上孙子,不时唠叨几句,小俩口也有点沉不住气了,毕竟"生儿育女"是大事,一家人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量,认为上医院检查是上策.

  • 成人附睾腺泡性横纹肌肉瘤1例

    作者:王忠禹;鞠文;李志勤;李欢欢

    患者,男,22岁,于2015年11月因“检查发现右侧阴囊包块9月余”入院,无阴囊坠胀不适,无局部红肿及压痛,无发热,未作特殊处理,近2个月来发现右侧阴囊包块明显增大,伴局部压痛.入院后查体:右侧阴囊实性肿块,大小约3 cm×2 cm×2 cm,质稍硬,伴明显压痛,睾丸附睾分界不清,包块与阴囊皮肤无粘连,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透光试验阴性.否认手术史及外伤史,否认家族疾病史.入院阴囊彩超:右侧睾丸鞘膜占位,大小约3 cm,与附睾分界不清.盆腔磁共振平扫+增强示:①右侧睾丸偏外侧见不规则结节影,与附睾体尾部关系较密切,睾丸轻度受压,结节大小约3.7cm×2.0 cm×2.0 cm,内部信号稍欠均匀,增强扫描渐进强化,边缘强化为主,DWI明显弥散受限;上述所见,考虑右侧附睾来源恶性肿瘤性病变.

  • 原发性附睾腺泡型横纹肌肉瘤1例

    作者:张浩;何卫阳;黄小龙;谢香雨

    患者,男,24岁,2014年10月8日入院.8个月前发现右侧阴囊内有一肿块,呈进行性增大,伴阴囊坠胀感,无疼痛,无发热.查体:右侧附睾尾部触及约4 cm大小,质地中等的类圆形结节,无触痛.B超提示右侧附睾尾部探及异常回声,约4.0×3.0 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以等回声为主.盆腔CT提示右侧附睾见增多软组织影,大小4.0×3.4 cm,病灶密度不均,增强后边缘强化,平扫及增强CT值分别为17 HU、32 HU(图1).

  • 小儿附睾神经纤维瘤1例

    作者:沙塔尔·艾沙;木拉地力;侯娟

    患儿,4岁.2年前其母给患儿洗澡时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局部无红肿热痛,全身亦无不适.2年来肿块逐渐增大.当地医院诊为右侧附睾炎性包块、附睾结核样病变,经抗痨、抗感染治疗无效.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右侧阴囊内可触及4 cm×3 cm×2 cm实性肿块,位于右侧睾丸上段.肿块质硬,活动度可,触痛阴性.B超检查:右侧阴囊内可探及一4.0 cm×2.5cm×2.5 cm实性肿块.血常规等正常.

  • 附睾软斑病1例

    作者:李山山;郑少波;刘春晓

    患者,男,49岁.右侧阴囊肿痛12 d.久站久行后肿痛加重,无发热、畏寒.体检:阴囊皮肤不红,局部触之不热,透光试验阴性,右阴囊内可触及8 cm×5 cm×5 cm不规则肿物,呈结节状,质韧,与阴囊皮肤无粘连,触痛,睾丸及附睾触诊不满意,右精索增粗,直径0.6 cm,质硬,无念珠样改变.

    关键词: 附睾 软斑病
  • 睾丸、附睾软斑病2例

    作者:王新杰;葛文敏

    例1 男,45岁。因右侧睾丸肿大3年余于1998年12月4日入院。3年前患者右侧睾丸肿胀、疼痛,伴畏寒、发热,曾在当地医院以“睾丸炎”给予药物治疗(药名不详),后右睾丸肿痛消失。以后自觉右侧睾丸逐渐长大,伴坠痛感。体检:右侧睾丸肿大,可扪及10 cm×8 cm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睾丸、附睾界限不清,触之有轻微疼痛,透光试验(-)。B超检查显示肿物呈低密度结节状,其内密度不均。血、尿常规正常。拟诊右侧睾丸肿物。术中见肿物大小为10 cm×8 cm,呈结节状,质韧,黄褐

  • 膀胱原发性绒毛膜癌1例

    作者:王文章;何家扬;李小静;翁心冰;何康林;陈质民

    患者,男,80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于1993年3月入院.体检:双肾区叩击痛阴性,膀胱区压痛但未触及肿块,睾丸、附睾未见异常,前列腺Ⅰ度增生,质中.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左侧壁偏顶部有一3.0cm×3.5cm大小的肿块.

  • 睾丸纤维性假瘤3例报告

    作者:罗洪;孔令宇;江晓海;王兴武

    例1 36岁.左侧睾丸进行性增大7年入院.否认有外伤及结核病史.检查:左侧睾丸明显增大,5.0 cm×3.5 cm×2.5 cm,表面不光整,质硬,与附睾界限不清,无触痛,精索稍增粗.

  • Palomo和改良Palomo曲张精索内静脉结扎术对大鼠附睾的影响

    作者:查文良;张孝斌;白育庭;高卉

    目的:探讨Palomo曲张精索内静脉结扎术(PV)和改良Palomo曲张精索内静脉结扎术(MPV)对大鼠同侧附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青春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组、PV组和MPV组.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大鼠EV模型,MPV组大鼠行保留睾丸动脉的曲张精索内静脉结扎术(MPV),PV组大鼠行包含睾丸动脉的曲张精索内静脉集束结扎术(PV).检测各组大鼠左侧附睾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唾液酸和肉毒碱含量.结果:EV组和PV组附睾上皮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明显异常..对照组唾液酸和肉毒碱浓度显著高于EV组和PV组(P<0.05),与MP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可导致大鼠同侧附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MPV可以修复这些损害,而PV则进一步加重这些损害.

  • 睾丸扭转复位后附睾MDA、TA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梁志恒;吴振启;刘卫华;刘毅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复位后附睾丙二醛(Methylenedioxyamphetamine,MDA)、总抗氧化物(Totalantioxidants content,TAC)含量与时间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建立左侧睾丸扭转复位模型.4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术后1、2、5、10和15天五组,每组各8只.硫代巴比妥法检测附睾MDA的含量,铁离子还原法检测TAC的含量.结果:扭转复位1天组扭转侧附睾组织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天、5天、10天组MDA含量较1天组显著升高,15天组MDA含量与1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天组扭转侧附睾组织中TAC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天、5天、10天组TAC含量较1天组显著降低,15天组TAC含量与1天组差异不显著.结论:睾丸扭转复位后附睾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先升后降,抗氧化物活力先降后升.提示氧自由基是引起附睾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氧化物的使用对防止附睾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睾丸附睾肿瘤20例治疗体会

    作者:叶明;闵好

    2002年至2009年间我科收治了20例睾丸及附睾肿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化疗,效果较好,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1~70岁.临床表现为:一侧睾丸无痛性肿大或结节,患者主诉下腹部、腹股沟、阴囊有钝痛或下坠感,无明显绞痛及发热等其他不适感.体检发现睾丸或附睾存在无痛性肿块,部分肿物边界清楚,部分与周围组织粘连不容易区分,均无明显压痛.20例中睾丸肿瘤12例,附睾肿瘤8例,其中左侧13例,右侧7例.

    关键词: 睾丸 附睾 肿瘤 治疗
  • 包皮环切术诱发外生殖器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一例

    作者:胡从平;霍雪芩;欧阳海;谭艳

    患者男,22岁,因包皮过长于2012年2月19日入院.既往体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部体检无异常,包皮过长,皮肤黏膜无破溃,双侧睾丸、附睾未及异常.入院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于当日下午3时在局麻下(利多卡因)行包皮环切术.6时患者诉尿不尽,尿分叉,查体可见阴茎阴囊皮肤发红、肿胀,尿道口肿胀,疑加压包扎过紧所致,嘱患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

640 条记录 24/32 页 « 12...21222324252627...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