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查查血尿酸,预防心血管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一般认为,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患者的血尿酸值为420微摩尔/升时达到了超饱和状态,此时血尿酸极易在组织内沉积而造成痛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演变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肾结石及尿酸肾病.
-
痛风患者饮食宜忌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在我国的发病有了明显的增加.据估计,国内现有痛风患者约1200万人.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可以表现为急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甚至还能够发展成痛风性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新研究成果表明,痛风的发病多属于先天体内酶的缺陷所致,但也有可能与后天饮食不当等诱发因素有密切关系.
-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选择2~5放血点进行放血疗法治疗,1周1次,共治疗3次.结果 治愈26例(57.8%),好转18例(40.0%),无效1例(2.2%),总有效率为97.8%.结论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痛风缓解期应用痛风利仙治疗引起急性关节炎发作6例报告
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我们应用痛风利仙治疗各种类型痛风患者58例.其中6例在痛风缓解期或仅有尿酸增高的情况下,引起了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现报告如下.
-
痛风10例误诊原因分析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实质病变.在临床诊断方面易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混淆,有报道误诊率73%~76%[1,2].现将1997年4月至2001年5月本院误诊的10例痛风报告如下.
-
痛风清2号冲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痛风清2号冲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经验方痛风清2号冲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与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痛风清2号冲剂在缓解病人关节红肿、发热、剧烈疼痛等主要临床症状以及降低血尿酸、血脂等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痛风清2号冲剂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值得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治疗痛风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痛风(Gout)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其反复发作会造成痛风石沉积和痛风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并已成为目前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
-
痛风性关节炎概述
痛风系由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尿酸钠结晶从超饱和的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或器官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从发生到发展完全是一跨越10余年的急慢性病变交替出现的慢性病程.其急性关节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呈年轻化趋势.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病率呈明显增加.各种原因引起体内尿酸产生增加或排出减少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增加.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原因主要是肾脏的尿酸排泄减少.
-
非甾体抗炎药的进展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有效地减轻急性关节炎的症状,主要通过抑制炎症组织中环氧酶(COX)活性,使前列腺素(PG)合成减少而发挥作用,由于COX介导的PG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物质,尤其对胃和肾等组织器官具保护作用.因此NSAIDS在起到抗炎作用的同时,常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
软坚消结法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发作38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均为男性;年龄41~62岁,平均53岁,病程短5个月,长7年.诊断标准:突发拇趾、踝、膝等单关节红肿疼痛,第一跖趾关节受累,疼痛或肿胀;急性关节炎发作及无症状间隙期;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均大于0.446mmol/L.
-
痛风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痛风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痛风贴组60例和英太青凝胶组30例,两组疗程为7d,观察两组给药前后的症状、临床积分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给药前后比较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积分下降显著(P<0.01);给药后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痛风贴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贴剂.
-
痛风证治验案6则
痛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等.国外报道,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0%~13.2%,痛风的患病率为1.3%~3.7%,近年来随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痛风"、"痹病"、"肢体痹"等范畴.
-
痛风的表现及护理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减少导致体内血尿酸升高而发生的一种以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及肾脏病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
老年痛风患者的营养护理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痛风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和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发生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也可发生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近3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都生了很大的改变,饮食不当、饮酒过量、暴饮暴食,长期大量摄入肉类、海鲜、受凉感冒、疲劳过度等诸多原因致使痛风患病率不断上升,1997年痛风患病率为0.3%,2007年痛风患病率为1.21%,呈明显上升趋势.实验室检查:男性血尿酸含量>420umol,女性血尿酸含量>357umol.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治疗
痛风是一种尿酸代谢障碍性疾病.过饱和高尿酸血症体液中的单钠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肌腱内及其周围沉积所致的外周关节的复发性急性关节炎.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高嘌呤、高蛋白饮食的摄入增加,本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1].笔者采用刘柏龄教授清热利湿除痹方为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疗策略
痛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发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病等.
-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又称为尿酸性关节炎.根据不同临床表现, 可分为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和慢性关节炎期( 骨关节病期) 4个阶段.当出现关节功能受影响的时候一般已经处于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期.
-
痛风的中西医诊治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而致血尿酸持续增高,并且造成组织或器官损伤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晚期关节僵硬畸形,可伴有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为主要特征.
-
痛风病中医证治体会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种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病程日久常累及肾脏,形成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35例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给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护理等,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指标.结果 患者治疗后显效率、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94.29%(33/35)、91.43%(32/35)、2.90%(1/35).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血沉(ESR)、类风湿性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血尿酸(BUA)、黄嘌呤氧化酶(XO)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炎症等反应.同时配合给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护理等,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