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电图机故障排除与管理
心电图是医生诊断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其准确与否事关重大.根据计量法要求,医院临床使用的心电图机应定期强制进行检定,以尽可能防止心电图机的计量失准,减少误诊漏诊,确保广大医患的身体健康.因此,心电图机的周期检定成为医院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肺栓塞误诊漏诊原因及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肺栓塞误诊漏诊原因及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肺栓塞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患者实施心电图、B超及螺旋CT等检查,探讨肺栓塞患者误诊漏诊原因,然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临床诊疗.结果:患者首诊误诊原因主要是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误诊15例,肺部感染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肺结核与胸膜炎各2例,循环系统疾病误诊18例,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6例,心力衰竭7例,心源性休克及短暂性脑缺血分别有3例、2例,总误诊率为51.56%.64例患者中,25例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与抗凝治疗后全部好转,好转率为100%,20例实施抗凝治疗,其中好转14例,好转率为70.0%,2例死亡(10.0%).结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样,容易误诊漏诊,医生应提高警惕,采取溶栓及抗凝治疗,减少误诊漏诊率,提高患者的好转治愈率.
-
基层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及对策.方法:收治超声诊断患者4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50例患者中,误诊9例,漏诊13例,误诊漏诊率4.89%.结论:应提高当前设备水平,督促医师不断精进自身操作技能,强化自身理论水平,防止误诊漏诊发生.
-
孕妇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失误的几点思考23例
本文总结了我院超声科从2008~2012年截稿日为止期间,10余万孕妇产前超声检查中,将比较典型且教训深刻的超声诊断失误的病例23例进行分析,暂时分为5类分析:A类为2例出现医疗纠纷且医院赔钱病例,B类为2例出现医疗纠纷但超声科未赔钱病例,C类为5例宫外孕误诊漏诊病例,D类为4例超声科室医生自行纠正但临床医生反应强烈病例,E类为10例妊娠伴畸胎瘤或子宫肌瘤漏诊病例,现分析如下.
-
青光眼误漏诊现状研究
青光眼,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超出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使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受到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眼病.尽早地进行青光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而误诊和漏诊又是青光眼致盲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发生误诊.我院2005~2007年共收治150例青光眼患者,现将首诊被误诊漏诊的青光眼4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腹部合并损伤漏诊分析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交通工具日益发展,现代创伤外科常会遇到一些复杂创伤患者,许多伤员就会合并有腹部创伤,如车祸、高处坠落,以及自然灾害地震等致伤,因致患者多处损伤,伤情复杂,病情危重,处理有难度.一旦发生腹部重要脏器损伤漏诊,将对病人形成致命打击.腹部损伤有发病急骤、合并伤多、病情复杂、病症转变快、致死快等特点,特别是患者处于昏迷,休克,多部位、多脏器损伤等情况下,容易掩盖主要腹部症状和体征,或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给诊断带来困难.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是治疗决策的关键所在,对取得良好的疗效非常重要,而临床上却时有误诊漏诊发生.尤其伤员有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胸部严重创伤时,应着重提高此类创伤救治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员死亡.
-
精神卫生系列讲座:双相障碍的表现、诊断和特征
双相障碍过去被称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是精神科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之一。全球范围内成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1%~7.5%[1],2010年北京市社区人群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69%[2]。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被误诊漏诊。充分了解双相障碍的表现和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将重点介绍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与疾病特征。
-
精神卫生系列讲座:抑郁症的表现和诊断
抑郁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具有高危害性和高复发性的特点。全球大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每年约有100万患者死于自杀[1]。抑郁症临床表现为一系列症状群,患者之间不尽相同。由于病耻感的存在或者对疾病的不了解,很多患者并不能及时就诊,或者被误诊漏诊。全面了解抑郁症有助于早期发现、正确识别、尽早治疗、改善结局。本文从抑郁发作的定义、常见的症状群及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标准等方面对抑郁症进行介绍。
-
中医院超声科医师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超声检查结果是目前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临床及影像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较高,且具有安全、快捷、经济的优点,是其他影像医学所不可替代的,但是超声医学检测仍存在部分的误诊、漏诊现象,主要体现在超声仪器因素、医师技术水平因素、理论水平因素、工作量因素、患者因素等方面,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
-
急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治
急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急腹症中少见的一类疾病,一般的肠系膜动脉夹层常伴随于主动脉的夹层而发生,而它却是独立出现的肠系膜上动脉的病变.患者常以急腹症表现来急诊就医,但目前临床医生对此病仍存在认识不足,首次就诊时检出率低,常有误诊漏诊情况.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诊治体会(附 2 例报告)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on-ketotic hyperosmolar diabetic coma,NHDC)是严重的内分泌综合征[1],发病率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 1/10~1/6,易误诊漏诊而贻误治疗.本症 2/3 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病死率高达 40%~70%,临床以高渗高糖及细胞内脱水为重要特征,以意识障碍及循环衰竭为重要表现,主要诱因是感染及脱水[2].治疗原则为:迅速大量补液、胰岛素的应用、补钾、纠正酸中毒.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 NHDC 时有发生,现结合我科收治的2例患者谈一些体会.
-
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随着超声检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超声仪器的不断更新,超声诊断正确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不少因素影响到诊断以致误诊漏诊.本文将对超声诊断中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减少和避免误诊谈几点认识.
-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16例临床分析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多发于7岁以下儿童[1],是造成儿童反复发作性腹痛的病因之一,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加之与小儿阑尾炎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表现相似,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16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
主动脉夹层的诊治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加之基层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漏诊.西疗国家本病的年发病率为100/100万至200/100万,美国年发病至少有2000例,而我国并不少见[1].本病好发于60至70岁年龄组,男女比例为2:1,40年以下妇女有半数发生于怀孕期,尤其是妊娠晚期.
-
超声检查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栓塞(PE)不是少见的疾病,但因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或因检查手段的限制而误诊漏诊者不少。目前PE的确诊多以血管造影、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MRI、X线胸片等为主要手段,而超声检查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极为有用的信息,并可在床旁进行检查,可作为诊断PE辅助手段之一。1 直接检测右心和肺动脉栓子1.1 体表超声由于部位的局限,不易看到肺动脉的栓子,但仍有时看到右心室内的浮游栓子,也有的看到主要肺动脉的大栓子[1]。1.2 经食管内超声(TEE)由于更接近心脏和大血管,体表和肺的屏障减少,更容易看到主肺动脉和右肺动脉的栓子,有时也可看到左肺动脉的栓子,一部分叶动脉也可搜寻到栓子,而远端肺动脉则难以看到。TEE可以看到栓子的活动性和栓子引起的血流紊乱,可以评估栓子的年龄,从而有助于估计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在少数情况下,TEE甚至发现了血管造影未检出的右房右室交界处的栓子[2]。1.3 血管内超声已在动物模型[3]和患者中[4]快速而准确地检出栓子。随着更易操作导管的发展,这项技术会更有用。
-
CT诊断常见误诊原因
CT诊断已进入了普及应用阶段,CT诊断方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临床检查程序,替代或部分替代了某些创伤性检查方法,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但是CT只是一种诊断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会导致误诊漏诊,本文仅对CT诊断中的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1 机器分辨率 由于CT所显示的是断面解剖图像,其密度分辨率明显高于X线图像,但也有其限度,且不同机器之间也有差异,目前高档CT机大约可分辨0.2%~0.3%密度差。因此,当病变的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差<0.2%时,则不能显示病灶,例如,等密度的脑肿瘤、轻度脑水肿平扫容易漏诊,在一组病例研究中CT对外伤性非出血性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敏感性仅为17.7%,而MRI为93%,对脑干损伤CT敏感性为9.1%,而MRI为81.8%[1]。由于CT的空间分辨率低于普通X线。因此,<5mm脑内病变(如腔隙性脑梗死)往往不易被发现,<2mm的肺内小转移结节普通CT不能被发现2]。位于后颅窝的小脑及脑干病变(尤其是脑梗死)由于周围颅骨结构的干扰也容易被漏诊。2 技术因素2.1 窗技术应用不当 窗技术是CT检查中用以观察不同密度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的一种显示技术,包括窗宽及窗位。欲显示某一组织结构的细节时,应选择合适的窗宽与窗位,以获得佳显示。窗技术应用不当是CT误诊的一个常见原因,例如,肝癌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密度差较小,必须用窄窗宽80 Hu~150 Hu,甚至40 Hu的窗宽才能显示病变,如果用常规腹部窗宽150 Hu~250 Hu则出现漏诊[3]。检查副鼻窦病变时,应用3000 Hu窗宽技术,能清晰地显示轻微的粘膜增厚,而普通窗宽400 Hu则不能显示粘膜增厚。有人发现[4]在诊断少量硬膜下出血时,用常规窗宽窗位易漏诊,而用120 Hu窗宽、60 Hu窗位能很好的显示病变。2.2 平扫与增强扫描应用不当 肝脏与胰腺等实质性器官的等密度病灶,单纯用平扫易漏诊。CT平扫检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仅为50%~67%[5],造影增强增加了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而增加了病灶的检出率。Alpen等[6]报告肝脏增强扫描发现的病灶中有20%平扫阴性,在一组报告中[7]使用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使肝脏病变的检出率提高10%~15%;某些原发性肝癌及来自乳腺、甲状腺、肾脏的肝转移癌的肝脏病灶在增强后变为等密度。因此,对于肝脏检查,人们推荐的方法是:先做平扫,然后做增强扫描。2.3 扫描层厚 检查后颅窝(如:小脑、脑干)病变时,应用5mm薄层扫描,如仍采用10mm层厚常规扫描,由于颅骨的干扰,极易将微小病灶漏掉。
-
四肢血管损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析四肢血管损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选择152例四肢血管损伤疑似病患,用灰阶超声检测病患四肢血管的走形、管壁连贯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内血流的方向和连贯性、管腔通畅程度;其后通过脉冲多普勒检测病患四肢血管血流速度、收缩期高流速、频谱形态和阻力指数,之后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术后结果相比较.结果 152例患者中有120例血管损伤,6例动脉合并静脉部分或完全断裂全部漏诊;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术后结果对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精确性高达78.3%.结论 四肢血管损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相对精确,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比较DWI与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差异
MRI已经成为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其优点为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任意方向直接切层,然而常规磁共振检查对乳腺癌检出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导致很多的误诊漏诊。本研究将DWI与动态增强扫描相结合,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
肝吸虫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
目的:总结肝吸虫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2年广州地区三家医院外科107例肝吸虫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本组术前诊断率44.9%.诊断方法中十二指肠液虫卵检查阳性率高达90.5%(19/21).驱虫治疗37例,疗效满意,手术70例,发生胆瘘8例.全部患者中合并肝癌5例.结论:肝吸虫性胆管炎易被漏诊,十二指肠液虫卵检查是简单、可靠的检测手段.该病手术后易发胆瘘,长期的肝吸虫病史可导致癌变.
-
冠状动脉搭桥后并重度迁延心包切开后综合征附1例报告
50年代人们已注意到心脏术后出现胸痛,发热,心包积液,而冠之以"心包切开后综合征(Post Perlicardiotomy Syndrome,PPS)或"心脏创伤后综合征"(Postcardiac Injury Syndrome,PCIS),发病率达10%~40%.近年在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都作了深入观察与探索.因为有些病例发展为迟发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非心源性肺水肿,如果不作仔细检查可以误诊漏诊,我们治疗1例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