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近期肛门功能变化及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明利

    目的 研究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近期肛门功能变化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保肛根治术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观察组采用结肠肛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双吻合器吻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肠动力恢复时间,采用肛门直肠测压仪分别测量两组手术前、术后1个月肛管静息压(ARP)、肠管大收缩压(MSP)、直肠初感容量(FP)直肠顺应性(RC),经随访和复诊了解两组术后1年肛肠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动力恢复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ARP、MSP、FP、RC值分别为(21.56±2.68) mmHg、(119.33±15.49) mmHg、(20.86±4.75)mL、(2.68±0.37) mL/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28±2.35) mmHg、(112.34± 13.47) mmHg、(17.33±4.19) mL、(1.97±0.21) mL/mmHg(P<0.05);观察组术后1年时肛肠功能恢复优良率为66.07%,显著高于对照组46.43% (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较对照组12.50%明显降低(P<0.05).结论 以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有效保留患者肛肠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新辅助放化疗中放疗周期控制对直肠癌手术患者保肛率及远期效果的影响

    作者:罗燕;徐崇明;张用;段丽群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中放疗周期控制对直肠癌手术患者保肛率及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的直肠癌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化疗药物卡培他滨850 mg/m2,2次/d,放疗日服用;根据放疗周期分为两组,短程放疗组(39例)三维适形放疗30 Gy(3 Gy/次·d-1,5d/周),持续2周;长程放疗组(48例)三维适形放疗CTV44 Gy/22次+GTV16Gy/3次(2 Gy/次·d-1,5 d/周),持续5周;放疗后均休息6周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辅助化疗6~8个周期.对比两组放化疗疗效、术后保肛率、T分期降期率、病理完全反应率、放射损伤.术后6个月发放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分生活质量;术后每间隔6个月门诊随访1次,共随访3年,比较两组复发率、转移率、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放化疗效果、皮肤放射反应发生率、膀胱放射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转移率、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程放疗组保肛率、T分期降期率、病理完全反应率分别为64.10%、48.72%、5.13%明显低于长程放疗组91.67%、77.08%、20.83% (P <0.05);短程放疗组消化道放射反应发生率为12.82%显著低于长程放疗组31.25%(P <0.05).短程放疗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短程放疗相比,长程放疗在保肛率、病理完全反应率、肿瘤T分期降期率上更具优势;但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无差异.

  • 盆底肌肉锻炼对分娩后产妇尿失禁发生风险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芙萍

    目的 研究盆底肌肉锻炼对分娩后产妇尿失禁发生风险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82例分娩后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产后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另于产后实施盆底肌肉锻炼,持续3月后比较两组妊娠晚期、产后1月内、产后1~3月三个时间段内尿失禁发生率,同时于干预前后测量两组的肛门直肠压力及盆底肌电值.结果 两组妊娠晚期、产后1月内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3月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2.44%与对照组12.20%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直肠排便压以及盆底肌电值分别为(55.30±10.20) mmHg、(126.74±16.36) mmHg、(65.31±16.16) mmHg、(65.55±20.03) μV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显著增高(P<0.05),直肠静息压为(4.53±0.85) mmHg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产后实施盆底肌肉锻炼可显著降低分娩后产妇尿失禁发生率,并改善肛门、盆底功能,对产妇的产后康复有积极影响.

  • 腹腔镜不同吻合口位置的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对1年随访结果的影响

    作者:周平

    目的 探讨不同吻合口位置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保肛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95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吻合口位置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吻合口距离肛缘3cm以下,B组距离3~5 cm,C组距离5 cm以上,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测定三组患者肛管大缩榨压(MSP)、大静息压(MARP)及大耐受容量(MTV),且术后12个月比较三组肛门功能直观评估效果.同时统计三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MSP、MARP、MTV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2个月MSP、MARP较术后6个月明显上升(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术后6个月MSP、MARP、MT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12个月MTV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P<0.05).C组术后12个月主观肛门功能恢复优良率100.0%,B组为90.0%,A组为80.0%.C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能减少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发生,吻合口距离肛缘5 cm以上位置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佳,能显著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

  • 人工结肠瓣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

    作者:平洪;赵海剑;左洪生

    目的 探讨人工结肠瓣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2例低位保肛直肠癌患者在行低位保肛术后采用人工结肠瓣技术,并观察其术后肛门功能.结果 12例患者成功行低位保肛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紧迫感较轻,有较强的排便控制能力.结论 人工结肠瓣的应用,可以延缓粪便通过时间,改善排便功能.

  • 结肠成形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孙玉宝;郭澎

    目的 探讨结肠成形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结肠成形术低位直肠或肛管吻合)和对照组42例(结肠与远端直肠或肛管直接吻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控便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肛门功能观察组大便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3次/d,对照组平均8.5次/d;术后12个月观察组平均1.5次/d,对照组平均5次/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肠成形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直接吻合组.

  • 主瘘管切开挂线支瘘管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2例

    作者:张国旗;富丹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瘘管走行距离较长,并多弯曲,可伴发多个支管,是肛肠外科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我科自2004年至今采用主瘘管切开挂线、支瘘管旷置引流术治疗本病32例,全部治愈.术后3个月~ 4年随诊无复发,肛门功能无影响.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短,痛苦小,治愈率高.现报告如下.

  • 连续缝合悬吊法治疗脱垂性痔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邑岐;王业立;陈云生;李梅琴;钱剑秋

    为了提高重度脱垂痔的治愈率和保护肛门功能.我院对36例脱垂性痔,采用痔核切除,连续缝合后并将两端结扎加以悬吊,观察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脱出等情况,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PPH、分段结扎及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功能评定

    作者:王胜文;张晓冬;马群

    目的:评价PPH、分段结扎及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功能损伤情况.方法:将54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PPH组、分段结扎组及环切组,并对患者术后肛门感觉、闭合及控便功能进行测试,以四级评分标准积分.结果:PPH组在感觉、闭合、控便三个方面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手术时对肛垫损伤较小的术式,肛门功能损伤也较小.

  • 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李敏;唐学贵;吴至久

    混合痔是指痔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同时为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若混合痔围绕直肠肛管一周,即称为环状混合痔,是痔疮发展的后阶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为肛肠科16种难治病之一[1],终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一期彻底治愈痔疾,同时又能缩短治愈时间,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现将近年来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 肛瘘的挂线治疗

    作者:邵万金

    肛瘘是常见的外科难治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脓液,根治瘘管,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和肛门功能.大多数低位肛瘘可以通过切开或切除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同时肛门功能也能得到保护.因为低位瘘管仅累及括约肌的下1/3.

  • 切割挂线在高位肛瘘使用中的不足与定向挂线的提出

    作者:周青;王艳花;陈玉根

    肛瘘手术是彻底清除感染的原发病灶,即感染的肛隐窝、肛腺导管及肛腺,将瘘管全部切开引流,必要时可将瘘管及其周围的瘢痕肉芽组织同时切除,敞开伤口使其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从根治的角度来说,这在临床上不难做到,但从肛瘘的解剖学特性来讲,却存在着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而致肛门功能受损的问题.

  • 荷包环扎式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作者:冯关荣;韩伟;陈达琨;刘锦新

    目的:评价荷包环扎式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价值.方法:对低位直肠癌采用荷包环扎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23例(A组),采用Miles手术治疗26例(B组).结果:A组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23/23),95.7%(22/23),术后无局部复发病例;排便功能优16例(69.6%),良7例(30.4%).B组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26/26),96.2%(25/26),术后局部复发率3.8%(1/26).两组术后1、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经统计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术后并发症:A组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盆腔感染1例.B组:切口感染1例,人工肛门狭窄1例.结论:采用螺纹支架管荷包环扎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既能达到根治目的,又有保留肛门的良好排便功能,且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易行,不用特殊器械,值得推广应用.

  • 混合痔行PPH术和TST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柯昌松;王平霞

    目的 研究混合痔行PPH术和TST术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混合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接受PPH术的对照组51例和TST术的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肛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23.1±5.2) min、术中出血量(4.2±0.5)mL、卧床时间(1.2±0.3)d、住院时间(4.8±0.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1.5±0.3)d,术后1d、2d、3d时的肛门疼痛评分分别为(3.8±0.4)分、(2.6±0.34)分、(1.9±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23.6±6.4)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直肠耐受量(14.3±3.5) mL、直肠感觉阈值(2.2±0.5)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4.2±7.24)分、(65.3±7.2)分、(65.5±8.4)分、(61.5±7.8)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TST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肛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混合痔理想的治疗方法.

  • 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全切除术中的应用(附67例总结)

    作者:蔡国豪;汤鹏;周卫平;黄平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主要的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患者对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手术在保证根治的原则下,既要尽可能保留肛门功能,又要维持盆腔脏器功能正常.手术器械尤其是吻合器械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一些以往难以完成的术式变得简单易行.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共有67例使用吻合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拖线置管垫棉综合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对患者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霍超;彭文;陈细静

    目的:探讨拖线置管垫棉综合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肛肠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组采用拖线置管垫棉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变化,并运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距离肛门20 mm和30 mm测得的肛管直肠压力分别为(171.20±42.87) mmHg和(170.21±46.63) mmHg,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138.92±39.65) mmHg和(135.21±36.20) mmHg,观察组患者的直肠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95.0%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内、外括约肌长度分别为(4.48±2.43) mm和(8.74±3.85) mm,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12±2.54) mm和(16.32±3.24)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SF-36总评分为(93.54±2.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6±3.69)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拖线置管垫棉综合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确切,其能有效保护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肛管内超声及肛直肠测压在肛门闭锁术后肛门功能评估的意义

    作者:黄妍;金先庆;李晓庆;刘磊;袁亮;郭振华

    目的:通过肛管内超声(EUS)和肛直肠测压检查对肛门闭锁术后肛门功能做客观评价,并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法对34例肛门闭锁术后患儿分别采用 EUS、肛直肠测压测量肛管中位肛门水平内括约肌(IAS)厚度、肛门外括约肌(EAS)厚度、肛周肌肉血供及弹性、肛门括约肌松弛反射情况,并结合临床评分评价术后肛门功能。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行后矢状入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Pea 组)及经会阴肛门成形术(经会阴组),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分为:高位组、中间位组、低位组,4例无肛门直肠疾病及手术史儿童为对照组,对Pea 组、经会阴组及对照组肛管中位水平IAS、FAS 厚度行组间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1)EUS 测得肛门闭锁术后患儿肛管中位水平IAS、EAS 厚度优良率为100%,肛直肠测压括约肌松弛反射引出的优良率为91.2%,均高于肛门功能临床评分优组的70.6%,客观指标的恢复先于主观指标,可以通过参照客观指标,对主观指标恢复不满意的患儿有针对性的行个体化功能锻炼。(2)Pea 组测得肛门闭锁术后患儿肛管中位水平IAS、EAS 分别为:(1.42±0.22)mm 及(3.21±0.25)mm,经会阴组为(1.33±0.22)mm 及(3.10±0.33)mm,对照组肛管中位水平IAS、EAS 分别为(1.21±0.17)mm 及(3.00±0.18)mm,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20例Pea 术后行EUS 检查,6例检测到骶尾部肛周肌肉缺损。结论 EUS 可客观评价肛门闭锁术后括约肌重建的解剖机构,EUS 结合肛直肠测压可以作为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客观指标。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护理

    作者:何跃兰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WHO的数据显示: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低位直肠癌/超低位直肠癌约占全部直肠癌的3/4[1].随着对直肠癌的解剖、病理生理、生物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新的术式,使保留肛门功能的直肠癌手术逐年增多[2].直肠低位前切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即Dixon手术避免了永久性肠造口,保留了完整的括约肌功能和感觉功能,维持了相对正常的排便形式,减轻了患者因为人工肛门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但80%的患者术后半年内常有腹泻、便秘、里急后重,个别患者伴有长期排便困难的症状[3].术后做好各项护理和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 浅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40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丹;谷云飞;杨柏霖;刘子亮;蒋进广;孙桂东;陈玉根

    目的:探讨浅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中对保护肛门功能的意义.方法:采用以适当降低挂线高度为特征的“浅挂线”新技术,同时改进挂线紧线技术.结果:浅挂线在保持高治愈率基础上,在肛门功能保护方面优于传统挂线组(P<0.05).结论:浅挂线新疗法疗效满意,并能有效地避免现流行挂线技术肛门功能保护不够的不足.

  • 改良切缝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68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乔芝

    传统的低位肛瘘治疗是用瘘管切除、切开引流等方法,其缺点是愈合时间长、容易出血、肛缘皮肤缺损大、肛门功能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将2000~2002年采用改良切缝引流术治疗的低位肛瘘6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采用切开引流术的6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273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