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是指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的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灰色状态”,也称“病前状态”、 “亚临床潜病期”等.
-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牵抖类手法复位机理探讨
寰枢关节指的是第一颈椎寰椎与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结的总称,主要包括三个独立的关节,其中,一个寰枢正中关节和两个寰枢外侧关节。寰枢关节脱位是颈椎上比较常见的损伤,指的是受到各种原因给寰枢关节的解剖关系产生影响,使寰枢关节解剖关系出现异常变化,进而对相应的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等产生刺激或者牵引,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呕吐、头晕、颈部疼痛、四肢麻木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在1968年,寰枢关节被Wortzman真正命名为“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和固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和固定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对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患者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诊断,其主要临床诊断依据为齿突与寰椎两侧块之间的距离不等、寰椎左右两侧块之间大小不对称以及左右外侧之间的关节隙影不对称等。
-
Fasco-3020B全自动血液流变仪的性能评价及系统维护
血液流变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发展十分迅速.许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学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以此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均获良好效果,深受医学界的重视,并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现根据我院使用Faseo-3020B全自动血液流变仪的情况谈谈其性能及其维护、保养.
-
大道至简何乐不为——观舌色知病情
中医认为,舌好似外表露于口腔的脏器组织,是观察内部脏腑的窗口,舌诊是不可缺少的诊病方法.中老年人若学会观察自己舌质的颜色形态,就可以及时发现舌色的异常变化,交结身体的亚健康变化或疾病的病情变化.观察舌色诊察疾病的方法十分简便,非常易于大众自我保健、自我辅助治疗.
-
新生儿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在生理、病理等诸多方面与年长儿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已经发育,但功能尚不完善,出现体温波动较大,临床变化有诸多特殊性.因此,加强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变化,要采取及时的治疗与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将新生儿体温观察及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
双脚透露10大健康问题
人体是多组织器官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双脚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关注双脚异常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某些疾病,为治疗争取时间.国外网站刊出美国宾夕法尼亚足病医学院查尔斯·伯克教授总结的"双脚透露的健康问题".1.脚塞.脚趾冰凉的一大原因是血液循环差,有时候与吸烟、高血压或心脏病有关.糖尿病失控导致的神经损伤也会导致脚寒.其他病因还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贫血.出现脚寒好看医生,查清病因.
-
治疗心律失常中药大有作为
心脏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发动机,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收缩和扩张,将富含营养物质的动脉血送到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它又像是一台精密的钟表,那一下一下的收缩和扩张,在我们眼里看来,就是节奏平稳而匀称的一下一下的跳动,如果跳动的节律发生异常变化,就意味着心律失常的发生.
-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
情绪变化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情绪不佳、尤其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疑其体内某些营养素已告缺乏.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食用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蛋白、高铁食品.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裨益.固执任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足而造成,故动物肝、鱼、虾、奶类、果蔬等食物应予以补足.
-
情在何由气得平
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唐·白居易俗话说,"人是由气构成的","百病生于气","气是杀人贼".可见,生活中常说的"气"实在是指人情绪的异常变化,就是常说的"生气"、"发怒"了.
-
气候变化与SARS发病
已有研究初步证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为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且该病毒的发病及流行有明显的自限性.实际上,许多传染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限性,例如古代的天花、麻疹、鼠疫以及上个世纪初的流感大流行都曾一度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但今天的人类已不再对此谈虎色变,这当然与人类认识疾病战胜疾病的能力的不断提高密不可分,但气候的异常变化毋容质疑地在许多疾病的流行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肝细胞涂片在评估图像分析仪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中的应用
多年的肿瘤病理和肿瘤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细胞核DNA倍体的异常变化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估价、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3].图像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测量和分析肿瘤细胞核DNA倍体[3].目前,我国图像分析仪的生产厂家众多,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或学会的技术标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产图像分析仪在质量和性能上存在差异.而使用时缺乏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去检测和评估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核DNA含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
-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及其意义
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检测了GD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以期了解该异常变化在本病中所起的作用.
-
哮喘发病机理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关系研究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的一种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90%)和肺炎(50%)的常见原因,流行时间一般从秋季开始直至第二年初春.由于人类对RSV的免疫并不完全,首次感染后不能阻止以后的重复感染和暴发流行,而RSV长期反复感染可致婴幼儿未来肺功能的慢性异常变化.故RSV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作之间的关系已普遍受到重视.
-
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管理方法的改进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可持续动态检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等数据,以便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变化,为治疗、护理提供客观依据,目前在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多参数监护仪上的导联线多而长,容易互相缠绕,不易管理,在使用监护仪时,各导线连接在患者身体上,剩余部分就会散落在病床上,很不美观,往往在患者翻身时被压在身体下,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使皮肤容易破损;有时过长的导联线还会掉落地面,容易被踩到,弄湿、弄脏,造成导联线表面的绝缘层脱落,甚至折断,降低导线的使用寿命.笔者所在科室使用一种方便且效果满意的方法管理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现介绍如下.
-
三维超声在诊断宫腔内结构异常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对32例由于先天发育或后天疾病导致宫腔内结构发生异常的病例进行诊断.方法:所用仪器为Voluson 530D MT三维彩超诊断系统,探头为三维容积探头(SVAW-3-5),频率范围1~8.5MHz,重建模式选用表面成像模式、混合性模式.结果:结果表明三维表面成像模式和混合性模式可良好地显示宫腔内结构的异常变化.结论:临床实际应用中,三维超声可为临床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
如何提高静脉采血标本质量
血液检查是判断人体内各种功能及异常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它不仅可以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也可为协助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进展程度提供依据.然而,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与标本采集质量密切相关.
-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
近10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不断增加,部分女性提早进入更年期,使更年期女性人数不断增加,由此形成一个值得医学界关注的社会问题.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性激素水平也会相继下降,导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调,75.1‰的绝经期女性出现更年期症状[1],而在一系列症状中,心理状况的异常变化显得十分突出.
-
抗性淀粉结肠内酵解对大鼠肠道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抗性淀粉(RS),特别在高蛋白饲养模式下,对实验大鼠肠道功能、肠内短链脂肪酸和有害及酵解产物等健康指标的影响.方法:57只健康♂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成5组,分别给予含有0%,6%和12%RS的基础饲料,或含有6%和12%RS的高蛋白饲料(36%酪蛋白,HP)喂养.实验3 wk进行肠道转运时间(GTT)的观察实验;5 wk连续收集3 d粪便;7 wk处死大鼠,取盲肠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并对盲肠内容物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氨、酚含量以及肠道pH进行测定.结果:和0%RS组大鼠相比,12%RS组大鼠GTT明显缩短(601±49 min vs 700±58 min,P<0.001),粪便量、盲肠壁及盲肠内容物质量显著增加(分别为1.04±0.22 g vs0.37±0.12 g,1.12±0.14 g vs 0.73±0.13 g,P<0.001;4.78±1.44 g vs 3.00±1.12 g,P=0.004<0.01);盲肠内SCFA增加2-3倍(35.5±11.4μmol/g vs 13.9±6.7μmol/g,P=0.003<0.01);粪氨、盲肠内氨及酚浓度下降(0.26±0.13 mg/g vs 0.59±0.15 mg/g,0.35±0.13 mg/g vs0.63±0.13 mg/g,2.03±0.42 mg/g vs 3.15±0.55 mg/g,P<0.001);盲肠和粪便pH值减低(6.26±0.36 vs 7.46±0.28,5.67±0.31 vs 7.24±0.31,P<0.001),且粪便pH值显著低于盲肠pH值(P<0.001),提示RS使远端结肠发酵增加.6%RS组粪氨、盲肠酚及肠道pH值亦有中度下降(P<0.05).以上各指标与RS摄入量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0.01).和相应等剂量RS组相比,HP+12%RS组大鼠GTT延长(659±47 min,P=0.009<0.01),粪便量减少(0.80±0.29 g,P=0.005<0.01),盲肠内容物SCFA降低(24.6±13.6 μmol/g,P=0.043<0.05);HP+6RS%组和HP+12RS%组盲肠内酚浓度增加(分别为3.20±0.49 mg/g,2.71±0.55 mg/g,P<0.001),且肠道pH升高.但随着RS摄入的增加,这一现象有所缓解,HP+12%RS组粪便水分,盲肠SCFA、氨、酚浓度及pH值均与HP+6%组有显著差异(P<0.05).RS和酪蛋白对粪便干质量和盲肠pH值有显著交互作用(P<0.01).组织病理切片未显示实验期间RS喂养大鼠盲肠壁细胞出现异常变化.结论:RS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相关指标,适量摄取可改善高酪蛋白饮食引起的肠道功能改变,起到酸化肠道,促进肠内有益产物SCFA生成,降低有毒代谢产物酚的作用.
-
1型糖尿病与免疫耐受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选择性攻击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导致β细胞的损害以及胰岛素的绝对缺乏.虽然临床上1型糖尿病的发病是一个突发事件,但根据对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跟踪研究发现,在出现高血糖的几年前就可检测到患者体内存在抗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通常在发病的1 a前,葡萄糖耐量试验也会发生恶化.因此,通过应用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明显糖尿病出现前机体的异常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糖尿病发病机制,为预防或治疗1型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以NOD小鼠为例,总结了机体免疫耐受在维持自身稳定、调节免疫平衡中的机制和NOD小鼠免疫耐受的缺陷及其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
补脾方药血清对离体脾虚大鼠壁细胞胞内[Ca2+]i的影响
目的:探讨脾虚状态的分子病理机制及补脾方药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对分离后的大鼠壁细胞在体外给药,并用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细胞,使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静息状态下壁细胞内的[Ca2+]i及胃泌素负荷后[Ca2+]i动态变化情况.结果:静息状态下,脾虚模型组大鼠壁细胞胞内[Ca2+]i(64.32±12.82)明显低于正常组(76.64±14.21)(P<0.05),加入胃泌素(终浓度100 nM)后,胞内[Ca2+]i的增高幅度模型组(13.43±2.70)明显大于正常组(9.80±2.12)(P<0.01);脾虚大鼠经补脾方药血清作用后各组的静息状态下[Ca2+]i均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胃泌素刺激后胞内[Ca2+]i的增高幅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党参治疗组的增高幅度(11.13±2.46)与模型组(13.43±2.70)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脾虚大鼠壁细胞胞内静息状态下[Ca2+]i降低和胃泌素刺激后胞内[Ca2+]i的异常变化可能是脾虚证病理机制之一,Ca2+可能在分子水平上参与了脾虚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