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创伤的重症监护病房处理
重症创伤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数据显示每年约580万人死于创伤,每天约1.6万人因创伤死亡.院前急救、急诊室处理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处理是重症创伤救治过程中的3个关键性环节.重症创伤患者面临着3个死亡高峰期,即伤后数分钟内的死亡高峰、数小时内的早期死亡高峰以及1周后的晚期死亡高峰,ICU需要面对的通常是晚期死亡高峰.院前急救任务是发现危重患者并将其脱致伤环境,进行初步的紧急处理,就近送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心理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主动活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障碍。国外文献报道25%~6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1];国内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达40%~51.6%[2]。国外相关研究认为脑卒中后1个月是PSD发病的高峰期[3]。PSD会增加脑卒中病死率、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急性期抑郁心理往往因为不了解躯体疾病而盲目悲观或某些疾病本身所引起的,因此早期的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4]。故本研究对PSD患者在急性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花粉高峰期突发性聋的发病及疗效分析
本文对2000年第一、二、三、四季度各季度的耳疾总数、突发性聋的发病总数作回顾性统计,探讨其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并对第三季度突聋患者的治疗特点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脑出血后脑水肿影像学高峰期的变化及转归时间探讨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目前人口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而脑出血又是其中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一种严重疾病.其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脑出血的继续增多和脑水肿.故对脑水肿的研究和控制对于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结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有关脑出血临床影像学高峰期和转归时间的研究尚不多,因此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
院前急救中应用电话指导心肺复苏四例
例1患者男性,56岁,原有心脏病史,早饭后在看电视时突发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伴小便失禁。家属马上拨打求救电话,调度人员一边就近派车,一边进行电话指导下心肺复苏( CPR)。因当时正是上班高峰期,救护车约在18 min后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心电图示室颤,立即予除颤等治疗后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然后送就近医院。后患者在监护病房治疗后出院,基本无后遗症。
-
门诊输液流程的优化
我院门诊输液量大,输液厅护理人员少;并且输液病种繁多、用药复杂;输液高峰期患者集中;致使查对制度落实不严、护患沟通缺乏时间,容易造成护理缺陷事故和发生护理纠纷.因此,优化门诊输液流程,对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
解开重大事故频发的死结
进入新世纪,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璀璨文明与百年创痛的民族依然傲然耸立,处于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岿然不动.在世界政治、经济大浪淘沙的进程中,伟大的中国走向了成熟.然而,就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其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中夹杂的不和谐音也不少,令人揪心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即是一例.有关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我国正在经历第五次安全事故频发高峰期,全国每天有三百多人死于各类安全事故.
-
雷电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
每年的雷雨季节是雷电高峰期.雷电不仅会击毙人畜,劈裂树木电杆,破坏建筑物和工农业设施,还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雷电火灾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的灾害主要表现为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每个闪电的强度可以高达10亿伏,一个中等程度的雷电功率有10万千伏,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因此,预防雷电火灾,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不仅要提供优质服务,更重要的是使顾客安全"
作为集休闲、娱乐、饮食、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内设有大型超市沃尔玛、大型百货店SM-来雅百货、麦当劳、屈臣氏、名店区和皮鞋皮具城等众多经营场所的大型商场厦门SM城市广场,该城市广场经营面积就达12.6万平方米,平时日均人流量有10万人左右,节假日高峰期更可达30万~40万人不等.
-
警惕"安全疲劳症"
分析一下我们日常发生的安全事故,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事故都是发生在不该发生事故的时段和部位.如:交通事故没有发生在危险路段,而是发生在危险路段被渡过之后的平直路段上,施工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施工危险期、高峰期,而是发生在施工收尾期,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安全疲劳症"在作怪.
-
车祸伤亡者35%可救活--采用正确方法至关重要
一位医学专家指出,采用正确方法救治车祸伤者至关重要,因为目前车祸中35%的伤亡者是可以救活的.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麻晓林在重庆举行的"标致雪铁龙道路交通安全座谈会"上说,车祸伤者急救有快抢、快救、快送三大原则.快抢是指在短的时间内把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带快救是指在快抢之后立即就地对伤者进行急救快送是指在快救之后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他指出,交通事故中的死亡高峰期集中在伤后5分钟内,若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伤者采取急救措施,无疑为伤者生还增加了极大的可能性.
-
预防心脑血管病老年人春季也需要
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次高峰期,即11月至次年的1月和3~4月。每当季节变换,冷空气活动频繁会诱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现在正值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压变化大,天气也比较干燥,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
新兵下连后的心理疏导
新兵下连后的心理活动,是进入军营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期。面临新岗位,不少新兵感到激动、紧张、烦躁、不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心理失衡经过新兵连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新兵之间逐渐有了差距,有的受到表彰,有的成为骨干,有的则表现平平甚至受到批评。个别新兵看到同乡进步了,自己落伍了,便产生了许多想法,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常见的表现是嫉妒、怨恨、失落、羞愧等。 二是心理焦虑调查显示,新兵训练结束,依然有78%的新兵一听见哨音和军号声内心感到慌乱。面对未来的军营生活,有的新兵担心自己能否适应,因而顾虑重重。 三是心理抵触近年来,新兵中独生子女的数量逐年增多,有的对部队适应力较差,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经不起挫折,伙食差一点就想下馆子,批评的语气重一点就要流泪。新兵训练结束,这些新兵对自己的岗位分配非常敏感,稍不如意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
女性特殊时期当护眼
青春期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在生长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生长发育进入一个高峰期,此时身体脏器的功能障碍容易引发结构的改变,眼睛也不例外.青春期女性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因为调节过度引起视疲劳,并会使眼轴加长,导致轴性近视.而且由于女性的青春期较男性来得早,因此女性的近视发生也比男性要早,且会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加深.
-
微生物恐怖--潜入新世纪的隐忧
世纪之末,人们无可奈何的是,翘待新曙光的同时又不能不理会某些潜入未来的隐忧。譬如日渐流行的国际恐怖活动以及他们行将使用的生物武器。去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高级对策听证会上,数十名细菌专家描绘了如下情景:美国某小城的一家商场,购物高峰期突然出现一股含有炭疽菌胞子的烟雾。这种烟雾可以使任何呼吸到它的人在5天之内死亡。500多个受害者原以为不过是得了轻度流感,很快会好,直到他们的肺部开始出现流质,才意识到自己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致命袭击。这使得10倍于实际受害者的人群惊恐万状,求治者爆满各大医院,保险业无力支付人身赔偿,警察面对狂怒的人群束手无策……
-
科学地安排青春期的体育锻炼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人体的形态、器官的机能等各方面都在迅速变化,并逐渐趋于定型,过渡为成年人.为了更好地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发展、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在体育锻炼的安排上,除了遵循一般的科学锻炼原则和方法外,还应该注意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孩子患上甲肝的五大信号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会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
小儿多动症不只是“多动”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行为异常性疾病,临床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特征。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表现出来,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其中70%的患儿的症状要持续到青春期,30%的持续到成年期,并容易合并多种其他障碍,对患儿学习、生活各方面产生消极影响。我国报告的学龄期儿童患病率为1.3%~13.4%,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原因可能是男童更易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
肤中肤胶原蛋白
紧肤除皱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皱纹?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固有的胶原蛋白会逐渐流失.一般来说,女性在20岁时,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已经开始老化、流失含量也会逐年下降;25岁则进入流失的高峰期;40岁时,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含量还不到18岁时的一半!胶原蛋白的流失,导致支撑皮肤的胶原肽键和弹力网断裂,其螺旋网状结构随即被破坏,皮肤组织被氧化、萎缩、塌陷,肌肤就会出现干燥、皱纹、松弛无弹性等衰老现象.所以,要延缓皮肤的衰老,就需要外源性地补充胶原蛋白.
-
学龄前患儿输液时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门诊输液室是患儿接受输液治疗的主要场所.护士穿刺水平的高低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输液量大,静脉输液日平均120次,冬夏季高峰期可达300人次.其中学龄前儿童约占75%,只有掌握好学龄前儿童输液时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才能提高静脉输液的一次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