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膝降动脉作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受区血管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军;黎逢峰;吴永伟;马运宏;周明;印飞;康永强;王亚朋;惠涛涛;芮永军

    目的 探讨胫前或胫后血管均无法利用的情况下将膝降动脉作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创面受区血管的临床可行性应用. 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应用于膝降动脉和大隐静脉吻合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膝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皮瓣面积为38 cm×8 cm~18 cm×8 cm. 结果 随访6~14个月,平均8.9个月,2例面积较大皮瓣远端分别坏死约6 cm、4 cm,经切除后与残留创面二期植皮愈合,剩余5例皮瓣完全成活,受区残留创面二期植皮愈合. 结论 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精确定位并测量膝降动脉口径、血流,术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扩大膝降动脉口径,可将膝降动脉作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受区血管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主干血管及软组织缺损创面

    作者:邓伟;巨积辉;李雷;周正虎;郑彬兵;赵东阳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12月,对12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内固定外露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7~66岁,应用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创面8例、踝部创面3例、足部创面1例,血管缺损长度为6~15 cm(平均10om),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近、远端分别与受区动脉近、远端进行端-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5 cm×6 cm~32 cm×19 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疤痕愈合,1例皮瓣术后1d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后成活,皮瓣均未见静脉回流不足的表现,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桥接血管血流通畅,皮瓣质地优良.结论 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不牺牲受区主干血管,同时实现覆盖创面的目的,是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胸脐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小腿大面积组织缺损1例

    作者:王增星;李伟;梁浩标;叶伟洪;蔡晓霞;曾国娣;李真;梁志强;何希桦

    患者贺某,男,22岁,因"右小腿热压伤致疼痛、活动受限1d"入院.患者缘于2004年11月1日下午3时工作时,右小腿不慎卷入温度高达180℃的机器滚筒之间,热压时间约为8~10 min,解除热压后,发现右小腿、右踝、右足两侧皮肤色黑、疼痛、活动受限,患者受伤当时无昏迷、恶心、呕吐、胸闷等不适;遂被送往当地医院,行简单清创、包扎后,于2004年11月2日转入我院.

  • 欧洲人股前外侧皮瓣应用解剖和临床应用

    作者:罗盛康;W.Raffoul;P.Heieili;D.V.Egloff

    目的:介绍欧洲人股前外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和临床应用.方法:10具20侧新鲜白种人标本股前外侧皮瓣解剖学观察,并临床应用12例游离和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各种缺损.结果:皮瓣血供特点和走行与国人相比无较大差异,其血管蒂长,口径较粗大,第1穿支稳定及粗大,变异较少.皮瓣血管蒂以旋股外侧降支为主,少数病例为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临床应用12例修复四肢及躯体缺损,均成活,效果满意.结论:欧洲人股前外侧皮瓣应用解剖与国人一致,临床应用效果肯定.

  •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孜冠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系徐达传等[1]于1983年首先发现,随后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得到了推广应用.该皮瓣优点众多而誉有"万能皮瓣"之称,但也因其包含全层皮下脂肪和阔筋膜,部分患者受区外形臃肿、功能恢复差,供区遗留难看疤痕甚至功能障碍.1989年Koshima等[2]提出"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概念,并于1993年[3]首先报道了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的临床应用.ALTPF可改善受区修复效果且尽可能的减少了供区损伤,近年来一直被广大学者所关注.为全面了解ALTPF并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血流桥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伴有血供障碍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谢文斌;王海文;江新明;顾荣;梅雄军;农航

    目的:探讨血流桥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伴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例伴有动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分支桥接手部缺损动脉,重建手部血供;旋股外侧动脉发出的穿支(肌间隙穿支或肌皮穿支)为皮瓣血供设计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分支长度为4~8 cm,切取皮瓣面积为7cm×9cm~11cm×16 cm。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手部血供良好,供区植皮成活,术后3~9个月随访,皮瓣及手部末梢血供良好,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有排汗功能,部分供区有瘢痕增生。结论对伴有动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血流桥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既可桥接血管,又可覆盖创面,是目前修复伴有动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较理想方法。

  • 静脉输注抗生素致股前外侧皮瓣寄养移植

    作者:林立;裴固献;顾立强;候喜君

    我院在诊治1例右前臂热压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肢体浅静脉移植桥接受区血管与移植皮瓣的血管手术时,发现其在早期输液治疗时,并发肢体浅静脉炎而导致浅静脉广泛性狭窄,险些造成手术失败.现报告如下,希望引起医护人员重视.

  •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大面积四肢骨外露创面

    作者:刘鹄;杨睿;唐勇;黄霖;沈慧勇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大面积四肢骨外露创面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5年间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手术修复四肢大面积骨外露创面的病例11例,其中新鲜损伤2例,陈旧性损伤9例.切取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显微吻合旋股外侧动静脉与受区血管,皮瓣覆盖创面.结果 所有移植皮瓣均顺利成活.病例术后随访9~12个月,无严重不良反应,皮瓣功能及外观均令患者满意.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修复四肢大面积骨外露创面的理想术式之一.

  • 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在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张元智;李严兵;唐茂林;裴国献

    目的研究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设计与可视化中的应用.方法①应用"虚拟中国人"男性3号数据集,在薄层断面图像上观察旋股外侧动脉的主要解剖结构,应用Amira 3.1(TGS)软件对股前外侧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②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灌注的新鲜成人下肢标本1具,行连续螺旋CT扫描,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应用Amira 3.1软件对股前外侧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结构特点.结论重建的图像可以提供正常股前外侧皮瓣三维动态解剖,为临床教学术前皮瓣设计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同时可为下一步虚拟手术的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 改良股前外侧组织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俞俊兴;缪洪华;李向荣;秦军;贾学峰

    股前外侧皮瓣因其血管蒂长、解剖恒定、操作方便,被广泛运用于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修复,但因手背、足背等非功能区运用皮瓣修复后外观臃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效果.因此,2000年以来,我们将股前外侧组织瓣改良设计成一半为筋膜瓣,另一半为皮瓣游离移植的新方法分别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创面的非功能区与功能区,术后受区在外形、功能上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联合植皮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比较,报告如下.

  •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作者:段永壮;余占洪;黄昌林;王增涛;何波;郝丽文;缪博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2月~2005年1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12例胫前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创面患者,其中新鲜损伤4例,陈旧性损伤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3 cm × 6 cm~19 cm×12 cm.结果 1例皮瓣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12例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创面完全修复,大部分皮瓣感觉恢复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血管恒定、口径粗、部位隐蔽、可带肌肉及股外侧皮神经、切取面积大,是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创面

    作者:林潮炫;吴伟炽;刘毓;黎惠金;祝李霖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皮瓣技术治疗18例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一期彻底清创,拆除原有内固定物,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并使用VSD材料临时覆盖创面,二期切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18例术后均获得1年随访.本组皮瓣全部成活;16例术后伤口甲级愈合,2例术后伤口延迟换药愈合;17例骨折正常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通过植骨、内固定等处理后骨折顺利愈合;2例出现钉道感染,经换药及抗炎治疗得到控制;无患者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情况采用Maryland评分法评定:优4例,良12例,可2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较好.

  • 桥式交腿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蒂部改良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九例

    作者:张建华;谢振军

    目的 探讨桥式交腿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蒂部改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选取复杂的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8~57岁,平均43.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5例,机器伤1例,重物压砸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合并血管长段损伤3例;小腿完全离断伤1例;合并骨缺损的2例.软组织缺损的面积4.0 cm×8.0 cm~16.0 cm×28.0 cm.将修复这类损伤所采用的桥式交腿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蒂部均进行改良:将健侧胫后动脉的穿支皮瓣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舌状瓣瓦合.术后断蒂时间3~5周,病程5~9周.结果 本组9例全部成功,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均成活,无感染,修复的创面一期愈合.形成皮桥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成活良好,其供区均可直接缝合并一期愈合,有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上舌形瓣的远端有约1.0 cm长浅层发黑坏死,但未见影响血管的通畅,皮瓣断蒂时行切除.结论 桥式交腿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蒂部经改良后具有健侧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形成皮桥的一面)的供区可直接缝合,避免了再取皮植皮的手术过程,外观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缝合神经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皮瓣感觉恢复情况的中期随访

    作者:吴昌盛;潘振宇;李平华;张浩

    目的 观察缝合神经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后感觉恢复情况.方法 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共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左足1例,右足6例,创面大小5.0 cm×12.0 cm~8.0 cm×18.0 cm.所有病例均有肌腱或骨外露,合并伸趾肌腱断裂4例,肌腱缺损1例,跖骨骨折4例,足趾缺如2例.清创至创面清洁,取修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覆盖创面,将皮瓣所携带股前外侧皮神经与受区腓肠神经进行端侧缝合;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皮瓣的外观、感觉恢复及毛发生长情况.结果 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6个月内均恢复了皮瓣的保护性感觉,有排汗功能,植物神经功能有恢复,外观未见明显臃肿,无皮肤破溃,毛发生长与周围皮肤无异.术后24个月随访,2例皮瓣感觉为良,5例为优.结论 缝合神经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可重建皮瓣的保护性感觉.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小腿毁损性组织缺损七例

    作者:徐继胜;朱鑫;陈阳;陈坤峰;赵志坚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小腿毁损性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对小腿毁损性组织缺损的7例患者采用CDU检查,发现患肢胫前或胫后动脉外伤性缺如或管腔闭塞.严重污染的创面,在清创后采用VSD处理5~17d,创面清洁,炎症控制.对清洁创面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术,外固定支架固定双下肢,切取皮瓣面积23.0 cm×12.0 cm~ 38.0 cm×16.0 cm皮瓣.术后4~6周断蒂.术后定期随访、分析和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7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局部出现轻度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术后1年随访,皮瓣外形不臃肿,色泽、温度、感觉良好,小腿负重及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小腿毁损性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 带阔筋膜的阔筋膜张肌皮瓣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变异时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立明;张建顺;石法亮;刘乾仁;王仁款;陈秀杰

    目的 探讨阔筋膜张肌皮瓣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变异时移植修复足踝部伸肌腱、腓骨肌腱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应用带阔筋膜的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治疗8例足踝部伸肌腱、腓骨肌腱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患肢踝关节中立位或外翻位石膏外固定5~6周.术后采用门诊随访、电话和家庭随访.结果 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治疗创面愈合.4例供、受区创面愈合好,另3例创面感染者经局部持续冲洗引流及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2~4周痊愈.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个月.依据足踝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及足踝关节运动功能Mazur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2例.8例患者均无疼痛不适,除2例皮瓣略显臃肿外其余外形良好,行走自如.结论 当股前外侧皮瓣的穿支出现变异时,采用带阔筋膜的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作为替代方法修复足踝部肌腱与软组织复合缺损,具有疗程短、供区创伤小、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及头皮扩张术序贯治疗头皮大面积缺损并颅骨外露感染创面

    作者:梁尊鸿;潘云川;林志琥;林师帅;潘南芳

    目的 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及头皮扩张术序贯治疗头皮大面积缺损并颅骨外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5例高压电烧伤致头皮大面积缺如并颅骨外露感染创面,大小6 cm×8 cm~15 cm×12 cm.首先手术给予头部创面扩创后,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供瓣区给予植皮修复.2期手术行头皮扩张术修复秃发区.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有无感染及血管危象发生;头皮扩张修复秃发术后观察有无感染、外露发生,扩张皮瓣有无坏死;出院后6个月随诊头部创面修复情况及毛发生长情况.结果 本组5例游离皮瓣完全成活,其中1例皮瓣下感染,经换药引流半个月后愈合.皮肤扩张术及扩张皮瓣移植修复秃发区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扩张器感染、外露、扩张头皮坏死等并发症.出院6个月后随访患者头部修复部位毛发生长良好,分布均匀,不影响外观,未见颅骨外露.结论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及头皮扩张术序贯治疗头皮大面积缺损并颅骨外露感染创面,既能修复创面及控制感染,又能达到治疗秃发的美容效果,是一种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热压伤五例

    作者:张树新;邹旭;许永先;邬慧萍;张小平;邹阳平;谭聪;詹森海;霍柱根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重度热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临床修复重度热压伤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6.0 cm×10.0 cm ~ 8.0 cm×15.0 cm,切取股前外侧皮瓣面积8.0 cm×12.0 cm ~ 10.0 cm×18.0 cm,2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供区取中厚皮片植皮.随访内容包括皮瓣外观、质地、两点辨别觉、测量手指及腕关节功能活动度,皮瓣供区外形、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 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 ~ 18个月,皮瓣血运良好,无臃肿,质地柔软,两点辨别觉为7.0 ~ 10.0 mm,腕部及手指屈伸功能恢复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结果属优3例,良1例,可1例.结论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重度热压伤临床效果良好.

  • 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的应用

    作者:莫勇军;杨克勤;谭海涛;韦平欧;罗翔;许林;林汉;梁旭权

    目的 探讨CTA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手、足不同程度皮肤缺损19例,其中手部7例,足部12例,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区进行CTA 扫描,通过CTA 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区皮肤穿支血管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等信息.依据穿支血管三维图像进行评估选择供区,通过建立坐标系进行穿支血管初步定位,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 CTA 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复核,选择佳穿支血管并进行精准定位,以此穿支点作为皮瓣中心进行皮瓣设计.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0 cm×7.0 cm ~ 25.0 cm×12.0 cm,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面积13.5 cm×8.0 cm~28.0 cm×13.5 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16例、植皮处理3例.分析术前、术中血管定位的准确性,评价随访结果的临床效果.结果 19例患者术前CTA联合CDU 检测在股前外侧供区探测到54条穿支,术中实际发现58条穿支,除4条管径细小的穿支(管径小于0.5 mm)在术前未被检测出来外,术前检测的穿支血管均在术中得到证实.术后19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6 ~ 13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缺损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对修复手部7例,功能按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分,结果获优4例,良2例,可1例;对修复足部12例,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结果获优7例,良4例,可1例.供区均I期愈合,其中16例线性瘢痕愈合,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结论 CTA技术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能全面客观反映股前外侧区穿支血管情况,实现穿支血管术前精准的定位,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设计及术中穿支血管蒂的分离提供可靠依据,降低了手术风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

    作者:邓光茂;李平;陈小虎;杨羿

    目的 探讨应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辨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修复臂及手腕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缺损面积9.5 cm×11.0 cm~13.5 cm×18.0 cm;修复肘部2例,缺损面积8.0 cm×10.5 cm~13.0 cm×20.0 cm;修复小腿7例,缺损面积11.5 cm×13.5 cm~12.0 cm×28.5 cm.术前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股前外侧穿支的数量、位置及走行,按照缺损的大小和形状设计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11.0 cm×11.5 cm~17.0 cm×30.0 cm.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3例皮瓣远端出现小部面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无臃肿,肘、腕及踝关节屈、伸功能不受限.结论 应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400 条记录 10/20 页 « 12...78910111213...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