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

    作者:赵周婷;胡大海;陶克;刘佳琦;张战凤;白晓智

    目的:探索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向表皮细胞表型转化的方法.方法:以手术中剩余的人皮下脂肪组织为材料来源,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AD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29、CD90、CD105的表达,成脂诱导后油红0染色鉴定.实验组利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实验室已成功构建的pcDNA3.1 (+)/SP+EGF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的HaCat细胞,与ADSCs在Transwell小室中共培养,对照组为ADSCs加入10% FBS培养基,14天后Realtime-PCR检测两组ADSCs中CK19、integrin-β的mRNA表达量.结果:实验组ADSCs中CK19、integrin-β的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转染EGF的HaCat细胞可诱导ADSCs向表皮细胞表型分化,从而为其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 一种改进的自体表皮细胞悬液制取方法

    作者:赵洪良;赵连魁;李冬军;郑文立;杨高松;李明

    目的:探讨新的自体表皮细胞悬液制取方法.方法:选取30只大鼠,应用切削皮法结合胰蛋白酶和组织微粒法结合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法两种技术获得自体表皮细胞悬液并进行细胞产量和活力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整个操作约1h内即可完成,而对照组则需要1.5天的时间.实验组活细胞率0.966±0.35,对照组活细胞率0.971±0.42,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产量:实验组(1.5±0.52)×106,对照组(1.9±0.72)×106,两组间比较有无差异(P>0.05).结论:切削皮法结合胰蛋白酶法制取表皮细胞悬液,制取的表皮细胞悬液的产量和活力与组织微粒法结合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法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操作简单和耗时少.

  • 硒化壳聚糖促表皮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邓守恒;吴方毅;柯贤柱;任妮丽;陈萍;陈文

    目的:研究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25、50、100、200、400mg/L)硒化壳聚糖作用于表皮细胞,电镜观察药物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3H-TdR掺入法、LDH漏出率用于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及损伤的影响,并以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处理为对照组.结果:各药物浓度作用细胞后,细胞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核浆比增大,核仁变大,变多,扩张的内质网增多,细胞表面突起增加,线粒体更为丰富,更易见到聚集成团的糖原等现象;硒化壳聚糖可促进表皮细胞对3H-TdR的吸收(P<0.05,P<0.01),降低LDH漏出率(P<0.05,P<0.01).结论:硒化壳聚糖能促进体外培养表皮细胞增殖.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模型创面中向表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钟晓红;王明刚;赵李平;高新宇

    目的:探讨糖尿病皮肤创面微环境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取第3~4代细胞,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dU)标记技术进行细胞标记;同时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2周后,在大鼠背部人工造成圆形创面,将已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注射方式回植入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周围,分别于注射后2、3周取材,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BrdU和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BrdU阳性细胞出现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各层,连续切片表皮层中部分阳性细胞同时也表达角蛋白.结论:在糖尿病溃疡愈合过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表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 纳米金对人体表皮细胞增殖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张敏娟;崔严光;李昕;赵琳娜;张菁;张小农;王西樵

    目的:探讨纳米金对人体表皮细胞的增殖作用,为纳米金材料在皮肤组织相关医学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运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溶胶,然后观察培养液中含有不同终浓度纳米金溶胶体溶液对人正常皮肤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液中纳米金含量在0.48mg/L时就能显著促进表皮细胞增殖,随着纳米金含量增加,细胞增殖率增加,在含量达到12mg/L时,细胞增殖达到高峰,此后,细胞增殖率逐步下降.结论:培养液中纳米金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促进人体皮肤组织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 E-钙粘素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周庆红;郭树忠;舒茂国;易成刚;张琳西;鲁开化

    目的:研究E-钙粘素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对人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E-钙粘素的分布和表达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表皮基底层均有E-钙粘素的表达和分布,但扩张皮肤中的E-钙粘素的分布和表达较明显,染色较深且密,部分阳性细胞呈多层排列;对正常皮肤和扩张皮肤的相对灰度值和阳性细胞密度的图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结论:扩张皮肤表皮细胞E-钙粘素表达增加,推测E-钙粘素可能在扩张皮肤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扩张刺激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内的E-钙粘素被大量表达,推测钙粘素可以增加细胞间粘附,并把机械信号传递给细胞内,激活下游分子,进而引起细胞的增殖,终实现皮肤的扩张.

  • 十全大补汤兔血清对人传代表皮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东来;张玉环;王喜红

    目的:探索快速增殖表皮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3T3滋养细胞培养法,将传代表皮细胞和3T3细胞共同接种于DF12十全大补汤兔血清培养系统中,对传代表皮细胞生长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3T3成纤维细胞和兔血清共同存在时,即使低密度接种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也能以单个细胞为克隆,以单层形式生长,增殖迅速,融合成膜片时间缩短,细胞数量大,克隆形成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将为表皮细胞培养和移植在整形外科临床中应用开拓前景.

    关键词: 中药 表皮细胞 培养
  • 牵拉培养对表皮细胞生长及EGF分泌的影响

    作者:贾平;郭树忠;张琳西;陈富林;易成刚

    目的:研究牵拉培养对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内源性EGF的分泌情况.方法:用酶消化法对表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实验分为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细胞负压牵引装置培养,对照组细胞不受牵拉,连续观察72小时,分别于12、24、36、48、60、72小时,收集细胞培养液,同时于72小时观察表皮细胞在牵拉条件下和非牵拉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用ELISA法测定表皮细胞在牵拉条件下和非牵拉条件下分泌EGF的情况.结果:实验组表皮细胞经72小时牵拉后生长良好,而对照组的细胞死亡,实验组牵拉36小时EGF浓度为1 6.03pg/mL,其他时间点未测到,而非牵拉组各时间点均未测出EGF.结论:牵拉不但可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而且可促进表皮细胞分泌EGF.

  • 九种化学剥脱剂对猪皮肤早期组织学影响的实验观察

    作者:肖燕;雷华;李青峰

    目的:了解化学剥脱对皮肤组织产生的早期影响,为中长期疗效观察、进行剥脱剂筛选与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使用9种剥脱剂,将Duroc猪作为动物模型,切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比较各剥脱剂组皮肤结构的变化.结果:90%乳酸、中药剥脱剂组在表皮细胞排列上效果显著;70%乙醇酸、35%三氯乙酸、无痛酚、缓冲酚有效促进胶原增生等作用;50%柠檬酸、35%三氯乙酸和缓冲酚组表皮层厚度显著增加;70%乙醇酸组黑素细胞数量减少.结论:不同剥脱剂对皮肤产生不同的组织学影响,分别表现在对表皮细胞、胶原组织、黑素细胞等的影响上.

  •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作者:代涛;赵为民;袁德品

    目的:观察皮肤磨削术联合应用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探讨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在术前2~3周,切取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耳沟后0.5cm2皮肤,进行表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制成表皮细胞膜片,色素脱失部位行皮肤磨削术达创面呈点状渗血,覆盖表皮细胞膜片,愈邦及无菌敷料包扎固定,直至外层敷料逐渐脱落,创面愈合.结果:所有患者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后期色泽明显改善,接近周围正常皮肤,未出现瘢痕增生或挛缩.结论:皮肤磨削术联合应用表皮细胞膜片治疗部分稳定期白癜风创面愈合快,后期色泽等整体改善明显,瘢痕增生不明显.

  • 地塞米松合自体表皮细胞移植治疗进展期白癜风

    作者:钱江;陈智;陈清华;刘永祥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复杂,易诊难治.对稳定期白癜风的治疗,由于移植表皮成活率高、见效快,已成为我国治疗白癜风的一种流行方法[1],而临床上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要求行自体表皮细胞移植术者也较多.笔者于2000年9月~2003年12月用激素冲击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稳定病情后,再行自体表皮细胞移植治疗32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观察

    作者:高振辉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植于正常皮肤下,通过注射壶向扩张囊内注射液体,以增加扩张器的容量,使之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张力,使组织和表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及细胞间隙拉大,增加皮肤软组织的面积,利用新的皮肤软组织可进行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完成烧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扩张后得到更多“多余”的皮肤或皮下组织,正好是手术缺损所需的,从而改变了整形外科“拆东墙补西墙”的一贯做法,许多患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意治疗因此,可以说,组织扩张技术是整形外科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性成就.在治疗组织缺损或畸形上,是一项较成熟的技术.我科从2002年以来进行了367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父子同患毛囊角化病一例

    作者:霍伟红;任建军;袁景奕

    毛囊角化病又名Darier病,为一种少见的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常染色体不规则显性遗传性皮肤病.有散发病例,也有家族性发病[1-2].现将笔者收集到的父子两人同患毛囊角化病一例报道如下.

  • 皮肤磨削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30例

    作者:李凡;朱小燕;霍亚兰;蔡华;徐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是一种常见的代谢障碍性皮肤病,系由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皮肤组织所致.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和免疫有关.光镜、电镜组织化学及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均证实淀粉样物质来源于表皮,由变性的表皮细胞逸入真皮内,并转化为淀粉蛋白,沉积在真皮乳头层所致,目前临床上无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1].为了探讨治疗PCA的新途径,我科自2003年3月~2005年1月应用皮肤磨削术治疗PCA患者30例,取得了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不同浓度EGF对兔AD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亚暖;姚永明;张泽敏;张帆;王君;杨彪炳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兔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细胞以及所需佳浓度的实验研究,为组织工程在大面积皮肤缺损方面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取2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的脂肪组织,体外分离、培养并传代ADSCs。实验分为诱导组和未诱导组,诱导组分别用5ng/ml、10ng/ml、20ng/ml的EGF进行干预,未诱导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观察不同浓度的EGF对ADSCs诱导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于1周后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荧光定量PCR检测CK-19和整合素β(integrinβ)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显示诱导组细胞形态仍呈长梭形或多角形;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诱导组(10ng/ml组)表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K-19表达呈阳性,且其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未诱导组细胞呈阴性;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诱导组(10ng/ml组)表皮细胞的特异性因子CK-19和integrinβ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余组(P<0.01)。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成功诱导兔脂肪来源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表皮细胞,且其佳诱导浓度为10ng/ml。

  • 一氧化氮对正常及紫外线照射后人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谭雪晶;刘晓明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对正常及紫外线照射后人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于健康人皮肤外用两种NO供体,通过真皮血流变化曲线确定与5%亚硝酸盐产生相近NO生理效应的沸石一氧化氮霜的浓度,并通过化学发光法比较二者真皮浅层NO含量.测定各志愿者311nm UVB照射后小红斑量(MED),以2倍MED的UVB照射皮肤,于照射及非照射部位外用沸石一氧化氮霜及空白对照剂,应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Caspase3,p53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皮细胞凋亡,比较各组凋亡细胞数.结果 ①33%沸石一氧化氮霜与5%亚硝酸盐霜外用于皮肤后,二者血流曲线相近,真皮浅层NO水平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倍MED紫外线照射后表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外用NO供体诱导表皮细胞凋亡不明显(P>0.05);③紫外线照射后24h,外用NO供体处凋亡的表皮细胞较外用对照剂处明显减少(P<0.05).结论 NO对正常人表皮细胞无明显致凋亡作用,对UVB照射诱发的表皮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 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基因表达产物对小鼠皮肤培养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军;王小珂;牟少春;梁晓琴;陈建华;唐胜建

    目的 构建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基因短剪接本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体外小鼠皮肤培养细胞的作用.方法 PCR扩增鼠胚皮肤mRNA逆转录产物,分别获得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基因短剪接本septin2s.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Ps29,pcDNA3.1(-)/RPs15,pcDNA3.1(-)/EndoA及pcDNA3.1(-)/septin2s,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观察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小鼠皮肤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RT-PCR法检测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s在转染的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均获得表达,pcDNA3.1(-)/RPs29和pcDNA3.1(-)/RPs15转染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密度下降,其中pcDNA3.1(-)/RPs29转染组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pcDNA3.1(-)/EndoA和pcDNA3.1(-)/septin2s转染组表皮细胞明显增殖.结论 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基因短剪接本能够影响小鼠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 表皮细胞培养上清中ET-1和SCF含量的检测

    作者:程赛;张汝芝;朱静;刘小明;金慧玲

    目的 观察表皮细胞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检测不同时间点培养基中内皮素-1(ET-1)和干细胞因子(SCF)的水平.方法 采用3种培养基培养表皮细胞,分别在培养24h,48h,72h,96h时收集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ET-1和SCF水平,同时比较不同培养基中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 三组培养上清中,培养基2(M2)中上清ET-1的含量高;随着时间延长ET-1含量均增加,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培养上清中SCF含量在第24~48h显著下降,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换液后ET-1和SCF变化趋势基本同换液前(P均<0.01).M2中细胞增殖快,角质形成细胞呈集落样生长,黑素细胞的树突较多.培养基1(M1)中贴壁细胞数目少,死亡细胞多,细胞增殖缓慢,角质形成细胞散在,黑素细胞多是双极.培养基3(M3)细胞生长情况介于M1和M2两组之间.结论 培养基中的高水平ET-1有利于表皮细胞的贴壁、增殖和分化.在培养过程中表皮细胞能够分泌ET-1,并释放进入培养上清,表皮细胞培养消耗SCF,但无明显分泌作用.

    关键词: 表皮细胞 ET-1 SCF
  • 中波紫外线诱导表皮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周敏;周光平

    中波紫外线作为日光紫外线的组成部分,可在表皮细胞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也是诱导细胞凋亡的一种有效刺激因子,其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p53、bcl-2等基因表达的改变,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c-jun N-末端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白介素-1β转换酶等蛋白激酶的激活以及多种因子和抗氧化物的产生等.这种过程在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均可发生,在防止皮肤肿瘤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与诱导皮肤局部免疫抑制也有着密切关系.

  • 带状疱疹早期误诊3例

    作者:彭武斌

    带状疱疹是较为常见的皮肤病,具有典型表现者诊断并不困难,但对没有典型表现的病例,临床上往往容易误诊而延误病情,现就我院所见的3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例1,女,51岁,因左侧头痛、麻木3天就诊.患者烦躁,夜间痛甚,难以入睡,余无不适,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以“偏头痛”予中药及对症等处理,头痛不止,2天后左耳前至额部出现一串状水疱.检查见皮损延及额正中,未超过正中线,水疱疱壁紧张,内容物清亮.组织病理示:水疱处深部毛囊的表皮细胞、棘层细胞变大,呈气球样变性,内含嗜酸性包涵体.诊断:带状疱疹.

241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