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社会资本进入国有医院装备领域的形式及利弊分析
目前,许多医院在高速发展中遇到了资金瓶颈问题,特别是在采购大型设备等资金量大的领域,仅靠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这为社会资本进入国有医院打开了一扇窗户,使国有医院和社会资本的结合找到了一条捷径.本文仅就社会资本进入国有医院装备领域的形式及利弊进行分析.
-
沂水中心医院"四分离物品管理机制"详解
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物品管理难度大的瓶颈问题,在医院物品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内部约束机制也不够完善,对物品流转缺少全过程监控管理,加重了医院经济负担.
-
全科医生发展提速
在搜索引擎的新闻频道输入“全科医生”,会出现相关新闻约138000条,而浏览这些新闻会发现与全科医生结合紧密的两个词分别是“家庭医生”和“培养”,这直观地体现出全科医生所应担当的角色和现阶段的瓶颈问题。
-
筑巢引凤编织“人才摇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人才发展侧记
“作为全疆特困患者、低收入人群和新市区居民的首诊二级医院,医院在为政府解决困难群众的看病就医方面发挥着不可缺失的兜底作用,这对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2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以下简称第二济困医院)院长刘培福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不无忧虑地说:“人才问题是目前困扰医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做好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任用等工作,发挥人才在医院持续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是医院目前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
-
以人才智力扶持促山区卫生事业发展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促进城乡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关键在人才,为了有效缓解制约广东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2005年,"卫生人才智力扶持山区计划"实施,每年从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及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选派约30名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分别到全省51个山区县医疗卫生机构挂职副院长,为培养山区县的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及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
EMC模式在医院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分析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简称EMC)模式是一种借助他人的技术和资金力量实现节能降耗的商业行为,在项目产生节能效益后,由EMC服务公司与客户一起分享项目节能收益.当前在医院节能改造项目中,EMC模式的推广应用显然并不广泛.在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的当下,如能有效解决医院存在的技术能力、采购流程、安全把控、质量把控、节能量计算等瓶颈问题,必然可推动EMC模式在医院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
科学评估规范管理
健康体检信息评估与后续管理服务是近年来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学术理论研究与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我国大多数体检与健康服务机构向健康管理升级或过渡过程中遇到的难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为此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与<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于2008年4月12至13日在北京主办了一期专题研讨班.
-
关于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1年以来,按照上海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托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在全市范围内挂牌成立了应急救援总队、支队、中队,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组织指挥协调机制和经费装备保障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全市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平衡,绝大多数区(县)仅仅是挂牌成立,没有实质性的措施支撑.如何认清当前应急队伍建设的严峻形势,分析其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有效破解的对策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
从提高医院信息流动性中取得效益
医院的信息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医疗、财务、物流等各个方面,需要复杂深入的整体规划、长时间的实施和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的投入,可是医院信息工程在日常运行中效益的体现却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在医院信息工程上以百万元计的投入并不能像购买大型的医疗设备那样能给医院带来立竿见影的丰厚回报,同时医院还要为医院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投入可观的维护费用,且不能从病人身上得到应有的补偿.因此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遇到一个瓶颈问题--对医院信息化产生效益的疑惑,这妨碍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信息资源与其他的物质和能源类资源不同,在使用中不仅不会损耗,反而会通过交流和共享得到不断地增值,它可以无限次地循环利用,因此大力促进信息的流动必将为医院带来可观的长远效益.
-
医联体内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策略探索
2009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基本药物制度,经过5年的不断探索,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正逐步充实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也已基本建立。现阶段如何继续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即在夯实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与基本药物制度同步进行的,我国医疗体系改革中的医联体建设正在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即通过医联体内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重塑,突破单体医疗机构自身难以突破的障碍,超越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在自身体系内无法超越的包括目录、招标采购、使用等一系列瓶颈问题的束缚。为探寻基本药物制度与医联体建设的桥梁,课题组以辽宁省某地级市医院集团内2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对象,以2011年和2012年为时间线索,重点分析了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托医联体,探索性地提出了对于这些问题解决的建议。
-
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挑战灾害突发事件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疫情等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影响社会安定,爆炸,投毒等恶性事件都给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已构成社会安定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医学救援是一项重大的社会课题,因此,打造一支能适应不同种类灾害事故、具备高素质的多专的应急救援队伍己势在必行.
-
应用组合抗体结合磁珠个体化分选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的分选和体外扩增是制约其临床治疗的瓶颈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商品化调节性T细胞分选试剂盒价格昂贵,无法针对不同生物品系进行个体化的调整,造成分选效果不稳定;本研究建立的个体化分选方法 基于相同原理,调整抗体用量和实验步骤,大大地节约了实验成本,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生物品系,选配不同的抗体和调整抗体用量,以达到佳的分选效果.采用鸡尾酒分步分选方法 :先用不同抗体组合磁珠去除非目的 细胞来预富集CD4+T细胞,然后从富集的CD4+T细胞中阳性分选出CD25+细胞.
-
更正
本刊2015年第1期第105页《影响二级医院护理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第一作者:钟郁鸿)应加一名通信作者:王奎玲,本科,主管护师,北京军区285医院护理部主任。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大幅度地下降;同样在国内,随着大家对腹膜透析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双联系统等先进的腹膜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也已不再是腹膜透析的瓶颈问题,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为例,目前腹膜透析的发生率可基本控制在40~50个患者月的范围内.
-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效预测与预后评价的分子标志物
肺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据2011年WHO公布的2008年全球肺癌发病160万例,死亡140万例[1].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仍然以化疗药物为主,但肿瘤及患者个体之间存在异质性,导致同一部位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及患者对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差异均很大,有效率仅30%~50%左右[2].因此,探索预测化疗药物有效性和毒性的分子标志物,使NSCLC患者从化疗中获益,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是目前寻求有效治疗方式的瓶颈问题.近年来,以药物敏感相关基因为检测目标的药物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快速发展,预测疗效与评价预后的分子标志物越来越多,使肿瘤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
-
从去分化途径来制造干细胞:新的机遇和挑战
干细胞的研究仍将是一项世界性的热门课题,一方面在于它许多深奥的基础科学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是它巨大的临床治疗性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就胚胎干细胞研究而言,目前的主要瓶颈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伦理学障碍,二是技术困难,即怎么样才能方便地获取大量的胚胎干细胞用于研究.近,有关从成体细胞通过去分化途径,即重编程过程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eell,iPS)相关结果的发表,给干细胞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2],并被预言将有可能代替核移植技术而成为干细胞研究的主导技术.
-
再论肝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本杂志1999年第5卷第1期曾刊出我写的"复发与转移--原发性肝癌研究的一个重点"述评,两年多过去,这一领域又有新进展.如前所述,在肝癌的各种治疗方法中,仍以手术切除的疗效好.5年生存率:小肝癌切除可达50%~60%,大肝癌切除约为30%,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也达40%~60%.我所415例生存5年以上的病人中,396例(95.4%)曾进行一期或二期手术切除.说明手术切除在我所获得肝癌长期生存病人中的作用.但根治性切除的5年复发率仍高达60%以上.为此,复发转移是进一步提高切除后远期疗效的瓶颈问题,也是21世纪进一步提高肝癌总预后的重要关键.本文只论述与肝癌侵袭性相关者,即肝内转移性复发或远处转移.以下拟结合文献和我所工作对几个热点加以评述.
-
旋转生物反应器及微载体技术: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大规模扩增的新方法
1987年提出组织工程学概念以来,部分再造的组织或器官已经开始或即将进入临床应用,然而,组织工程产品的产业化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特别是常规细胞培养方法不能满足实验室研究和临床需要时,如何大规模获得具有再生活力的种子细胞已经成为当前组织工程研究所面临的关键性瓶颈问题之一.近年来,应用旋转生物反应器以及微载体技术进行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大规模培养逐渐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进展较快.有望应用该技术解决这个瓶颈.
-
胃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转移扩散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首要原因,单纯从大体病理学水平评估胃癌淋巴结、腹膜转移已成为限制其研究进展的主要瓶颈问题.胃癌转移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包括癌细胞在原发部位经过粘附与去粘附的交替作用,破坏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而后脱离原发灶,通过侵犯脉管壁、浆膜面等到达继发部位,经过粘附、增殖、侵袭等终形成转移灶.参与这一过程的诸多信号通路和基因网络都可能成为候选的胃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因此,探索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转移高危个体预测和转移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防治靶点,确立新的干预策略对提高胃癌的疗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基于ClinicalTrials.gov剖析我国口腔癌临床注册研究困境及对策
口腔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多年来,我国在口腔癌诊治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口腔癌诊治进步做出很大贡献,但循证医学佳证据主要参考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的注册研究结论,中国临床注册研究与国外相比开展仍不普遍.我国人口基数大,口腔癌患者绝对数量多,但对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普遍重视不足,造成大量珍贵病例资料流失,难以获得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当前,开展口腔癌的前瞻性注册研究是我国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获得国际公认的前提,然而我国口腔癌临床注册研究起步晚,实际开展过程中容易遇到瓶颈问题.本文拟通过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分析口腔癌临床注册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