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当前在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医学影像学中主要是以放射学科的进步带动了其在临床中的发展应用,同时也对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对此关于加强医学影像学的临床研究,在当前医学发展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主要以临床医学中影像学在不同的角度的影响,并总结更多的临床应用结论.
-
分子医学进展带来的伦理、法律与社会的影响
空前的机遇近20年来,分子医学,尤其是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关于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知识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发生了一场革命.自1995年首先发表了嗜血性感冒杆菌的基因顺序以来,50余个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的基因顺序相继发表.公元2001年,人类基因组的30多亿个碱基对的顺序已基本确定,与此同时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小鼠的基因图也已绘就.基因组学涵盖一系列特异的技术平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基因组及其产物,包括转录子组学,蛋白质组学及调节与代谢机制研究.
-
九项医疗技术突破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生活
"9项医疗技术突破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生活"这则信息来自美国"医疗进展"(Medical Headway)公司.Medical Headway公司有一个"医学重大进展在线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医学进展方面的一些重要信息,从这些信息中,人们或许可以找到用传统办法不能治愈的疾病的新治疗方法."9项医疗技术突破"的报导发表在2008年6月13日该公司的网站上.
-
"心主神明"之我见
心主神明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理论中遭现代人非议的地方,而作为一种存在了几千年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临床实践的理论,必然有其存在的内在基础本文试从中医传统经典理论渊源及现代医学进展两方面对中医心神理论进行辩证的、历史的分析,以求对这一理论重新认识,故不揣浅陋,论述于下.
-
开拓创新发展结合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大会学术纪要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大会于2001年10月20~22日在古城西安召开.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62篇,其中,16位作者在大会做了报告,142篇在会议中进行了交流.到会代表共276人,包括台湾中西医整合学会的18位代表,他们分别代表着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32个专业委员会及台湾中西医整合学会,此外,还有160余位陕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列席并旁听了会议.为了反映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方向及热点问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特别邀请了国内有关方面的著名专家分别做了题为"北京四大名医与中西医结合"、"化学与中医药"、"后基因组时代的统一医学--展望21世纪复杂科学的一个新前沿"、"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现代急救医学进展与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中药药动学"、"中草药肾损害的现状及对策"及"光子学及其技术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中的应用概况"等8个特邀专题报告.现就大会特邀专题报告及大会报告涉及的有关问题做一简要概括.
-
海上院前急救和转运的要求与特点
近几年来急诊医学进展迅速,院前急救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1].其重点是现场急救、转运途中的处理[2].我院地处山东半岛东端--石岛,三面环海,海上渔业发达,海上院前急救和转运占我院急诊医疗相当大的比例,医院距渔港码头约1~5km,地理位置决定本院成为当地海上急救中心,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探讨海上院前急救和转运.
-
血液学医师要充分应用分子医学进展来诊疗疾病
血液学是临床与实验室联系极其密切的一门专门学科,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血液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因为发展过于迅速,临床工作繁忙的血液学医师有时未能充分应用血液学实验的新进展.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模式及其要点
随着对心力衰竭(心衰)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慢性心衰的治疗模式也几经转换、不断完善.40至60年代,对心衰治疗采用心肾模式,主要药物为洋地黄类和利尿剂;70至80年代为心循环模式,在强心、利尿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血液动力学,同时另一方面寻找儿茶酚胺类和非儿茶酚胺、非洋地黄类强心药(如多巴酚丁胺和氨力农等);90年代以来,随着循证医学进展,产生了心衰新治疗模式--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所用代表性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以及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等[1].
-
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提出及由此引出的观念更新,奠定了心血管病预防策略的科学基础,并成为20世纪医学进展的一大亮点.
-
William Kannel医生60年专业生涯与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同辉
在美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中心简朴的会议室内,一块书本大小不起眼的铜牌静静地挂在门边的墙上,一位老人的名字铸刻在铜牌上,默默地伴随着会议室不断举行的各种学术讨论和工作会议.这位老人就是William Kannel.他自1950年开始在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团队工作,为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工作了60年,直到2011年8月20日因癌症去世.60年来,弗莱明翰心脏研究硕果累累,成为全世界心血管病领域具标志性的研究,在20世纪100个重要的医学进展中排名第四.心血管危险因素学说的提出与获得证据,是20世纪预防心脏病学伟大的贡献,它不但照亮了心血管病预防的道路,也为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指明了方向.而相比之下,William Kannel医生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
2016年国际胎儿医学进展研讨会会议通知
-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进展,住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小早产儿日益增多.进入上世纪80年代,国外对出生体重<100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ELBWI)成为研究热点,并向出生体重500~750 g,胎龄20~25周的生命极限(limit of viability)挑战[1],近年国内NICU中ELBWI也逐渐增多,屡有救活此类婴儿的报道.由于生殖医学的发展,ELBWI不仅增多,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国内对ELBWI的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抢救存活率与国外比较,尚有很大差距.本文参考国外文献,对ELBWI管理综合成简要提纲,供国内同道参考.
-
早产围产热点问题的循证医学进展
早产是产科永恒的话题之一,预防和治疗早产对于改善新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牙周病与早产相关的研究引起了产科医生的热切关注,因此,妊娠期治疗牙周病能否预防早产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已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糖皮质激素能够促早产胎儿肺成熟,而鉴于多疗程用药对胎儿的远期影响,其利弊尚有待商榷.硫酸镁对于胎儿的远期影响一直就存有争议,近期的研究肯定了其预防早产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作用.本文将基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从循证医学证据的角度,就此3个问题进行讨论.
-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临床技术新进展暨老年口腔医学进展学习班》通知
-
国内口腔医学网站点
口腔医学网站的开通,是中国口腔医学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自身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她将为社会大众提供全面的口腔医疗保健知识、口腔医疗机构介绍、著名专家会诊、就医指南、网上挂号和选购口腔保健品等服务,为口腔医务工作者提供疑难病例讨论园地。为开展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班、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口腔医学期刊网上订阅投稿;新技术介绍、科研项目合作、专题讨论窗口、口腔医学进展综合新闻;选购设备器械材料、专业人才供求沟通、业内人士联谊等服务。为口腔设备、器材、材料及保健品的供应商提供网上广告和交易服务。同时由她提供的永不闭幕的网上博览会,也将为国内口腔医务工作者、广大厂商和销售商提供一个可靠的、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中华口腔医学网孙建敏)
-
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近40年来,临床营养支持的方法迅速发展,有关机体正常或疾病时代谢的研究逐渐增多,了解也更为深入,有的已达分子生物学水平.外科营养支持疗法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与抗生素的发展、麻醉学的进步、重症监护与器官移植等一起被列入20世纪的重大医学进展.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患者多伴有进行性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手术所引起的创伤和生理性改变又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营养耗竭.营养不良又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因此术后充分的营养支持对于胃癌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对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现状作一综述.
-
治疗关节炎试用维生素
骨性关节炎(简称OA)是让老年人步态蹒跚、行走困难的常见病.以往,人们极少注意到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治疗OA中能有多大作用.一篇回顾2002年医学进展的综述说,国外有人让29例OA患者每天服用维生素E600mg,治疗10天后,一半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缓解,而对照的安慰剂组OA患者只有4%的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
《中国医刊》杂志网站正式开通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媒体发展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完善杂志学术报道的功能,更加便捷、高效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更好地体现杂志的办刊宗旨:为读者搭筑一个反映医学新知识、新动向、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内容力求新颖,反映国内外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并密切联系临床突出实用性,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中国医刊》杂志网站(网址:http://zgyk. pmph. com/)已于2014年6月18日正式开通。该网站是《中国医刊》杂志的扩展和延伸,其目标是打造一个专家、读者、作者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与窗口。
-
心肌肌钙蛋白与冠状动脉疾病
20世纪初,急性心肌梗死(AMI)还是一种继发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罕见疾病,到如今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重要的致死性病变.但在这一领域重要的一项医学进展就是发现了新的更可靠的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
-
感染性休克(上)
[编者按]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了解前沿的医学进展,国外新的权威医学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对我们的临床工作和科研都有一定的启发。为了让读者尽快了解国外的临床医学进展,我刊从本期开始将增设《世界名刊之窗》栏目。本栏目将按专题对国外新医学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文献源于世界著名的医学期刊,挑选刊登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权威性和一定的实用性。欢迎读者对本栏目提出意见和建议,欢迎推荐稿件,我们编者与作者、读者形成互动,共同办好这个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