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波型交替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

    作者:黄彬

    目的 探讨波型交替电针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疗效.方法 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选用穴位相同,治疗组交替使用疏密波与断续波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疏密波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痊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时,将疏密波和断续波交替使用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疏密波.

  • 面神经功能评定方法

    作者:舒湘宁;马跃文

    面神经功能评定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疗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评估预后的主要工具。基于易掌握、易推广、成本低等因素,主观评估系统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方法。客观评估系统在指标量化、可重复性、评价者间一致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即使受限于技术、成本等因素,也会成为未来应用的主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回顾不同时期和类型的面神经功能评估系统在面神经功能评定中的临床应用,对现有各种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为科学、合理地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疾病中制定、筛选和应用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提供参考与借鉴。

  • 综合康复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作者:田有粮;李月;李茜;金鑫鑫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面神经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药物、物理治疗结合功能训练和心理疏导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药物和物理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的Portmann简易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面神经炎患者有显明的疗效.

  • 半导体激光与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作者:曲本琦;吴艺玲;李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均来自本院神经科门诊.诊断标准: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眨眼功能丧失,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健侧,患侧鼓腮漏气,喝水时口角流水,进食物时食物留存在颊部不能裹出,舌前2/3味觉减退,排除中枢性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面瘫.按随机分类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3-57岁;病程2-10d.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16-51岁.病程7-10d.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 面神经麻痹半年后的中频电治疗观察

    作者:王兴林;肖红雨;高继亭;郭燕梅;金晓茵;李继华

    目的:观察中频电对面神经麻痹半年后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男、女各18例,年龄17-79岁,平均(45.5±15)岁.采用正弦调制中频电,全波断调,通断比1:2,调制频率10Hz.主电极直径3-4cm或点状电极,每个部位治疗8-10min,平均(34.6±35.9)次,电刺激未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表情肌.结果:流泪21例,5例消失,14例减轻,2例无效.食滞20例,11例消失,9例减轻.鼓腮不能11例,略能鼓腮7例;治疗后5例能鼓腮,13例症状减轻.肌纤维束颤2例,治疗后消失.33例面部僵硬治疗后明显减轻.额枕肌额腹无自主收缩2例,治疗后肌张力增加,外侧视野扩大.对挛缩及联带运动无治疗作用.结论:中频电对面神经麻痹半年后的症状有治疗作用.

  • 创伤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治疗

    作者:王兴林;季红梅;肖红雨;高继亭;金晓因;郭燕梅

    目的:探讨经物理康复治疗后,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恢复过程方法:创伤性面神经损伤14例,左侧8例,右侧5例,双侧1例;颅底骨折10例,5例出现短暂性昏迷,2例合并展神经损伤,1例合并展神经及视神经损伤,8例有眼干症状.外伤后当时出现面瘫8例,2-3大3例,4-6天3例.采用运动功能训练及中频电刺激方法治疗.结果:5例抬眉部分恢复及没有恢复,面部挛缩9例,联带运动11例,House-Brackmann Ⅰ型3例,Ⅲ型8例,Ⅳ型3例结论: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程度重,恢复时间长,后遗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

  • 面神经炎预后恢复与患病年龄的关系

    作者:王兴林;高建琴;宋蕾;肖红雨;蒋天裕

    目的:探讨面神经炎预后恢复与患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患者18l例,年龄15-79岁,男126例,女55例.Bell麻痹171例,Hunt综合征10例.强度-时间曲线检测患侧额枕肌额腹及上口轮匝肌.病程评定标准:额枕肌额腹以抬眉动作恢复;口轮匝肌以患侧表情肌运动恢复到House-Brackmann I、Ⅱ级,部分中度及重度病变恢复到稳定期的时间为恢复时间.结果:患侧额枕肌额腹及口轮匝肌恢复时间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上与50岁以下,轻度病变口轮匝肌恢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而中、重度病变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神经病变中,随着年龄增大,患中、重度面神经病变的几率增大.结论:患病年龄大,患中、重度面瘫的几率高,因此面瘫症状恢复缓慢.

  • 面神经麻痹的辨证与治疗体会

    作者:马保存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口眼歪斜范畴,乃由外邪入侵颜面、皮肉经络失调所致.我院分初、中、后三期辨证与治疗,收到满意疗效.

  • 面神经麻痹的辨证与治疗体会

    作者:马保存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口眼歪斜范畴,乃由外邪入侵颜面、皮肉经络失调所致.我院分初、中、后三期辨证与治疗,收到满意疗效.

  • 针刺透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作者:康红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为探讨佳的选穴与手法,现将1989年至2008年收治的6 98例面神经麻痹,采用针刺透穴和常规辨证取穴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面神经麻痹698例,其中,男性356例、女性342例,年龄10个月~68岁,以2 ~40岁为多.左侧325例,右侧373例.病程1天~30年.所有病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49 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大致均等.

  • 穴位对刺透穴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0例

    作者:周志跃;孙艳秋

    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又称为"面瘫".近年来以穴位对刺透穴法治疗病程较长、常规疗法疗效不显著的顽固性面瘫,取得较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

  • 以穴位透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1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国岐;陈东营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门诊1998~2004年经笔者接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左侧病变6侧,右侧病变5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28.6岁,病程一周以内者10例,二周者1例.发病季节均在秋末春初之间.

  • 两种局麻药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探讨

    作者:金江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常用激素、神经营养药、扩血管药、理疗、针灸、按摩等等,也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由于激素应用受限.其他针灸、药物等治疗疗程长,恢复慢,我们选用两种时效不同的局麻药物行SGB治疗急性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耳前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士同;吕卫民;刘恒敬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部分继发于面神经麻痹,大部分为原发.临床表现以一侧面肌阵发性抽搐样收缩为特点.通常始于眼轮匝肌,因失治、误治而逐渐扩散至一侧面肌,尤以口角抽搐较多,并伴轻度无力和肌萎缩.目前认为该病为神经纤维间形成跨突触传递而产生异位冲动引起.笔者采用耳前面神经阻滞治疗该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Hunt综合征误诊24例分析

    作者:何江

    现将我院1994~2002年Hunt综合征误诊24例分析报告如下.

  • 面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面瘫1例分析

    作者:刘元钦;张荣伟;许鹏

    本文对面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面瘫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概要男,40岁.头部外伤后左侧面瘫1个月余.在外院给予保守治疗1个月余症状无改善,转入我科.体检:神志清,精神可,左侧额纹消失,左眼闭合不完全,鼻唇沟不对称,电测听示左耳混合性聋,肌电图检查结果示左面神经损伤(90%),左侧面瘫H-B分级Ⅴ级,颅脑CT示左颞骨骨折,给予神经营养治疗2周,在患者自受伤后50 d后并面瘫症状后无改善的情况下,全麻行乳突入路面神经管减压术,术中剥离暴露乳突部,内侧剥离外耳道软组织,直达鼓膜深度,磨除乳突各气房小隔,磨开上鼓室,下方达水平半规管,见一丝型骨折线自鼓室与水平半规管经过,内有软组织,锤骨长脚暴露清楚,骨链完整,自长脚下方可见上鼓室内镫骨,面神经在上鼓室内有一段裸露,充分减压.术后2周出院,但面瘫症状仍无明显改善.随访0.5a后查体鼻唇沟对称,左眼闭眼完全,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分级Ⅱ级.

  • 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分析

    作者:朱一芳;李传富;徐春生;杨骏;李落意;赵斌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成像(fMRI)功能连接变化.方法:研究对象分为2组,面瘫组16例,为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对照组39例,为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相同的MRI扫描序列采集静息态功能数据,并利用AFNI程序进行脑功能连接分析.功能连接分析共选择双侧后扣带回(PCC)、左侧面部初级感觉皮层(LSⅠ)、右侧面部初级感觉皮层(RSⅠ)、左侧面部初级运动皮层(LMⅠ)、右侧面部初级运动皮层(RMⅠ)5个区域为感兴趣区(种子点).采用单样本t检验(P<0.001)进行功能连接的组内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P<0.01)进行组间分析,所有的分析结果均采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结果:周围性面瘫组和对照组的组内分析结果显示,双侧PCC、LSⅠ、RSⅠ、LMⅠ和RMⅠ均与多个脑区(大脑、小脑、丘脑以及基底节区等灰质区域)存在着广泛性的功能连接;组间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PCC、RSⅠ、RMⅠ的功能连接没有差异;周围性面瘫组较健康志愿者组LSⅠ、LM Ⅰ的功能连接2组间存在差异.LSⅠ的组间分析显示,LSⅠ与双侧扣带回、楔前叶、左侧楔叶、枕上回及枕中回的功能连接增强;LM Ⅰ的组间分析显示,LM Ⅰ与双侧扣带回、楔前叶、右侧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颞上回、颞中回、颞横回、顶下小叶、枕中回、角回、尾状核、苍白球、丘脑、岛叶及左侧枕上回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增强.结论: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变化主要表现为同侧大脑半球面部初级感觉皮层和面部初级运动皮层与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增强.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于感觉相关脑区和运动相关脑区,推测可能与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感觉障碍的脑功能代偿作用有关.

  • 医学影像与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在面瘫诊治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刘志丹;王萍;何江波

    回顾相关研究,介绍超声、CT、MRI、fMRI及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在面瘫诊断、机制研究及评价方面的应用. 超声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评估面神经功能预后;MSCT能较好地对面神经管结构性损坏进行显像;MRI能区分面神经与周围组织,并对部分区段面神经进行显影;fMRI能显示面神经损伤后及恢复期脑皮层的变化及功能重组,以及中医针灸治疗对部分脑功能区的激活效应;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能提供相对精细的定量检测和评价方法. 相关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黄肖群;肖文武;刘淼;李伟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合并中枢性面瘫患者80例,均为首次发病,病情稳定且病程为2周至3个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每次20 min,每周6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分别进行 Portmann简易评分法进行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均按修订的面神经功能分级(MHBN)及简易 Portmann 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治疗组面神经功能痊愈率(HBⅠ)为70%,显效率(HBⅡ)为20%,有效率(HBⅢ)为5%,总有效率(HBⅠ~Ⅲ)为95%;对照组 HBⅠ为35%,HBⅡ为35%,HBⅢ为5%,HBⅠ~Ⅲ为7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 Portmann 简易评分数据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周期结束后治疗组的 MHBN 评定和Portmann 简易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促进面神功能恢复,改善其面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黄肖群;肖文武;刘淼;李伟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合并中枢性面瘫患者80例,均为首次发病,病情稳定且病程为2周至3个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每次20min,每周6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分别进行 Portmann简易评分法进行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均按修订的面神经功能分级(MHBN)及简易 Portmann 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治疗组面神经功能痊愈率(HBⅠ)为70%,显效率(HBⅡ)为20%,有效率(HBⅢ)为5%,总有效率(HBⅠ~Ⅲ)为95%;对照组 HBⅠ为35%,HBⅡ为35%,HBⅢ为5%,HBⅠ~Ⅲ为7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 Portmann 简易评分数据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周期结束后治疗组的 MHBN 评定和Portmann 简易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促进面神功能恢复,改善其面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744 条记录 8/88 页 « 12...567891011...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