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鼠模型中伯氏疏螺旋体组织载量的定量研究

    作者:宝福凯;柳爱华;Erol Fikrig

    目的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确定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小鼠模型不同组织的病原体载量.方法 培养低传代伯氏疏螺旋体至对数生长期,稀释为1×105/ml.为建立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小鼠模型,于每只小鼠皮内注射菌液100μl,在证实感染成功后,于第12天和第18天分别取不同组织,提取总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组织中的螺旋体flaB基因拷贝数,并标准化为每106β-肌动蛋白所对应flaB拷贝数(螺旋体数).对不同组织的螺旋体载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确定不同组织螺旋体载量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所检测的4种代表性组织中,膀胱螺旋体载量在两个典型时间点均高,皮肤和关节次之,心脏低.结论 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小鼠后,不同组织螺旋体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螺旋体载量与组织损伤程度无密切关系.

  • 微波免疫组化SP法在长角血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安京媛;姚桂玲;周国萍;吴霞;林涛;艾承绪;李全民

    目的观察长角血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的免疫形态特征.方法 1996年5月,对北京西山采集的羊体表长角血蜱寄生蜱标本行微波免疫组化SP法检测和伯氏疏螺旋体形态观察.结果光镜下,寄生蜱中肠内显示伯氏疏螺旋体菌体数量多且形态多样.螺旋体螺旋波纹呈不规则锯齿形,或呈纤细疏螺旋形.短形螺旋体有3~10个疏螺旋,而长形螺旋体达30个以上的疏螺旋.结论微波抗原修复免疫组化SP法染色,蜱中肠标本中伯氏疏螺旋体显示强阳性,易于伯氏疏螺旋体的检出和形态观察.

  • 伯氏疏螺旋体PD91外膜蛋白C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作者:陈建;曾莉萍;万康林

    目的构建伯氏疏螺旋体PD91菌株外膜蛋白C(OspC)的表达载体,克隆表达OspC,用于莱姆病的预防、诊断和致病机理上的研究.方法用PCR扩增PD91 ospC基因,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11D,构建重组质粒.采用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鉴定重组质粒的正确性.结果 ospC基因被正确克隆到表达载体PET-11D中.序列测定结果证实与已报道的ospC基因序列同源性介于62%~86%之间.结论我国PD91菌株的ospC编码基因与已报道菌株的ospC菌株在同源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PET-11D-ospC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为我国莱姆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甘肃省迭部县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

    作者:于德山;耿震;蒋建祥;郝琴;陈建华;汪鹏

    目的 了解实施天然林保护后迭部县莱姆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现状,自然疫源地的变迁及宿主的莱姆病感染情况.方法 人群血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伯氏疏螺旋体DNA.结果 迭部县境内5个林场及7个乡镇采集居民血清522份,莱姆病抗体阳性57份,阳性率10.92%.捕鼠6种69只,平均捕获率15.33%;其中北社鼠25只,占捕获总数的36.23%,褐家鼠18只,占26.09%,大林姬鼠15只,占21.74%,小林姬鼠9只,占13.04%,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各1只,各占1.45%.对62份鼠脾脏、66份肾脏,用PCR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核酸,结果阳性鼠脾6份,肾5份,鼠携带莱姆病病原阳性率为15.15%(10/66);其中北社鼠6只,褐家鼠2只,大林姬鼠及小林姬鼠各1只.用BSK培养基从采集的鼠肾、膀胱中分离培养出3株伯氏疏螺旋体.结论 迭部县广泛存在莱姆病疫源地,人群感染率较高.

  • 乌鲁木齐地区献血者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调查

    作者:龙江;牛晓珊;文军;冒文娟;仲婷;李红燕;包国庆;谭毓绘;余亮;孙荷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地区献血者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情况.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随机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义务献血者637人,利用IFA检测血清样本伯氏疏螺旋体IgM和IgG抗体,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测献血者血清637份,伯氏疏螺旋体IgG阳性36份,感染率为5.65% (36/637);IgM阳性2份,近期感染率为0.31%(2/637);未感染601份,占94.35%(601/637).不同性别、年龄和民族间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55、0.111、0.044,P=0.814、0.990、0.998).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献血者中存在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建议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献血者进行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筛查,防止因输血造成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的传播.

  • 贵州省蜱类初查和草地二棘血蜱密度监测

    作者:翁超然;王昭孝;罗高贞;韩贞鹏;周生普;周成果;程泽绪;罗建民;张建国;余其孝;李庆常

    随着蜱传疾病的深入研究,对蜱类的调查越加广泛和深入,查获的种类不断增加.贵州省有关蜱类的记载甚少,我们自1990年开展对莱姆病的调查研究以来,对人群血清莱姆病抗体检测阳性的一些地区进行了蜱类初步调查.二棘血蜱是贵州省常见蜱种之一,其伯氏疏螺旋体的携带率也较高(10.42%).为加深对该蜱种的了解和认识,我们于1993年进行了日密度变化和季节消长情况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莱姆病

    作者:张哲夫

    莱姆病(Lyme Disease)亦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 Borreliosis),是由若干不同基因种的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蓖麻硬蜱复合体(Ixodes ricinus Complex)的几种硬蜱.其中有北美的肩板硬蜱(I.scalpularis)和太平洋硬蜱(I.pacificus),欧洲的蓖麻硬蜱(I.ricinus)以及亚洲的全沟硬蜱(I.persulcatus).1977年Steere首次全面的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1982年Burgdorfer及其同事首次从蜱的中肠发现和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1984年Johnson根据其基因和表型特征,认为该螺旋体是一个新种,命名为伯格多弗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莱姆病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特别是在北半球分布广泛.

  • 中国蜱传病原体分布研究概况

    作者:赵俊伟;王环宇;王英

    蜱传病原体(Tick-borne agents)是指由蜱传播的某些种类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我国分布的主要蜱传病毒有蜱传脑炎病毒(Tick - borne encephalitisvirus,TBEV;我国称森林脑炎病毒)[1]、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es,CCHFV;我国称新疆出血热病毒)[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2];蜱传细菌有立克次体[3-4]、伯氏疏螺旋体[5-6];蜱传寄生虫有巴贝西原虫.

  • 伯氏疏螺旋体活体成像动物模型穿梭载体的构建

    作者:蒋宝贵;何静;褚宸一;张泮河;赵秋敏;詹琳;杨红;孙毅;曹务春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又称莱姆病螺旋体)引起的重要的动物疫源性疾病.伯氏疏螺旋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缺乏相关载体,遗传学转化异常困难,因此对于伯氏疏螺旋体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缓慢.

  • 我国东北林区蜱中伯氏疏螺旋体的分离及分型鉴定

    作者:高燕;何静;王剑波;哈森高娃;张泮河;蒋宝贵;吴晓明;褚宸一;黄海楠;詹琳;赵秋敏;曹务春

    目的从我国东北地区全沟硬蜱中分离新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了解其基因型及分布.方法应用BSKH培养基从硬蜱中分离菌株,PCR扩增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序列测定.结果新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25株,其中11株来自内蒙古自治区,13株来自黑龙江省,1株来自吉林省.RFLP结果显示其中22株属于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3株属B.afazenii基因型,1株产生了新的酶切带型,序列测定表明其属于B.garinii.结论东北地区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为B.garinii和B.afzelii两种基因型,B.garinii为主要基因型.采用5S~23S rRNA间隔区RFLP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型研究时应结合序列分析方法,以保证分型结果的可靠性.

  • 利用双层固体平板法进行疏螺旋体单菌落分离的研究

    作者:叶美萍;史玢;楼永良

    疏螺旋体属包括多个人类的致病菌,如引起莱姆病的伯氏疏螺旋体( Bor-relia burgdorferi)。疏螺旋体的基因组结构特殊,包括染色体和约20个大小不等的质粒。一些质粒在传代培养过程容易丢失,然而却是维持病原菌感染性所必需的。疏螺旋体的单菌落分离及纯培养不能按照常规的微生物学方法进行,因为该菌株只能在复杂的 BSK ( Barbour-Stoenner-Kelly)培养基中缓慢生长。疏螺旋体是一种不好氧的细菌,常规的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不利于菌株的生长。本研究利用双层琼脂平板的方法进行疏螺旋体的单菌落分离及纯化,操作简单快速,便于获得遗传背景单一的单克隆菌株。

  • 中国4株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鉴定

    作者:曾霞;王树声;刘敏;张涛;毕胜利;周永东

    目的对广西和贵州4株伯氏疏螺旋体分离株基因型进行鉴定.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从3株广西及1株贵州伯氏疏螺旋体分离株的全基因组DNA中将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调出,并克隆至质粒pGEM-T Easy中,构建重组质粒,测序后与国外其它分离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4株伯氏疏螺旋体均扩增出约242bp的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同源性99%以上,与B.valaisiana基因型的同源性均比其它基因型高.结论4株莱姆病螺旋体均属于B.valaisiana基因型.

  •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PD91外膜蛋白A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郝琴;万康林

    目的克隆并表达中国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代表菌株PD91的外膜蛋白A(OspA),并对其免疫保护性进行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制莱姆病疫苗提供基础.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莱姆病螺旋体PD91全基因组DNA中将OspA基因调出,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4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用重组OspA(rOspA)免疫新西兰家兔,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其血清特异性抗体(IgG),并进行体外中和试验,从而对其免疫保护性有初步的了解. 结果 rOspA在宿主菌内表达高效、稳定;Western blot显示其与抗OspA的多抗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用rOspA免疫新西兰家兔后,其血清抗体(IgG)效价显著升高(32倍),体外中和试验表明,每毫升兔抗rOspA血清可杀灭105个莱姆病螺旋体. 结论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的Osp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rOspA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性,可作为多价莱姆病疫苗的一种成分.

  • ELISA检测莱姆病特异性抗体IgG

    作者:贾月萍;周国平;张晓芳;佟玉品

    莱姆病(Lyme disease)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简称 B.B),该螺旋体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建立特异、敏感的莱姆病诊断方法,是早发现、早治疗的必要手段.我们以全菌抗原加重组蛋白P39,用ELISA检测莱姆病特异抗体IgG方法进行了研究.

  • 一种伯氏疏螺旋体表达质粒的构建

    作者:叶美萍;黄龙丽;庄振超;楼永良

    目的 构建一个具有较强遗传可操作性的大肠杆菌-伯氏疏螺旋体表达穿梭质粒,以期作为工具质粒在疏螺旋体中实现外源基因的可诱导表达.方法 利用源自大肠杆菌的lac表达/诱导系统,在已有的穿梭质粒的基础上,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加入多克隆位点和HA、FLAG蛋白表达标签,增加其遗传可操作性.结果 成功构建工具质粒pJ J275,可以用于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可控制表达.以rpoS基因为例,将其克隆至pJJ275并转入疏螺旋体中,获得的菌株在IPTG存在的条件下可诱导表达目的蛋白RpoS及其控制下的OspC.结论 构建的工具质粒易于分子生物学操作,可以实现疏螺旋体中外源基因的可控制表达.

  • 以伯氏疏螺旋体为载体菌研究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

    作者:尹燕萍;史玢;唐志德;楼永良;杨晓峰

    目的:利用体外可培养的伯氏疏螺旋体作为载体菌,将梅毒螺旋体的基因转入相应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进行功能性表达,进而对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进行研究。方法构建一个携带梅毒螺旋体基因tp0111的大肠埃希菌-伯氏疏螺旋体穿梭质粒,利用电转化法,将质粒转入相应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中,通过观察伯氏疏螺旋体的表型和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来研究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结果成功将梅毒螺旋体基因tp0111转入伯氏疏螺旋体rpoN突变株内,一定程度上回补了伯氏疏螺旋体突变株的表型缺陷。结论首次证明tp0111是梅毒螺旋体的rpoN基因,同时验证了伯氏疏螺旋体可以作为载体来研究梅毒螺旋体的致病因子及其基因调控系统。

  • 莱姆病研究进展

    作者:何静;曹务春;张习坦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的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人被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而感染,可引起皮肤、神经、心脏和关节等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严重者造成终生残疾,甚至死亡.

  • 白细胞介素-10抑制莱姆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维江;冯时;王岚;吴锐婷;李冰雪;张燕;宝福凯;柳爱华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1977年由耶鲁大学 Steere 博士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首次发现的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引起,经硬蜱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自然界的伯氏疏螺旋体主要存在于肩板硬蜱的中肠中,在蜱与哺乳动物之间进行感染循环,人被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蜱叮咬后,伯氏疏螺旋体经由蜱的唾液和肠反流物等侵入皮肤并繁殖,并且可在人体内长时间存在,经3~30 d 扩散后,在叮咬部位就会出现典型的游走性红斑。游走性红斑为莱姆病的主要症状,同时螺旋体还可通过血液或淋巴扩散至全身其他器官和组织,之后出现神经系统的损害和心脏受累的现象,并可发展为关节炎。关节炎是莱姆病中晚期的主要表现。莱姆病主要分布于美国、欧洲和亚洲,具有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全球关注。莱姆病的详细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众多的细胞因子在莱姆病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2]。本文就细胞因子 IL-10与莱姆关节炎的关系作一综述。

  • 国内外神经莱姆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吴冬燕;陈琳

    莱姆病是一种由蜱传播的疾病,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该病可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如皮肤、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神经系统受累较为广泛,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均可累及.

  • 伯氏疏螺旋体膜蛋白OspC研究进展

    作者:汪佳婕;宝福凯;柳爱华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即莱姆病螺旋体引起的多系统感染性疾病。伯氏疏螺旋体本身并不具有生物活性,不能分泌毒力因子,其唯一的致毒因子为外膜脂蛋白。其中,外膜脂蛋白C(OspC)相对于外膜蛋白A(OspA)以及鞭毛蛋白来说,其分子量较大。并且,重要的一点是OspC在宿主体内能引起早期免疫反应;同时OspC 抗原性强,免疫OspC后可以检测出,血清中抗体的浓度明显上升。因此,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对OspC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154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