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与高分辨率CT特点

    作者:周俊霖;丁山;朱晓华;郑巍

    目的 探讨闭塞性支气管炎(BO)的临床表现与高分辨率CT(HRCT)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和CT资料,年龄2个月~5岁,平均15.4月,男22例,女5例.反复咳喘病程均在6周以上.27例患儿均行X线胸片,肺部高分辨率CT及血气分析.10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例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27例确诊为BO患儿,3例为早产儿肺损伤后,余24例为感染后.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14例,呼吸衰竭4例.10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提示有支气管内膜慢性感染.肺部高分辨CT检查,直接征象:外周细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16例);小叶中心性支气管结节影(5例).间接征象:大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20例);空气潴留征(5例)和马赛克灌注征(25例);肺实变(10例)、肺膨胀不全(5例).结论 儿童BO多为感染后起病,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 气管插管和口咽吸入两种方法吸入二乙酰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邓华蓉;龚财惠;袁小平;闫莉;耿刚;吴嘉彬;代继宏

    目的 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吸入二乙酰(Diacetyl,DA)对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差异,探讨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且稳定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 将SPF级C57BL/6 雄性小鼠(6~8 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4 组:口咽吸入组(OPR)、气管插管组(ITI)、口咽吸入对照组(OPR-CON)、气管插管对照组(ITI-CON),每组 10 只.OPR组在初次口咽吸入DA(即 400 mg/kg,327 mg/mL)1 次,制作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 ITI组通过气管插管吸入DA(400 mg/kg,327 mg/mL)1 次,OPR-CON和 ITI-CON分别经口咽和气管插管,给予等量的蒸馏水代替DA,其余实验条件相同.小鼠饲养于 SPF级动物中心,第 7 天收集标本,分别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左肺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经肺功能、BALF 计数和病理切片验证,采用口咽吸入和气管插管一次性给予DA(400 mg/kg,327 mg/mL)均可成功制备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两种方法给予DA后肺功能显示气道阻力增加(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气道上皮损伤,管腔闭塞,支气管周围和血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但 OPR组死亡率高达 60%,造模成功率仅为 20%,肠道 HE 显示上皮损伤.而 ITI 组死亡率仅约 30%,造模成功率高达60%.OPR-CON组和ITI-CON均未有死亡.结论 通过口咽吸入和气管插管两种方法一次性给予 DA(400 mg/kg, 3 2 7 mg/mL),都能成功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但ITI组小鼠死亡率低,稳定性好,成功率高,值得实验推荐使用.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作者:张红

    目的:探讨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雾化吸入)和观察组(联用孟鲁司特钠),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治疗有效率(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其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其VPTEF/VE、tPTEF/t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常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可有效抑制患儿气道炎症反应,缓解细支气管阻塞和缩窄,对于提高患儿肺功能,缓解其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家庭护理

    作者:赵凤美;韩晓蓉;孟晨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BO)在小儿中的发病率增高,是一种慢性的阻塞性肺部疾病,感染是常见的因素之一.我们通过对出院后BO患儿的随访,总结出了可以降低小儿BO复发率的家庭护理方法.

  •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家庭护理

    作者:赵凤美;韩晓蓉;孟晨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BO)在小儿中的发病率增高,是一种慢性的阻塞性肺部疾病,感染是常见的因素之一.我们通过对出院后BO患儿的随访,总结出了可以降低小儿BO复发率的家庭护理方法.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作者:黄海碧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BO)是一种由小气道损伤后炎症及纤维化病变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引起的慢性气流阻塞的临床综合症。 BO由德国病理学家Lange在1901年首次报道并命名[1],是一种少见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BO。儿童多由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后引起,表现为持续喘息、咳嗽、呼吸困难[2]。目前对感染后的BO治疗困难,病情易反复或加重,预后差。近年儿童BO报道显著增多[3,4],日益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现就儿童BO的常见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移植相关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

    作者:吴先海

    组织器官移植后患者肺部的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组织器官移植后常见的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而BO患者早期症状及体征未有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误、漏诊,故综述移植后BO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

  • 移植相关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

    作者:吴先海

    组织器官移植后患者肺部的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组织器官移植后常见的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而BO患者早期症状及体征未有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误、漏诊,故综述移植后BO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

  • 国内24例副肿瘤性天疱疮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万学峰;侯巍;沈大为

    目的 了解国内副肿瘤性天疱疮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总结国内24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 Castleman瘤是我国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常伴发的肿瘤,其次是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上副肿瘤性天疱疮常误诊的疾病依次是扁平苔藓、多形红斑和大疱性皮肤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早期诊断、治疗肿瘤和预防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治疗副肿瘤性天疱疮的关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

    作者:王浩彦

    1 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是指具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特征是慢性气流阻塞并进行性发展,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没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不属于COPD.支气管哮喘的气流阻塞具有可逆性,不属于C0PD,但某些支气管哮喘发展为不可逆性气流阻塞时,也列入C0PD.具有明确病因或特异病理表现的伴有气流阻塞的一些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也不包括在内.

  • 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曹淑云;王季石;卢英豪;李明;朱红倩

    目的 提高对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全身皮疹、口腔溃疡2周入院,诊断为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经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后病情一度改善,终因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而死亡.结论 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罕见,预后极差.

  • 分析联用甲泼尼龙、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付新芳

    目的 本文主要就甲泼尼龙联用阿奇霉素对于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BO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甲泼尼龙进行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则联用阿奇霉素、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就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TNF-α以及IL-8评分均要由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甲泼尼龙联用阿奇霉素的模式能够使得小儿BO的血清炎性因子得到有效的改善,借此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诊断价值

    作者:卢林民;程广

    目的 探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影像资料,患儿均行胸片、多层螺旋CT肺部扫描并薄层后重建.结果 15例胸片表现:正常5例;肺过度充气3例,肺纹理增多、增粗4例,肺实变或不张3例;CT表现:"马赛克"灌注征12例,支气管壁增厚10例,支气管扩张7例,空气潴留征3例,实质病变3例,肺不张3例,单侧或限局性透明肺各1例.结论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比胸片更具有特征性,特别是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度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 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秦文跃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后遗症的高危因素,为降低此类情况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对研究组支原体肺炎发生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与对照组支原体肺炎未发生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儿体内MP-IgM、血沉以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白细胞水平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儿剧烈咳嗽、胸腔积液、肺部哮鸣音以及高热持续五天以上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肺不张发生情况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若患儿符合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高危因素,则应积极采取各项预防措施降低此类后遗症发生率;并对已经发生阻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尽早发现病情,并给予及时治疗,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6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美霞;徐红贞

    目的:提高儿科医生对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26例BO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儿中婴幼儿为多见,主要表现为重症肺炎后反复或持续咳嗽及喘息;21例找到明确的病原,以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多;CT表现以两肺马赛克灌注征为主要特点;急性期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并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仅少数取得明确疗效.结论:对感染后反复或持续咳喘的患儿应考虑本病,可结合高分辨CT诊断.以激素治疗为主,可结合雾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方法.

  • 关于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再认识

    作者:张永菊;张会武;孟秋云;刘金霞;赵玉岐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小儿时期较严重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是各种病因导致肺损伤的共同转归。在早期因发病率低,预后差,导致不被临床医师所认识。近几年来该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这已经引起了儿科临床医师的重视。但是该病因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不易被早期认识。尤其在基层的儿科医师因缺乏对该病的临床经验,易导致误诊误治。为提高基层儿科医师对该病的再认识。现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病因、诊治及预后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8例临床分析

    作者:谷红敏

    目的:分析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在临床上的特点,探讨其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8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诊治过程然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治疗的开始一个月中,患儿在临床上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然而随时间的不断推进,在过了1个月以后,有效控制了待感染,患儿们的病情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一些好转,随着治疗时间在进一步地前进,使用激素进行治疗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地突显,不过还是要注意防止患儿再次感染。结论激素在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上是有效的,不过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时,需要控制患儿的感染并防止其二次感染。

197 条记录 10/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