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合并胸廓畸形长期生存1例

    作者:丁浩;毛文君;刘峰;范立;陈静瑜

    目的 探讨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合并漏斗胸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4日,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OS合并漏斗胸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肺移植中心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双肺移植术,同期行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手术顺利,术后予抗炎、抗真菌预防治疗,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肾上腺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25 d出院,术后2年拆除胸部Nuss钢板,胸廓畸形得到纠正,术后接受长期随访,截止至投稿日,患者存活3年余,肺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是治疗终末期BOS合并胸廓畸形的有效办法.

  • 阿奇霉素对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作者:杨振坤;李慧星;王伟;赵晶晶;卫栋;陈静瑜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影响及对辅助性T(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作用.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24只、Balb/c小鼠48只.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为实验对照组(C组)、阿奇霉素对照组(Cazm组)、移植组(T组)、移植治疗组(Tazm组).T组和Tazm组建立气管异位移植模型模拟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于移植后1 d起,给予Cazm组和Tazm组小鼠阿奇霉素30 mg/kg每周灌胃3次,分别于移植后14 d和28 d取出移植气管,收集外周血.取出移植气管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细胞ROR-γt和Foxp3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 气管异位移植后,与C组气管相比,T组和Tazm组移植气管出现闭塞并有炎症浸润,Tazm组程度要轻于T组.与T组相比,Tazm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两者Foxp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相比,Tazm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 阿奇霉素持续治疗可延缓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进展,可能与抑制Th17细胞分化及其介导的炎症作用相关.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吴会伶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少见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在儿童期下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病理主要特征为炎症反应和组织纤维化引起的支气管病变,临床普遍表现为喘鸣、咳嗽、喘息、气促,常用肺部CT、临床表现等辅助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在治疗方面尚无特异方法,主要依靠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本文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诊治方法进一步完善,分析了近年来该病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

  • 儿童麻疹肺炎胸部 CT 影像学特点

    作者:余小花;何玲

    目的:分析儿童麻疹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能力及其远期并发症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早期识别能力.方法:91例患者均行胸部 CT 扫描,总结其 CT 及高分辨率 CT(HRCT)资料,分析该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胸部 CT 表现:肺间质损害91例;片絮影57例,其中受累肺叶数≥3者32例;肺实变34例,累及肺叶数≥3者18例;磨玻璃影54例,胸膜增厚24例;纵隔气肿5例,气胸2例.63例患者存在小气道病变,其中,细支气管壁增厚52例,马赛克灌注征26例,小叶中心结节影22例,树芽征9例.17例重症麻疹肺炎患者在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胸部 HRCT 一直显示有小气道病变.结论:儿童麻疹肺炎以肺间质损害合并双肺多灶性斑片影为主要改变,常常伴有磨玻璃影、胸膜病变;合并小气道病变常见,如出现小气道改变,尤其是重症患者,应进行临床及胸部 HRCT 随访除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芳;张璇;王敏;芦伟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由小气道炎症性损伤引起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是一种相对少见而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由于其病情反复,预后不良的特点,使得标准化的临床诊治路线成为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的热点.现将本院儿科近来收治的4例BO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归纳并分析,以期为BO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 多层螺旋CT对婴幼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分型和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钧兴;洪庆山;汪小丽;傅永佳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婴幼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影像分型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儿科住院的婴幼儿BO临床和影像资料,探讨BO的CT分型,并分析不同时期的影像表现.结果:本组患儿急性期MSCT均表现为肺部马赛克征、细支气管壁增厚,合并肺不张6例.CT分型:单纯型18例,肺炎型10例.治疗2~4周后复查:20例肺部恢复正常,8例转入慢性期,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7例、支气管扩张6例、支气管末梢钙化3例及胸膜粘连2例.结论:MSCT马赛克征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早期的特征性征象,CT分型和分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冯思琼;尹松梅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并逐渐成为移植受者除复发外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国内有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文献报道较少见,作者对该病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或漏诊.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作者:张英凯

    1引言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由Epler和Colby等于1985年提出,其病理学以细支气管以下的气道内肉芽肿形成为特征,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具有良好疗效.

  • 甲泼尼龙联合克拉霉素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MMP-9、TIMP-1的影响

    作者:丁淑玉;李亚伟;杨新丽;闫海燕;杨惠卫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儿科治疗的31例BO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甲泼尼龙+克拉霉素)17例和对照组(甲泼尼龙)14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康复时间、治疗前后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vs 78.60%)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咳嗽/喘息平均消失时间[(6.19±0.77)d vs(7.40±0.85)d]、气促/吸气性三凹症平均消失时间[(7.10±0.69)d vs 8.42±0.76)d]、平均退热时间[(8.35±1.06)d vs(12.02±1.17)d]、平均住院时间[(15.28±3.26)d vs(18.97±3.50)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血清MMP-9[(1366.26±20.97)ng/mL vs(1504.07±21.30)ng/mL]及MMP-9/TIMP-1[(5.12±0.94)vs(5.48±1.01)]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vs 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克拉霉素治疗BO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清MMP-9和TIMP-1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丁淑玉;李亚伟;杨新丽;闫海燕;杨惠卫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61例BO患儿分为两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使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吸氧与住院时长、喘息情况评分(ACT评分)等指标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 T NF-α、IL-8与ACT 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吸氧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5、2.102,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轻微.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小儿BO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临床症状.

  •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作者:张爱明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对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气喘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的喘息得分、临床表现总得分,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喘息得分、临床表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喘息控制得分为(1.52±0.41)分、临床表现得分为(17.68±2.41)分,低于对照组的(2.21±0.75)分和(21.03±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气喘发生率(11.43%)和感染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2.1±2.5)pg/mL瑚(41.3±4.6) pg/mL,P<0.05],观察组患儿的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34.5±14.2) pg/mL vs(152.5±12.4) pg/mL,P<0.0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能够很好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的炎症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作者:杨婷;饶花平;金世杰;丁妞;罗淑娟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5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肺部理疗等.单独用药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IL-4及IFN-γ水平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独用药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血清IL-4水平高于单独用药组,血清IFN-γ水平低于单独用药组(P均<0.05);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清IL-4、IFN-γ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病毒感染与常见儿童慢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禹定乐

    慢性肺疾病(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CLD)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肺部疾病,在儿童时期尚无确切的定义.2003年美国胸科学会将婴儿CLD描述为:婴儿CLD是指起始于新生儿期不同肺疾病的终结局;许多因素可引起气道及肺实质炎症而导致慢性气流阻塞、呼吸困难及气道高反应性;其病因除肺部疾病外,还包括机械通气、气压性损伤、容量性损伤和氧中毒等[1].常见的儿童慢性肺疾病包括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特发性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病毒感染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疾病,严重或特定的病毒感染可引起慢性肺疾病.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李松;张素倩;邹琳;符州;代继宏

    目的 探讨建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SPF级C57BL/6雄性小鼠(6~8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模型组(BO组),每组6只.模型组构建采用初次气管内滴注2,3丁二酮(DA)(490 mg/mL即500 mg/kg)1次,对照组采用初次气管内滴注已消毒的蒸馏水代替,其余实验条件和方法2组相同.饲养于SPF级动物中心,至第3天和第7天收集标本,分别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左肺行病理学检测.饲养期间观察小鼠一般状态,监测两组体质量变化,用无创肺功能体描仪行小鼠气道高反应监测,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计数及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左肺行病理切片、HE染色、图像分析与采集.结果 模型组小鼠给予DA后1d可出现吼喘、呼吸加快等,监测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功能(雾化乙酰甲胆碱浓度为50 mg/mL时)增强呼气间歇(enhanced pause,Penh)值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BALF炎性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可见第3天时中性粒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时淋巴细胞总数、巨噬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典型的BO改变.3d模型组细支气管腔内及管腔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管腔严重闭塞,组织急性期出血严重;7 d模型组基底细胞严重坏死,气道上皮细胞虽附着于基底,但可见细胞明显增生肥大,细胞核丢失严重,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壁增厚,类纤维化表现.结论 C57BL/6小鼠给予气管内滴注DA(500 mg/kg)1次,可于第7天观察到典型的急性期BO改变,可以成功建立BO小鼠模型.

  • 56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

    作者:李燕;何玲;陈欣;刘先凡;刘代松;赵磊磊;刘成军;刘恩梅;宋燕

    目的 总结56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56例,男性43例,女性13例,年龄1个月至7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胸部CT表现特点.结果 56例患儿鼻咽部脱落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腺病毒抗原均阳性,临床均符合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中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胸部CT表现:肺实变56例,其中双侧受累45例,向心分布28例,团簇状影43例,胸膜病变28例,淋巴结肿大16例.气胸2例,纵隔气肿2例.在治疗过程中或随访中出现小气道改变40例.结论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以多发团簇状肺实变为主要改变,可伴胸膜病变、气胸、纵隔气肿等肺外表现,如出现小气道改变应警惕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19例护理分析

    作者:张家秀

    目的 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9例感染后出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给予氧气雾化吸入,间断吸氧、吸痰,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配合完成各项检查,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加强呼吸道护理,减少耗氧量,预防肺部感染,重视用药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经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19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必须高度重视其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模型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

    作者:唐强;李永胜;赵娜;柯能文;李璐璐;庞丽丽;李幼平

    [目的]观察小鼠异位气管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模型并于术后7、14和28 d取材.HE和mallory染色形态学观察、并检测术后气管闭塞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气管移植物内α-SMA、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并测定MMP-9与TIMP-1比值,分别加以比较.[结果]移植后1~14 dMMP-9表达显著增强并于14 d达峰值,14~28 d逐渐降低;1~28 d TIMP-1表达不断增强,各时间点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并于28 d达峰.[结论]移植后MMp-9/TIMP-1比例失衡,早期使移植物持续性损伤、细胞外基质反复破坏,后期使移植物修复、重建而纤维化,终导致BOS不断发生发展.

  • 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

    作者:朱海艳;郝创利

    目的 了解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特征,总结感染后BO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临床诊断感染后BO的6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肺功能特点、治疗转归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为肺炎,1例外院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病程中有心力衰竭;3例病程中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痰液检测示2例腺病毒阳性,1例副流感病毒3阳性,2例支原体感染,1例病原不明确.均表现为持续咳嗽、气促、气喘,其中4例伴三凹征阳性.病程均6周以上.双肺均有湿罗音、喘鸣音.胸部高分辨CT(HRCT)均示小气道病变,其中2例伴小支气管扩张,2例伴肺不张,1例伴肺实变.肺功能检查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黏膜炎性变.所有患儿均予糖皮质激素、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治疗过程中仍有症状持续.无死亡病例.结论 BO患儿临床以慢性持续性咳嗽、喘息为特点,胸部CT以小气道病变为特点,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易反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作者:樊晓红;许文兵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临床上少见的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及气流受阻的肺细支气管闭塞性疾病,1901年由Lange首先提出.BO是一个病理学概念,病理特征为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炎症和纤维化导致管腔的闭塞.

  • 副肿瘤性天疱疮合并局灶性Castleman's病和呼吸系统损害

    作者:李丽;朱学骏;陈喜雪;王爱平;杨海珍

    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获得性大疱性疾病.本文报告4例同时合并局灶性Castleman's病和呼吸系统损害的PNP患者,其中3例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他们的免疫学表现较为一致,血清中抗体可识别人角质形成细胞及边缘肺组织提取物中的210kD和190kD抗原.肿瘤切除后患者的皮损逐渐消失,3例合并BO的患者仍有喘憋及咳嗽.

197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