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DA-Dox对癌细胞化疗及光热治疗的协同作用探讨

    作者:李艳丽

    目的 研究聚多巴胺-阿霉素纳米颗粒对癌细胞的化疗-光热治疗协同作用.方法 将单分子巴多胺聚合成PDA纳米颗粒,通过共价键作用和π--π作用,将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负载在PDA表面,形成聚巴多胺纳米颗粒-阿霉素聚合物(PDA-Dox).分析PDA-Dox药物的释放性能.结果 利用PDA良好的光热转换能力,通过激光照射,在酸性条件下释放阿霉素,在阿霉素与化疗-光热治疗协同作用下,极大地提高扼杀癌细胞的效率.结论 PDA-Dox对癌细胞的化疗-光热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扼杀癌细胞能力,提高疗效.

  • 两种物理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839例疗效对比

    作者:丁幼华;李丹;周爱丽;尹嘉

    目的 探讨光热与激光治疗对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光热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352例.激光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487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光热组经1次治疗,痊愈324例,占92.05%;激光组经1次治疗,痊愈475例,占97.54%.两组中度(P<0.01)和重度(P<0.05)宫颈糜烂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病情可灵活选用这两种方法,重度宫颈糜烂激光治疗优于光热治疗.

  • 纳米材料在肿瘤光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静文;王悍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癌症统计报告显示,过去20年虽然全球恶性肿瘤患者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但恶性肿瘤病死率在不断下降,1991年至2010年,死于恶性肿瘤的风险下降了20%,这得益于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和治疗效果的不断提高[1]。目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2]。这些传统疗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放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对人体正常组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2)化学治疗有时只是一种姑息的手段,难以达到根除肿瘤的目的,并且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期间会出现脱发、消化道损伤、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3)外科手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也会造成新的创伤,并且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并不一定能防止肿瘤的转移[3],其局限性还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取决于外科医生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4]。随着纳米材料科学和纳米医学的发展,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光热治疗受到广泛关注,而高效稳定的光热转换材料是影响光热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纳米材料在肿瘤光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单壁碳纳米角介导的癌症光热疗法

    作者:黄乃艳

    单壁碳纳米角(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horns,SWNH)是中空的单层碳分子管,呈密封的短圆锥结构.SWNH在合成时构成紧密积聚的纳米离子,形似大丽花.SWNH作为热增强剂,联合670 nm激光照射能使小鼠肿瘤缩小,表明了它在光热治疗中具有光吸收体的功能,如改用红外波段激光照射穿透组织更深.迄今尚无有关SWNH联合红外激光治疗使肿瘤消亡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SWNH作为红外激光治疗的热增强剂用于治疗肾癌的可能性.

  • 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微粒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靶向光热作用

    作者:李忠军;邓跃飞;庞家栋;张黎明

    目的:观察在近红外线(near infrared,NIR)激光照射下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NGO-Tf-FITC )微粒对脑胶质瘤 U251细胞的靶向光热作用。方法将已成功制备的单层纳米氧化石墨烯(nano-graphene oxide,NGO)偶联靶向分子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及荧光分子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的功能化NGO-Tf-FITC微粒,与U251脑胶质瘤细胞孵育培养,通过CCK8细胞活力检测判定其细胞毒性,并在808 nm NIR 照射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杀伤效果。结果按0.1、1.0、3.0和5.0 mg/ml浓度NGO-Tf-FITC分4组与U251细胞孵育,48 h后酶标仪测吸光度值分别为0.747±0.031、0.732±0.043、0.698±0.051和0.682±0.039,空白组为0.759±0.052,各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GO-Tf-FITC组、NGO-FITC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和死亡指数分别为(73.6±3.41)%、(52.6±2.66)%和(51.2±2.93)%,NGO-Tf-FITC组分别与NGO-FITC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GO-FITC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化NGO-Tf-FITC微粒细胞毒性低,且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具有显著靶向光热杀灭作用。

  •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160例光热疗效观察

    作者:刘春城;龚时鹏

    目的 观察光热治疗妊娠期合并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河源市和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0例患CA的孕妇,采用电脑控制光热复合治疗仪予以1~3 min的一次性局部治疗,连续观察6月,记录其复发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160例CA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90±0.32) min,其中有153例(95.6%)治愈,7例(4.4%)复发;对于复发病例,在1月后予以再次治愈;连续观察6月未见再复发;所有孕妇未发生流产、早产等并发症.结论 光热疗法是治疗CA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 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对肝癌细胞株的靶向光热治疗

    作者:高振;魏勇;朱立新;许小亮;余宏铸;张炎

    目的 热疗可靶向杀伤乳腺肿瘤细胞,但对肝肿瘤细胞的靶向热疗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靶向光热效应.方法 用银立方纳米晶与次氯金酸通过置换反应法制备金纳米笼进行光热治疗,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nInS2-ZnS量子点进行细胞荧光显色,将金纳米笼、量子点和Anti-AFP三者耦合成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验证肿瘤细胞株是否表达AFP;用免疫荧光法验证复合探针与特定细胞株的靶向结合性;用功率密度为1.5 W/cm2、波长为808 nm激光照射进行光热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光热治疗后的细胞凋亡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光热治疗后的细胞死亡率.结果 免疫组化实验发现,人肝癌细胞株HepG-2表达AFP,而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表达AFP.免疫荧光实验表明,复合探针中的Anti-AFP可与HepG-2结合并发出荧光,而不与Mcf-7细胞结合、细胞表面无荧光.光热实验表明,激光照射后,HepG-2细胞的升温明显高于Mcf-7,F=9.369,P<0.001;HepG-2的升温与探针浓度、激光照射时间成正相关、具有一定的时效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光热治疗后,HepG-2的晚期凋亡率明显高于Mcf-7,t=12.551,P<0.001.荧光染色法显示,光热治疗后,95%的HepG-2细胞死亡,而Mcf-7细胞几乎均存活.结论 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可特异性与HepG-2细胞结合,并通过光热效应靶向杀伤HepG-2细胞.

  • 免疫金纳米笼子介导热疗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研究

    作者:黄乾鹏;朱立新;许小亮;耿小平;田开亮

    目的:研究抗体修饰的金纳米笼子对乳腺癌细胞的光热杀伤作用.方法:由银(Ag)立方纳米晶与次氯金酸(HAuCl4)置换反应得到金纳米笼子,经Anti-CK19抗体修饰后制成具有生物靶向性的免疫金纳米笼子.将其链接细胞后,由激光照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免疫金纳米笼子光热杀伤乳腺癌细胞的效果,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和MCF-7/TMA热疗效果的差异,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热疗后细胞内Caspase-9蛋白的表达量,MM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毒性.结果:免疫金纳米笼子可以通过光热作用来杀伤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株对照组凋亡率为(0.056±0.007 8)%,实验组为(50.2±4.56)%,MCF-7/TAM细胞株对照组凋亡率为(0.006 3±0.005 4)%,实验组为(52.6±5.07)%,MDA-MB-231细胞株对照组凋亡率为(0.054±0.006 4)%,实验组为(49.0±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4,P=0.456;Caspase-9蛋白在37℃时表达水平为0.06±0.02,41℃表达水平为0.15±0.04,43℃表达水平为0.34±0.04,对照组光照后温度为34℃,表达水平为0.05±0.01,<43℃时,随着温度的升高Caspase-9的表达量明显升高,F=14.914,P<0.001;MMT法结果显示,高剂量免疫金纳米笼子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F=5.774,P<0.001),且存在时间-效应(F=42.378,P<0.001)和剂量-效应(F=76.440,P<0.001)关系.结论:免疫金纳米笼子介导的光热疗法可以靶向杀伤乳腺癌细胞,上调Caspase-9的表达,是免疫金纳米笼子介导的热疗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 新型金纳米笼分子探针在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张爱薇;于德新;齐亚飞;郭卫华;马祥兴

    目的:探讨靶向金纳米笼( GNCs)分子探针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靶向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价值。方法利用GNCs构建CD44-PEG-GNCs分子探针;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与电镜( TEM)来检测4T1细胞对Au的摄取情况;用CCK-8检测该探针对4T1细胞活性影响;近红外激光照射4T1细胞后用CCK-8、Hoechst/PI双染检测GNCs的光热杀伤效果;用6 MV的X线照射4T1细胞并用克隆形成实验和Hoechst/PI双染来检测4T1细胞活性。结果 ICP-MS和TEM显示4T1细胞摄取大量GNCs,其中对CD44-PEG-GNCs摄取量约是PEG-GNCs的3~4倍;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GNCs对4T1细胞活力影响较小,48 h后细胞活力为81.2%;近红外激光照射及X线放射后CCK-8、Hoechst/PI 双染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光热治疗联合放射的含 CD44-PEG-GNCs的肿瘤细胞大量凋亡,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 GNCs分子探针细胞毒性小,对4T1细胞有较好的主动靶向作用,提示有对肿瘤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作用。

  • 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显像联合光热治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模型中的应用

    作者:洛小珺;李静;周纯武

    目的 构建偶联有曲妥珠单抗和荧光染料吲哚菁绿(ICG)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验证偶联后的纳米微粒(NPs)能否在体内外水平靶向乳腺癌细胞表面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受体.方法 构建纳米探针并检测其一系列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SK-BR-3对纳米探针的摄取能力.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纳米探针,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荧光成像观察NPs能否聚集于肿瘤部位.待NPs聚集于肿瘤部位后,利用近红外热成像系统监测近红外光照射时肿瘤部位的升温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Fe3 O4-trastuzumab-ICG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NPs的粒径为(25.93±4.25)nm.偶联后的NPs在828 nm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与ICG的荧光发射波长一致.NPs具有很高的弛豫率,为107.65 mM-1·s-1.近红外激光持续照射后,NPs溶液的高温度可达到57.8℃.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NPs可以靶向连接SK-BR-3细胞并进入内质网内.小鼠尾静脉注射NPs 24 h后,活体MRI肿瘤部位T2信号达到低.空白对照组、Fe3 O4-IgG-ICG组、曲妥珠单抗+Fe3 O4-trastuzumab-ICG组和Fe3 O4-trastuzumab-ICG组小鼠肿瘤部位ΔT2值分别为(3.1±1.1)、(4.4±0.9)、(11.3±3.8)和(30.7±4.8)ms,Fe3O4-trastuzumab-ICG组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体荧光成像显示,NPs在腹腔脏器及肿瘤组织一过性浓聚并经膀胱排泄,24 h后在肿瘤部位有明显聚集.近红外热成像实验显示,近红外光持续照射下,Fe3 O4-trastuzumab-ICG组小鼠肿瘤部位的温度可以达到49.4℃.结论 Fe3 O4-trastuzumab-ICG纳米探针有潜力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多模态显像剂及光热治疗的工具.

  • 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皮肤损伤与修复研究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作者:

    第十一期全国激光美容与抗衰老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第十一期全国激光美容与抗衰老新技术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14-04-12-013、I类学分8分),将于2014年6月20-23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主要学习内容:各种新型激光、光子技术的临床应用,包括褪红、祛黑、脱毛、塑身、面部年轻化、痤疮的光热治疗等;激光术与美容外科特殊病例展示及术后皮肤修护,常见面部问题皮肤的修复性治疗;皮肤性质测试、医学遮瑕、文饰技术及生活美容;激光美容术中常见问题或不良反应的应对及其处理。

  • 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出一种新型磁共振分子探针助实现肿瘤精准诊疗

    作者:

    肿瘤的精确诊断与高效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和研究热点,设计制备兼具诊断、监控和治疗等功能为一体,且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的纳米诊疗剂是实现肿瘤精准治疗的材料基础。普鲁士蓝作为一种古老的染料,是一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作为临床上治疗铊等放射性元素中毒的解毒剂,同时该材料因其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近年来在肿瘤光声成像(PA)和光热治疗中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

  • 金属硫化物量子点的物理性质及其在肿瘤光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霍峰;袁登越;尤超;邓文清;杨峰

    光热治疗( PTT)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金属硫化物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物理、化学性能,非常适合作为PTT剂。该文首先介绍了PTT的基本原理、评价方式及量子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主要综述了具有良好红外响应能力及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的金属硫化物量子点在肿瘤PTT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金属硫化物量子点的特点,对PTT中可利用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载锰焦糖碳纳米球在乳腺癌同步体内MRI与光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向颖;郭丽娟;王红;齐亚飞;郭卫华;王青;于德新

    目的 探讨载锰焦糖碳纳米球(Mn-CNS)在乳腺癌同步体内MRI与光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无水葡萄糖作为碳源制备焦糖碳纳米球(CNS),表面吸附Mn2+制得Mn-CNS.在pH=7.4、6.0、5.0的超纯水体系中分别配制锰浓度依次为0、0.14、0.28、0.57、1.14、2.28 mmol/L的Mn-CNS溶液,测定不同pH体系内Mn-CNS水溶液的MR信号值,得到弛豫率.评估Mn-CNS细胞毒性,病理检查评估系统毒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人巨噬细胞对Mn2+的摄取.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乳腺癌动物模型成功后,将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瘤内注射生理盐水+近红外激光(NIR)、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IR、瘤内注射Mn-CNS+NIR、静脉注射Mn-CNS+NIR.瘤内注射30 min、尾静脉注射12 h后,用808 nm激光持续照射肿瘤部位10 min,记录肿瘤部位的温度变化,观察各组相对肿瘤体积变化.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Mn-CNS(含Mn为4 mg/kg),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5 min、30 min、1 h、2 h、3 h、4 h、12 h、24 h、48 h、4 d采集MRI图像.采用t检验比较Mn-CNS孵育前后,不同细胞内Mn2+量的变化及不同处理组的肿瘤体积差异.结果 在pH=7.4、6.0、5.0的体系里,Mn-CNS弛豫率分别为5.42、3.48、0.18 L·mmol-1·s-1.在25、50、100、200 μg/ml的Mn-CNS培养浓度内,4T1细胞活力均维持在90%以上.MCF-7、人巨噬细胞均摄取一定量的Mn2+,摄取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F-10A摄取后细胞内的Mn2+的量稍高于摄取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荷4T1瘤小鼠尾静脉、瘤内注射生理盐水后,光热治疗10 min,小鼠肿瘤温度升高,肿瘤内注射Mn-CNS组>静脉注射Mn-CNS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肿瘤注射生理盐水组.光热治疗后,瘤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和Mn-CNS组的相对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4,P<0.05),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Mn-CNS组的相对肿瘤体积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5.193,P<0.05).荷4T1瘤小鼠尾静脉注射Mn-CNS后,肿瘤的T1信号强度逐渐上升,4 h达到强化峰值,之后信号强度值保持稳定并在12 h略下降,而后逐渐降低至正常;肾脏T1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与肿瘤组织一致,强化程度高于肿瘤,而肝脏组织强化程度低.结论 Mn-CNS生物相容性高并可自降解,同步实现靶向MRI和精准光热治疗,在乳腺癌一体化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负载吲哚菁绿和多柔比星的温敏胶束在MCF-7肿瘤细胞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宗玲;袁安然;朱耀;顾云双;戈延茹;沈松

    本文利用无规共聚法制备温敏胶束,通过物理吸附将光敏剂吲哚菁绿(indocyanine,ICG)负载在胶束上,在近红外光照射后,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使温度升高,达到相变温度后发生解聚,从而实现特异性治疗.采用透射电镜、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胶束进行表征;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进行负载,考察所制备载体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高临界溶解温度、光热性能及光控释药结果.此外,对空白载体及载药载体的细胞摄取、体外毒性及光热、光热-化疗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胶束p(AAm-co-AN)-g-PEG (PAAP)形状均一,呈类球形,粒径约45 nm,相变温度为43℃左右,CMC约为24 μg·mL-1;负载ICG及DOX后(DOX-ICG-PAAP),胶束粒径增加至88 nm,且光热效果明显,给予近红外光(808 nm,2 W·cm-2,2 min·h-1)照射后,5h药物累计释放率可增加到59.4% (pH 5.0);细胞实验结果显示,空白载体ICG-PAAP无显著毒性,可通过溶酶体途径摄取,结合化疗后,当DOX质量浓度为20 μg·mL-1时,照射3 min可杀伤70%以上的细胞.以上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胶束具有温敏性且毒性较低,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可促进药物加快释放从而实现光热化疗联合抗肿瘤的效果.

  • 载多柔比星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作者:沈松;吴琳;王成润;戚雪勇;戈延茹;金一

    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聚乙二醇(PEG)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3O4-PEG)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其表征,考察其光热效果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制备负载多柔比星(DOX)的Fe3O4-PEG纳米粒,研究其细胞毒性及联合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粒分布均一,在水中的载药量达21%,体外释放具有pH敏感性.细胞毒性实验(MTT)结果显示,空白纳米粒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载药纳米粒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联合治疗效果显示,光热治疗(PTT)可显著提高DOX的细胞杀伤作用.该研究表明,Fe3O4-PEG具有良好的光热效果及载药能力,可同时应用于肿瘤的光热及药物治疗,而这两种疗法具有潜在联合应用前景.

  • 磁性Fe3O4-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光热性能研究

    作者:沈松;吴琳;戚雪勇;戈延茹;金一

    目的 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磁性纳米粒,并对其光热性能、细胞毒性及体外光热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水热法合成Fe3O4,分别利用羧甲基壳聚糖(CMCTS)及壳聚糖(chitosan)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采用TEM、TGA等手段对制备的载体进行表征,考察纳米粒的稳定性及光热性能,同时采用MTT方法研究载体的细胞毒性、评价其光热治疗效果.结果 所制备的Fe3O4粒径均一、分散良好,CMCTS修饰的Fe3O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e3O4-CMCTS纳米粒无明显毒性,Fe3 O4-Chi-tosan由于稳定性原因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性;光热治疗结果显示,浓度为60 μg·mL-1的2种载体在808 nm激光(2 W·cm-2)照射5 min时,可杀伤90%以上的细胞.结论 所制备的磁性Fe3O4-CMCTS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低的细胞毒性及优良的光热效果,可以作为新型光热材料深入研究.

  • 157例CINI~Ⅱ宫颈光疗疗效分析

    作者:刘艳;史淑琴;郭峰

    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以KS系列光热治疗仪治疗15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Ⅱ患者,现将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报告如下.

  • 纳米银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晓静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纳米银作为纳米家族的重要一员,将银纳米化,其生物学功能产生了质的飞跃.研究人员将纳米银作用于体外恶性肿瘤细胞,发现纳米银具有抗癌作用.也有文献报道纳米银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方面有重要作用.现就纳米银的抗癌特性,在癌症诊断、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 载和厚朴酚介孔二氧化硅包覆聚吡咯纳米粒的制备研究

    作者:朱文静;张良珂

    目的 制备载和厚朴酚(HK)介孔二氧化硅(MSN)包覆聚吡咯纳米粒(PPy@MSN-HK),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首先制备聚吡咯纳米粒,然后在其表面包裹MSN壳层,再吸附HK,即得PPy@MSN-HK.依次从透射电镜图、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红外光谱分析、体外光热研究及体外释放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相似因子(f2)法分析释放曲线,并运用多种常用数学模型拟合溶出曲线.结果 透射电镜图显示,制备的MSN包覆聚吡咯纳米粒(PPy@MSN)粒径大小均一,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20.4±4.2) nm,多分散系数为0.042±0.010,Zeta电位为(-21.1±0.8)mV,载药量为(2.58±0.53)%,包封率为(75.04±0.95)%.体外光热实验结果表明,在照射激光功率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纳米粒质量浓度逐渐增大,纳米粒混悬液温度变化值明显增大,说明PPy@MSN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体外释放实验表明,PPy@MSN-HK与HK原料药的释放曲线不相似,分别以Ritger-Peppas、Logistic方程拟合佳.原料药释放曲线接近Ritger-Peppas方程(R2=0.997 32);PPy@MSN-HK释放曲线用Logistic方程拟合好(R2=0.997 88).结论 采用水溶液法成功制备了PPy@MSN-HK,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给药策略.

5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