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嵌合人/牛免疫缺陷病毒cDNA的构建及其在MT4细胞中的活性分析

    作者:杨怡姝;陈国敏;董温平;陈启民;耿运琪;曾毅

    目的构建嵌合人/牛免疫缺陷病毒(HBIV)cDNA,研究牛免疫缺陷病毒BIV Tat及LTR在人源MT4细胞中的活性. 方法 PCR扩增BIV的tat、LTR及HIV的 gag、pol、env片段,定向插入到pBluescript SK(+)载体上,嵌合质粒转染MT4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嵌合病毒中的基因转录,反转录酶活性测定嵌合病毒基因的表达. 结果 BIV tat、HIV gag在MT4细胞中均已得到转录,并已合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反转录酶. 结论在人源MT4细胞中,嵌合病毒的BIV LTR具有启动子活性,BIV Tat具有反式激活功能.

  • 包覆全氟戊烷的介孔氧化硅微球增效高强度聚焦超声表面消融离体牛肝

    作者:丁晓亚;邹建中;王琦;文静;马大钊

    目的 探讨包覆全氟戊烷的介孔氧化硅微球(MSNC-PFP)对HIFU表面消融离体牛肝的影响.方法 根据MSNC-PFP的浓度将50块离体牛肝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MSNC-PFP浓度为0)、0.25 mg/ml组、0.50 mg/ml组、1.00 mg/ml组、2.00 mg/ml组.超声引导沿消融线路径多点注射增效剂(即MSNC-PFP).通过HIFU线性扫描,以凝固性坏死束组合成面,6个面组合成体,对体腔内区域不直接消融.观察消融中声像图的改变.以TTC染色肉眼观察坏死范围,HE染色光镜下观察坏死程度.测量各组消融体积并评价消融效果,评价指标包括靶区覆盖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能效因子(EEF).结果 当MSNC PFP浓度在1.00 mg/ml以上时,声像上为团状强回声,3~5 min后消退;MSNC-PFP浓度越高,HIFU辐照区域的灰度值改变越大.0.50、1.00、2.00 mg/ml组总消融体积高于对照组,EEF值低于对照组(P均<0.01).1.00、2.00 mg/ml组的CI及EI值均高于其余各组(P均<0.05).肉眼观察凝固性坏死区表现为灰白色,未坏死区则表现为红色.光镜下见当MSNC-PFP浓度≥0.50 mg/ml时,形成的凝固性坏死带完整.结论 采用MSNC-PFP可增大HIFU表面消融离体牛肝的消融体积,减低EEF,从而提高辐照效率.

  • 连续和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离体牛晶状体致凝固性坏死的变化过程

    作者:刘珊;伍烽;邹建中;周文英

    目的 观察连续高强度聚焦超声(CHIFU)与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离体牛晶状体所致凝固性坏死的变化过程,分析占空比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个离体牛晶状体分为4组行HIFU辐照,声功率均为500 W,脉冲重复频率均为4 Hz,A组(CHIFU组),占空比100%,辐照时间1 s;B组,占空比50%,辐照时间2 s;C组,占空比20%,辐照时间5 s;D组,占空比10%,辐照时间10s.以高速摄影设备和被动空化采集(PCD)系统记录凝固性坏死的发生过程和焦域处发出的声散射信息,测算各组凝固性坏死体积,并对空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A组(CHIFU组)凝固性坏死出现的平均时间为0.41 s,B、C、D组分别为0.93、2.22、6.28 s;CHIFU辐照凝固性坏死出现时间早于PHIFU辐照.各组辐照后形成的凝固性坏死形态有所不同.A组(CHIFU组)凝固性坏死体积随辐照时间呈线性增长,B、C、D组凝固性坏死体积均呈非线性增长.辐照结束后,A组(CHIFU组)凝固性坏死体积为(12.99±2.11)mm3,B组为(12.69±1.79)mm3,C组为(12.09士1.93)mm3,D组为(6.94±1.54)mm3.D组凝固性坏死体积均小于其余3组(P均<0.05),A、B、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均有空化发生,A组(CHIFU组)幅度均方根值(RMS)曲线有突然增大的过程,B、C、D组RMS曲线呈周期性的变化,占空比越高,空化行为越剧烈.结论 CHIFU与PHIFU辐照所致牛晶状体凝固性坏死发生发展过程不同,调节HIFU辐照的占空比可影响凝固性坏死出现的时间及体积.

  • 胚胎移植的概述

    作者:於琴

    胚胎移植技术是继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工授精之后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是胚胎工程的重要组成技术.它是将一头良种母畜配种后形成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或几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生殖器官的相应部位,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的个体,也有人通俗地称之为"借腹怀胎".

    关键词: 胚胎移植
  •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云峰;陈虹;罗永艾

    目的:研究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哮喘组及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组,用TUNEL法检测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Fas蛋白的表达.结果: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组豚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指数(23.8±5.4)%显著高于哮喘组(4.6±0.7)%(P<0.01);肺组织Fas表达(OD值)(0.202±0.013)显著高于哮喘组(0.051±0.025)(P<0.01).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通过上调Fas蛋白在哮喘豚鼠肺组织的表达而诱导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

  • 一起牛甲状腺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作者:王言斌;朱晓云;陈立国

    1 流行病学情况我们2004-03-29晨接到一起食物中毒疫情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展开了流行病学调查.该建筑工地参加施工人员共计110人,有75人因2004-03-28晚食用牛喉头肉出现中毒症状,并住进了当地医院就诊治疗,对症治疗全部康复.牛喉头肉的来源是由某养貂大户于2004-03-25从新疆某肉联加工厂购进冷冻牛喉头肉数吨,2004-03-28上午该养貂户擅自出售给该建筑工地施工单位60 kg,当天下午煮熟后,供民工食用,6 h左右陆续有人发病,并及时送入当地医院.经调查75人2004-03-28晚饭均食用过该工地煮熟的牛喉头肉,其他35人均未食用,引起中毒的牛喉头肉均带有甲状腺组织.新疆某肉联加工厂所销售牛喉头肉出厂时,没有摘掉甲状腺组织,养貂户由于在喂貂之前摘掉了甲状腺组织,所以,所养得貂也没有出现中毒现象.

  •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测量牛离体肝脏剪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龙;袁建军;王绮;吴刚;马桂英;郭文清

    目的 探讨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牛离体肝脏剪切波速度测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使用牛离体肝脏,在取样线偏离中线0°~15°、15°~30°以及30°~45°条件下,分别将感兴趣区置于肝包膜下l cm、2 cm、3 cm、4 cm、5 cm处,测量剪切波速度,比较不同角度和深度下剪切波速度的差异.结果 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剪切波速度均有明显影响(F=21.53、18.26,P<0.01),且二者间存在交互作用;在0°~15°间各深度组剪切波速度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深度增加,测值重复性具有变差的趋势;取样线在15°~30°间以及30°~45°时,部分深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测量剪切波速度均有影响,取样线偏离中线不超过15°、深度不超过5 cm时,剪切波速度测值受影响较小.

  • 去脂牛血清白蛋白超载对NRK-52E细胞葡萄糖调节蛋白78、氧调节蛋白150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静;夏正坤;刘梦原;蔡晓懿;张莹;高远赋;樊中民;高春林

    目的 探讨去脂牛血清白蛋白(d-BSA)超载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对内质网应激(ERS)经典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氧调节蛋白150(ORP150)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1、5、10、20、50 mg/ml)的d-BSA超载NRK-52E细胞为实验组,以正常培养的NRK-52E细胞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GRP78、ORP150和细胞凋亡率的情况;观察作用时间(6、12、24 h)对d-BSA(20 mg/ml)超载的NRK-52E细胞GRP78、ORP150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情况.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NRK-52E细胞GRP78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ORP150的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NRK-52E细胞的凋亡率情况.结果 (1)浓度为1 mg/ml的d-BSA孵育NRK-52E细胞24 h后GRP78、ORP150的表达量及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浓度为5 mg/ml的d-BSA孵育NRK-52E细胞24 h后,细胞内GRP78、ORP150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浓度为10、20、50 mg/ml的d-BSA组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3)浓度为5 mg/ml的d-BSA孵育NRK-52E细胞12 h后,细胞凋亡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浓度为10、20、50 mg/ml的d-BS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4)浓度为20 mg/ml的d-BSA孵育NRK-52E细胞6 h后,细胞内GRP78、ORP150表达量即有增加(P<0.05);12、24 h后,两者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细胞凋亡率在浓度20 mg/ml的d-BSA孵育6 h后即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12、24 h后,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BSA超载NRK-52E细胞可以促进细胞内GRP78、ORP150的表达;当d-BSA浓度过大或者孵育时间过久,细胞凋亡率升高.

  • 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Meta分析

    作者:费贤树;曾谊;林云霞;宋梅梅

    目的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Biosis,纳入比较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9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卡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胸水吸收情况[ RR=1.12,95% CI (1.07.1.17),P<0.001],胸膜增厚情况[RR=0.28,95% CI(0.18,0.43),P<0.001]1年期复发率[RR=1.12,95%CI(1.05,1.19),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报道与微卡临床应用相关的严重系统性不良反应。结论母牛分枝杆菌用于辅助治疗结核胸膜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为获得更佳的循证医学证据,建议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 汉防己碱对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欣

    目的:研究汉防己碱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0.1 mg/kg)、汉防己碱高剂量组(8 mg/kg)、汉防己碱中剂量组(4 mg/kg)和汉防己碱低剂量组(2 mg/kg),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连续80天灌胃给予大鼠汉防己碱。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并取肝脏活体,检测大鼠血清学指标(ALT、AST、TP、ALB、LN、HA、PC-Ⅲ及Ⅳ-C胶原)并观察其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汉防己碱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相关血清学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治疗后汉防己碱高剂量组LN、HA、PC-Ⅲ及Ⅳ-C胶原水平分别为(45.36±1.92)ng/ml、(232.54±23.71)ng/ml、(30.69±2.93)ng/ml、(29.20±2.82)ng/ml;汉防己碱中剂量组LN、HA、PC-Ⅲ及Ⅳ-C胶原水平分别为(52.17±2.99)ng/ml、(283.12±23.19)ng/ml、(34.92±2.72)ng/ml及(34.81±2.92)ng/ml,均显著优于模型组。病理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汉防己碱高、中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的肝细胞水肿、变性和坏死情况均显著减轻。结论汉防己碱具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和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 以噻吩二羧酸肼实验结果作为鉴定牛分枝杆菌依据的可靠性研究

    作者:姜广路;梁倩;付育红;董玲玲;赵雁林;黄海荣

    目的 评估以噻吩二羧酸肼(TCH)实验结果作为鉴定牛分枝杆菌主要依据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对硝基苯甲酸和TCH培养基对406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将对MTB复合群中对5 mg/L的TCH敏感菌株再次接种至含2 mg/L的TCH罗氏培养基中进行敏感度测试,同时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和多位点PCR技术对TCH敏感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406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有3929株属于MTB复合群菌株,3929株中对5 mg/L的TCH实验敏感菌株为245株,245株中对2mg/L TCH仍敏感的菌株为20株,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和多位点PCR技术鉴定出245株分离株中仅有1株为牛分枝杆菌.结论 TCH实验浓度不论是5 mg/L还是2 mg/L,均难以成为鉴定牛分枝杆菌的可靠依据.

  •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作者:上官宗校;赵仁国;刘凌云;龚峰;慈晓;张鸣华

    目的 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测定菌苗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菌苗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随访1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人均年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结果 菌苗治疗组及常规治疗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9和8.09、3.39和2.99、2.03和2.20、3.23和3.48,P<0.05或P<0.01);而IL-6、IL-8、TNF-a、IgA则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6.97和5.83、8.17和8.31、9.13和8.85、4.01和2.88,均P<0.01).菌苗治疗组经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9、2.07、3.17,P<0.05或P<0.01);而IL-6、IL-8、TNF-a、IgA则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4.62、5.15、7.26、3.35,均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中,菌苗治疗组患者人均年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9和5.89,均P<0.01).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急性加重及住院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物EET促进血管生成的研究

    作者:王炎;王家宁;刘珍君;魏欣;肖啸;汪道文

    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表氧化酶代谢产物表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EET)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 endothelial cells,BAEC)、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BAEC培养,给予外源性EET刺激、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各种CYP表氧化酶(CYP2J2,CYP2C11,CYPF87V)转染后,采用细胞计数、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同时检测细胞趋化移行的改变,比较对Matrigel中毛细血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观察表氧化酶过度表达对鸡胚尿囊绒毛膜血管生成和大鼠缺血后肢毛细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各种EET刺激或表氧化酶病毒转染均显著促进BAEC的增殖、趋化和移行,并使Matrigel中毛细血管样结构的形成明显增加,且EET呈剂量依赖性效应,而合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抑制剂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抑制剂均可显著抑制上述效应,另外表氧化酶病毒转染尚能明显促进CAM小血管和大鼠缺血后肢毛细血管的生成.结论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CYP)表氧化酶及其代谢产物EET可显著促进血管的生成,可改善局部组织的缺血,其作用由MAKP和PI3K介导,部分效应由其对一氧化氮的上调作用介导.

  • 显微CT旋转步长对牛腰椎松质骨重建图像及数据的影响

    作者:陶剑锋;赵丹慧;吴成爱;綦慧;王宏刚;王娜

    目的:探讨显微CT对牛腰椎松质骨扫描时不同旋转步长对扫描时间、磁盘占用、重建图像质量及骨形态计量学数据的影响,为松质骨扫描设定旋转步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牛同一腰椎的8块矩形离体松质骨,尺寸为4×2×2mm,依次设定旋转步长为0.25°、0.30°、0.40°、0.50°、0.75°、1.0°、1.5°、2.0°进行显微CT扫描,将步长0.25°设为对照组,比较其他7个步长组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扫描时间、占用磁盘空间情况;分析骨体积(bone volume,BV)、骨表面积(bone surface,BS)、骨表面积密度(bone surface/volume ratio,BS/BV)、板状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plate model),Tb.Th(pl)]、板状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plate model),Tb.Sp(pl)]、板状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 (plate model),Tb.N(pl)]、杆状骨小梁直径[trabecular diameter (rod model),Tb.Dm (rd)]、杆状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 (rod model),Tb.Sp (rd)]、杆状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rod model),Tb.N(rd)]、骨小梁模式因子(trabecular bone pattern factor,TBPf)共10项骨形态学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步长0.25°组比较:(1)步长0.30°~1.5°的6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骨小梁结构清晰可辨,仍可较好反映松质骨标本的解剖学特征,而步长2.0°组骨小梁结构模糊,图像质量明显下降;(2)随着旋转步长的增大扫描时间、磁盘占用均呈线性降低;(3)骨形态计量学10项数据分析表明,步长0.30°、0.40°组各项数据与步长0.25°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V值自步长2.0°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Tb.Sp(rd)、TBPf值自步长0.50°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BS、BS/BV、Tb.Th(pl)、Tb.Sp(pl)、Tb.N(pl)、Tb.Dm(rd)、Tb.N(rd)7组数据自步长0.75°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牛腰椎松质骨进行显微CT扫描时,旋转步长0.4°扫描时,在保证重建图像清晰、数据精确的前提下,扫描时间短、磁盘空间占用低,适用于精确分析椎体骨形态计量学三维数据;1.5°扫描时,虽数据结果存在误差,但扫描时间快,磁盘占用低,且重建图像清晰、骨小梁完整,适用于快速观测椎体骨小梁影像学信息;2.0°扫描时,图像模糊、数据误差显著,不推荐选用.

  • 去细胞结合光氧化技术处理牛颈静脉抗钙化性能研究

    作者:李伟;吴忠仕;杨丽娟;刘哲亮;胡建国;刘文亮;胡野荣

    目的 探讨去细胞结合光氧化技术处理后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JVC)在体内的抗钙化性能.方法 取新鲜牛颈静脉20根,每根裁出4个带瓣血管片,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以染料介导光氧化、戊二醛、去细胞及去细胞结合光氧化4种技术处理.建立大鼠皮下包埋模型,2个月后获取组织标本,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钙含量;并应用X线、CT、骨密度扫描检测整体组织钙化情况.结果 (1)D组试片标本形态较完整,柔韧性好,无结节样改变;其整体组织钙盐密度明显低于A组及B组,与C组接近.(2)D组管壁组织钙含量显著低于A组及B组(P<0.01),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瓣膜组织的钙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1),与A组及c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细胞结合光氧化技术与传统戊二醛及染料介导光氧化技术比较,能明显提高牛颈静脉体内抗钙化性能.

  • BCG-PSN与手术或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探讨

    作者:刘建新;金龙玉;曹培国;洪朝;周永生;王赤林

    目的:探讨卡介菌核糖核酸(BCG-PSN)与手术或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120例欲行手术、化疗的原发性NSCLC患者各60例,分别随机分为3组(共6组):单纯手术/化疗组、对照组[胸腺肽(TPI)组]、实验组(BCG-PSN 组).用药前、用药后2周及用药后1个月分别测量患者外周血的免疫指标并进行比较. 结果:手术组术后2周组间、组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TPI组和BCG-PSN 组组间、组内比较部分测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化疗后2周单纯化疗组各项指标较给药前水平低,P<0.05;TPI组和BCG-PSN 组所测各项指标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个月TPI组、BCG-PSN 组组内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PSN、TPI与手术、化疗联合治疗NSCLC都能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患者的抗肿瘤能力,BCG-PSN优于TPI.

  • 荧光探测法探测兔甲状腺前哨淋巴结

    作者:柳桢;王家东;周争

    目的 通过将荧光示踪剂吲哚花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及其与小牛血清白蛋白( calf serum albumin,CSA)的复合体ICG:CSA注射入兔甲状腺中,观察其探测兔甲状腺前哨淋巴结的效果,为使用荧光探测法探测甲状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 将35 nmol/L的ICG 1 ml和35 nmol/L的ICG:CSA 1 ml进行荧光成像,记录两者的荧光总量.20只实验兔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实验兔,分别注射100 nmol/L ICG和35 nmol/L ICG:CSA 0.02 ml于兔单侧甲状腺组织内.再对该20只实验兔同侧甲状腺内注射美蓝0.02 ml.观察注射ICG、ICG:CSA和美蓝后前哨淋巴结的检出情况.结果 同等浓度和剂量的ICG:CSA溶液的荧光总量为ICG溶液的3倍.注射ICG和ICG:CSA的20只实验兔均有前哨淋巴结被检出,注射美蓝后有16只实验兔前哨淋巴结被检出.荧光探测法和美蓝探测法的准确率分别为95.8%和79.2%.结论 ICG和ICG:CSA作为荧光示踪剂探测兔甲状腺的前哨淋巴结具有满意的检出率.荧光探测法探测甲状腺前哨淋巴结具备在未来应用于临床的可能.

  • 小牛晶体上皮细胞传代培养及冻存前后的超微结构

    作者:陈凤华;陈翠真;王津津

    目的:本实验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比较了晶体上皮细胞冻存前后的变化,分析了晶体上皮细胞冻存的可行性.电镜下发现,传代的晶体上皮细胞经冻存前后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流式细胞仪显示,传代细胞冻存前细胞存活率为92.56%,冻存后为75.8%.因此,细胞冻存是保存晶体上皮细胞的有效方法.

  • 增殖细胞核抗原反义寡核苷酸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翁景宁;张惠蓉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反义寡核苷酸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第2代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用于实验.A~F组分别加入PBS、30 μmol/L PCNA 反义寡核苷酸、30 μmol/L PCNA 正义寡核苷酸、10 μg/L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10 μg/L bFGF及30 μmol/L反义寡核苷酸、10 μg/L bFGF及30 μmol/L正义寡核苷酸;常规培养24 h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和PCNA蛋白的含量.提取细胞mRNA,采用地高辛标记PCNA探针和Northen酶联吸附免疫杂交法,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A值)以表达PCNA mRNA含量.结果牛晶状体上皮细胞S期的细胞数量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A组为(15.7±1.8)%,B组为(7.9±0.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PCNA mRNA含量A组A值为 0.206±0.004, B组A值为0.173±0.0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PCNA蛋白表达率A组为(55.27±2.64)%,B组为(12.32±1.8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牛晶状体上皮细胞S期的细胞数量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D组为(23.4±2.8)%, E组为(19.9±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PCNA mRNA含量D组A值为0.576 ±0.021, E组A值为0.357±0.08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PCNA蛋白表达率D组为(76.40±0.43)%,E组为(35.58±4.0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CNA反义寡核苷酸可影响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内PCNA mRNA含量,使PCNA蛋白表达率下降;可改变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周期,使S期细胞数量减少,达到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 牛牙骨质来源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作者:侯建霞;曹采方;孟焕新

    目的探索体外分离培养牙骨质来源细胞(cementum-derived cells,CDC)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组织块法联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牛牙根表面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DC中与骨相关的标志物如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特异性牙骨质附着蛋白的表达;改良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培养增殖的细胞具有成牙骨质细胞的形态特征,经5次传代后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该细胞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为阳性,并有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牙骨质附着蛋白呈阳性着色.结论初步确定本实验首次成功分离培养了牛牙骨质来源的、具成牙骨质细胞特性的成牙骨质细胞.为进一步研究成牙骨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牙骨质生成和修复提供了条件.

207 条记录 2/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