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肺结核患者对10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为了了解老年肺结核的耐药特点,现将本院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对象:选择我院1996~1999年的60~82岁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分离培养,共分离出125株结核菌.
-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临床送检标本,采取法国制造的VITET2-compact对分离株进行鉴定与药敏检测.结果:分离出73株屎肠球菌,117株粪肠球菌;科室分布以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肾内科居多;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对两类菌株效果好,克林霉素、红霉素效果差,但是两类菌株对肠球菌的常用药物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当出现肠球菌感染情况时,应严格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菌株耐药特点等,便于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
志贺菌耐药特性及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机制研究
志贺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严重细菌性痢疾尤其是儿童菌痢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使其耐药性日益严重.为了了解温州地区临床分离志贺菌的耐药特点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机制,我们对从本地区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60株志贺菌,进行TEM、SHV、CTX-M、VEB、PER、GES、OXA等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和膜外排机制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致医院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由质粒介导,产ESBLs菌可以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形式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扩散,从而造成严重的医院交叉感染.为了解我院产ESBLs菌的发生率、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以控制产ESBLs菌的传播和流行,我们对1999年7月~2000年6月临床各科室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 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
肠球菌的耐药特点及药敏试验方法
肠球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细菌.据近些年的报道,肠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危害性越来越大.肠球菌往往对抗生素耐药或高度耐药,实验室能否准确检出耐药菌株对抗感染治疗的成败十分重要.针对肠球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国外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确定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案.以下将有关问题作简要介绍.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由革兰阴性(G-)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产生,是大多数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本研究中对314株G-杆菌中主要的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情况及其耐药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指导临床用药.
-
31例葡萄球菌败血症病原菌耐药特点及治疗对策
葡萄球菌是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比例明显升高,葡萄球菌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率明显升高.及时、准确地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葡萄球菌败血症的预后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笔者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1月-2006年12月间经血培养证实的31例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结核病患者对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核病(TB)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于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住院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养鉴定。进行4种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和4种二线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乙硫异烟胺)药敏试验监测,并对所有菌株在gyrA、gyrB、rrs、tlya、eis和ethA基因位点进行DNA测序以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得到31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12株耐卷曲霉素,8株耐氧氟沙星,4株耐卡那霉素,5株耐乙硫异烟胺,耐药率分别为38.71%、25.81%、12.90%和16.13%。7株菌为耐多药菌株,1株菌为广泛耐药菌株,耐药率分别为22.58%和3.23%。耐药菌株常见的突变位点是rrs1401,gyrA94和gyrA90。一线敏感菌株中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低于一线耐药菌株(P =0.012)。性别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33),年龄>40岁组的氧氟沙星耐药率低于其余两组(P =0.043)。结核初治组与复治组患者二线耐药率、CD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33、0.307)。结论 AIDS合并TB患者存在二线抗结核药物原发耐药,其中卷曲霉素耐药率高,其次是氧氟沙星。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病 耐药特点 分子生物学特征 二线药物 -
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的药物治疗
目的对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的耐药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对策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分类总结.结果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用糖肽类抗生素;治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联合用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选用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或大剂量β-内酰胺类药物+酶抑制剂;治疗产AmpC 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感染,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或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不动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药物.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院感染治愈率,减少耐药菌产生.
-
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及预防对策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俗称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种医疗器械及导管表面,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不合理应用,使得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多种耐药机制,容易产生多重耐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
酵母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
当前临床上酵母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又使酵母菌出现耐药现象[1],给临床治疗造成困难,已引起广泛重视.我们分析酵母菌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特点,旨在为临床医生防治酵母菌感染提供依据.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观察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主要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产ESBLs菌耐药性扩展到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1].它们很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流行和院外耐药菌的扩散.临床实验室应对此菌作出及时、准确的报告.现把我院ESBLs菌的发生率和耐药特点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
2006~2015年我地区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2006 ~ 2015年我地区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将我地区2006 ~ 2015年收集的经常规分离方法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属的菌株486株进行研究,均进行分离、纯培养,然后实施二十种生化试验,根据生化结果选取符合的菌株,实施血清鉴定,确定终结果,然后实施药敏试验,总结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其耐药情况.结果:486株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属的菌株终确定为志贺菌属425株,其中以福氏志贺菌多,其次为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迟缓发酵蔗糖较多,全部确定的425株中则有88株迟缓分解蔗糖,宋内志贺菌基本无分解蔗糖,但分解乳糖与蔗糖,鲍氏志贺菌中4型不分解甘露醇较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志贺菌主要对痢特灵、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及红霉素作用强,敏感率均不低于85%.结论:志贺菌属有自身的型分布、生化特性及耐药特点,应加强研究,以便为临床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肠球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研究
肠球菌引起医院感染已受到临床高度重视,由于有固有耐药又出现对万古霉素中介并多重耐药,成为临床治疗棘手的问题.为了解本院肠球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本院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2010-2013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属肠杆菌科,是临床常见的机会感染致病菌,广泛存在在自然界,常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可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伤口感染、脑膜炎等疾病,也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原因之一是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1]。为了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数、耐药特点,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检出数,ESBLs+检出率及药敏试验结果,相关抗菌药物用药频度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肺炎克雷伯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特征,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我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在老年患者常见的各种疾病中,感染或感染致死仍居首位.为此我们对我院临床确诊的1513株老年患者的病原菌与1494株年龄<60岁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以期找出我院老年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合理指导临床医生应用抗生素.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状况
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越来越成为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它不仅对现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同时对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也都不敏感,而且MRSA的多重耐药特点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医院和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之间产生的速度和阳性率也存在较大差异[1],而且这种感染经常难以治疗,形成对多种药物共同耐受等特点,因此MRSA常被称为“超级细菌”。1961年英国学者Jevons首次发现了MRSA,20世纪60年代中期,MRSA相继在加拿大和欧洲等许多国家出现,20世纪70年代末期急剧增加并遍及全球,20世纪80年代后期医院内MRSA感染逐年增多,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2]。虽然目前对MRSA的来源、多重耐药基因、耐药性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与多重耐药性表达有关的一些相关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MRSA阳性率却仍在逐年增长,并且增长的速度也非常迅速,耐药谱也在不断扩大。
-
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问题,患者常死于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病情凶险。且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象日趋严峻,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挑战。为了解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特点,本文回顾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连续5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的药敏特点,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
84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由于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酶烯类及氟喹诺酮类等超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阴沟肠杆菌在其选择性压力下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多重耐药形势日益严峻,临床治疗面临潜在威胁和挑战.为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点,本研究拟对临床分离的84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状况进行调查,以指导临床诊疗.
-
产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尤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产ESBL菌不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1].ESBL可以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形式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扩散.为了解本地区ESBL菌的发生率和耐药特点,以控制ESBL菌的传播和流行,我们对122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做了ESBL检测,并分析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