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结核治疗中出现颈部淋巴结结核2例
一、临床资料病例1:男,20岁,肺结核用3HREZ/6H2R2方案治疗,因颈部包块1月于1999年9月20日入院.检查:颈正中偏左有一3.8×3.5×2cm3包块,有波动感.胸片示双肺散在小斑片、索条状影.包块抗酸菌涂片阳性.
-
对王朝夫等“55例非特异性慢性内芽肿性炎中结核菌L型感染的探讨”一文的看法
本刊王朝夫等所写“55例飞特异性慢性肉芽肿性炎中结核菌L型感染的探讨”一文中所涉及的抗酸菌L型感染,临床病理医师对此不太熟悉.现刊发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林特夫教授对此文的看法,可加深认识.
-
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测抗酸菌的应用及评价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痰结核菌检查是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IP)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诊断结核基本的细菌学检查方法.我们采用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查抗酸杆菌,取得较好的效果.
-
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系列痰涂片的结果:系统综述
目前的国际结核病(TB)指南推荐在对肺结核可疑患者评价时应用3次痰涂片镜检以寻找结核菌.我们对符合3次痰标本结果标准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评价.通过对多个数据库和资源的检索,我们确定了共37个合格的研究.第3份标本中涂阳结果的增加(所有培阳病例作为分母的研究)和敏感性的增高(所有培阳病例作为分母的研究)是我们关注的主要结果.虽然各研究的方法和结果不同对数据综合构成了挑战,但亚组的分析提示对第3份标本的检查使结果和/或敏感性平均增加了2%~5%.把推荐的标本检查数量从3份减至2份(特别是在同一天收集的2份标本)对结核控制项目有利.有很多理由可潜在增加病例检出;许多实施性研究问题需要强调.如果按照国际间协调和标准化的方法,在痰标本镜检时应用现行技术检验哪种方法有效,这样的研究会是有用的,既可以增加本国的数据,又可进行研究之间的对比.
-
四川省首例马赛分枝杆菌感染肺病一例
患者,男性,58岁.2010年1月4日因咳嗽、咯痰、发热、盗汗2个多月在我所门诊检查.痰检抗酸菌++,X线胸片显示左上肺斑片状影,其内可见无液透亮区,诊断为左上肺结核并空洞,转诊至我市自井区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接受免费肺结核治疗,抗结核3个多月,咳嗽加重伴咯血,于2010年5月4日到我所就诊,门诊体检:体温37.2℃;呼吸18次/min;血压118/71 mm Hg(1 mm Hg=0.133 kPa);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左上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哕音,双肺未闻及干鸣音;心脏、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正常,痰检抗酸菌++,诊断继发性肺结核(左上)涂阳复治,给予肺结核复治方案:2DLZES/6DLE(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6个月),强化期给予力克菲蒺(D)、利福喷丁(Rft)、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治疗,巩固期给予力克菲蒺(D)、利福喷丁(Rft)、乙胺丁醇(E)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止血治疗,并做痰分枝杆菌培养.
-
涂片抗酸染杆菌可疑阳性的意义
背景:孟加拉国结核控制项目.目的:评价抗酸染色涂片可疑阳性(IUATLD/WHO,高倍视野<10/100)的频度及诊断价值,评估现行阳性标准的适用性.设计:分析实验室登记数据库,病人记录和痰标本收集策略的诊断结果结果:可疑涂片阳性在可疑患者检查中约占10%,在随访涂片中约占50%.在可疑患者中,若以1-9AFB/100HPF为标准,约10%的可疑涂片不能被平行标本的抗酸染色可疑涂片阳性所证实,而采用10AFB/100HPF的阈值时该比例为则7.5%.如果采用ATS推荐的1AFB/100HPF的阳性阈值,只增加1.5%的假阳性率,但可增加10%的确诊阳性病例,阳性结果增加超过了增加第3次痰检的结果.由于强化治疗后期进行的随访痰涂片总是和治疗失败及部理想的转归联系在一起而显示其重要性.结论:涂片可疑阳性结果并不罕见,不应被忽视.在结核控制项目地区具有可靠的抗酸染色镜检及质控的情况下应采用更低的阳性阈值.
-
结核病分类法实施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1998年公布的《中国结核病分类法》[1]在适应我国结核病控制基本国策,指导结核病控制和临床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结核病诸多方面的工作获得了效益,无论是防治工作还是临床工作方面,在确诊结核病,治疗结核病及疗效判定的标准化方面达到统一,使卫生部项目和国际贷款项目得以规范的完成.该分类法在实施过程中起到普及并完善了正规的痰抗酸菌检查程序,促进痰检质量的提高,达到疗效判断标准统一的作用.但是,该分类法在应用实施的过程中确实有不足之处,也存在着不能适应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大力度的需要,在此,笔者反映一下部分临床医生的意见.
-
脾脏结核合并脾周围炎一例
患者男,63岁,维吾尔族.于2000年9月因畏寒、高热,左上腹疼痛,消瘦1个月收入我科.查体:神志清、精神差,体温39.2℃,呈弛张热型;心肺(-),左季肋区深压痛(+),WBC 17.3×109/L,ESR 100 mm/h.肝功能正常,A/G 29.7/39.血液培养(-).血清结核抗体(+),PPD 强阳性,痰抗酸菌(-).胸片无结核影像.骨髓分析呈感染骨髓像.B超:脾实质回声不均匀,内见片状回声及不规则液性暗区.CT:脾脏增大,包膜下积液,内广泛散在低密度影.剖腹探查:脾增厚、质地硬,脾周被胃、网膜、横结肠及侧腹膜严密包裹,分离困难;锐性行脾被膜下分离,切除脾脏.术后剖开标本,脾实质内多发干酪样坏死灶,内有灰白色脓液溢出.术后病理诊断:脾结核伴化脓性炎症.术后继续抗痨治疗9个月.
-
应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治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NTM)系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结核、牛、非洲和田鼠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随着细菌学诊断的进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别技术的提高,AIDS的流行,医源性感染机会增多,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人口老龄化等各种机会增多,NTM病较前明显增加,但临床医生对此了解较少,经常将痰涂片抗酸菌阳性并有呼吸系统症状及X线胸片异常阴影者诊断为肺结核,造成误诊,甚至误诊为耐药结核病而给予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方案,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于NTM种类较多,根据生长快慢分为快生长分枝杆菌和慢生长分枝杆菌,根据分枝杆菌是否产色,将NTM分为4组,分别为Ⅰ组光产色菌、Ⅱ组暗产色菌、Ⅲ组不产色菌、Ⅳ组快速生长分枝杆菌。这些分类对NTM的诊断和治疗没有太大的影响。
-
肺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的临床诊疗
近年来由于结核病减少,本病的重要性相对地增加,占结核病床数的8%,成为重要的疾病.既往占本病发病的90%是细胞内型抗酸菌症,同时Kansasii型抗菌症也有增加.
-
活动性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探讨
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我们对本钢胸科医院2007.1-2011.1住院患者的100例活动性肺结核同时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调查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①根据病史、临床症状、X线、CT、痰查抗酸菌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
痰厚涂片法抗酸菌检出分析
当前,肺部结核在全世界有死灰复燃之势,结核病的诊断关键在于查到结核菌,结核菌的查找方法很多,简单、直观、经济的查找方法为厚涂片法,现将包钢医院2000年用痰厚涂片法抗酸染色查抗酸菌结果总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目前,结核病大有再次席卷全球之势,而造成结核病卷土重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日趋增加的细菌耐药.因此解决细菌耐药问题成为控制结核病的关键.我院从1993年起,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涂片抗酸菌阳性的复治.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抗酸菌冷染纸片法的制备与应用
传统的抗酸染色方法是采用加热石炭酸复红的齐-尼氏抗酸染色法,这种使用溶液并加热的染色方法操作起来较为复杂,染料也容易污染衣物和周围环境,而且染色剂也有一定的保存时效.我们在此法基础上,摸索出一种冷染纸片染色法,以滤纸为载体将染料附着其上,染色过程中不需要加热,不仅简化了操作步骤,方便了操作者,而其与传统的染色法具有相同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结核病患者家庭护理远程管理与疗效的关系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我县2002年以来,对此类患者采取集中规范化治疗.为探讨家庭护理与疗效的关系,2003-2005年,我们从防痨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4例抗酸菌涂阳患者,实施家庭护理远程管理,通过3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
锦州市近六年结核病项目门诊患者抗酸杆菌染色结果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属于分枝杆菌属,是1882 年郭霍从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发现.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分枝杆菌呈分支状生长,营养要求比普通细菌高,是一种生长缓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经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后,可以抵抗盐酸酒精脱色,故称此类细菌为抗酸菌.抗酸菌杆菌主要引起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为常见,所以加强疑似结核患者查抗酸杆菌,对于发现结核病患者及判断是否具有传染性、治疗效果意义尤为重要.目前,全球推广使用直接督导短程化疗策略,而实验室细菌学诊断是实现直接督导短程化疗策略的一个关键,对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成功起重要作用.
-
以基因检查快速检测耐药性的技术
一、药物种类与主要的耐药性机制表1所列为代表性抗菌药物及其耐药性机制概略,结核菌的耐药性机制几乎全系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异所致.鉴于核糖体RNA基因仅为1个及耐药性机制分析研究长足发展,现已报告了许多预测抗酸菌耐药性的PCR技术,并已在试制将变异序列固定于DNA芯片之试剂.有研究曾扩增检出抗酸菌耐利福平基因之RNA聚合酶β亚单位rpoB基因区应用PCR引物及该区之基因变异发生率.变异率依发生部位确有差异,但非单一.依研究室水平将此区扩增并行测序,以与感受性菌种资料进行比较即可轻易认定,采用高发生率变异位点为靶的寡DNA芯片研究用试剂现已有售.
-
多发性结核球1例报告
多发性结核球比较少见,本院发现1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34岁.1999年2月9日入院,主诉:咳嗽1个月,痰中带血5天.该患1992年患浸润性肺结核,在外院治疗,1994年因支气管扩张在我院外科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查体:体质消瘦,胸廊对称,轻度筒状胸,右胸壁一处手术疤痕,右肺呼吸音弱,左肺少许湿罗音.住院期间反复查痰抗酸菌,于7月5日查痰抗酸杆菌阳性(+).
-
2种集菌涂片法检测抗酸菌的比较
目的比较沉淀集菌法及漂浮集菌法2种集菌方法涂片检测抗酸菌的阳性检测率.方法对同一个病例在入院时同时用沉淀集菌法及漂浮集菌法涂片找抗酸菌.沉淀集菌法:取晨痰用NALC-NaOH法将痰液化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离心取沉淀,灭菌后涂片,染色,镜检.漂浮集菌法:取24 h痰加入0.1% NaOH水蒸汽浴灭菌后,加入汽油振荡,漂浮集菌,染色,镜检.结果检测93例患者的186份痰标本,漂浮法的阳性检出率为36.6%,沉淀集菌法的阳性检出率为76.4%.结论沉淀集菌法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漂浮法.
-
用HiCN试剂处理血性标本用于抗酸杆菌涂片检查
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是结核病诊断的经典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血性标本(如血痰,血性胸腹腔积液,血尿和血性脑脊液等)在抗酸染色检查时染色背景与抗酸杆菌对比不鲜明,查找辨认抗酸杆菌较困难.试用3%HCI、4%NaOH及HiCN 3种溶血剂来破坏标本中的红细胞,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观察抗酸染色效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