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朊毒体病治疗对策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言珍;高建梅;董小平

    朊毒体病又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是一类人畜共患的慢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表现为传染性、遗传性和散发性3种形式.朊蛋白PrPc向PrPSc的转化以及PrpSc的复制是TSE致病的关键.目前已发现多种化合物可针对朊毒体扩散和复制的不同环节在体外或动物模型中发挥一定的抗朊毒体活性,其中几种药物已进行了初期临床试验.近年来PrP抗体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提示主、被动免疫可能成为有效的防治策略.

  • 克-雅病临床护理初探

    作者:张娟;杜茵茵;陆艳;王小玲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发生在人类的由朊蛋白引起的一类临床罕见疾病,主要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组织的海绵样退行性改变.

    关键词: 克-雅病 朊蛋白 护理
  • 朊毒体病研究进展

    作者:王珍燕;卢洪洲

    朊毒体病(prion disease)又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组可累及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新型克雅病(vCJD)、Gerstmann-Straussler scheinker病(GSS综合征)及动物的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v,BSE,即疯牛病)、库鲁病knru等均属于该组疾病.

  • 克雅病诊治

    作者:王珍燕;卢洪洲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常见的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missible spongiform encaphalopathies,TSE),后者又称人朊蛋白病(prion disease),是一类少见的、致死性、亚急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朊蛋白病具有以下特点:①包括GSS综合征、kuru病、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FFI)、朊蛋白相关脑淀粉样血管病(PrP-CAA)、变异型蛋白酶敏感朊蛋白病(VPSPr)以及CJD.CJD又包括散发型(sCJD)、遗传型(gCJD)、医源型(iCJD)及新变异型(vCJD).②动物亦可发生这类疾病,与人朊蛋白病统称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③这类疾病的流行病学复杂而特殊,可以遗传,可以散发,也可以为获得性感染.④引起该类疾病的病原体朊蛋白具有传染性,vCJD的出现提示该病又可通过食物传播.见表1.

  • 朊蛋白调节Aβ介导的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初步探讨

    作者:刘桂冬;常杰;陈颂春;邵勇;赵德豪;魏文石

    目的 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细胞模型中验证PrPc朊蛋白(cellular prion protein,PrPc)是否影响神经细胞凋亡;在AD的细胞模型中探索PrPc是否影响β-分泌酶(β-site APP cleaving enzymel,BACE1)及在AD发病中重要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beta,GSK3β).方法 在稳定转染突变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swe)cDNA的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euro-2a,N2a)中过表达pCDNA3.1-Prnp,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细胞核DNA.另一方面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BACE1、GSK3β表达水平.结果 稳定过表达APPswe组与pCDNA3.1-Prnp+ APPswe组较正常对照组凋亡细胞增加,而pCDNA3.1-Prnp+APPswe组细胞核碎裂更明显.而三组之间BACE1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Pswe组与pCDNA3.1 -Prnp+ APPswe两组GSK3p表达量较正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Pc在AD发病中可能介导Aβ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

  • 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朊蛋白样传播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名扬;孟兰霞;肖宏

    神经变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A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功能障碍,而PD患者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震颤、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晚期往往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迄今为止AD和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两者共同的病理特征为特定脑区内蛋白质异常沉积,形成聚集体.这些特征性蛋白的聚集是当前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这些蛋白沉积导致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还存在争议.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D和PD患者脑内的病理性蛋白聚集体具有与朊蛋白(prionprotein)类似的病理特性,细胞内错误折叠聚集的蛋白质类似于一颗“种子”,可作为模板招募并诱导正常蛋白发生错误折叠,形成新的聚集体,甚至传播到邻近的细胞中,影响细胞开展正常的生命活动,导致神经元功能损伤[1].这种新发现的“朊蛋白样”传播机制可以部分解释AD和PD的发病和进展过程.本文旨在总结有关AD和PD中病理性蛋白朊蛋白样传播特征的新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克-雅病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小玲;卢洪洲;王珍燕

    朊毒体病是一类侵犯人类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性疾病.朊毒体病相同的病理为:中枢神经中致病性朊蛋白(PrPSc)的累积以及神经元空泡变性、缺失,神经胶质增生,淀粉样蛋白沉积及脑海绵状改变等.人类的朊毒体病目前已知的有克-雅病(CJD).

  • 很可能的克雅病1例报道

    作者:杜奉舟;李颖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一种由朊蛋白感染引起的进展性疾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痴呆、共济失调、肌阵挛和精神症状等,好发于50~70岁人群,感染途径包括受损皮肤黏膜接触含朊蛋白的血液或分泌物,进食患病动物制品,注射含病原体的生物制品或使用病原体污染的手术器械等,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为4-30年.根据病因,临床上将CJD分为散发性(sCJD)、遗传性(fCJD)、医源性(iCJD)及变异型(vCJD)[1].85%以上病例为散发性,发病率极低[2].本文近期诊断1例临床很可能的CJD,结合文献复习予以报道.

  • PrP 106-126肽段对分化PC12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东威;赵节绪;南善姬

    目的:研究朊蛋白106-126肽段对分化PC12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培养后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再加入朊蛋白106-126肽段,观察细胞存活率、线粒体形态学、线粒体膜电位和Ca2+-ATPase活性的改变.结果:细胞接触肽段后存活率下降28.9%;光镜下可见细胞贴壁不良,胞体缩小,细胞突起断裂缩短;电镜下可见核移位,染色质凝集,部分胞核呈碎块状,线粒体肿胀、嵴紊乱、断裂;膜电位和Ca2+-ATPase的活性随着肽段的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结论:朊蛋白106-126肽段对分化PC1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其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 异常朊蛋白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南善姬;张东威;赵节绪

    朊蛋白病是由异常朊蛋白在脑内蓄积所致.本文综述了朊蛋白的生化特性、异常朊蛋白形成机制、正常朊蛋白向异常朊蛋白转变机制、朊蛋白株和朊蛋白病在不同种属间传递的特点.

  • PrP可抑制tau介导的体外微管形成作用

    作者:韩俊;王小凡;姚海兰;高晨;李锋;张宝云;姜慧英;董小平

    目的研究朊蛋白(PrP)对微管相关蛋白(tau)介导的体外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我们从兔脑组织中纯化出微管蛋白,并纯化出原核表达的tau和PrP蛋白.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显示微管蛋白的聚集、tau对微管蛋白的聚集的影响,及PrP对tau介导的微管蛋白形成微管的影响.通过GST pull down实验研究tau与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PrP对tau与微管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电子显微镜负染显示纯化的微管蛋白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可聚集形成直径为25 nm的微管结构.在反应体系中加入tau后微管样结构的形成明显增加,而加入PrP后可显著地抑制tau对微管结构形成的促进作用.重组tau能与提取的天然微管蛋白在体外结合,而PrP可明显地抑制tau与微管蛋白的结合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tau蛋白可促进微管蛋白形成微管结构,而PrP可通过与tau的相互作用抑制微管的形成.

  • 脑脊液中特殊蛋白的检测与Creutzfeldt-Jakob病

    作者:孙瑞红;林世和

    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的人类神经变性疾病.确诊只能通过尸检或脑组织活检发现朊蛋白的病理性异构体(PrPSc).脑组织活检患者不易接受,而且容易造成医源性传播.目前的研究发现一些脑特殊蛋白与CJD的关系密切,尤其是脑脊液中特殊蛋白的检测对诊断CJD更有临床价值.

  • 脑脊液14-3-3蛋白对不同类型Creutzfeldt-Jakob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雪凡;林世和;赵珩

    大多数Creutzfeldt-Jakob病(CJD)患者的脑组织内都能找到朊蛋白(PrPsc)沉积.当PrPc转变为PrPsc时具有相对不溶性和抗蛋白酶性,在脑内聚集形成淀粉样结构.不同类型CJD其脑脊液(CSF)中14-3-3蛋白的阳性有很大的不同.现将CSF 14-3-3蛋白检测在不同类型CJD中的诊断价值作综述如下.

  • 朊蛋白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作者:陆俊杰;刘洁;赵莉;沈霞

    目的:探讨朊蛋白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外神经细胞中进行siRNA实验,并且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朊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颈内动脉注射同种血栓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随后静脉给予朊蛋白siRNA和对照siRNA。观察各组病死率、脑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和神经行为学分级的变化。结果朊蛋白siRNA能在体外降低朊蛋白的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能显著降低脑梗死大鼠病死率(朊蛋白siRNA组0:对照siRNA组30%)(P<0.05),改善脑梗死病理损害,如神经细胞变性(朊蛋白siRNA组5/20:对照siR-NA组10/14)、胶质细胞增生(朊蛋白siRNA组6/20:对照siRNA组12/14)、脑血管充血(朊蛋白siRNA组7/20:对照siRNA组11/14)和脑组织水肿(朊蛋白siRNA组5/20:对照siRNA组12/14)(P<0.05),以及改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表现(P<0.05)。结论朊蛋白siRNA能在体外神经细胞抑制朊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能够保护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的缺血损伤,改善肢体运动和协调功能,降低大鼠的早期病死率,改善组织损害程度;提示朊蛋白siRNA对大鼠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脑梗死 大鼠 朊蛋白
  • PrP105-132作用下体外小胶质细胞分泌IL-8及可能产生途径

    作者:杨蕴天;福泉

    目的 探讨PrP105-132作用下体外小胶质细胞分泌IL-8及可能产生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用PrP105-132干预小胶质细胞,并阻断NF-κB途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8含量,RT-PCR法检测细胞NF-κBmRNA水平.结果 朊蛋白肽段干预后小胶质细胞活化,胞体增大,细胞突起变短、消失,呈圆状、杆状、阿米巴状.同时细胞上清液中IL-8分泌量增多(P<0.01),阻断NF-κB途径后IL-8分泌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PrP能够诱导体外小胶质细胞分泌IL-8,IL-8产生主要依赖于NF-κB途径.

  • 鸡朊蛋白序列分析及结构特征探究

    作者:刁小龙;吴润;刘磊;王川;赵春林;王雄;管宏伟

    目的 分析罗曼鸡朊蛋白高级结构,探讨朊蛋白病种间屏障形成机制和朊蛋白构象转变机理.方法 根据GenBank提供的鸡朊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出8只罗曼鸡朊蛋白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结果 序列分析表明8只罗曼鸡朊蛋白基因ORF有两处发生碱基置换(243C→T,296A→G),其中243位点为同义码替换.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罗曼鸡和已知的68个物种的朊蛋白基因,获得基于PrP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进化信息,进一步依据同源建模法构建人和鸡朊蛋白三维结构模型.结论 不同物种朊蛋白构象同源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朊蛋白病种间屏障的形成,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正常朊蛋白转变为致病型构象.

  • 鼠PrP的无细胞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汤鑫;鞠传静;梁斌斌;李忠义;孟轲音;刘文森;郝镯;栾世慧;张晓晶;李莎;沈景林;万家余

    目的 成功的表达鼠的PrP,制备特异性的兔抗PrP多克隆抗体.方法 以BALB/c小鼠肝脏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运用PCR技术成功扩增了PrP23-231,将其克隆到pRSET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RSET PrP23-231.将该重组载体进行无细胞表达,然后对成功表达的PrP进行纯化,然后用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进行Western-blot鉴定.结果 通过Western-blot鉴定,有约30 kD的目的 条带,证明蛋白成功表达,并进行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并进行Western-blot鉴定,有约30 kD的目的 条带,证明成功制备了PrP的多克隆抗体.结论 成功表达了PrP23-231,并且成功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rP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朊蛋白106-126肽段对PC12细胞毒性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张东威;赵节绪;南善姬

    目的 研究朊蛋白106-126肽段在细胞水平上的毒性作用.方法 PC12细胞常规培养后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再加入朊蛋白106-126肽段,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变化.结果 细胞接触肽段后存活率下降.光镜下可见细胞贴壁不良,胞体缩小,细胞突起断裂缩短;荧光染色可见到突起缩短、胞核固缩并染成橘红色的凋亡细胞;电镜下可见胞质中出现空泡样结构,细胞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内侧并裂解成碎块状,可见凋亡小体.结论 利用106-126肽段感染分化的PC12细胞可能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朊蛋白毒性作用的理想模型.

  • 不同牛PrP合成肽段的抗原性研究

    作者:赵丽;王健伟;计融;韩春卉;于修平;洪涛

    目的研究PrP多肽的抗原性以及不同偶联方法对多肽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段牛PrP多肽(BoP1、BoP2、BoP3、BoP4)为半抗原,KLH为载体,MBS、戊二醛两种偶联方法进行偶联,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效价,并对两种偶联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动物均出现死亡,戊二醛偶联多肽免疫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水,MBS偶联多肽免疫小鼠未见其它异常反应;戊二醛偶联的4种多肽产生的抗体效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MBS偶联的KLH-BoP1、KLH-BoP2、KLH-BoP4产生抗体效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MBS偶联的KLH-BoP3抗体效价低于其它3种多肽(P<0.05);对同一种多肽而言,不同偶联方法KLH-BoP1、KLH-BoP2、KLH-BoP4所产生抗体效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戊二醛偶联KLH-BoP3产生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MBS偶联KLH-BoP3产生的抗体效价(P<0.05).结论 PrP多肽可作为半抗原刺激小鼠强烈的免疫反应,不同偶联方法,不同肽段抗原性不同,为抗PrP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 朊蛋白同源蛋白Doppel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徐琨;董小平;楚雍烈

    朊病毒病又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on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TSE),是一组累及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致死率可达100%,如人类的克雅氏病(CJD),动物的疯牛病(BSE)等[1].

91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