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听力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钟日英;曾援;彭珊萍;卢志文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听力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84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分为轻(胆红素水平在210~255 μmol/L之间)、中(胆红素水平在256 ~ 339 μmol/L之间)及重度(胆红素水平>340 μmol/L),按黄疸出现时间分为≤48 h组及>48 h组,并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与ABR阙值及黄疸出现时间与ABR阙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ABR异常率显著高于轻度组(89.5% vs60.7%) (P<0.05);黄疸出现时间≤48 h新生儿的ABR异常率显著高于黄疸出现时间>48 h新生儿(86.0% vs 63.4%),相关性分析发现,ABR阙值与胆红素水平呈现正关性(r=0.137),ABR阙值与黄疸出现时间呈现负相关性(r=-0.239).结论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水平是引发ABR阙值的重要危险因素,且黄疸出现时间越早,新生儿ABR阙值异常率越高.

  • 瞬态耳声发射对1 40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分析

    作者:李焕娣;李保英

    目的:探讨瞬态耳声发射(TEOAE)与听性脑干反应(ABR)联合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探讨听力损伤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新生儿265例和同期在该院产科出生正常足月新生儿1 139例进行听力跟踪筛查.结果:NICU住院新生儿179例(67.55%)通过初筛,66例(24.91%)通过复筛,20例未通过,经ABR检测有11例(4.20%)不合格,假阳性率为3.39%.产科正常新生儿初筛通过1 050例(92.19%),80例(7.02%)通过复筛,9例未通过,经ABR检测有1例(0.1%)不合格,假阳性率为0.7%,两组新生儿通过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TEAOE测试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客观等优点,但其只能反映耳蜗功能,不能用来诊断听神经病损,结合ABR测试,互相补充,才能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精确性、可靠性.早诊断早干预,大限度地降低耳性失聪引起的伤残.

  • 11730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王洪月;王美玲;陈亚秋;丁怡冰;刘爽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和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方法:新生儿出生3~5天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及有听损伤高危因素的于42天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快速脑干反应进行复筛;异常者于3个月时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第1次诊断,仍异常者6个月用听性脑干反应和多频稳态反应第2次确诊;有听力损失的采取干预措施并进行随访.结果:初筛时正常儿未通过率为16.8%、高危儿为38.2%;42天复筛阳性率为13.4%;3个月接受第1次诊断的有388例,其中222例(362耳)结果异常;6个月接受诊断的有107例,其中91例(157耳)异常;天津市先天性耳聋发病率为1.9‰左右.结论:先天性听力损失是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因此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势在必行.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复筛率低,跟踪、随访情况差,因此加强宣传减少漏筛尤为重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提高聋儿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措施

    作者:聂文英;吴汉荣;宫露霞;刘玉俊;林倩;戚以胜;相丽丽;李应会;李惠

    目的:了解我国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及康复现状.方法:10所医院应用耳声发射技术(()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进行统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并干预.结果: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活产数23 355例,21 179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率90.7%,初筛未通过2 547例(12.0%),其中2 231例(87.6%)进行了复筛,复筛率87.6%,复筛未通过156例,进行听力学评估118例,未通过者的听力学评估率75.6%.确诊新生儿听力损失80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8‰,双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8‰.听力损失临床原因不明者77.5%(62/80),孕期和围产期因素15.0%(12/80),先天性听力损失家族史7.5%(6/80).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提前19.7个月,总的干预率47.4%(9/19),1岁以内干预率26.3%(5/19).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确诊年龄提前,但还需努力完善随后的干预工作.

  • 听性脑干反应消失婴幼儿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

    作者:郭素英;刘建菊;蔡开贵

    目的:通过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测试技术,了解婴幼儿残余听力情况,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异常组.对照组40例(80耳)为听力正常婴幼儿;异常组60例(120耳)为听性脑干反应(ABR)消失婴幼儿.2组分别进行声导抗测试、ABR、ASSR检测.对比观察不同组别间ABR、ASSR引出率及反应阈值.结果:1对照组ASSR在0.5、1.0、2.0和4.0 kHz点引出率为100%,反应阈分别为21.0±9.73、23.5±7.25、20.15±7.5、17.65±7.78,ABR反应阈为24.0±6.53.2异常组ASSR在0.5、1.0、2.O和4.0 kHz点引出率分别为55.8%、68.3%、46.7%、25.0%,反应阈分别为88.4±9.9、99.1±9.9、100.7±8.5、98.8±6.5.结论:ABR测试具有快速、无创、客观等优点,为较好地婴幼儿听功能检查方法,但其频率特性差、输出强度小,难以真实地反映极重度婴幼儿的残余听力情况,ASSR有较好频率特性,对极重度聋婴幼儿是否有残余听力存在有较好诊断价值,是婴幼儿听力损失定量诊断方法.

  • 听性脑干反应与听觉稳态反应对233例听力复筛未通过婴幼儿早期听力测试结果分析

    作者:张东红;王玉璟;马秀岚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与听觉稳态反应(ASSR)在听力复筛未通过婴幼儿早期听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233例(466耳)听力复筛未通过的婴幼儿使用ABR、ASSR测试,进行听力学初诊及复诊.分析ABR与ASSR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233例婴幼儿,在1~3个月时初诊听力正常64例,单耳或双耳听力损失169例,其中轻度88例,中度60例,重度12例,极重度9例.6个月时复诊106例,听力正常60例,听力损失46例,其中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极重度9例.失访63例.结论:ABR与ASSR联合应用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为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 不同胎龄早产儿听力筛查结果及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陈惠兰;赵娜;吴菲;冯向春;单若冰

    目的 研究不同胎龄合并不同高危疾病早产儿的听力发育状况及听力损伤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862例早产儿进行听力筛查,按照胎龄分为4组:胎龄≤30周组,31 ~32周组,33~34周组,35~ 37周组,针对不同胎龄阶段早产儿发生听力障碍的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x2检验分析,并研究不同疾病状态对其的影响.结果 胎龄≤30周、31~32周、33~ 34周、35~ 37周听力复筛未通过率分别为36.21%、18.90%、9.75%、5.89%.行ABR检查后各组总未通过率分别为13.79%、6.30%、2.97%、2.04%.体重<1 500g早产儿听力检测未通过发生率高[OR(95% CI):2.386 (1.052 ~5.415)],且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均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57、1.434、1.906).结论 早产儿胎龄与听力损伤危险性呈负相关,高胆红素血症、窒息、感染、极低出生体重等因素均为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

  • 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分析

    作者:王传军;杨广红;崔香莲;王继志;纪玉珍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减少听力残疾儿的发生.方法:用OTICON MAICO ERO·SCAN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在28 d内初筛,在3个月内复筛,听性脑干反应(ABR)在6个月进行确诊.结果:初筛率65.41%(50 271/76 855),异常率23.03%(11 577/50 271);复筛率61.26%(30 800/50 271),异常率5.63%(1 734/30 800);复筛异常转诊率2.09%(643/30 800),经ABR检测听力异常率0.44%(135/30 800).其中,左耳55例,右耳38例,双耳42例.结论:TEOAE和ABR听力筛查技术可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敏感性、精确性,确诊听力障碍患儿,指导其听力障碍早期干预和康复.

  • 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在婴幼儿听力测试中的应用

    作者:缪川梅;吉鎏;谢利生

    目的:利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对婴幼儿听力进行测试,评价ASSR在婴幼儿听力测试中的价值.方法:对41例(82耳)婴幼儿行ABR和ASSR测试,分别记录测试结果,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敏感性(χ2检验).结果:20耳(24.4%)未引出ABR,2耳(2.4%)全频未引出ASSR,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ASSR在频率特性、刺激强度以及客观性上优于ABR.

  • 听力学检查结果预测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及类型的研究

    作者:杨花荣;延青;刘妮;白雅婷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对听力损失程度及类型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485例,利用ABR检测、声导抗检测、40Hz听觉相关电位检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检测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初筛、复筛及复查.结果 485例新生儿ABR听力损失初筛发现49耳轻度(10.10%)、31耳中度(6.60%)、30耳重度(6.19%)、23耳极重度(4.74%),左耳听力损失占13.20%,右耳听力损失占14.23%;ABR听力损失复筛发现33耳轻度(6.80%)、25耳中度(5.15%)、22耳重度(4.54%)、14耳极重度(2.89%),左耳听力损失占9.90%,右耳听力损失占9.48%,初、复筛左右耳听力损失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485例新生儿ABR听力损失初筛发现84耳感音神经性聋(17.32%)、17耳传导性聋(3.51%)、32耳混合性聋(6.60%),ABR听力损失复筛发现59耳感音神经性聋(12.16%)、16耳传导性聋(3.30%)、19耳混合性聋(3.92%),以感音神经性聋耳数显著(P<0.05).485例新生儿ABR听力损失初筛发现434耳A型声导抗峰型(89.48%)、19耳As型声导抗峰型(3.92%)、31耳B型声导抗峰型(6.39%)、1耳C型声导抗峰型(0.21%);ABR听力损失复筛发现452耳A型声导抗峰型(93.20%)、9耳As型声导抗峰型(1.86%)、23耳B型声导抗峰型(4.74%)、1耳C型声导抗峰型(0.21%).ABR听力损失初、复筛声导抗峰型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ABR检测对左右耳听力损失程度无预测作用,但可预测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类型.在新生儿筛查后更应建立健全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诊断网络随访机制.

  • 听性稳态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检测对老年噪声性耳聋患者的意义

    作者:石峰;李冬梅;杨锐睿;苏玉静;费秀静

    目的 探析噪声聋患者的客观听阈评估工作中听性稳态反应(ASSR)与听性脑干反应(ABR)的临床意义.方法 31例老年噪声聋患者为观察组,18例正常听力者(共40只耳)为对照组.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纯音听阈在3 000、4 000及6000 Hz的频率与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50、500、1 000及2000 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各频率的纯音阈值与ABR反应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250、500 Hz的纯音听阈与ASSR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频率的纯音听阈与AS-SR反应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000 Hz频率处的纯音听阈与ASSR反应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SR频率特异性较好,在噪声性聋的客观评估及伪聋的鉴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社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与护理干预

    作者:张庆

    听力语言残疾位居我国各类残疾的首位,而听力损害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所有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0.1% ~0.3%,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约占0.1%.听力障碍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之一[1].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国内外报道表明,正常新生儿和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的差异较大,正常新生儿约为1%o~ 3‰,高危因素新生儿约为2% ~4%.

  • 听性脑干反应在脑外伤后听力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

    作者:王莹;兰艳丽;王临轮;余开华;赵维;王天生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伴发听力损伤的患者听性脑干反应的特点及其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颅脑外伤伴发听力障碍的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为观察组,选健康正常成年人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对观察组受伤后2周内及6个月后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听性脑干反应波特点及其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人听觉阈值的95%置信区间是[10.24-19.33] dBHL.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听觉阈值分别为52.24± 21.75 (dBnHL)、11.36± 3.02(dBn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主波Ⅰ、Ⅲ、Ⅴ出现率为100%,观察组的出现率分别为78.00%、66.00%、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Ⅴ潜伏期均延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受伤2周内和6个月后Ⅰ、Ⅲ、Ⅴ出现率明显增加,潜伏期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改善组患者Ⅰ、Ⅲ、Ⅴ出现率略有增加,潜伏期缩小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听性脑干反应主波Ⅰ、Ⅲ、Ⅴ缺失,潜伏期缩小,若此种变化持续不改善,预示着听力损伤预后较差.

  • 尿激酶治疗感音性耳聋疗效观察

    作者:朱琦;韩晓梅;姜雪红

    我科自1992年起将尿激酶(UK)用于治疗感音性耳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经纯音测听及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确诊为感音性耳聋67例:男44例,女23例.年龄:16~62岁,其中左耳38耳,右耳29耳.随机分治疗组41耳,对照组26耳.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和听力损失程度相仿,均为高频骨导听力下降,具有可比性.临床症状以听力突然迅速下降为主或伴有耳鸣.

  • 听性脑干反应未引出新生儿的听觉稳态诱发电位、40 Hz 听觉相关电位分析

    作者:胡琪;李玉茹

    目的:明确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 ABR)未引出新生儿的听力状况。方法对25例(32耳)复筛未通过,ABR未引出而1000 Hz鼓室声导抗正常患儿,进一步检测听觉稳态诱发电位( 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 , ASSR )及40 Hz 听觉相关电位(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 , AERP)。结果 ASSR在0.5,1,2,4 kHz引出率分别为43.8%,59.4%,68.8%,87.5%。40 Hz AERP在0.5,1,2 kHz处的引出率为62.5%,68.8%,65.6%。结论 ASSR及40 Hz AERP检测能够弥补ABR未引出患儿听力评估的不足,两种方式结合能更准确全面地评估新生儿听力。

  • 噪声性听力损伤听性脑干反应的观察

    作者:陈珂忠;杨利民

    对40例柴油机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为噪声性听力损伤和噪声性耳聋提供先进的测试方法及客观诊断指标。1 材料与方法选择接触柴油机噪声强度在100~115dB(A)范围内的试车工人40名,其中男性32人,女性8人。测试前均进行耳鼻咽喉科及内科检查,排除非噪声致聋因素。在脱离噪声环境12~16h后进行纯音听力及ABR测试。采用符合ISO零级标准的丹麦产AS-79型纯

  • 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在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徐发林;庄方莉;白琼丹;程秀永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应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差异和意义.方法 对197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同时进行ABR和DPOAE检查,异常者于生后3-4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197例患儿临床上无明显胆红素脑病表现,ABR和DPOAE的总异常率分别为76.65%和14.47%;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ABR异常率越高(P<0.01),而DPOAE异常率与黄疸程度无明显相关性;DPOAE异常者多并存潜在的围生期其他导致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重度ABR异常者在生后3~4个月复查时仍有40.7%无改善.结论 临床上无明显胆红素脑病表现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ABR异常率高,对此类患儿进行听力检查应先ABR后DPOAE或者两者同时进行以避免漏诊.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损伤的研究

    作者:杜志方;刘芳;李建红;吕朝霞;郭志梅;周春风

    目的 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了解其听力损伤的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05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DPOAE检查,其中有17例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同时进行ABR检测.105例新生儿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轻、中、重度3组,中、重度黄疸新生儿再分为溶血组与非溶血组,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DPOAE总异常率为33.7%.DPOAE异常率随着胆红素浓度增高逐渐增高,42 d后逐渐恢复;溶血组DPOAE异常率(48%)较非溶血组异常率(35.23%)高;胆红素脑病组ABR的异常率(61.76%)与DPOAE异常率比较(47.06%)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耳蜗功能异常,但可逐渐恢复.新生儿溶血是引起胆红素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之一.ABR与DPOAE联合应用对早期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损伤比单独应用更准确.

  •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快速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新生儿听力

    作者:刘生荣;詹磊磊;陈桂霞

    我科采用单纯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技术和DPOAE、快速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联合技术检测3 530例新生儿听力,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听力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行客观听功能测试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颖;遇违君;崔景利;刘芳;曲研

    目的 探讨对听力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行耳声发射(OAE)、听性脑干电位(ABR)等客观听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听力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81例(93耳)作为耳鸣组,并依据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耳鸣组和外周性耳鸣组;同期门诊就诊的无耳鸣正常听力患者36例(共72耳)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行OAE检测,包括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ABR检测.结果 耳鸣组TEOAE检出率为77.42%,低于对照组的1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鸣高调组、低调组TEOAE检出率分别为82.61% (38/46)和72.34% (34/47) (x2=3.425,P>0.05;x2=10.585,P<0.05).耳鸣组患者在0.5、1、2、4、8 kHz频率处的DPOAE检出率分别为60.21%、54.84%、46.24%、41.94%和32.26%,各频率的DPOAE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5,P=0.017).低调组在0.05、0.75、1、2 kHz的DPOAE反应幅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调组在4、6、8 kHz的DPOAE反应幅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枢性耳鸣组和外周性耳鸣组的大Ⅲ波小Ⅴ波检出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性耳鸣与对照组患者SP/AP比值>0.40者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听力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行客观听功能检测可以发现早期的功能改变,对疾病做出相应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513 条记录 8/26 页 « 12...567891011...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