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的全程护理

    作者:袁碧军;傅文珍

    总结60例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的全程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评估和心理护理,同时协助医生做好造口定位;术后加强造口护理和一般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出院后做好卫生宣教,定期随访和组织造口联谊等.60例患者恢复良好,均能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无造口并发症.

  •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蒋丹红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膀胱全切后,原位新膀胱术已成为尿流改道的首选方式[1]。本次研究总结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

    作者:殷民;杨燮樵;李仲宜;杨远清;李如兵

    目的探讨一种全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方法.方法采用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治全膀胱切除患者10例.结果随访24~36个月,贮尿囊平均容量400ml,平均内压12cmH2O,插管容易.结论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容量大,内压低,可控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尿流改道方式.

  • 改良Indiana尿囊和Penn尿囊术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心男;徐刚;季敬伟;吴海啸;李瑞阳;余谦;吴汉;汪定海;王先道

    目的 探讨改良Indiana尿囊和Penn尿囊术的疗效,以改善全膀胱切除术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25例膀胱切除病人分别施行了改良Indiana尿囊(14例)和Penn尿囊术(11例),并对尿囊容量、压力、可控性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平均随访时间22.5个月。结果改良Indiana尿囊和Penn尿囊的平均大容量在术后3个月时分别为(461.18±67.89)ml和(482.73±3±59.79)ml,囊内压分别为(1.80±0.46)kPa和(1.87+0.52)KPa,在术后1年时其容量分别增至(626.83±61.56)ml和(593.27±71.35)ml,而囊内压则分别降至(1.37±0.46)kPa和(1.23±0.32)kPa。16例用阑尾作为输出道者尿控良好,而9例用回肠作输出道者有3例出现部分失禁。无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和严重的代谢紊乱发生。结论 改良Indiana尿囊和Penn尿囊具有大容量、低内压以及较好的顺应性,是理想的可控性尿转流术,阑尾输出道的控尿效果优于回肠输出道。

  • 输尿管皮肤造口在膀胱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许海斌;关超;谷明利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治疗复发性或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双输尿管并行右下腹壁造口术式,即将左侧输尿管于骶前经乙状结肠腹膜后转移至右侧与该侧输尿管一并引出腹壁,形成双乳头,输尿管内各置入支架管1根,外接集尿袋.治疗12例复发性或浸润性膀胱癌.结果:术后尿液引流通畅,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2个月至1.5年,无乳头缺血、坏死及内陷,无肾盂肾炎.外口狭窄2例,均经斑马导丝引导下重新置入单J管支撑后引流恢复通畅.经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B超检查,双肾无明显积水.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特别适合晚期膀胱癌、全身情况差、老年及不宜行复杂手术的高危患者.

  •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近期并发症比较

    作者:何金祥;于德新;毕良宽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RC)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作为回肠膀胱组,40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作为新膀胱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析2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90 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 回肠膀胱组手术时间为(298.86±31.7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5.34±5.18)d,与新膀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肠道恢复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轻中度、重度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C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荐的膀胱替代手术方式.

  • 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附6例报告)

    作者:董登云;郑宏祥;房森

    目的 观察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例膀胱癌患者行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折叠乙状结肠约25 cm后全层切开,缝合成低压袋,顶端固定在骶岬处,两输尿管并腔后从低压袋上方引入,作外翻乳头插入式吻合.结果 术后患者尿控率100%,无吻合口狭窄及尿失禁,无上尿路积水,未发生明显酸碱平衡紊乱.结论 改良Sigma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低、术后尿控满意,是一种生理干扰小安全并简单易行的尿流改道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膀胱术

    作者:张端卫;冀荣俊;孙超;杨大强;孙毅伦;蒋敏;王胜利

    目的 探讨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对11例浸润性、多发性、复发性膀胱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后,应用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治疗.结果 11例患者随访5~60个月,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控尿满意,自行插管导尿容易,白天插管导尿4~5次,夜间1~2次,容量300~460 ml,无输尿管反流,无高氯性酸中毒发生.结论 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是一种可控性尿流改道的较好术式.

  • 缩窄回肠悬吊增强可控膀胱术1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冀荣俊;孙毅伦;张端卫

    目的 现察缩窄回肠悬吊增强可控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膀胱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验证缩窄回肠悬吊增强可控膀胱术临床效果.结果 10例手术顺利,患者随访3~48个月,贮尿囊平均容量460 ml,无输尿管返流,白天拉尿良好.容易插管排尿.结论 缩窄回肠悬吊增强可控膀胱术具有贮尿囊容量适当、内压低、控尿良好等.

  • 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12例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蔡惠贞;刘美珍;黄晓华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肿瘤,分为表浅性和浸润性两类.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多发、复发、浸润性肿瘤均应考虑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后进行尿流改道.全膀胱切除术后回肠原位膀胱术能保留完全的控尿排尿功能,无需佩戴集尿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但是由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共收治膀胱癌的患者257例,其中行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患者有12例,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5例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

    作者:刘小琴;黄白桦;付建琴

    膀胱肿瘤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自开展以来至今有40余年的历史,虽延长了生命,但手术涉及尿路和消化系统,存在许多并发症且将永久性尿流改道,因此对回肠膀胱术者进行整体护理至关重要.

  • 回肠膀胱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作者:林金云;张敏卿

    膀胱癌在我国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近几年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根治性全膀胱切除仍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Bricker式术)仍是目前常用的尿流改道术式.

  • VIP原位回肠膀胱术9例

    作者:安黎明;李超;赵俊华;刘东明;黄翼然

    目的 探讨VIP原位回肠膀胱术在膀胱癌膀胱全切后膀胱替代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9例男性膀胱癌病人行全膀胱切除后应用改良VIP原位回肠膀胱术.所有病例均行双侧淋巴结清扫,均在前列腺尖部切断尿道,截取末段回肠段,切开去管,用95%酒精处理肠黏膜,双重折叠肠段,重建成一个卵圆形储尿囊,采用改良式Le Duc黏膜下隧道吻合法将双侧输尿管吻合于回肠.结果 9例病人术后随访5个月~5年,平均4年.白天完全尿控6例,尿失禁3例,夜间完全尿控5例,尿失禁4例.9个月后储尿囊容量300~550 ml,平均450 ml;静止期压力(cmH2O)3.99~20,平均11.08;充盈期压力(cmH2O)10~20.4,平均18.36;平均尿流率13 ml/s,不稳定膀胱2例,残余尿阳性(>60 ml)1例.尿道吻合口漏1例,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查B超,单侧肾轻度积水1例,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1例.血电解质、CO2-CP、BUN及Cr均正常.结论 VIP原位回肠膀胱术设计合理,压力低,容量高,抗反流,新膀胱接近生理形态,截取回肠段少,对肠道功能影响小,术后控尿功能良好,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原位新膀胱术.

  •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作者:张铭斌;岑和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在泌尿外科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上尿路梗阻的引流,尿瘘、尿外渗以及出血性膀胱炎的尿流改道,为经皮尿路结石取出及其他内镜操作提供操作通道等[1].本文就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作一综述.

  • 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患者尿流改道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作者:马曜辉;郭亮;张楠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患者尿流改道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13例),回场代膀胱术组(15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32例).观察各组手术用时、出血量、住院时间、近远期并发症、1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等.结果 与其他两组比较,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更快(P<0.05);各组术后1年生存率、近远期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3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维度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尿流改道,并发症少,接近正常生理排尿,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高;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手术较为简单,但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及肾功能损伤,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回肠代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低于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因此,若患者病情等各方面条件均允许的情况下,尿流改道方式可首选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 指探法经皮耻骨上膀胱高位微造瘘术(附56例报告)

    作者:邹晓峰;袁源湖;黄明;肖运政;肖日海;李旺林;罗道升

    自1997年11月至2001年8月采用指探法经皮耻骨上膀胱高位微造瘘术行暂时性尿流改道,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作者:朱斌;项明峰;潘正跃

    目的 分析因膀胱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后的尿流改道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1年6月~2008年1月我院因膀胱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并尿流改道的病例共69例,其中回肠膀胱术37例,回肠新膀胱术32例.就两种尿流改道的术式的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69例手术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回肠膀胱术者出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肠梗阻近期并发症7例;回肠新膀胱出现近期并发症共6例.回肠新膀胱其中3例需压腹排尿或间断导尿,2例女性出现夜间尿失禁,其余术后能自行排尿.术后复查膀胱镜均未见尿道肿瘤复发.结论 接受原位新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要优于接受非可控性尿流改道的患者,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尿流改道方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全膀胱切除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6例报告

    作者:袁剑;欧阳唐锋;钟少云;刘江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除术后盲结肠膀胱的疗效.方法 对6例膀胱全切除患者4例采用Indiana膀胱成形术,2例采用去带盲结肠膀胱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3~10年,5例患者贮尿容量大,压力低,可控性能好,达到了可控性尿流改道的要求,1例患者术中发现结肠肝曲内腺癌,代膀胱容量偏小,1年后发现尿道球部移行细胞癌,再手术切除尿道后半年发现左侧腹股沟转移,2例患者术后并发代膀胱内软结石.结论 可控性回结肠代膀胱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

  • 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

    作者:钟少云;欧阳唐峰;何永忠

    膀胱因病变需手术全切或不能用作贮尿器时,常需作尿流改道.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学者多采用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我院自1997年至2000年共收治膀胱癌患者3例,取得满意疗效.

  • 全膀胱切除患者身体心像紊乱的护理

    作者:班宏芝;王霞

    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我院对1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了全膀胱切除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效果良好.由于该术式为永久性尿流改道,涉及尿路及消化道两个系统,手术较复杂.同时,术后远期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如瘘口狭窄,瘘口周围皮炎,肾盂肾炎等,患者面对这些变化,易发生身体心像紊乱.

326 条记录 8/17 页 « 12...567891011...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