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感官残疾人的性问题
当我们在花前月下与心中的恋人陶醉在爱的旋涡里的时候,我们还应关心那些因感官残疾而不能享受爱的幸福的人们.所谓感官残疾主要是眼和耳的残疾,可由先天或后天疾病引起,造成不同程度的失明或失聪.视觉和听觉对人格的发展,对性身份和性角色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感官残疾者往往有一种与社会隔离和自卑的感觉,这种感觉又往往使患者对性接触采取回避的态度.
-
别让生活中的这些坏习惯成为致聋之因
来自卫生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5万名儿童死于急性中耳炎,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3岁以内的婴幼儿.而在我国,听力残疾者多达2000万,14岁以下170万,因后天原因失聪的占80%以上.很多人的耳部疾患是在幼年种下的病根,中耳炎就是其中重要诱因之一.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有可能诱发中耳炎,如何预防是关键.
-
为了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晶芯(R)科研电子病历系统效力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
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常见的原因,在临床上有60%的耳聋是由遗传性因素导致的.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听力残疾者2670万.在全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中,每1000个新生儿当中就有2个多是重度听力障碍患儿,其中一半左右是遗传性耳聋,另外在大量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当中,亦有许多患者由自身的基因缺陷,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
-
全新耳聋诊断方法让儿童远离无声世界——晶芯(R)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试剂盒
1 为什么要进行耳聋检查耳聋是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由遗传性因素导致的约占60%左右;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8千万,听力残疾者2670万;1~7岁听障儿童约有80万;我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中,严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基于以上情况,国家和省市级政府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越来越重视.
-
再造手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为手缺失残疾者在前臂残端重建手功能.
-
麻风病致残者的社区康复
目的 探索开展社区麻风康复的方式.方法 选择2个麻风残疾者较多的镇开展麻风残疾者社区服务康复站试点工作,以当地县、镇两级政府为主导,在镇卫生院内设立康复服务站,利用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优势,实行麻风残疾者自愿原则,由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提供康复服务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有偿补贴,定期免费为麻风残疾者提供康复服务.结果 康复服务站工作呈惯性运行,服务区域范围扩大, 绝大多数患者的暴露性结合膜炎、手足皲裂、足溃疡得到愈合或明显改善;康复服务站形式得到当地社会和麻风残疾者的认同;医院和医生从中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结论 麻风残疾者社区康复应是今后我国麻风康复工作的重心,社区综合性医疗机构有偿开展麻风残疾康复工作是可行的,体现和深化了WHO提出的实现麻风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策略.
-
康复护理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除医疗护理外,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的方法,帮助残疾者自理生活[1].
-
乌鲁木齐市社区护理人员康复护理学知识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科性学科,已被WHO列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四大医学体系之一~([1]).康复护理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为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与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而伴有功能障碍者进行适合康复医学要求的专门护理和各种专门的功能训练,从而达到大限度的康复并使之重返社会~([3]).
-
脑外伤康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1脑外伤康复现状1.1脑外伤康复需求巨大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是指由于受到钝击伤、穿透伤或加/减速力而引起的颅脑创伤,并进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如意识水平或神智清醒程度降低、记忆缺失或遗忘、其他神经病学或神经心理学异常、甚至死亡等.美国每年新增脑外伤患者5万人死亡,23万人住院治疗,8万人遗留长期残疾,存活的脑外伤残疾者总数达到530万人(2%总人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保守估计,1990年全球新增的脑外伤患者总数可能在950万以上.我国脑外伤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仅次于西方发达国家,重型脑外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总病死率高达30%-50%.
-
神经康复功能评定系统3.0版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康复医学评定是采用客观的手段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方法.能否正确规范开展康复评定已成为康复医学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神经康复是康复医学的主要学科,神经康复功能评定通常被认为存在测评工具种类繁多、复杂、掌握难度大等特点,往往影响了神经康复工作的实际开展.我们自2000年10月--2001年10月间开发了神经康复功能评定系统3.0版软件,将目前国内外51种神经康复评定量表进行分类、汇集及编程,实现了可投入临床及科研实际应用的神经康复评定工具软件.
-
残疾妇女心理分析及护理
我国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残疾人,包括一些外形残疾者,如驼背等.一些残疾妇女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疏导,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发展自己,强大自己.护士医德的提高,精心的护理,一丝不苟、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可有效帮助残疾妇女消除自卑,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在某些情况下也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效果[1].现将若干外形残疾妇女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
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现状
康复医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一个医学分支,治疗对象主要是暂时或永久性的残疾者.脑血管病(CVD)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它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在我国CVD每年发病率为150/10万,病死率为120/10万.
-
如何做好残障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
随着社会福利的扩大充实,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在儿童口腔诊室就诊不只是身体健康的口腔疾病患儿,还有因各种各样身体残障的儿童口腔疾病患儿逐渐增多.在1981年国际残疾者年就达成共识--残障者和不残障者应同等的生活,共同参加社会活动.
-
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耳聋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常见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遗传病之一.每1 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3例聋儿[1].根据2006年12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国现有听力残疾者在2 600万以上,居各类残疾之首.听力言语残疾者中7岁以下的聋儿达80万人并以每年新增3万聋儿的速度在增长[2].据统计,约60%的新生聋儿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3-4],另外在大量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由自身的基因缺陷致病,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还有40%为环境因素所致.减少耳聋的发生重在早期的预防与干预,对于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可以通过预防感染、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等措施有效地预防;但对于遗传性耳聋的预防,明确耳聋病因是关键.
-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防控策略
耳聋是导致言语交流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8世纪英国重要的作家之一塞缪尔·约翰逊(SamuelJohnson)甚至认为"耳聋是人类大的不幸"!目前,全世界约有2.78亿人患有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作为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中国听力残疾者达2780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总数的34%,并以每年3万聋儿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一严峻形势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尽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
共创有声世界促进社会和谐——写在第八个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
听力障碍是影响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2.78亿听力障碍人士,其中8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一项欧盟对听力障碍人士进行干预与否的成本效益研究表明,对听力残疾者加强干预后的成本效益比高达264.89%,这说明加强相对少量的早期投入对于减少听力语言残疾者个人、家庭以及国家、社会的经济负担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该研究对我国听力语言康复行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非综合征遗传性聋相关基因的搜寻策略
耳聋是导致言语交流障碍的常见疾病,是人类大苦难之一。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名先天性聋儿;在青年人中,约1%的人患有轻度听力下降;在45~64岁人群中,听力下降者达14%;65~75岁时达30%;而到了75岁后则上升至50%[1]。在我国仅听力语言残疾者就达2?700万以上,并以每年3万聋儿的速度在增长,而新增的3万聋儿中约有一半是由遗传因素造成耳聋的[ 1],这种遗传的耳聋基因在人类的群体中代代相传,成为人类生活在有声世界的隐形杀手。防治遗传性聋的关键是挖掘耳聋相关基因,探寻其结构、功能及在听觉通路调控网络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耳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根本上控制、治疗耳聋疾病。
-
听力减退的流行病学研究
听力减退的现状及分级一、一般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1985 年估计全世界有听力残疾者4 000 余万,1992 年开始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等国做了WHO耳和听力障碍调查方案的调查后,1996 年估计全世界有1. 2 亿听力残疾人,其中欠发达国家约7 800 万,发达国家约4 200 万.
-
国内聋病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抽样调查统计数据,中国现有各类残疾人总数约6000万人,这其中听力语言残疾者就有2057万,占34.3%;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区域性统计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轻度听力损失近6亿人,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2.5亿人[1].在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各种形式的残疾中,听力语言残疾性疾病高居榜首.
-
累从眼入
今年6月6日是第八个全国"爱眼日".据统计,中国约有900万视力残疾者,占全世界4500万盲人总数的1/5左右--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身体劳累的窗户.近日,针灸界泰斗程莘农院士的两名弟子,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杨威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宏才博士提出了"累从眼入"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