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腹腔镜修补术42例分析

    作者:蔡友国;陈世发;许杰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4月应用腹腔镜探查消化性溃疡并穿孔修补术42例,并进行腹腔引流.结果:42例中顺利完成腹腔镜修补术38例,中转开腹修补术4例.手术时间28 ~ 55 min,平均46 mm.38例中有26例随访1个月~2年,平均9个月,均无腹腔内出血、肠梗阻及腹腔残余感染等发生.结论:使用腹腔镜探查消化性溃疡并穿孔修补术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广泛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穿孔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赵先明;郑泽棠;池建安;陈育忠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穿孔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126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出院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进行远期疗效随访.结果:良好89例(70.6%),尚好28例(22.2%),不良9例(7.2%),总有效率92.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穿孔远期疗效肯定,但是否坚持服药治疗可直接影响到远期疗效.

  • 腹腔镜与开腹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丁杰;廖国庆;张忠民;潘扬;李东苗;王润华;徐开盛;杨晓飞;袁平;王少勇

    目的 评价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1990-2011年公开发表的腹腔镜和开腹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 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19项,共1507例,腹腔镜组673例,开腹组834例.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切口感染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败血症、肺部感染、腹腔脓肿、修补处瘘发生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切口感染和死亡率低的优势,安全可行.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连续5年115例非手术治愈报道

    作者:陈钢;刘业星;张朝军;梁智浩

    目的 研究拓宽适应证选择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PGDU)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PDGU入院病例以宽适应证选择非手术的综合治疗,按临床标准评估疗效,并通过治疗后早期胃镜检查确诊穿孔病因.结果 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间深圳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胃肠外科共收治入院诊断为PGDU的患者115例,所有病例均非手术治愈,住院期间无1例并发感染性休克或死亡,并发症发生率7.0%.治愈病例中,住院同期接受胃镜检查确诊穿孔原因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111例(96.5%).平均住院天数(6.8±3.7)d,平均住院费用8070元.结论 规范化的非手术治疗对多数无严重并发症的PGDU行之有效.

  • 急诊确定性胃大切术治疗老年性溃疡穿孔超过12小时38例疗效评价

    作者:罗光辉;苏兴桂

    目的评价38例溃疡穿孔超过12 h的老年患者,急诊行确定性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9 a来,85例溃疡穿孔超过12 h的老年患者,急诊行胃大部分切除术38例(44.7%),单纯修补术47例(55.3%).结果 38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随访1~5 a,均健在,未发生远期并发症.47例单纯修补术患者,术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幽门梗阻3例,再穿孔2例,出血2例,遗漏胃癌1例;术后随访,发现十二指肠腺癌1例(术后1月),胃癌1例(术后0.5 a).结论对溃疡穿孔超过12 h的老年患者,只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急诊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既消除了病因,又防止复发和减少遗漏,疗效切确,方法可行.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237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郑远航;陈炳贵;陈伟文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 a间该院收治的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237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治疗217例,其中胃大部分切除术119例,穿孔修补术96例,死亡5例(2.3%).结论老年人患本病,病死率高,在诊治过程中,应控制合并症,防止并发症,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争取尽早手术.

  • 脓苔粘附度对消化性溃疡穿孔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建国;胡芳;谢铭

    目的 研究消化性溃疡穿孔(perforated peptic ulcers,PPUs)后腹腔内不同粘附度的脓苔对开腹修补(open repair,OR)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laparoscopic repair,LR)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盆腔内脓苔粘附度分为一、二、三级,分别对比这三种级别脓苔粘附度对应的OR和LR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切口愈合异常率、首次排便或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例数、术后放弃治疗率等.结果 OR组脓苔粘附度一级78例,二级46例,三级29例;LR组脓苔粘附度一级71例,二级39例,三级15例.脓苔一级中,LR组除术后放弃治疗率与OR组相比无差异外(P值为0.209),在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切口愈合异常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例数均要小于OR组(P值分别为0.000、0.000、0.015、0.000、0.000、0.000、0.043).脓苔二级中,LR与OR组对比在手术时间、术后放弃治疗率方面差别不显著外(P值分别0.196、0.358),在腹腔引流量、切口愈合异常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例数、均小于OR组(P值分别为0.000、0.033、0.000、0.000、0.001、0.028).在脓苔三级患者,LR在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方面大于开腹组(P<0.05),在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异常愈合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转ICU例数、术后放弃治疗率方面与OR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值分别为0.003、0.024、0.002).结论 一级脓苔情况下LR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二级脓苔情况下,LR相对于开腹仍有诸多优势;三级脓苔情况下LR有可能劣于OR手术.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评估

    作者:钟先荣;孔勇

    目的:探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腹腔粘连的程度.方法:广西桂东人民医院2004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11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患者,抽取已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7例,包括第一次手术方式为传统开腹行穿孔修补术者35例(开腹组)和腹腔镜行穿孔修补术者32例(腔镜组).以再次行手术治疗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第一次手术即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为研究内容,制定腹腔粘连程度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腔粘连程度(以第二次手术所见为客观评估依据).结果:开腹组无腹腔粘连者0例,轻度腹腔粘连2例,中度腹腔粘连23例,重度腹腔粘连10例.腔镜组无腹腔粘连者4例,轻度腹腔粘连22例,中度腹腔粘连3例,重度腹腔粘连3例.结论: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可避免或减少腹腔粘连程度,是日后拟行再次彻底手术患者较适宜的手术方式.

  • 溃疡穿孔合并继发性阑尾炎11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晓庭;颜福根

    目的:探讨溃疡穿孔合并继发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溃疡穿孔合并继发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有急腹症表现,查体右下腹压痛,11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结论:溃疡穿孔合并继发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早期易误诊,应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选择合适的切口进行手术.

  • 上消化道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电子胃镜观察

    作者:李华;王志福;任万英;赵丽婷

    目的:上消化道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通过电子胃镜观察以确定穿孔的病因、部位、性质及溃疡愈合情况.方法:选择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稳定,症状消失,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80例患者于保守治疗2周,胃镜下见穿孔闭合,溃疡面大小在3~5 mm之间,溃疡变浅,白苔少,周围黏膜发生皱褶,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溃疡处于红色愈合期.有2例患者于保守治疗10 d,行胃镜检查,见穿孔闭合,但做胃镜后再次出现急性穿孔临床表现.穿孔部位,十二指肠球部前壁76例,胃窦幽门前区小弯侧8例,球后穿孔1例.良性穿孔82例,癌性穿孔3例,均经病理证实.结论:对于上消化道穿孔症状较轻,无弥漫性腹膜炎及空腹穿孔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镜下见溃疡处于红色愈合期.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占18.8%,说明中药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8例

    作者:刘信堂;周满国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58例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4例,胃溃疡穿孔24例.36例有并存病.5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修补34例,胃大部切除22例,胃癌根治术(R2式)1例,单纯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1例.死亡6例.结论: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应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 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穿孔11例

    作者:王文星;薛战雄;夏宣平;林李淼;陈浩;蒋益;张定亮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7月我院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现11例各种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Olympus HX-600-135型金属钛夹,进行内镜下穿孔部位闭合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无明显并发症,治愈出院,成功率达91%.1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经内镜下金属钛夹闭合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或内镜诊治过程中出现的消化道小穿孔安全、简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频超声对消化道穿孔19例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志方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9例消化道穿孔的高频超声表现,重点为腹腔游离气体和积液的发现,并与X线腹部透视的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胃穿孔9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小肠穿孔2例,超声诊断内脏穿孔19例,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达到100%.X线腹部透视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5例,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仅为78.9%(15/19),与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和少量积液,具有很高的捡出率,结合大网膜异常积聚征象,与X线腹部透视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符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新生儿巨结肠10例死亡病例分析

    作者:吴强;夏慧敏;潘韶芳;伍连康;余家康;钟微;徐宏文;何小兵

    目的:探讨新生儿巨结肠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新生儿巨结肠(HD)的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7例新生儿巨结肠患者中有10例死亡(6.8%),8例伴有小肠结肠炎(EC)并直接或间接造成死亡,另2例发生猝死.结论:EC是新生儿巨结肠的主要死因.对于新生儿巨结肠病人应早期诊治,以预防EC和消化道穿孔的发生.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穿孔应考虑HD的可能.

  • 新生儿胃穿孔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邓志坚;邱江;钟微;潘韶芳;余家康;夏慧敏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0例胃穿孔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手术28例,术后死亡12例,预后与有无合并畸形及并发症有关.结论:新生儿胃穿孔病情凶险,预后与有无并发畸形及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及及时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急腹症误诊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4例

    作者:邱健;史翠芬

    目的:总结我院在溃疡穿孔误诊病例中的诊治教训,提高对溃疡的诊治水平.方法:对4例误诊溃疡穿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病例均有突发全腹疼痛,除1例有溃疡病史外,其他3例无溃疡病史,查体均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腹透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血WBC升高,由于对症状未作仔细分析,对能引起腹痛的内科性疾病未作相应的鉴别,开腹后终致误诊.结论:认真分析病人的症状,仔细查体,辨证分析辅查结果,作好鉴别诊断仍是诊断的基础.

  • 快速康复外科在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张玉新;赵为国;柯永莉

    目的:探讨在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为FTS组,30例为传统组,两组行非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FTS组同传统组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5 d vs 4.7 d)、排便时间(3.2 d vs 5.1 d)提前,住院时间(4.5 d vs 7.8 d)缩短,住院费用降低(6.5千元vs 9.3千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 0.05);FTS组术后第1、3天 CRP、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 < 0.05).FTS组肺部并发症(1/32,3.1%)显著低于传统组(5/30,16.7%,P < 0.01),其余单个并发症及总体并发症FTS组略低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FTS应用于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 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Meta 分析

    作者:孙欣;郭建昇;贾文斌;李文斐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1990-01~2014-09公开发表的有关两种治疗方法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并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682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362例,开腹组320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与开腹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 P=0.000)、肠蠕动恢复时间短( P=0.002)、住院时间短(P=0.000),术后主要并发症如切口感染(P=0.000)、肺部感染(P=0.04)、术后肠梗阻(P=0.03)发生率低,而在手术时间(P=0.37)、腹腔脓肿(P=0.57)、术后死亡率(P=0.34)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 儿童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22例诊治分析

    作者:梁振家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77.27%(17/22)的病例发病于春夏之交和(或)复习应考期间,术前确诊8例、误诊14例,全部病例均行单纯穿孔修补术而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治疗以手术为首选,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为宜.

  • 单纯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加用兰索拉唑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蒙仁文

    目的 评价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后加用兰索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月~2013年3月共收治的溃疡急性穿孔96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出现切口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共6例,无再次穿孔、无幽门梗阻、无溃疡出血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穿孔修补术术后加用兰索拉唑治为主的综合治疗,具有结果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降低手术风险、费用少、不易复发、恢复快等优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231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