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切口跖骨颈截骨免内固定治疗拇外翻的护理

    作者:张毅;牛永华

    拇趾外翻是成年女性常见足病,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被推荐用于拇外翻治疗的手术有130多种,但无一是结论性的观点,还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作为通用方法使用.我院2005年1月-2010年7月,采用小切口、跖骨颈梯形截骨致嵌插骨折、辅以软性外固定治疗拇外翻106例(182足),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骨原发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1例报告

    作者:魏荣

    患者,女,32岁,左足第5趾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5月余.2014年初左足轻微扭伤后,左足第5趾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自行局部使用膏药等理疗方法,疗效差,随后五月余症状渐加重,为进一步治疗2014年6月入我院.骨科专科体检:左足第5趾远节压痛(+),屈伸功能受限,被动屈伸时疼痛加重,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可及;左第五跖骨远端压痛(+),左足跟部压痛(+),叩击痛(+),左踝关节活动正常.X线:左足第5趾远节、左第5跖骨、左跟骨内骨缺损(见图1).CT:左跟骨、左第5跖骨类圆形骨质破坏,轻度向外膨胀,其内可见钙化灶,边缘不完整,形态不规则,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肿物(见图2).

  • 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

    作者:刘建国

    Scarf一词是建筑学上的名词。其英文本意为嵌接的意思,类似木工常用的榫卯结构。1976年Burutaran首先报道4例患者使用Keller手术加第一跖骨Z字截骨治疗拇外翻,1984年Gudas和Zygmund开始使用,1990年Barouk对这种截骨进行改良,并在世界各地推广使用[1]。手术治疗指单侧或是双侧的拇外翻畸形,跖骨间夹间(IMA)为12°~23°的患者;第1跖趾关节关节活动度超过40°;并且没有明显的第1跖趾骨性关节炎及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和内侧跖楔关节不稳定的患者。Scarf截骨没有年龄限制,可以治疗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拇外翻畸形。

  • 拇外翻的治疗进展

    作者:杨立明;梁炳生

    拇外翻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特别是女性,在有些国家可高达50%.桂鉴超等[1]认为拇外翻主要是指第一序列的异常(足部第一序列是指跖楔关节、第一跖骨、跖趾关节、近远节趾骨以及趾间关节),而不仅仅表现为跖趾关节的异常.穿高跟尖头鞋是拇外翻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还与遗传,各种炎症有关.在X线表现方面,正常的第一、二跖骨间角(IMA)不大于9°,拇外翻角(HA)不大于15°.

  • 下肢应力性骨折X线8例分析

    作者:于云飞

    应力性骨折亦称"疲劳性骨折",多系由长期积累损伤即相应的部位过度劳损引起的一种慢性骨折,据有关文献报道,本病多发于足部,50%发生于跖骨,下肢长管状骨发病率较少.本组8例中发生在下肢长管骨的占6例,而且有1例发生在双侧胫骨,现报告如下.

  • 肋骨疲劳骨折一例

    作者:孙正德

    疲劳骨折亦称应力骨折,可发生于全身许多骨骼,但以跖骨多见,发生于肋骨者较少,现将1例因剧烈咳嗽而致疲劳骨折报告如下.

  • 有限元分析法在拇外翻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可靠性与提升空间

    作者:张占阅;董乐乐;左强;郭鹏年;吕国栋;刘瑞

    背景:拇外翻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多样.其中拇外翻的力学分析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拇外翻进行力学分析使得其治疗变得可以预测.目的:探讨有限元分析法在拇外翻生物力学研究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中文检索词"有限元,拇外翻"和英文检索词"Finite element,hallux valgus"分别检索1980年1月至2017年3月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排除与文章目的无关、内容重复及低质量文献.根据入选标准保留33篇文献,对有限元分析应用于拇外翻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目前对拇外翻的有限元研究方法很多,大多需要医工合作去完成,方法较成熟,但是国内建立模型材料属性的数据大多是来自国外的研究;②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拇外翻的病因研究、术前规划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实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可靠性;③拇外翻有限元模型局限在静态分析和步态周期分析方面,同时在建模细节和对材料属性的定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 综合康复方法治疗糖尿病足53例

    作者:原振利

    1 资料与方法1998年3月~1999年4月我科收治糖尿病足患者53例,其中Ⅰ型糖尿病10例,Ⅱ型糖尿病43例;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21 ~63岁;病变部位中足底和跖骨处病变39例,踝部病变14例;病损面积3cm×4cm~5cm×14cm.

  • 关节松动术对跖骨骨折康复的影响

    作者:詹文吉;李小国;何志惠

    自 1997年 10月以来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骨科常规处理治疗跖骨骨折患者 32例 , 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照观察 ,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选择跖骨骨折患者 32例为治疗组 , 男 20例 , 女 12例 ; 年龄 16~ 57岁 , 平均 33.6岁 ; 骨折发生于颈部 3例 , 干部 10例 , 基底部 19例 ; 骨折有移位 15例 , 无移位 17例 . 对照组患者 26例 , 男 17例 , 女 9例 , 平均年龄 32.4岁 ; 骨折发生于颈部 2例 , 干部 9例 , 基底部 15例 ; 骨折有移位 12例 , 无移位 14例 . 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骨科常规处理 . 对照组则采用骨科常规治疗 , 但未行关节松动术 . 1.2 方法 (1)治疗组患者在整复、固定后我们采用以下康复治疗方法 , 分为两阶段治疗 : 第 1阶段为骨折未愈合、固定未解除时 , 其康复治疗方法 : ①用关节松动术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 , 活动幅度和手法种类根据骨折部位而定 , 即骨折在跖骨颈部 , 则骨折远端关节活动幅度宜小 , 手法采用Ⅰ、Ⅱ级 , 且种类宜少 , 一般只行 " 上下滑动” , 手法操作 1 min, 间歇 0.5 min, 重复 3组 ; 骨折在跖骨基底部 , 则骨折远端关节活动幅度宜大 , 手法采用Ⅲ、Ⅳ级 , 且种类宜多 , 如 " 上下滑动”、 " 长轴牵引”、 " 旋转摆动”等 , 手法持续操作两三分钟 , 间歇 1 min, 重复 3组 ; 骨折在跖骨干部 , 则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 手法操作 2 min, 间歇 1 min, 重复 3组 . 而骨折近端关节的活动幅度和手法种类恰恰相反 . 隔天 1次 , 15 min/次 . ②康复治疗后第 3天打开包扎 (以后每 5 d打开 1次包扎 ), 用手蘸少许推伤药酒 (本院制剂 )在骨折周围正常软组织处进行轻巧柔和按摩 2 min, 以缓解肌肉痉挛 , 减轻患处的疼痛 , 然后再重新固定 . 同时 , 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 逐渐增加主动活动范围和次数 . 第 2阶段为骨折已愈合并拆除外固定后 , 对原固定关节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 , 如 " 上下滑动”、 " 长轴牵引”等 , 手法种类和幅度渐增 , 一般采用Ⅲ~Ⅳ级手法 , 手法持续操作 3 min, 间歇 1 min, 其间以一指禅推法放松关节周围软组织 , 重复 3组 . 手法结束后嘱患者主动活动原固定关节 , 并行被动运动 , 主、被动运动交替活动 3组 . (2)骨科常规处理 :骨折第 1周内服消肿活血液 (本院制剂 ) 30 ml,3次 /d;第 2周起内服接骨丹 (本院制剂 ) 4片 ,3次 /d;拆除外固定后采用中药 "下肢洗伤方 "进行热敷薰洗患处 , 2次 /d, 15 min/次 . 下肢洗伤方药物组成 : 伸筋草 15 g,透骨草 15 g,五加皮 12 g,三棱 12 g,莪术 12 g,秦艽 12 g,海桐皮 12 g,牛膝 10 g,木瓜 10 g,红花 10 g,苏木 10 g.

  • Science Citation Index分析不同材料螺钉在足踝外科的应用

    作者:徐海林;徐雷;王天兵;付中国;张殿英

    背景 螺钉是骨科常用及必不可少的材料,金属螺钉及可吸收螺钉在足踝外科已经普遍应用.目的 利用SCI 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于不同螺钉材料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的20 年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以英文"ankle(踝骨折);talus(距骨);calcaneal(跟骨); metatarsal(跖骨);fracture(骨折);bioabsorbablescrew(可吸收螺钉);stainless screw(不锈钢螺钉);titanium screw(钛螺钉)"为关键词检索SCI 数据库1992-01/2011-12的相关文献,并将分析结果及资料导出,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检索可吸收螺钉、不锈钢螺钉、钛金属螺钉等不同材质螺钉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研究原著、综述、会议记录及摘要、快报文章、编辑素材.排除标准: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大于20 年较陈旧的文献,未发表的文章以及需电话追踪和手工检索逐一分析的文献.主要数据判定指标:以文献的类型、出版时间、发表文献的作者分布、学科类别、机构分布、国家地区分布、来源期刊、文献被引情况、以及不同材料螺钉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的文献对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I 数据库1992/2011 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802 篇不同材料螺钉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相关的文献,研究原著以740篇位居首位,其中有10 篇可以确定为经典文献,在时间分布上,文献数量1992/2011 总体呈上升趋势,Foot AnkleInternational <足与踝国际杂志>杂志发表文献量多,121 篇,占全部文献的15.09%.其次为Journal of OrthopaedicTrauma<骨创伤杂志>85 篇.结论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I 数据库关于不同材料螺钉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概貌、现状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跖骨成软骨细胞瘤1例

    作者:陈巧妮

    病例 女,27岁.3月前行走时感觉右足外侧胀痛,发现右足外侧有一鸽蛋大小硬肿块,压之疼痛,未予重视,右足关节活动可,无发热、消瘦等,未行诊治,近来疼痛症状持续,行走后疼痛症状尤明显,肿物未见明显增大,X线片示:右足第5跖骨基底部膨胀性骨质破坏,部分骨皮质中断,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专科情况:右足外侧第5跖骨基底部触及一肿块,大小约3 cm×2 cm,境界尚清,质硬,不可推动,边界清楚,压痛、触痛明显,局部皮温不高,未见色素沉着及窦道形成,右踝关节活动可.CT检查示:右足第5跖骨基底部偏心膨胀性骨质破坏,皮质变薄,部分中断,边缘见硬化,内可见少量分隔,呈软组织密度影,考虑骨巨细胞瘤(图1,2).镜下检查:软骨样基质中见大量软骨母细胞,细胞卵圆形或成角形,胞浆嗜酸性,其中散在分布破骨细胞.术后病理诊为右足第5跖成软骨细胞瘤(图3).

  • 第一跖骨远端V形截骨术治疗拇外翻32例分析

    作者:杜俊峰;郭源源;李洁茹;何平

    目的 探讨V形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第一跖骨远端V形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患者32例,共51足.结果 本组共32例(51足)患者.术后28例患者获随访3~ 25个月,3例(3足)因皮神经损伤导致拇趾麻木;2例(3足)出现足底疼痛;1例(1足)术后外观不满意;1例(1足)第一跖趾关节发生坏死导致截肢.其余患者术后患足外形改善较明显,拇囊红肿消失,行走时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 V形截骨术对轻、中度拇外翻(拇外翻角< 40°)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左第三跖骨疲劳性骨折误诊1例

    作者:罗勇;张群柱;贾骥

    病人,男,20岁,战士.因5 km 长跑训练后,出现左足前部疼痛3 d 就诊.查体:左足前部轻度肿胀,第3跖骨处压痛明显,足背伸、跖屈受限.X线平片未见异常.以"左足部软组织伤"给予冷敷、休息、制动治疗.

  • 高校新生军训期间跖骨疲劳骨折14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立夏;张伟川;于保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2012年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新生军训期间就诊经计算机平片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确诊的跖骨疲劳骨折的大学新生1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17~19岁.1.2 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本组14例患者均摄CR平片,显示以下3种表现:①骨折线;②局部骨空变增高;③局部有骨膜反应.

  • 青年女性拇外翻畸形病因分析

    作者:张远鹰;刘美含

    第一跖骨内翻,拇趾斜向外侧,称拇外翻.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第一跖骨向内位移,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而斜向外侧的畸形.尤以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发病后常并发足痛、拇滑囊炎,甚至骨关节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现将2003年11月-2004年3月吉林大学临床三系在校100名女大学生的拇趾外翻情况及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 氟对体外培养大鼠跖骨纵向生长的影响及病理学改变

    作者:刘爽;谭天瑶;郭晓英

    目的 建立大鼠跖骨模型,观察氟对跖骨纵向生长的影响及其病理学改变.方法 选取新生24 h内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取大鼠第2、3、4跖骨进行器官培养,采用左后跖骨和右后跖骨自身配对的方法,右侧跖骨染氟,左侧跖骨作为对照,4组大鼠右侧跖骨分别用含1×10-7、1×10-6、1×10-5、1×10-4 mol/L氟离子的培养液培养,左侧跖骨给予同等体积无氟离子的培养液,在培养的0、1、4、7d时分别测量跖骨的矿化区长度、宽度并计算跖骨纵向生长率,根据软骨细胞在不同部位的特点测量增殖层和肥大层的厚度.培养7d后行常规包埋切片,光镜下观察氟对跖骨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培养7d后,1×10-4mol/L组的大鼠右侧跖骨矿化区长度的增长[(240.5±139.3) μm]显著低于其左侧跖骨[(394.1±173.9)μm,t=4.37,P<0.01];1×10-4 mol/L组右侧跖骨[(239.9±119.4)μm]与左侧跖骨[(223.3±99.9)μm]的跖骨矿化区宽度增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P>0.05).在培养4、7d时,1×10-4 mol/L组的右侧跖骨纵向生长率[(2.43±144)%、(16.16±2.87)%]低于左侧跖骨[(8.34±1.74)%、(26.52±4.46)%,t=3.21、3.13,P均<0.01].甲苯胺蓝染色显示,1×10-4 mol/L组右侧跖骨增殖层及肥大层软骨细胞厚度[(111.33±27.29)、(125.33±30.08)μm]都显著低于左侧跖骨[(127.33±38.36)、(160.50±42.73)μm,t=4.82、5.81,P均<0.01];1×10-4 mol/L组右侧跖骨增殖层厚度/肥大层厚度比值(0.93±0.36)明显高于左侧跖骨(0.83±0.32,t=4.42,P<0.01).结论 过量氟抑制大鼠跖骨的纵向生长,表现为跖骨纵向生长率降低;染氟组跖骨增殖层和肥大层均减少、增殖层与肥大层的比例失衡.

    关键词: 氟中毒 跖骨 软骨 关节
  • 蜡泪样骨硬化症1例

    作者:王玉成;王汝良;许文雷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13岁.因左足底部瘢痕挛缩、行走困难于2001-03-21来我院骨外科就诊.该患在来我院前1a曾在其它医院做过一次解挛手术,当时末拍X光片.这次来我院手术前拍X光片检查发现,左足跗骨、跖骨及趾骨骨干略增粗,并有象牙质样骨质硬化,边缘不规则;左侧肩胛骨腋窝缘、肩胛盂及肱骨大小结节区均可见斑点状硬化:肱骨髁、鹰嘴、桡骨小头、尺骨小头及桡骨远端近腕关节面区亦可见斑点状骨硬化;左腕骨及掌指骨均可见象牙质样骨硬化,肋骨及脊柱、未见病变区.骨盆区左侧耻骨及坐骨、左股骨头、大小粗隆区可见象牙质样骨质硬化区;股骨远端内外髁、胫骨平台、内外踝可见象牙质样骨质硬化:左足跗骨、跖骨及趾骨均可见象牙样骨硬化、且骨干略增粗,边缘不规整.诊断:蜡泪样骨硬化症.

  • 第一跖骨阶梯式截骨治疗拇外翻

    作者:姜晓峰;曹立新;姜守国;赵革军

    我院自1988年6月~2000年12月间,采用第一跖骨阶梯式截骨治疗拇外翻36例,该术式可使第一、二跖骨夹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缓解其肌腱和韧带张力.

  • CT诊断软组织血管瘤1例报告

    作者:张昕宇;汪洪艳;高英祥;郑维泽

    1病例摘要患者,女,53岁.右足背外侧肿块,肿胀、疼痛1年.检查:右足第4、5跖骨肿块,约1.0 cm×1.0 cm大小,活动性差,质硬,有压痛,皮温及局部感觉正常.12年前曾在肿块附近做过2次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滑膜瘤.

  • 猕猴跖骨性别逐步判别分析

    作者:闫鑫甜;张弯弯;徐小解;胡晓林;赵晓进

    目的:根据猕猴跖骨形态变量建立判别函数来鉴定性别.方法:测量37例太行山猕猴跖骨的9个形态学变量.数据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多变量判别分析.结果:跖骨长度等变量在性别之间有明显差异.用全模型法跖骨性别正确判别率范围为85.3%~94.6%,用逐步判别法跖骨性别正确判别率范围为82.4%~91.2%.在跖骨9个形态学变量中长度变量首先被挑选出来,说明长度变量在性别判别中起重要作用.用判别函数判别性别时跖骨左、右侧无差异.结论:用每根跖骨形态学变量建立多元判别函数可以有效地区分猕猴性别,对灵长类跖骨标本的性别鉴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69 条记录 5/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