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龙脑安神丸对中风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观察

    作者:李绍山;吴鹏飞;范雁东;付强;周凯

    目的:研究中风昏迷患者采取龙脑安神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中风昏迷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龙脑安神丸,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GCS评分、IL-10、TNF-α、hs-CRP以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0、TNF-α、hs-CRP、GCS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昏迷患者采取龙脑安神丸治疗效果明显,可进一步提高促醒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炎性反应,为预后提供保障.

  • 刺激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倪晓玲

    目的:探讨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及预后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将42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纳入各种刺激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促醒.在伤后3个月评定两组的清醒率、恢复清醒所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昏迷转清醒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能促进患者早日清醒,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

  • 菖芩Ⅰ号对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杰坤;王杨;张海男;范荣;邢之华;梁清华;陈泽奇;黄熙

    目的:观察菖芩Ⅰ号对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将格拉斯评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菖芩Ⅰ号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的苏醒时间、苏醒率及3个月的苏醒时间和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菖芩Ⅰ号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神智恢复有较好疗效.

  • 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21例

    作者:李峰厚;李志才;蒋晓林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又称植物生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PVS的促醒是众所周知的医学难题.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在高压氧舱内行针刺疗法综合治疗PVS患者21例,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 菖芩Ⅰ号联合西医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陈彦伊;王东生;朱惠彬;徐霞;戴幸平

    目的 观察菖芩Ⅰ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循环、营养支持及维持内环境稳定、抗感染、防治并发症、高压氧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菖芩Ⅰ号,每日1剂,分2次胃管鼻饲或冲服.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清醒率、清醒时间、并发症情况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治疗后3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评价预后.结果 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清醒率为77.4%(24/31),对照组为53.1%(1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43),病死率均为0.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2.458,P=0.017).肺部感染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01),尿路感染、癫痫、肝肾功能不全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清醒24、17例,MMSE认知功能评价正常者分别为3、2例,治疗组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Z=-2.205,P=0.027).GOS评价,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58.06%(18/31),对照组为28.12%(9/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3,P=0.016).结论 菖芩Ⅰ号联合西医治疗有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日清醒,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提高清醒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改善预后.

  • 缺血性大鼠昏迷模型的针刺促醒机制的研究

    作者:温春丽;胡风云

    目的:通过对昏迷大鼠促醒研究,探索其可能的促醒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醒脑静组和针刺+醒脑静组,用改良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颅缺血性脑损伤昏迷模型,给予各组不同干预后,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脑内GABA、GLU、β-EP的表达,并测定其含量.结果:促醒组的GABA、β-EP表达的降低和GLU表达增高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针刺+醒脑静组表达减低(或增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针刺对全颅缺血性昏迷大鼠的促醒机制是通过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β-EP表达和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GLU的表达,且针刺+醒脑静的联合应用促醒效果更佳.

    关键词: 昏迷 促醒 GABA Glu β-EP
  • 电针加高压氧促醒持续植物状态60例

    作者:王忠华;邓景元

    持续植物状态(PVS)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指患者完全失去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知,有睡眠-觉醒周期,下丘脑及脑干的自主功能完全或部分保存的一种临床状态.PVS属于中医学"神昏"、"尸厥"、"失神"等意识障碍范畴,多因邪气上扰心脑或气血衰竭使心脑蒙蔽失荣而发病.我们近年以来采取以电针加高压氧舱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PVS,现报道如下.

  • 刺激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研究

    作者:纪超;王宝春;段明娟

    目的 探讨早期刺激性护理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影响.方法 将昏迷时间超过6 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的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72例,按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听觉、触觉、运动3种刺激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患者进行治疗后2周、4周、6周的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2周、4周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刺激性护理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有一定的促醒效果,对降低患者伤残率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1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以"呼唤"为主的护理

    作者:邓兰芬;李珂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起病缓慢,开始可有低热、盗汗、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纳差、恶心、呕吐、易激动,继而头痛加剧,并有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高压症状和脑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谵妄、昏迷等,常伴惊厥、角弓反张、反射消失及大小便失禁等,颅内动脉闭塞者则可导致偏瘫,出现呼吸衰竭者病死率极高.为了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我们尝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语言、音乐的呼唤,并配合皮肤刺激等综合护理方式,来促进昏迷患者及早苏醒.

  •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促醒治疗的参数研究

    作者:石艳红;邵秀芹;冯珍;郑茶凤;帅浪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进脑外伤后昏迷患者觉醒的佳治疗参数.方法 2013年至2015年,本院161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实验1组(n=41)、实验2组(n=39)和实验3组(n=41).对照组使用常规促醒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参数设置:实验1组200μs,30 Hz;实验2组200μs,100 Hz,实验3组200μs,50 Hz.每次60 min,每天2次,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治疗30 d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得分.结果 治疗30 d和治疗后,各组在GCS评分、CRS-R评分、治疗次数、清醒人数、昏迷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各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3组优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P<0.05).结论 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参数为波宽200μs、频率50 Hz时,能更好更早地促进患者的苏醒.

  •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意识及前额叶皮质γ-氨基丁酸b1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廖诚诚;冯珍;黄菲菲;陈琴

    目的 研究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脑外伤(TBI)昏迷大鼠的促醒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168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TBI组、拮抗剂组和VNS组,每组4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TBI组、VNS组、拮抗剂组撞击法复制脑外伤模型,造模后昏迷至少30 min的大鼠入选.VNS组予VNS,拮抗剂组侧脑室注射Orexin A受体1拮抗剂SB334867后加VNS,TBI组予假VNS.分别于干预后6 h、12 h、24 h观察大鼠意识水平,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前额叶皮质γ-氨基丁酸b1受体(GABAb1R)表达水平.结果 终空白组42只、TBI组11只、拮抗剂组13只、VNS组28只大鼠觉醒.Western blotting显示,干预后12 h、24 h,GABAb1R蛋白表达TBI组>拮抗剂组>空白组>VNS组(F>60.412,P<0.001).免疫组化显示,GABAb1R蛋白表达TBI组>拮抗剂组>VNS组>空白组(H=15.121,P=0.002),但不同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H=3.028,P=0.220).结论 VNS可促TBI昏迷大鼠觉醒,其促醒机制可能与Orexin A介导大鼠前额叶皮质GABAb1R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作者:杨初燕;王亮;冯珍;邵秀芹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edia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MNS)对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促醒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NS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检查.结果:治疗4W后试验组平均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脑电图病灶侧δ/θ活动减少,α波波幅降低;SPECT视觉分析表明治疗后试验组病灶区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半定量分析显示病灶区(右ROI-左ROI)/右ROI%也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2.34%±0.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NS对TBI后昏迷患者具有促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病灶区脑血流灌注增加有关.

  •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表达变化的影响

    作者:陈琴;黄菲菲;董晓阳;冯珍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对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和刺激组.TBI后昏迷大鼠给予VNS治疗,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α1R)含量.结果:假刺激组和刺激组大鼠各30只,观察行为学变化发现,刺激组中20只出现翻正反射,假刺激组仅8只出现翻正反射;将3个实验组中α1R含量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刺激组α1R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VNS可改善TBI后昏迷大鼠的意识状态水平,对促进TBI后昏迷大鼠的觉醒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FC去甲肾上腺素α1R水平上调有关.

  •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大鼠γ-氨基丁酸b受体表达变化的影响

    作者:魏天祺;冯珍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media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MNES)对脑外伤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GABA)b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促醒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MNES组、GABA 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组,应用MNES治疗脑外伤后昏迷大鼠,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实验完成后6h、12h、24h每组每个时间点各处死10只大鼠,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前额叶皮质GABA b受体的表达.结果:大鼠经"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模后出现与临床昏迷状态相似的行为学变化,经MNES后表现出短暂的行为觉醒反应.空白对照组意识状态全部为Ⅰ级,假刺激组平均为(5.33±0.758)级,刺激组平均为(3.80±1.064)级,巴氯芬组平均为(4.63±0.964)级,4组的意识状态分级呈"空<刺<巴<假"递增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同一组3个时间点的前额叶皮质GABA b受体表达呈"6h< 12h< 24h"趋势,空白对照组及刺激组3个时间点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假刺激组及巴氯芬组3个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同一时间点4组的GABA b受体表达呈"刺<空<巴<假"递增趋势,6h、12h、24h空白对照组与刺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同一时间点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后大鼠出现短暂的兴奋性反应,意识状态等级提高,正中神经电刺激是治疗脑外伤后昏迷的有效治疗方法,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前额叶抑制性递质GABA b受体表达有关.

  •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和下丘脑Orexin-A及其受体OX1R表达变化的影响

    作者:董晓阳;刘丹;黄菲菲;冯珍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脑外伤(TBI)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可能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和刺激组.应用VNS治疗脑外伤后昏迷大鼠,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用ELISA、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PFC)和下丘脑组织的Orexin-A及OX1R表达.结果:刺激组30只大鼠中20只出现翻正反射,假刺激组30只中8只出现翻正反射;将3组的Orexin-A及OX1R含量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刺激组Orexin-A及受体OX1R水平高于假刺激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NS可提高脑外伤昏迷大鼠意识状态,其可能机制为上调PFC及下丘脑部位Orexin-A及OX1R水平,因此VNS有望成为脑外伤后昏迷促醒有效方法.

  •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及下丘脑Orexin-A及其受体OX1R表达变化的影响

    作者:钟颖君;王亮;魏天琪;冯珍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脑外伤(TBI)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和刺激组.应用MNES治疗脑外伤后昏迷大鼠,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ELISA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PFC)和下丘脑组织的Orexin-A及OX1R含量.结果:刺激组30只大鼠中21只出现翻正反射,假刺激组30只中7只出现翻正反射;将3组的Orexin-A及OX1R含量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刺激组Orexin-A及受体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MNES可作为脑外伤后昏迷的有效促醒手段,其机制可能与PFC及下丘脑部位Orexin-A及OX1R水平上调有关.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意识及脑源性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廖诚诚;孙伟铭;冯珍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外伤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分别是空白组、脑外伤(TBI)昏迷组及tDCS组.TBI和tDCS组制作脑外伤昏迷模型,前者进行假tDCS治疗,后者用tDCS治疗.各组处理后在6h、12h、24h点评定大鼠意识水平,对比治疗前后意识水平变化,处死大鼠,获取前额叶和海马,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组织中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空白组18只、TBI组6只、tDCS组11只出现翻正反射,TBI组大鼠前额叶与海马BDNF表达较空白组升高,在12h点,tDCS组大鼠前额叶BDNF表达较TBI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6h点,tDCS组大鼠海马BDNF表达较TBI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DCS可促TBI昏迷大鼠觉醒,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前额叶及海马BDNF表达有关.

  •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组胺H1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菲菲;董晓阳;陈琴;冯珍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VNS)对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对TBI昏迷大鼠前额叶皮层组胺H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TBI)、刺激组(TBI+VNS)和 Orexin-1受体(OX1R)拮抗剂组(TBI+SB334867+VNS).应用VNS治疗脑外伤后昏迷大鼠,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组胺H1受体(H1R)表达的变化.结果:刺激组18只大鼠中12只出现翻正反射;假刺激组4只出现翻正反射;拮抗剂组9只出现翻正反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刺激组大鼠PFC区的H1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刺激组和拮抗剂组(P<0.05).结论:VNS可改善脑外伤后昏迷大鼠的意识状态,有望成为TBI昏迷促醒的一种新的电刺激方法,其促醒机制可能与PFC区H1R水平的上调有关,Orexin-A可能通过OX1R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 神经电刺激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亮;冯珍

    神经电刺激已经广泛应用于疼痛、帕金森病、颅脑外伤昏迷促醒、癫痫及低氧后植物状态等[1],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目前常用的神经电刺激包括有脊髓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电刺激、深部脑电刺激、舌下神经电刺激、骶神经电刺激等.每种神经电刺激各具特点,主要临床应用范围及相关机制有所不同.本文现将常用的神经电刺激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促醒训练结合高压氧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的效果

    作者:孔磊;许立民;覃少清;黎艳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通常由昏迷过度而来,其主要特征为所有认知功能丧失,能睁眼,有睡眠一醒觉周期,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基本保存.以往认为PVS效疗不佳,治疗态度消极,多数患者不能苏醒.为提高疗效,探讨早日觉醒的方法,本研究对34例PVS患者存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促醒训练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182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