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巨结肠X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钡剂灌肠、腹部平片检查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腹平片、钡灌肠征象。结果:17例可明确诊断,14例提示诊断,2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立位腹部平片结合钡剂灌肠检查为本病首选、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且准确率高,多数患者X线表现典型。
-
结肠造影在新生儿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结肠造影检查诊断新生儿肠梗阻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以来手术证实的新生儿肠梗阻患儿20例,就其腹平片及结肠造影检查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平片见"双泡征"5例,"三泡征"2例,阶梯状多个气液平13例,结肠造影:结肠细小10例,结肠正常2例,盲肠位置异常3例,结肠框缩短,管壁僵硬,盲肠高位,直肠壶腹消失2例;结肠扩张可见痉挛狭窄5例.手术:20例新生儿肠梗阻中,十二指肠闭锁2例,十二指肠狭窄1例,肠旋转不良3例,环形胰腺1例,空回肠闭锁4例,胎粪性肠梗阻2例,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2例,先天性巨结肠5例.结论:结合临床病史及腹平片可对新生儿肠梗阻做出诊断,结肠造影可进一步提示梗阻的病因,对新生儿肠梗阻病因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
儿童升结肠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女,13岁,因右下腹反复疼痛6个月,加重2 d,于1996年4月18日以“右下腹包块待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有右下腹疼痛,曾在当地医院以“慢性阑尾炎”“肠炎”等治疗,无明显好转, 疼痛反复发作,2 d前因右下腹疼痛加剧,由外院转入我院。过去无肿瘤或手术史。体检:营养较差、消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皮肤未见色斑或肿物,右下腹可触及一鸭蛋大小包块,质硬,无反跳痛,余无特殊。结肠造影显示升结肠肿物。术前诊断升结肠肿物,同年4月26日行升结肠肿物切除术。
-
右半结肠多发憩室X线诊断(附28例报告)
结肠憩室病为局部结肠疝出薄弱肠壁而形成.此病在欧美国家多见,并多发生在乙状结肠.我国此病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并多发生在右半结肠[1],现搜集28例右半结肠多发憩室病例,总结分析其X线影像特征,报告如下.
-
数字化成像结肠双对比造影检查345例
目的:对345例数字化成像结肠双对比造影进行分析,并用103例传统法结肠造影比较,探讨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的应用优势.方法:345例,男224例,女121例,年龄1月-81岁,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298例(86.4%)、腹胀137例(39.7%)、便秘75例(21.7%)、便血60例(17.4%)的患者进行数字化成像结肠双对比造影检查,后检出阳性病例均以手术或病理证实,并回顾性与103例传统法结肠造影结果作对比.结果:数字化成像结肠双对比造影在345例中,正常和无器质改变26例,结直肠癌48例,其中早期癌5例,溃疡性结肠炎30例,肠息肉12例,肠结核10例,结肠炎174例,总阳性检查率达92.5%,结肠癌检出率13.9%,其中早期癌占10.4%.传统法结肠造影103例中结肠癌5例(4.8%),肠息肉2例(1.9%),肠结核3例(2.9%),先天性巨结肠3例(2.9%),结肠炎41例(40%),其他8例(7.8%),总阳性检查率61.3%.早期癌检出率0%.结论:数字化成像结肠双对比造影检查比传统法结肠造影检查的病变检出率高,在早期病变的检出率为明显.
-
并发多种肠道畸形一例
患者男,20岁.因上腹痛、恶心、呕吐、排柏油样便10d,以不全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收入院.体格检查: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透:右上腹、中腹见充气肠襻及气液平面.上消化道造影:胃偏于右侧.低张双重结肠造影示:升结肠、回盲部位于左上腹.大便常规:血样便.血常规:白细胞20.0×109/L,中性0.88.手术中见升结肠、回盲部位于左上腹,回肠末端距回盲部30cm处有一约2cm长环形狭窄,狭窄近端20cm回肠扩张明显,紧靠狭窄处远端有一约3.5cm长的肠管略呈扩张状,囊性感.于狭窄处上下各20cm处行回肠切除、端端吻合术.
-
右侧肾癌、右半结肠癌合并右侧斜疝一例
患者,男,现57岁.于2006年六月因"腹胀一周"门诊检查B超发现右肾上极肿物,考虑肾癌;检查上腹部CT提示:1、右肾上极4 cm左右大小异常团块影CT值26-43HU,增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左肾小囊肿.2、横结肠异常密度,考虑肠套叠.回盲部肿瘤建议结肠造影.做肠镜发现回盲部肿瘤及多发息肉,病理诊断结肠腺癌.患者既往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10年.
-
CT结肠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应用价值
传统的结肠癌检查方法主要有钡灌肠和纤维结肠镜(FC),但它们都不能对结肠癌进行术前分期.普通CT对结肠癌的术前应用价值一直存在争议[1、2],螺旋CT以其快速的容积扫描方式提高了腹部CT图像质量,使CT结肠造影(CT colonography,CTC)开始应用于临床[3、4].我院自1998年8月以来,对3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了CTC检查,并与钡灌肠、FC及手术病理所见对比,旨在探讨CTC对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渗钡餐X线结肠造影检查法及应用
目的 探讨高渗钡餐X线结肠造影检查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口服特制的100%(w/v)的高渗钡混悬液400 ml.结果 本组50例,48例在3 h内均获得全消化道良好的充盈像及部分结肠黏膜像.检出小肠憩室2例、回盲部结核8例、克隆氏病4例、过敏性结肠炎19例、结肠癌6例,正常11例.结论 高渗钡餐结肠X线造影法,操作简便,无须术前准备,且安全快捷,是结肠病变的理想检查方法.
-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诊治教训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6岁,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14个月,经结肠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肝曲腺癌".于2002年10月8日入院要求手术.发病后患者饮食、睡眠无变化,体重下降6 kg.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 腹部平坦,全腹软, 右上腹可扪及8 cm×8 cm×8 cm大小、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较大之包块.无明显压痛,肝脾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血常规Hb 122 g/L,RBC 4.56×1012/L,WBC 6.1×109/L, N 0.78,L 0.20,E 0.02,PLT 162×109/L,大便常规:正常,隐血(++).
-
超声造影在大肠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前,肠道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是纤维肠镜和X 线钡剂灌肠,但它们在显示肠壁的全层结构、肠与其临近脏器的关系以及肠腔外病灶方面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大肠造影CT 检查虽对肠壁占位性病变的显示阳性率较高,但对大肠黏膜溃疡及肠壁憩室显示率较差。现有的磁共振结肠造影能较好显示大肠周围组织,观察恶性肿瘤的侵犯情况,但对运动伪影较为敏感,检查重建时间长,实时性较差,同时对直径小于1cm的病变敏感性差。超声造影显像的优势在于能很好显示大肠的管壁层次,既可判断有无肿瘤,还可根据与肠壁的关系了解肿瘤浸润的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能对肠道病灶的范围进行准确和完整的观察。本文就超声造影在大肠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新生儿细小结肠影像表现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
目的:分析新生儿细小结肠的影像表现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搜集本院经结肠造影及临床证实的150例新生儿细小结肠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新生儿显示全组结肠不同程度细小,结肠宽径0.5-1.0cm112例、小于0.5cm38例,直肠壶腹消失101例,骶前间隙增宽101例,肛门插管紧缩感26例,结肠造影阻力增高81例,结肠走行僵直26例,结肠短缩脾曲钝化26例,肠旋转不良32例,随着灌肠压力增高结肠扩张101例,造影剂进入末端回肠133例,随着造影剂排出胎粪31例,临床证实,胎粪栓塞18例,全结肠巨结肠26例,胎粪性腹膜炎12例,小肠闭锁59例,肠造瘘术后35例。结论新生儿细小结肠造影表现与其疾病成因有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改良钡剂结肠照影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35例分析
目的 对钡剂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术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的正确率.3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钡剂结肠造影检查前均摄腹部立位片,采用改良钡剂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操作.3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应用改良钡剂结肠照影检查方法阳性检出33例,造影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4.3%(33/35).按分型有短段型10例(30.3%)、常见型19例(57.6%)、长段型3例(9.1%)、全结肠型有1例(3.0%).2例合并腹泻患儿漏诊.结论 改良钡剂结肠造影能客观显示病变结肠的形态及范围,可动态观察结肠的蠕动功能,提高术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正确率.
-
钡剂造影何时做
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及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等器官,担负着人体营养的摄入、吸收及代谢.由于其两端均与外界直接相通,故易患各种疾病.由于消化道是管道状的器官,所以其检查亦有别于其他实质性脏器.消化道检查中较常用的是钡剂造影,分食道造影、胃肠造影和结肠造影.做钡剂造影就是将医用造影剂硫酸钡调成糊状,在少量吞服后做X线检查.
-
磁共振结肠造影与常规结肠镜检出结肠腔内病变的对比研究
施行内窥镜息肉切除术是防止发生结肠直肠癌有效的方法。由于常规的结肠镜检查(CC)存在缺点,G.Pappa-lardo等评价用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技术,磁共振结肠造影(MRC),以检出腔内质块的可能性。 Pappalardo等对70例连续的患者参照CC进行初步的MRC。通过与CC及相关的组织学检查的比较以确定用MRC检出诊断结肠腔内病变的可能性。
-
自动推注碘水结肠造影检查在新生儿小肠闭锁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自动推注碘水造影检查在新生儿小肠闭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经造影检查的病例20例,按照消化道造影检查的不同方法,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试验组采用自动推注碘水结肠造影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上消化道钡餐加钡灌肠检查.结果 试验组中,10例(100%)均能满意地动态观察对比剂在直肠、各段结肠、回肠及空肠内显影情况并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对照组中,仅有2例(20%)显示了闭锁段肠管,且检查时间较长,肠道显影互相重叠难于判断闭锁段肠管.试验组患儿接受放射线的辐射剂量较小;对照组患儿接受放射线的辐射剂量较大.结论 自动推注碘水造影检查简单、安全、快速、有效,不仅是诊断新生儿小肠闭锁好的方法,而且可以减少患儿及陪护家属的放射性辐射损伤.
-
结肠造影结合螺旋CT检查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肠造影结合螺旋CT检查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24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结肠造影、螺旋CT扫描检查资料,通过与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发现其对结肠镜检查的补充诊疗价值.结果:结肠造影显示肿块位于升结肠者6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3例,直乙状结肠10例;螺旋CT发现病变直接侵犯6例,淋巴结转移8例,肝转移5例,肺转移2例.结论:结肠造影能准确判断肿瘤部位,螺旋C丁检查可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很好地弥补了结肠镜的不足,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术式,术后监测有无复发等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盲升结肠克隆病1例
病例介绍女,34岁,右下腹隐痛、大便不规则6个月,偶尔自己在右下腹可扪及不固定硬块.体检局部轻压痛.X线结肠造影显示右半结肠变细(图1),CT扫描结肠壁明显增厚(图2),肠镜见升结肠及盲肠部明显狭窄.肠黏膜镜下上皮脱落糜烂,黏膜下层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类上皮细胞构成结节(图3).……
-
大肠癌术前定位的再探讨
目前临床上诊断大肠癌的佳方法是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而治疗大肠癌有效的措施仍是手术治疗,因此术前的病变定位很重要.通常肠镜确诊后往往还需要做结肠钡剂造影来证实,现在我们在肠镜确诊肿瘤同时,在瘤体边缘用肽夹标记,拍腹部平片定位.该方法能使手术准确到位且又省去了结肠造影.
-
去管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
我院于1999年3月至5月对2例结核性膀胱挛缩病人行去管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术后随访8个月至1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例1,女,42岁,行左肾结核左肾切除术后8个月.例2,男,35岁,右肾结核右肾切除术后1年.术后均经抗结核治疗半年以上.病人仍表现尿频、尿痛,轻度尿失禁.男性表现遗尿.均无排尿困难.查尿常规正常.20%泛影葡胺加1%利多卡因膀胱逆行造影,膀胱容量均小于50 ml,并有返流.术前常规行乙状结肠造影,确定乙状结肠无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