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在指导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肖春;赵明婵;吕娴;冯畅;孙广宏

    目的 分析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在指导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作用.方法 以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76例为对象,其中,观察组(42例)为撤机成功的患者,对照组(34例)为撤机失败的患者,都采用CS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观察自主呼吸实验开始的第0 min、30 min时右侧膈肌位移(DE)时间.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点右侧膈肌位移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应用于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导中,能有效评估患者的撤机条件,提高撤机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 膈肌功能下降病例分析52例

    作者:韩鹏;许志强;李永锋;连晓峰;晁耀烁;李勇;张海瑞;贾民勇

    目的:探讨快速评估膈肌功能下降的方法和引起膈肌功能下降的病因构成.方法:收治膈肌功能下降患者52例,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学习.结果:52例患者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36~82岁,平均63±7岁.临床表现:胸闷52例(100%);气喘30例(57.7%);呼吸困难46例(88.5%);咳嗽功能减退21例(40.4%);排痰不利23例(44.2%);呼吸困难与体位相关,立位时呼吸困难加重,平卧后减轻3例(5.8%);仅表现为憋闷、喜叹气2例(3.8%);出现肺部感染,引起呼吸衰竭1例(1.9%).有40例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2例悬空俯卧位治疗.入选病例及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悬空俯卧位后,再次给予评估膈肌功能:呼吸困难与体位关系消失,胸腹矛盾运动及Hoover征消失,叩诊TLC位及RV位肺下界的活动度大于3个肋间隙,肺功能检查卧位VC下降<10%.结论:膈肌功能减退病例中COPD和支气管哮喘所占比例大.通过临床仔细观察、查体及肺功能检测能快速发现膈肌功能下降,有助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尽早改善病情.

  • 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膈神经放电和膈肌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素云;李亚;李建生;邓丽;田燕歌;姜素丽;王英

    目的 观察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膈神经放电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高、中、低剂量[9.68、4.84、2.42g/(kg·d)]组和氨茶碱组[2.3 mg/(kg·d)],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作COPD稳定期模型.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补肺健脾方和氨茶碱至第20周取材,观察肺功能、膈神经放电时间(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time,Td)、间期(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interval,Tdi)、幅度(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range,Rd)、面积(diaphragmatic neural discharge area,Ad)、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n)和呼气时间(expiratory time,Tex)、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幅度(respiratory excursion,RE)和面积(respiratory area,RA)、膈肌张力及耐力等.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潮气量(tidal volume,TV)、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50%潮气量呼气流速(50% tidal volume expiratory flow,EF50)显著降低(P<0.01),Td、Tdi、Tin和Tex显著延长(P<0.05,P<0.01),Rd和Ad、RR、RE和RA、离体膈肌张力与耐力均明显降低(P<0.05,P<0.01),膈肌Ⅰ、ⅡA型纤维比例显著增加(P<0.01),ⅡB型纤维比例显著减少(P<0.01),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性降低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升高(P<0.01).补肺健脾组上述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尤以高、中剂量组改善较为明显(P <0.05,P<0.01),部分指标疗效优于氨茶碱.结论 补肺健脾方可以显著改善COPD大鼠膈神经放电和膈肌功能.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下降与膈肌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作者:秦茵茵;刘鹢倩;张德华;林心情;贺白婷;吴国锋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与膈肌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8例为COPD组,以同期无心肺疾病、年龄与COPD组匹配的门诊患者18例作为对照.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使用多导食道电极导管记录静息状态、大用力吸气时的食道压、胃内压、膈肌肌电(EMGdi),分析肺功能指标与膈肌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肺功能检查显示,COPD组与对照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息状态下,COPD组的大食道压(Pes-max)、大跨膈压(Pdi-max)、EMGdi、EMGdi占大值百分比(EMGdi%max)分别为(61.0±8.4)cmH2O (1 cmH2O=0.098 kPa)、(75.8±11.2)cmH2O、(45.1±22.0)μV、(26.1±14.9)%,对照组分别为(73.5±13.0) cmH2O、(96.4±10.2)cmH2O、(20.2±9.0)μV、(12.0±3.6)%.COPD组Pes-max、Pdi-max明显低于对照组, EMGdi、EMGdi%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大胃内压(Pga-max)、EMGdi大值(EMGdi-max)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es-max与FEV1%pred、FVC%pred、FEV1/FVC呈正相关(r=0.569、0.532、0.533,均P<0.05),Pdi-max与FEV1%pred、FVC%pred、FEV1/FVC呈正相关(r=0.734、0.657、0.685,均P<0.05);EMGdi与FEV1%pred、FVC%pred、FEV1/FVC呈负相关(r=-0.654、-0.671、-0.567,均P<0.05),EMGdi%max与FEV1%pred、FVC%pred、FEV1/FVC呈负相关(r=-0.591、-0.608、-0.532,均P<0.05);而Pga-max、EMGdi-max与肺功能指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经多导食道电极导管记录的膈肌功能指标与传统的肺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反映COPD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 腹内高压对机械通气兔膈肌细胞凋亡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葛慧青;徐培峰;陆志华;朱涛;袁月华;应可净

    腹内高压(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是多种内外科危重疾病的高危并发症,其发病隐匿、病死率高,近十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腹内高压时不仅引起腹腔内脏器灌注不足与脏器功能损害,还影响腹腔外器官特别是呼吸功能的损害,并导致呼吸衰竭[1-6].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支持手段是人工机械通气,为呼吸衰竭的各种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但机械通气时膈肌的去负载失活可诱导发生膈肌功能不全( ventilation-induced 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VIDD).

  • 脓毒症大鼠膈肌损伤及乌司他丁的保护研究

    作者:刘培;张红梅;郑红梅;盛春风;郑翔;刘伯毅;方志成

    脓毒症( sepsis)是重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研究发现脓毒症时膈肌的收缩力明显下降,其机制可能与炎性因子过度释放及氧自由基产生有关[2].因此如何清除过量自由基及抑制过度炎症反应成为保护膈肌功能的关键.关于乌司他丁是否对脓毒症膈肌具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如何,尚未见报道.为了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时膈肌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制作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脓毒症膈肌MDA、SOD、TNF-α含量、肌肉收缩力及膈肌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膈肌运动和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霜纯;刘亚康;熊丽芳;王龙平;张鸣生

    目的:探讨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膈肌运动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肺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腹式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强度均为20min/次,3次/周,共4周.两组患者均于训练前、训练4周后、术后3个月时完成M型超声下观察平静呼吸、深吸气2种呼吸状态时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和肺功能检测.肺功能观察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及其各自占预测值的百分比.结果:训练4周后,两组患者膈肌运动幅度和肺功能均较基线值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FVC、FEV1%、FVC%、平静呼吸和深吸气时的术侧膈肌运动幅度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在术后3个月,试验组的FVC、FEV1%、深吸气时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可以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膈肌运动和肺功能.

  • 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患者脑卒中后疲劳程度及膈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邱俊杰;陈嘉雯

    目的 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患者脑卒中后疲劳程度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4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根据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接受呼吸训练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胸式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经过呼吸训练后的疲劳程度和膈肌功能.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疲劳程度评分为(3.87±0.36)分,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膈肌肌电为(204.86±20.32)μV,平静膈肌肌电为(146.12±14.23)μV,与对照组患者的大膈肌肌电和平静膈肌肌电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接受腹式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膈肌功能,并减轻患者的疲劳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膈神经起搏在高位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郭茜;洪毅

    高位颈髓损伤是指损伤平面在C4水平或以上的脊髓损伤,此类患者常因膈肌麻痹及肋间肌瘫痪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早期死亡率高达90%以上[1].目前临床常用的辅助呼吸方法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膈神经起搏(phrenic nerve pacing,PNP)是将电极贴附体表或植入体内,应用电脉冲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收缩的技术手段,其原理属于功能性电刺激(FES)的范畴,已有学者将其应用于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治疗和膈肌功能的康复.PNP[2]、神经转位联合PNP、呼吸肌联合起搏等方法的应用,可降低呼吸机使用率,减少并发症.现就PNP的解剖基础、起搏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 脊髓损伤后恢复瘫痪膈肌功能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作者:姜树东;洪毅;张军卫;白金柱;唐和虎

    哺乳动物脊髓损伤后,部分脊髓神经功能可自行恢复,如大鼠中胸脊髓半切后,损伤区域下方对侧的下行神经纤维可交叉到半切侧,半切侧下肢运动功能将在伤后数日到数周出现改善[1].人类脊髓损伤后部分四肢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可自行恢复.但高位颈髓损伤后,瘫痪膈肌的功能恢复,国内甚少报道.作者收治了1例C2高位颈髓损伤后双侧膈肌瘫痪患者,经过13个月治疗部分功能恢复,总结报告如下.

  • 膈肌功能评价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郭伟光;邱晓华;郭凤梅;邱海波

    机械通气撤机目前仍然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其中膈肌功能障碍是导致困难撤机或延长撤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准确评估并调整膈肌功能状态可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并发症,减少困难撤机及延迟撤机现象.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膈肌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丁立君;阎锡新;宋贝贝;关继涛

    目的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膈肌功能及短期控制性机械通气对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联合被动吸烟的方法 复制大鼠COPD模型,比较正常大鼠与COPD大鼠跨膈压及膈肌肌电图频谱变化;对COPD模型组大鼠行短期控制机械通气,观察其膈肌功能的变化.结果 COPD模型组大鼠肺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EV0.3/FVC[(88.05±5.87)%vs(69.41±11.50)%]显著下降(P<0.05).COPD模型组大鼠跨膈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28±1.03)cm H2Ovs(5.36±0.94)cm H20]显著下降(P<0.05),说明COPD模型组大鼠呼吸肌力较正常对照组下降.COPD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膈肌肌电高低频比值(%)(4.99±2.36 vs 3.12±1.10)下降显著(P<0.05),低频部分显著增加(P<0.05).COPD模型组大鼠机械通气(6 h)前后跨膈压及肌电图频谱分析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模型组大鼠跨膈压较对照组减小,膈肌肌电图频谱分析高低频比值下降.说明其膈肌功能下降.短期(6 h)控制机械通气对COPD大鼠膈肌功能无显著影响.

  • 机械通气时间对机械通气撤机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郭伟光;刘火根;刘玲;黄英姿;杨毅;邱海波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行机械通气超过24 h,且准备撤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时间分为机械通气≤3d组(A组)及机械通气>3d组(B组).行自主呼吸实验(SBT)30 min,监测SBT 0、5及30 min时膈肌电位(Edi)、神经肌肉强度指数(NMS)、神经机械耦连指数(NMC)及神经通气耦连指数(NVC)等膈肌功能指标.结果 44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患者25例(56.8%),B组患者19例(43.2%).①SBT 0 min时A、B两组患者间Edi、NMS、NMC及N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SBT 5 min时B组患者Edi和NMS显著高于A组.③SBT 30 min时B组患者Edi显著高于A组[(23±11)μV比(15±8)μV,P<0.05];与A组患者NMS相比,B组患者NMS显著增高[(598±309)μV· cpm比(363±224)μV·cpm](P<0.05),而B组患者NVC则明显低于A组.结论 SBT 30 min时机械通气>3 d的患者膈肌收缩能力、耐力均下降;提示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可能是导致膈肌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 腹部手术后呼吸机的使用及护理

    作者:张英兰

    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大,由于手术导致肺容积、膈肌功能、气体交换功能等产生变化和肺防御机制减弱等原因,可引起肺部并发症明显增加,尤其高龄患者肺不张较多见,成人呼吸窘迫症也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往往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现将腹部手术后呼吸机的使用及护理分析如下.

  • 膈肌功能测定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郑则广;陈荣昌;张秀燕;李寅环;黎毅敏;郑劲平;钟南山

    目的比较大跨膈压(Pdimax)、大口腔吸气压(MIP)、大吸鼻跨膈压(Pdisniff)和颤搐性跨膈压(Pdi(t)ele)在评价膈肌功能中的差异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方法对13例正常者和7例轻度与7例重度COPD病人分别测定Pdimax、MIP、Pdisniff和Pdi(t)ele.结果 (1)正常对照组的Pdimax、MIP、Pdisniff与轻度COP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重度COP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分别为:<0.01、0.05和0.05);而正常对照组Pdi(t)ele均比轻度和重度COPD组的高(P均<0.01)差异显著.(2)Pdi(t)ele的个体内变异性在正常对照组中均比Pdimax、MIP、Pdisniff小(P分别为:<0.01、0.01和0.05);在COPD组中,明显比Pdimax小(P<0.01),而与MIP和Pdisniff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3)Pdi(t)ele与FEV1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di(t)ele能更客观、更敏感地反映膈肌功能.

  • 超声对重症患者胃肠与膈肌功能评价

    作者:吴圣;周华;许媛

    超声作为一种安全且易开展的无创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重症医学领域.床旁超声在评价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膈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声通过测量近端胃大小和改良超声胃窦单切面法来评估胃潴留量和胃排空能力,指导肠内营养(EN)的实施.超声通过对膈肌厚度与运动幅度的测量,可以早期发现膈肌功能障碍并指导呼吸机撤离.

  • 膈肌功能对慢性阻塞肺疾病加重期插管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分析

    作者:王慧;薛乾隆;王霞;岳秉宏;高继英

    目的:探讨膈肌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 AECOPD)插管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并考虑撤机的AECOPD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具备撤机条件后行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监测SBT 0、5、30 min时膈肌电活动(Edi)、呼吸浅快指数( f/Vt)及口腔闭合压( P0.1)。结果3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撤机成功组25例,撤机失败组12例。撤机失败组患者血PaCO2高于另一组患者(P<0.05)。撤机成功与失败组患者的年龄、PaO2、MAP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SBT 30 min时两组患者Edi均显著高于SBT 0 min;在SBT 30 min撤机成功组Edi低于撤机失败组,以Edi>12V为临界值,撤机失败预测的灵敏度为100.0%和特异度为66.7%。在SBT 5、30 min时撤机成功组患者f/Vt较撤机失败组低,两组患者P0.1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Edi对AECOPD患者撤机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神经移位技术在高位颈脊髓损伤后膈肌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张成林;周许辉;贾连顺;袁文

    神经移位技术先广泛应用于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主要是指通过将供体神经移位吻合到失神经支配的靶周围神经上,即将结构完整、原始功能可丧失的供体神经移位转接到去神经的受体神经上,供体神经通过轴突再生使得受体神经重塑功能,从而重新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近年来,将起源于颈髓损伤水平以上的神经移位吻合到膈神经上,似乎成为一种颇具潜力的重建高位颈脊髓损伤后膈肌功能的重要手术方式.

  • 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患者脑卒中后疲劳程度及膈肌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瑞;李洁;周芳;梁玉;马艳

    目的 观察胸式呼吸训练与腹式呼吸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对患者卒中后疲劳程度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胸式呼吸训练组、腹式呼吸训练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1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胸式呼吸训练组3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胸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组35例患者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辅以腹式呼吸训练,以康复训练3个月为观察节点,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对患者在康复前后的卒中后疲劳程度进行评价,测定康复前后的膈肌肌电、肺功能、氧利用率、呼吸力学数据.结果 在康复训练3个月后,胸式呼吸训练组、腹式呼吸训练组患者的卒中后疲劳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膈肌肌电、肺功能、氧利用率、呼吸力学数据好于对照组,均P<0.05;腹式呼吸训练组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胸式呼吸训练组更好(P<0.05).结论 呼吸训练有利于缓解患者脑卒中后疲劳程度,对膈肌功能有较好的锻炼作用,其中腹式呼吸训练效果更好,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膈肌肌电图频谱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膈肌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增煌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的病因,也是引起膈肌疲劳的常见病因。COPD患者合并膈肌疲劳明显地影响患者的病程及预后,如何早期诊断膈肌疲劳,对于COPD患者的病程估计、药物疗效的评价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COPD患者的膈肌疲劳的早期诊断,目前国内方法不多,亦少见报道。本文采用经体表肌电图频谱分析的方法检测COPD患者的膈肌功能,以探索早期诊断膈肌疲劳的方法。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