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腹皮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徐伟;董金香;朱凯;于智莘;邱智东

    目的:优选大腹皮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建立大腹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浸膏中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试验法L9(34)优选制备工艺参数,用TLC法对大腹皮配方颗粒进行定性研究,并建立了浸出物的测定方法.结果:大腹皮配方颗粒的佳制备工艺为加4倍量水,加热煎煮3次,每次1.5h;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以50%的乙醇为溶剂进行浸出物测定.结论:提取工艺合理,T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浸出物测定方法科学,能够控制大腹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

  • 枸杞子配方颗粒及中药材中枸杞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作者:程莲莲;李莉

    目的:比较枸杞子配方颗粒及中药材中枸杞多糖含量.方法:分别采用微波法及水浴法对枸杞子配方颗粒及枸杞中药材中枸杞多糖进行提取,比较两种枸杞药物提取方法的获得率及枸杞多糖的含量.结果:经提取后,微波法提取获得率明显高于水浴法,经测量后,枸杞多糖在枸杞子配方颗粒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枸杞中药材.结论:提高枸杞子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对枸杞多糖含量的定量控制,促进枸杞中医医疗领域的开拓.

  • 不同剂量理中汤超微配方颗粒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蔡光先;胡学军;郑爱华

    中药超微配方颗粒因其具有节省药材、减少费用、质量可控、方便卫生等许多优点,而备受医药界的重视.为了解此类制剂在适度减少临床用量后是否仍具有较好疗效,并探索此类制剂具体临床使用剂量,我们以理中汤为研究对象,以理中汤1/3剂量、1/5剂量制成的超微配方颗粒与理中汤常规剂量制成的汤剂分别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对其临床疗效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在研究中观察其安全性,结果如下.

  • 川芎及其配方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比较

    作者:郑江萍;雷震;黄良永

    目的:比较川芎及其配方颗粒中主要成分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Waters Sun-Fire C18(4.6mm ×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1%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321 nm,柱温为30℃,测定川芎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比较二者含量差异。结果:川芎饮片中阿魏酸的含量低于《中国药典》规定,配方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远低于原药材的含量,与所标示的浓缩倍数不符。讨论: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需要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合理的质量标准。

  • HPLC法测定葛根配方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作者:阮毅铭

    目的:建立葛根配方颗粒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色谱条件为:岛津VP-ODSC18(150mm×4.6mm)色谱柱.甲醇:水:醋酸(27:73:0.365).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结果:此方法能有效检测出葛根配方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葛根配方颗粒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

  • 冬瓜子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杨静伟;杨晶凡

    目的:研究冬瓜子配方颗粒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试验,以出膏率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优选.结果:冬瓜子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为:10倍加水量,煎煮3次,每次煎煮0.5h.结论:冬瓜子佳提取工艺稳定,且适于工业化大生产,可作为冬瓜子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 黄连与吴茱萸1∶1药对配方颗粒、单煎和共煎成分对比分析

    作者:谭朝丹;陈伟成;高扬;罗兰;时扣荣;顾伟鹰

    目的 通过考察黄连与吴茱萸药对配方颗粒与单煎液、共煎液的关键成分含量差异,探索药对配方颗粒与传统煎法的等效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制法下6种生物碱含量,包括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并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黄连生物碱存在明显差异,与共煎相比,单煎小檗碱含量显著升高100.52%,共煎(0.64±0.07)%/单煎(1.29±0.17)% (P<0.001),黄连碱[共煎(0.45±0.05)%/单煎(0.33±0.04)%]、巴马汀[共煎(0.48±0.03)%/单煎(0.36±0.03)%]和表小檗碱[共煎(0.30±0.03)%/单煎(0.23±0.03)%]则明显降低(P=0.020、0.002、0.017),而配方颗粒除了巴马汀(0.42±0.03)%略有降低(P=0.038),其他3种黄连生物碱没有明显差异(P>0.05);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共煎、单煎、配方颗粒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和吴茱萸配方颗粒与共煎液差异不显著;与共煎液相比,单煎液黄连生物碱含量明显不同.

  • 独活水煎剂和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

    作者:李军山;周明霞;张肖建;牛丽颖;李振江

    目的 建立独活水煎剂和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分析采用华谱Unitary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2 nm;蒸发光检测器温度105℃;空气体积流量2.0 L/min;采集时间95 min.结果 10批独活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中的11个共有峰均可见于水煎剂,相似度均大于0.98,其中峰11为蛇床子素.结论 独活水煎剂和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可为后者代替前者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 平胃散中药物炮制前后及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药效学比较

    作者:张美;吴珊珊;熊瑞;崔园园;陈志敏;李文兵;胡昌江

    目的 针对平胃散燥湿健脾、行气和胃的功效,复制相应的病理模型,将方中药物炮制前后分别组成平胃散,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探讨方中药物炮制的合理性;同时将佳组方制成平胃散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进行药效学比较,拟阐明平胃散配方颗粒与汤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品低、高剂量组,炮炙品低、高剂量组,配方颗粒低、高剂量组8个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饮食不节,外湿过盛,情志不遂的综合方法复制湿困脾胃证病理模型,再进行平胃散干预治疗.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其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能力下降,血清淀粉酶(AMS)、胃泌素(GAS)含有量显著下降,神经降压素(NT)、胃动素(MTL)、一氧化氮(NO)含有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平胃散配方颗粒和汤剂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营养糊的胃残留率,提高小肠推进率,并能改善大鼠血清各项指标.结论 平胃散中药物炮制入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平胃散配方颗粒与汤剂的药理作用有生物等效性.

  • 八角茴香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

    作者:谢滟;黄丽贞;廖敏君;曾伊姚

    目的 优选八角茴香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考察八角茴香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以莽草酸含有量为指标,优选去挥发油八角茴香的水煎煮工艺.结果 挥发油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1>8,β-CD>水=1>6,包合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1.5h;去挥发油药材的水煎煮佳条件为加水量15倍,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次数3次.结论 该工艺能有效提取利用挥发油和莽草酸,为八角茴香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 甘草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周斌;高文远;张铁军

    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它是将单味中药通过科学加工并提取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制成中药饮片新剂型,是中药饮片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临床应用和药理实验表明[1~3],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的水煎剂具有基本相同的疗效和药理作用,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体积小,易于携带和保存,质量稳定可控等优点[4].

  • 生化汤饮片汤剂和其免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比较

    作者:孔铭;钱大玮;鞠建明;沈红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制粒等工序精制而成的一种粉末或颗粒状制剂,供中医临床配方时使用[1].它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服用前临时煎煮,久置易霉败变质的特点,还可掩盖某些中药的苦味.中药配方颗粒虽然在化学物质方面与饮片基本一致,但这并不是说复方汤剂合煎液与配方颗粒剂混合后用沸水溶解所得到的"合并液"成分相同.

  • 不同厂家生产的葛根、黄连、当归配方颗粒质量比较

    作者:徐海波;徐以亮;刘秀琴

    为了客观地反映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配方颗粒的质量状况,我们测定了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葛根、黄连、当归配方颗粒中指标成分的含量,希望能够从某些方面反映目前市场上配方颗粒的质量情况.

  • HPLC测定独活药材及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作者:徐以亮;徐海波;李松

    独活配方颗粒以独活饮片为原料,经水提取、浓缩、喷雾干燥而制成的颗粒,临床供配方用.文献报道,独活含有萜类及蛇床子素等香豆素类成分[1],其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报道较多,而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报道较少.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2],方法比较繁琐,重现性差.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独活药材及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无干扰,取得满意效果.

  • 二陈汤配方颗粒与传统煎剂中橙皮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作者:余子川;刘焱文;方颖

    二陈汤为常用古方,由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等六味中药组成,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对其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煎剂中橙皮苷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复方配伍中应用的可行性.

  • 白芷配方颗粒及市售同类产品质量对比研究

    作者:高颖;马逾英;邹文莉;卢国驹;吕强;王娜

    目的:对白芷配方颗粒及市售不同厂家同类产品进行质量对比分析.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鉴别白芷配方颗粒中主要的香豆素类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市售产品中欧前胡素等几个主要的香豆素类成分由于含量太低而未检测出.结论:目前市售白芷配方颗粒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质量较差.

    关键词: 白芷 配方颗粒 TLC HPLC
  • 干燥方法对大黄配方颗粒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作者:李敏;李晓芳;李丽霞;张乐;刘渝;陈丹丹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大黄配方颗粒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总蒽醌含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总量为指标,对不同干燥方法进行考察.结果:喷雾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为1.06~1.10(60℃)进风温度140~150℃,出风温度85~90℃所得的颗粒外观较好,蒽醌类成分破坏小.结论:大黄配方颗粒佳的干燥方法是喷雾干燥.

  • 五味子配方颗粒工艺研究

    作者:李霞;贾晓斌;陈彦;范晨怡;黄丽霞;魏惠华

    目的:优化五味子配方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媒、药材破碎程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五味子药材破碎后以乙醇提取,其活性成分可得到有效提取,优化后提取工艺参数为药材破碎过40目筛,以7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结论:五味子配方颗粒工艺经过优化,比目前市售产品工艺合理,质量得到保证.

  • 蒲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刘斌;王晓强;王伟

    目的:对蒲黄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蒲黄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蒲黄配方颗粒中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和香蒲新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和香蒲新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1.21μg和0.42~1.25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8%和99.68%.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蒲黄配方颗粒的质量.

  • 金银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郭用庄;廖彩震;翟旭峰;刘法锦

    目的:对金银花中药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4μg~1.20μg,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1.10%,n=5).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330 条记录 7/17 页 « 12...45678910...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