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的诊治与分析
结直肠息肉是指高出于黏膜、突向肠腔的赘生物[1],大量资料证明大多数结肠癌来自腺瘤样息肉,病理学上包括肿瘤性息肉(即腺瘤,或称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Peutz Jeghers息肉等)和炎症性息肉(血吸虫性息肉、炎症性假息肉等)[2].提高对结直肠息肉的诊治水平,是防治结肠息肉癌变的重点,而内镜对结直肠息肉的诊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经内镜结直肠息肉切除已成首选.
-
术前超声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肿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胆囊肿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以期更好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搜集在我院术前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并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 061例,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胆囊肿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结果 息肉>1 cm、单发息肉、年龄>60岁是肿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结合所有危险因素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减低误诊率.结论 大于1 cm的胆囊息肉需要结合患者年龄及息肉数量综合决定是否选择胆囊切除术.
-
大肠非肿瘤性息肉的分类及病理学特征
大肠息肉( colorectal polyps )是指所有向大肠腔内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 neoplastic colorectal polyps )和非肿瘤性息肉( non-neoplastic colorectal polyps )两大类。大肠非肿瘤性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及其它类型的息肉性病变三大类[1-2]。本文着重对大肠非肿瘤性息肉的分类及病理学特征予以阐述,为病理诊断提供帮助。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胆囊粘膜的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目前根据影像学信息鉴别PLG的性质还有困难.为了探讨良、恶性PLG的鉴别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近5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86例病人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中男45例,女41例.非肿瘤性息肉男女比例为1∶0.85,而肿瘤性息肉病例中女多于男(腺瘤1∶2.0,癌1∶1.5).腺瘤病人平均年龄(46.1±16.5)岁.
-
胆囊息肉样病变和胆囊良性肿瘤的分类
一、胆囊息肉样变(PGL)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一组胆囊壁向囊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目前尚无统一的命名.从形态学角度看,由于它表现为局限性隆起,因此,有人称之为胆囊隆起样病变,还有人称之为胆囊瘤样病变,但更多的人称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1,2].从病理学角度上看,它是一组性质不同的疾病,它不仅包括肿瘤性息肉(主要是各种腺瘤),亦包括非肿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尽管病理学诊断更科学、更准确,但由于临床应用困难,不宜普及.而临床形态学检查手段(B超,CT,造影等)则应用非常普及,且局限性隆起性病变并非均为息肉,因而应用息肉样病变这一诊断名词更为合理,目前国内常将其分为以下5类[1-6].
-
胃肠道息肉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胃肠道息肉病的病理分类单发性和多发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
-
内镜下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311例
消化道息肉临床发病率高,其中肿瘤性息肉(例如腺瘤性息肉)可发生癌变,被视为癌前病变,故主张及早切除.如何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已引起广泛重视.目前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方法有高频电凝切除、激光凝固、微波凝固、洒精注射法等.我们医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内镜下氩气刀治疗息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消化道息肉311例.男163例,女148例.年龄25-82岁,平均46.5岁.食管息肉8例(8枚),胃息肉123例(135枚),十二指肠球部息肉5例(7枚),结肠息肉175(196枚)例,总计息肉346枚.其中带蒂型或亚蒂型204枚,广基无蒂型142枚.息肉直径在0.5-2.5 cm.全部病例术前均经内镜活检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其中腺病样息肉78枚,余均为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
1例腹腔多器官联合移植病人的手术配合
胃肠道息肉是指突出于结肠、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2004年我院收治了1例"全胃肠道腺瘤性息肉综合征"的病人,结肠与十二指肠已恶变.2004年12月14日医护人员为病人施行了首例腹腔多器官的联合移植,共移植了肝脏、胰腺、脾脏、胃、十二指肠、全小肠和结肠7个脏器,手术历时14 h,取得了成功.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
-
幼年性结肠息肉与幼年性结肠息肉病
1 幼年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属错构瘤性息肉,所谓错构瘤系指正常组织异常增生而成瘤样改变,它与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皆为非肿瘤性息肉.1957年由Horrilleno命名为Juvenile Polyp.Horrilleno等报告幼年性息肉占小儿住院的0.075%,由于有腺管囊性扩张之特征,从而称其为贮留性息肉.
-
吉林地区1 911枚大肠小息肉内镜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10 mm的大肠小息肉的内镜、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息肉的大小将大肠小息肉分为<6 mm小息肉组和6~10 mm小息肉组,对两组的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及单发还是多发进行分析,并将大肠小息肉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分析两组中肿瘤性息肉所占的比例.在肿瘤性大肠小息肉中分别对两组中的"高危"肿瘤及癌所占比例进行分析.结果:1 911枚大肠小息肉中肿瘤性息肉所占的比例为71%.与<6 mm的大肠小息肉相比,6~10 mm的大肠小息肉中肿瘤性息肉所占的比例较高(84%).在肿瘤性大肠小息肉中,6~10 mm的小息肉以多发息肉居多、"高危"肿瘤所占的比例较大(29%)及癌变率较高(2.5%).肿瘤性息肉均好发于右袢结肠.总体上,"高危"肿瘤在大肠肿瘤性息肉中所占的比率是10%,癌在大肠肿瘤性息肉中的比率是0.9%.结论:<10 mm的大肠小息肉中肿瘤性息肉及"高危"肿瘤所占的比率均较高,与<6 mm的大肠小息肉相比,6~10 mm的大肠小息肉中肿瘤性息肉、高危肿瘤及癌变率均较高,所以发现大肠小息肉后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6~10 mm的大肠小息肉发现后应尽早内镜下治疗.
-
窄带成像技术预测结直肠小息肉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评估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正逐年升高。结直肠癌往往由结直肠腺瘤发展而来,早期切除可降低其发生率,因此结肠镜检查结合息肉切除术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1]。然而,结肠镜下切除非肿瘤性息肉并进行病理学检查不仅费用高,而且不必要的治疗会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国外针对大径≤5 mm 的息肉采取“切除丢弃(resect and discard)”的方法,这是结直肠癌治疗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切除丢弃”策略中要求,对于大径≤5 mm 的息肉的肿瘤性诊断与组织病理结果的准确率要高于90%,且对肿瘤的阴性预测值要高于90%[4]。窄带成像技术作为新型的内镜成像技术,操作简单,与传统的白光内镜相比,对腺管开口及微血管形态有更高的分辨率,有利于早期发现腺瘤并及时进行治疗。目前,窄带成像技术评估在对息肉病理诊断的准确度方面仍有不完善和争议之处[5]。因此,本研究拟评估窄带成像技术预测大径<10 mm 的结直肠小息肉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大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大肠癌、大肠肿瘤性息肉及非肿瘤性息肉的发现诊断,是结肠镜检查的主要目的.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突出优势在于既能对消化道黏膜表面的细微形态清晰显示,又可使一些普通内镜难以发现的病灶突显出来,有助于提高消化道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1]).本研究旨在探讨NBI对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指向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多为良性病变,分为非肿瘤性、肿瘤性两大类,大部分为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常见的如胆固醇样息肉、炎性息肉,少见的如腺肌性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粘膜或异位胰腺组织.肿瘤样息肉病变常见的包括肿瘤和腺癌,此外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均属罕见.
-
肠镜下诊治大肠息肉1035例分析
大肠息肉是肠镜检查中的常见病,分为肿瘤性息肉(腺瘤)和非腺瘤性息肉,部分可以癌变或癌肿关系密切,被公认为癌前病变,因而所有内镜下可见的息肉都应尽早切除.本文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1035例大肠息肉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
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幼年息肉又称简单息肉,多发生2~10岁男孩,约占小儿息肉中的80%,为良性含腺体的肉芽肿,一般认为其不属于肿瘤性息肉,因而不发生癌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慢性便血,便血发生在排便终了时,当息肉表面发生感染时可有反复脓血样便,该病由于出血量不多,对小儿影响不大.我科在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肠息肉患儿28例,全部采用电子结肠镜直视下行电凝、电切术(无采取任何麻醉),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肠息肉切除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特性的研究进展
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SA)是近被逐渐认识的一类独特的结直肠腺瘤新类型.1970年GOLDMAN等[1]首先发现一部分兼有传统腺瘤(AP)细胞学特征的增生性息肉(HP),其后这类病变的名称经由混合型增生性腺瘤性息肉(Mixed hyperplastic adenomatous polyp)或混合型增生性肿瘤性息肉(Mixed hyperplastic and neoplastic polyp),后定名为锯齿状腺瘤[2].顾名思义,其组织学形态特征为合并有增生性息肉样的锯齿状腺体及腺瘤样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
-
幼年性息肉癌变3例
幼年性息肉被公认为良性非肿瘤性息肉,罕见幼年性息肉癌变的报道,我们于近年在内镜切除的息肉中发现3例幼年性息肉癌变,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 男,26岁。因大便带血10余年于1990年6月就诊,曾在外院诊断为息肉病并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入院时肠镜检查见全大肠分布百余颗0.3~2.0 cm不等的亚蒂或短蒂息肉,直肠、乙状结肠较密集。首次于降结肠以上切除10余颗息肉,收集3颗较大息肉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为幼年性息肉病。1周后第2次内镜下电切治疗直肠段息肉,共切下10余颗较大息肉,2颗送检,其中一颗病理报告为幼年性息肉癌变(乳头状腺癌),建议手术治疗,后病人失访。
-
血清癌胚抗原测定对大肠良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大肠良恶性肿瘤患者328例作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测定,其中进展期大肠癌(A组)163例,早期大肠癌(B组)18例,肿瘤性息肉(C组)99例,非肿瘤性息肉(D组)48例,旨在探讨CEA水平对四组疾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测定,血清CEA≥5μg/L为阳性,各组间比较用统计学检验。结果:CEA阳性计数和CEA值计量均为A>B>C>D组(P<0.01或<0.05)。结论:血清CEA检测用于进展期大肠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临床价值,用于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尚缺乏价值,并提示肿瘤性息肉具有恶性潜能。
-
窄带成像结肠镜在结直肠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NBI)结肠镜在结直肠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1例结直肠息肉样病变患者(97个病变)行结肠镜检查,分别在普通内镜模式、NBI模式及染色模式下进行检查,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形态分型,将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普通内镜、NBI内镜、染色内镜分别检出病变88个(90.72%)、96个(98.97%)、97个(100.00%),NBI内镜病变检出率优于普通内镜(P<0.05),但与染色内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内镜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78%、93.50%、90.00%,染色内镜分别为90.72%、90.91%、90.00%,普通内镜分别为80.41%、80.52%、80.00%,NBI内镜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符合率、敏感度均高于染色内镜、普通内镜;NBI内镜、染色内镜特异度相似,均明显高于普通内镜.结论 NBI内镜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平坦型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发现,可区别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且优于普通内镜.
-
结直肠息肉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息肉是指高出于黏膜、突向肠腔的赘生物,可以有蒂,也可以为广基无蒂.大量资料证明大多数结肠癌来自腺瘤样息肉,临床诊断的结直肠息肉在病理学上包括肿瘤性息肉(即腺瘤,或称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Peutz Jeghers息肉等)和炎症性息肉(血吸虫性息肉、炎症性假息肉等).认识这些癌前病变对于结直肠癌的预防、结直肠癌的危险性评估以及结直肠癌的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