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TURP中的应用

    作者:崔雪娅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经尿道前列腺摘除手术(TUR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ASA Ⅱ~Ⅲ级行TURP患者55例,腰麻用药0.75%布比卡因7.5~10mg,容量1.5~2.0ml,必要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6%利多卡因.术中监测SBP、DBP、HR、SpO2变化.结果: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轻微.全部患者无呼吸抑制、无术后头痛.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TURP仍然安全有效.

  • 预输注负荷量万汶预防腰麻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金珠

    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麻醉期中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恶心呕吐等危险因素.临床观察证明,预防性静脉负荷量输注液体可减轻低血压的发生和心率的变化,但应用何种液体作为负荷量输入为合理仍然存在争仪.万汶(5%羟乙基淀粉,Voleven)是费森尤斯生产的新型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制剂,分子量范围窄,为130000道尔顿,取代级为0.4,使用目的是减少大分子量比例,使高于肾阈值的中分子比例增加,分子分布变窄,取代级降低,代谢降解衮升高,临床上有很多报道万汶是一种合适的扩容液体.本文用万汶与常用的晶体液复方乳酸钠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 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阻滞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蒙蒙

    目的 分析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阻滞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术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予以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阻滞,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布比卡因,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麻醉总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实施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阻滞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且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影响,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蛛网膜下隙阻滞技术麻醉应用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者30例临床蛛网膜下隙阻滞技术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始用药到开始手术时间分别为11.5±4.5分钟。高麻醉平面均为t4,术后2小时阻滞平面消退t11。结论蛛网膜下隙阻滞可用于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等产科手术。差异性蛛网膜下隙阻滞亦可用于多种疼痛综合征的诊断。蛛网膜下腔阻滞具有连续硬膜外阻滞无法取代的优点,即技术简单、起效快、作用完善、术中舒适、术后镇痛良好。

  • 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重密度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麻醉的效果

    作者:汪芳俊;万勇;王玲英;夏智勇;贺红侠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重密度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B组)和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BS组),每组各40例.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前、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HR、SpO2的变化.记录蛛网膜下腔给药后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评价两组患者肌松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麻醉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肌松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给药后3~10 min MAP有明显下降,而给药后30~120 min MAP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术中发生牵拉反应率为27.5%,而BS组患者术中无牵拉反应.BS组患者痛觉恢复时间较B组显著延迟(P<0.01),BS组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轻度皮肤瘙痒率为17.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增强和延长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而不影响布比卡因的肌松效果和药物作用时间,有利于患者下肢及早恢复运动功能.

  • 高密度小剂量左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越涛;邢云飞

    目的 观察高密度小剂量左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7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布比卡因组383例和布比卡因组373例.观察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情况.结果 左布比卡因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5.9±1.4)、(11.7±3.0) min,均明显晚于布比卡因组的(4.2±0.3)、(9.1±3.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布比卡因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为(152.8±17.5) min,明显短于布比卡因组的(195.4±18.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布比卡因组高运动阻滞评分为(1.1±0.3)分,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的(2.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感觉阻滞平面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布比卡因麻醉效果虽略逊于布比卡因,但高密度小剂量左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因其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快,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更为安全.

  •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全伟斌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因其用药量小、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及母婴影响小等优点,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及新药物的临床应用,许多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应用于产程早期,可缩短产程并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已成为目前比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并于近几年来在国内临床趋于普及应用.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碧纯

    急诊剖宫产手术临床麻醉要求:麻醉起效迅速,镇痛完善,肌松充分,麻药对胎儿影响小,麻醉效果确切,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娩出胎儿,确保母婴生命安全.腰硬联合麻醉结合了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急诊剖宫产的临床麻醉应用.近年来,临床上应用新型特制的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套件,即"针内针"技术,明显提高了蛛网膜下隙阻滞成功率,减少了术后头疼发生率."针内针"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外医院麻醉科广泛应用[1].罗哌卡因作为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也广泛用于产科麻醉.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阻滞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贾方;徐桂茹;高鲁渤

    目的:评价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在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轻比重0.15%罗哌卡因6 ml;Ⅱ组0.15%罗哌卡因6 ml内含舒芬太尼5μg;Ⅲ组重比重0.6%罗哌卡因1.5 ml.记录注药前即刻、注药后3、5、10、20、30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感觉阻滞平面消退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后双下肢Bromage评分、VAS评分、镇痛时间以及注药后48 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Ⅱ、Ⅲ组镇痛时间显著延长.Ⅲ组患侧Bromage评分1分的为95%,显著高于Ⅰ、Ⅱ组;健侧Ⅰ、Ⅱ组Bromage评分3分者均为100%,明显高于Ⅲ组.Ⅲ组血流动力学指标5、10、20 min点与Ⅰ、Ⅱ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满意,镇痛时间延长,对患侧肢体运动神经阻滞弱,有利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

  • 罗哌卡因与其他局麻药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比较

    作者:张东发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用1%罗派卡因1.7 ML+ 50%葡萄糖0.3ml,0.75%布比卡因1.7ML +50%葡萄糖0.3ML以及1%丁卡因1.7ML+ 50%葡萄糖0.3ML,配成重比重溶液.用25G脊麻穿刺针于L3-4间隙穿刺,以0.1ML/s的速度蛛网膜下隙给药.比较三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组的大阻滞时间比丁卡因组长而感觉恢复时间比丁卡因短,而与布比卡因组相似;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大运动阻滞时间罗哌卡因组比其他两组长,而大Bromage评分罗哌卡因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小(P<0.01),运动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和丁卡因组(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恶心呕吐,而心率减慢发生率罗哌卡因组少于布比卡因组(P<0.01)和丁卡因组(P<0.05).结论 17ML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较布比卡因和丁卡因占优.

  • 等比重和重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比较

    作者:张林忠;张瑞林;陈丽

    临床上剖宫产术主要选择椎管内麻醉,其中硬膜外麻醉有潜伏期较长、奏效较慢且多有阻滞不全等缺点,而腰麻具有起效快、阻滞确切、肌松好的特点,符合急诊剖宫产时麻醉迅速阻滞完善的要求.本文对等比重和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进行了比较研究.

  •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腰穿失败原因总结

    作者:李兰英;刘辉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保留了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的优点,减少或消除了这两种麻醉方法单独应用时存在的某些缺点.CSEA起效迅速、肌松满意、阻滞作用时间不受限制,并且方便术后镇痛.CSEA适用于妇科、产科、普外、骨科、泌外科等耻区及下肢手术.

  •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对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

    作者:吴俊林;蔡德波;冯涛;朱俊红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对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在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咪唑安定(M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预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 μg/kg,M组患者预先静脉泵注咪唑安定0.05 mg/kg,C组则给予等容生理盐水10 ml.各组患者行蛛网膜下隙阻滞,均给予0.5%罗哌卡因2ml.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Ramsay镇静评分、感觉阻滞平面、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例数;术后首次要求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及各组术后24h要求使用镇痛药物的例数. 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与C组比较,D组和M组镇静效果满意(P<0.05),而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与M组比较,D组患者高感觉阻滞平面明显增高(p<0.05),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及术后首次要求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24h要求使用镇痛药物的病例明显减少(P<0.05). 结论 蛛网膜下隙阻滞前单次剂量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 μg/kg和咪唑安定0.05 mg/kg均能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而相比咪唑安定,右美托咪啶能明显延长罗哌卡因引起的感觉阻滞时间,并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 骨科腰麻患者术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刘冬红

    尿潴留是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膀胱容积可增至3000~4000 ml,膀胱高度膨胀,可至脐部,患者下腹疼痛,排尿困难,叩诊有实音,有压痛,患者十分痛苦.腰麻是将局麻药注射到蛛网膜下隙者亦称蛛网膜下隙阻滞.

  • 布比卡因脊麻和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观察

    作者:汪芳俊;郑述碧;王玲英;孙桂英

    种有效的麻醉方法.

  • 单次负荷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定清醒镇静效应的定量评估

    作者:徐威;张弩;陈建军;唐俊

    目的: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完善镇痛时比较单次负荷剂量1 μg/kg右旋关托咪定和临床推荐剂量的咪达唑仑的清醒镇静效应,并以脑电双频指数( BIS)来评估两药的镇静深度变化.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22~60岁,体质量指数(BMI) 19~26 kg/m2,拟在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择期手术患者.阻滞平面均控制在T10以下,随机分2组,D组(n =20):右旋美托咪定1 μg/kg 10 min静脉泵入;M组(n=20):咪达唑仑50 μg/kg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前(T0)、脊麻平面固定后(T1)、给药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20 min(T5)、30 min(T6)各时间点记录BIS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D组在T4、T5和T6时间点的BIS值均显著低于M组(P<0.05);在T4、T5和T6时间点:D组SBP、DBP显著低于M组(P<0.05);D组HR显著低于M组(P<0.05).D组T4、T5和T6时间点的SBP、DBP、HR分别显著低于同组T1时间点(P<0.05).D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SpO2<95%,M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SpO2<9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D组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作为蛛网膜下隙阻滞的辅助用药,1 μg/kg的右旋美托咪定具有强于临床推荐剂量50 μg/kg的咪达唑仑的清醒镇静效应,与咪达唑仑相比,睡眠中更容易唤醒,且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低.虽然其血压与心率的下降比较明显,但是仍然在可控范围内.

  • 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倪丽亚;孙超智;李斌本;马宇;苏佳灿;邓小明

    目的 回顾比较髂筋膜间隙阻滞(同时阻滞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复合喉罩全麻与蛛网膜下隙阻滞应用于80岁以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非骨水泥型)的优劣性,探讨适合骨科高龄患者的个体化麻醉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80岁以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麻醉相关资料,其中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喉罩全麻44例(G组),蛛网膜下隙阻滞54例(S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Ⅱ~Ⅳ级.记录麻醉诱导前以及诱导后5、10、15、20、3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前及术后即刻、术后6h、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麻黄碱使用次数、合并疾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1d睡眠质量;调查手术医生对麻醉方案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前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患者ASAⅣ级例数多于S组(P<0.05).术后6、24 h时G组VAS评分低于S组(P<0.01),镇痛效果满意.两组麻醉诱导前及诱导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麻黄碱使用次数多于S组(P<0.01),S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高于G组(P<0.05).两组手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麻醉方案.在病例选择适当的情况下,髂筋膜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与蛛网膜下隙阻滞相比术后镇痛时间长,安全可行.

  • 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剖宫产术

    作者:罗青妍;黄绍强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能.方法 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蛛网膜下隙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R组蛛网膜下隙给予罗哌卡因10 mg,RF组予罗哌卡因10 mg+芬太尼20μg,RT组予罗哌卡因10 mg+曲马多20 mg.观察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情况.术后随访完全镇痛时间、有效镇痛时间、术后产妇感觉疼痛时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 3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大阻滞平面、达大阻滞平面时间以及达布(Bromage)Ⅲ级的例数和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RF组和RT组完全镇痛时间、有效镇痛时间、术后产妇感觉疼痛时的VAS评分、术后镇痛药使用比例与R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而RF组与RT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 与复合芬太尼一样,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剖宫产术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延长术后镇痛的时间.

  • 往返吸注对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特征的影响

    作者:廖荣宗;陈耀雄;彭健泓;区锦燕;周曙;李振威

    目的观察往返吸注给药法对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特征(痛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持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和持效时间)的影响.方法行下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应用0.75%左旋布比卡因1.2 ml(9 mg)单次注射,注射速度1 ml/3 s;Ⅱ组加用往返吸注给药法,注射速度和剂量均与Ⅰ组完全相同.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痛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及持效时间短、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快和持效时间长(P<0.05).两组阻滞前、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往返吸注给药法在左旋布比卡因腰麻中呈现痛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快及持效短、阻滞平面固定快和持效长的特点.左旋布比卡因往返吸注给药腰麻安全、可靠.

  • 不同温度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药液扩散的影响

    作者:刘霞;赵希敏;王井红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中,药液扩散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药液密度、黏滞性、注射速度及患者体位等,其中温度决定药液的密度和黏滞性[1].国外研究证实[2],将4、20或22℃的布比卡因加热至37℃将增加药液在蛛网膜下隙的扩散.本研究测定临床上蛛网膜下隙阻滞常规使用的0.5%布比卡因在25和37℃的扩散范围及其麻醉深度的差异.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