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父母及家庭压力因素预测小儿新发癫痫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作者:Wu YP;Follansbee-Junger K;Rausch J;Modi A;杨华俊

    研究对人口学特征、疾病因素及抗癫痫药物(AEDs)依从性进行校正后,父母及家庭总体和健康相关压力对新发癫痫儿童的纵向通用和癫痫特异性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h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影响.此项前瞻性纵向研究纳入了124例新发癫痫儿童患者(平均年龄7.2岁,标准差2.9岁).患儿父母分别在诊断后1、13、25个月时完成关于父母压力、羞耻感、恐惧和担心以及HRQOL的调查问卷.AEDs的依从性应用电子监测装置进行评估.每次就诊均进行医疗过程回顾以获得发作和药物副作用的数据.高水平的总体及癫痫特异性父母及家庭压力、恐惧和担心以及羞耻感对儿童通用及癫痫特异性HRQOL存在负面影响,大于疾病及人口学因素.总体父母及家庭压力在疾病管理第1年对儿童通用及癫痫特异性HRQOL的影响大于疾病诊断2年后的影响.更大的恐惧和担心对于诊断后13个月更高的癫痫特异性HRQOL有预测作用,而在诊断后2年,更大的恐惧和担心则预示更低的癫痫特异性HRQOL.多个人口学(如年龄)及疾病相关变量(如副作用和AED依从性)影响儿童通用及癫痫特异性HRQOL.尽管一些发现在各项通用及癫痫特异性HRQOL指标中一致,但其它的都是独有的.可改进的父母因素(如总体及疾病特异性父母及家庭压力、羞耻感)对小儿新发癫痫患者诊断后前2年中的HRQOL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诊断后第1年内用以改善HRQOL的心理社会干预应当解决父母和家庭压力、总体应对和癫痫管理的预期指导.针对依从性、羞耻感、恐惧和担心的干预措施可改善HRQOL.推动压力、恐惧/担心和羞耻感的父母管理可改善儿童HRQOL结局.

  • 精神分裂症与康复

    作者:王善澄

    不少病人罹患精神分裂症后,将对社会环境及个人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而该病患者在长期病程中能否"康复(rehabilitation)",即心理社会功能可否基本恢复或康复治疗是否确实有效,历来是专业工作者及广大病家热切关注的一项议题.本文从精神分裂症的基本概念、病程形式和结局、康复措施可行性及近代康复治疗进展等方面,结合部分文献回顾,对该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丹;马晓萍;韩玲;翟丹梅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指从妇女卵巢内取出卵子,在体外与精子受精并培养一定阶段,再将发育到一定时期的胚胎移植到宫腔内,使其着床发育成胎儿的全过程,通常被称为“试管婴儿”[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应用于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一种较常用的助孕技术,其技术难度高,治疗费用昂贵,胚胎植入后,临床妊娠成功率仅为30%~50%[2],因此,如何提高IVF- ET妊娠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减少退出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孕不育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就医群体,家庭矛盾、对妊娠的迫切期望、IVF- ET高额的治疗费用及社会压力易造成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出现,当个体不能用恰当的方法应对或解决时,还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下降,甚至出现精神崩溃,引起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卵泡发育成熟,导致不孕的结果[3].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方法,已较普遍地应用于IVF- ET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本文就心理干预对IVF- ET患者的作用、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展望等方面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 慢性病患儿的心理社会功能及干预策略

    作者:谢倩雯;季庆英;戴晓露

    儿童慢性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不仅对惠儿自身及其父母的社会心理功能产生消极的影响,还影响着亲子关系乃至整个家庭系统.因些,对慢性病患儿及家庭提供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至关重要.目前的干预模式各有优势,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综述了慢性病对患儿及其父母的心理社会功能以及亲子关系的影响,并为中国发展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提出建议.

  • 人文疗养护理对飞行员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白菁;李娜;陆铮;费华煊;陈晶晶;余烟兰

    目的 探讨人文疗养护理对飞行员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347名住院疗养的飞行员按住院时段分为实验组(168名)和对照组(179名),分别实施为期26 d的疗养护理;实验组行常规疗养护理+人文疗养护理,对照组行常规疗养护理.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疲劳程度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测评入院初和出院前两组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疲劳状况以及生活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SCL-90、FAI及SWL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疗养护理能有效提升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缓解疲劳、增强生活满意度,值得在疗养院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重性抑郁障碍临床痊愈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特征研究

    作者:史闻;鲁淑红;符士翔;马辉;杨华;张宁

    目的:研究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在达到临床痊愈标准后心理社会功能的特点. 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分量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对32例经住院治疗后达到临床痊愈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32名正常人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协变量方差分析显示,以客观社会支持或负性生活事件为协变量时;研究组躯体功能维度(F=5.75,P<0.05)及躯体不适感因子得分(F =5.51,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理功能维度中的正性情感因子得分(F=4.75,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社会功能维度中的工作学习(t=-3.80,P<0.01)和婚姻家庭因子得分(t=-3.30,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该维度中的社会支持因子(F=4.94,P<0.05)和业余娱乐生活因子得分(F=9.30,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体生活质量因子得分(F=4.14,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临床痊愈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心理功能可能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躯体、社会功能可能尚未完全恢复.

  • 改善视觉、听觉注意力对学习障碍儿童学习技能及心理影响

    作者:曾桂香;王红;阎利;韩剑珊;张扬;姬红梅

    目的:通过对学习障碍儿童注意力干预探讨改善视觉、听觉注意力对学习障碍(LD)儿童学习技能及心理的影响。方法对57例LD儿童分别采用循序渐进并分级别增加难度的视觉、听觉注意力训练干预,治疗3个疗程,对LD儿童训练前后视觉、听觉注意力缺损率、学习技能及心理的变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LD儿童的视觉、听觉注意缺损率训练后比训练前显著改善(P<0.001)。LD儿童学习技能量表(LAS)各项指标在训练后较训练前均有显著改善(P<0.001)。LD儿童在视觉、听觉注意力训练前后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筛查-儿科症状检查(PSC)分别有22例和15例异常,LD组儿童心理社会功能训练后较训练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改善视觉、听觉注意力能提升LD儿童的学习技能,改善心理社会功能。

  •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在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黄秀芳;徐小洁

    健康教育是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残率高,复发率高,对其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其心理社会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能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 临床治愈抑郁症患者症状自评在负性自动思维与心理社会功能间的中介作用

    作者:王慧;马辉;刁凯丽;曲海涛;滕昌军;尹程;杨华;张宁

    目的 探讨临床治愈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自评在负性自动思维与心理社会功能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贝克抑郁量表(BDI)以及自动思维问卷(ATQ)对住院并经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122名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1)抑郁症状自评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呈显著负相关(r=-0.559,r=-0.435,r=-0.388,均P<0.01),负性自动思维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563,r=-0.449,r=-0.468,均P<0.01).(2)抑郁症状自评低分组躯体功能水平[(70.27±11.33)分]、心理功能水平[(69.54±11.53)分]、社会功能水平[(69.09±10.41)分]均高于抑郁症状自评高分组[(53.33±9.32)分,(57.24± 13.80)分,(57.69±12.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0,4.82,4.48,P<0.01).(3)负性自动思维对躯体功能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B=-0.17,P<0.01),抑郁症状自评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抑郁症状自评在负性自动思维和心理功能水平中也具有中介作用.结论 临床治愈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自评在负性自动思维与躯体功能间起到中介作用,同时也在负性自动思维与心理功能间也起到中介作用.

  • 缓解期分裂症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社会功能的比较

    作者:蔺华利;张海艳;杨亚妮;程淑亮

    目的 探讨缓解期分裂症和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PD)认知功能损害模式和心理社会功能的差别.方法 采用8个神经心理测验(共17项)对缓解期分裂症32例、缓解期BPD30例和正常对照组34例进行注意力、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记忆和执行功能的评定,用多变量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各组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缓解期分裂症组除StroopC和数字广度测验-顺背外,其余15个神经心理学指标均差于对照组(P<0.05或P<0.01),缓解期BPD只有9个指标差于对照组,缓解期分裂症组的即刻逻辑记忆、延迟逻辑记忆、StroopCW得分比缓解期BPD差[分别为(8.13±3.35)分,(12.11±3.72)分,(6.00±3.09)分,(9.78±3.60)分;(48.61±15.73)分,(69.33±21.04)分,P<0.05],比缓解期BPD损害严重,但是在WCST的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数字广度测验-倒背和TMT-B上两组的操作结果无显著性的差别,损害同样严重,缓解期BPD的心理社会功能和缓解期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功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缓解期BPD的认知损害领域和缓解期分裂症存在一些重叠,而缓解期分裂症的损害更为广泛和严重;缓解期BPD的心理社会功能好于缓解期分裂症.

  • 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作者:刁凯丽;曲海涛;马辉;滕昌军;尹程;杨华;张宁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精神障碍,临床治愈(remission)是抑郁症急性期治疗的主要目标,即实现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但临床治疗和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达到临床治愈后并未完全康复,仍存在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而心理社会功能的正常化对实现抑郁症康复和预防复发都至关重要.为给抑郁症临床治疗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本文回顾了既往抑郁症心理社会功能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影响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的因素类别众多,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治疗方式等.但目前国内有关抑郁症康复的研究对此关注较少,而国际上相关研究的结果又不一致,对于相关影响因素对抑郁症康复的作用机制探讨不深入.为了解抑郁症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需对抑郁症心理社会功能恢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 康复治疗时精神药物使用调查

    作者:成祖伟;陈红芳

    国内外学者早已将使用精神药物作为精神防治康复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精神药物(以抗精神病药为主)主要可使精神病症状获得控制和缓解以便顺利地实现康复治疗,改善患者心理社会功能.值得探讨的是康复治疗时如何使用精神药物及怎样掌握剂量等问题.鉴于国内尚缺乏这方面的报道,故对本单位实施康复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 护士抑郁症状与特质应对、角色认知及控制感的相关研究

    作者:骆宏;马剑虹

    抑郁症状对个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和抑郁障碍相比[1],有效地控制抑郁症状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体成功的人际交往、保持放松状态以及快乐感,还会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生产率[2,3].

  • 采用PedsQL量表对矮小症儿童的生存质量分析

    作者:徐璇;文捷;彭丹霞;刘媛

    目的 了解矮小症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社会功能与正常身高儿童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PedsQL量表对201 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53名5~18岁诊断为矮小症的儿童及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79名4~17岁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PedsQL儿童自评量表评估显示矮小组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3±11.2vs 21.1±10.3,P<0.05),且量表中的步行200米、举大件物品、受伤或疼痛、担心有什么事将会发生、不能完成同龄儿童胜任的事、游戏时跟不上其他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学校活动中跟不上其他同龄人等9项条目及总分中,得分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dsQL父母代评量表评估显示睡眠不好、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活动中跟不上其他同龄人、丢三落四等4项条目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总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矮小症儿童在心理社会功能发育的健全程度上落后于正常身高儿童.

  • 精神病人在娱疗室的娱疗康复护理

    作者:张玲英;付美珍;易国萍

    精神障碍的康复治疗指通过对病人进行生活、职业、学习等技能的反复训练,来恢复或减轻疾病对病人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以尽量提高其生活技能、减轻精神残疾,重新回归社会的一种治疗方法[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均高的慢性迁延性病症.

  • 柳州市青少年斗殴、赌博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作者:韦琳

    [目的]探讨柳州市青少年斗殴和赌博的社会心理因素现状.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西柳州市3 720名城市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青少年心理-情绪障碍、斗殴、赌博自报率分别为41.48%、15.38%和27.98%,成绩差的学生发生赌博行为平均危险度为1.20,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类,职业高中学生发生赌博、斗殴行为平均危险度分别为1.44、1.68.抑郁、孤独感均为赌博(OR值分别为1.46、1.42)、斗殴(OR值分别为2.11、1.48)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提高心理社会功能是行为干预的基础,脱离对心理的关注来控制违纪行为,可能无法取得真正的突破.

  •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选择

    作者:喻东山

    活动性精神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状态,其行为常不可测,危险的是自杀、杀人、自伤和伤人,终致社交隔离和耻辱感.抗精神病药是快、有效和经济的治疗方法,比住院或收容护理价廉,能快速改善症状,缓解病情.为恢复奠定基础,所谓缓解,是指核心体征和症状轻到不足以影响其行为,不再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所谓恢复,是指症状缓解到可维持正常的心理社会功能,可以参加竞争性工作[1].

  • 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的关系

    作者:高鑫;邢淑芬;赵军燕

    心理控制是一种侵入式教养,它是指父母使用引发儿童的内疚感、爱的撤回等方式侵入儿童思想和情感的教养行为,这种消极的、侵入式教养导致儿童产生诸多心理社会功能失调.跨文化研究发现,我国文化背景下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更高.社会环境、父母的人格和儿童的行为等因素都对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产生影响.父母的心理控制会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自主性等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功能产生消极影响.未来研究应立足中国特色文化,深入探讨儿童多重看护条件、儿童自身易感性等因素对心理控制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