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排螺旋CT在腕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交通工具的快速普及,意外伤害和交通事故的频发,使腕骨骨折的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对腕骨骨折并伴有骨折移位的患者都主张施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这样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的恢复.但腕骨体积小、形态不规则,给临床医生选择怎样的进钉角度、固定螺钉的长短以及进钉点(固定螺钉进人骨头的位置)的确定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多排螺旋CT对腕骨湿标本行容积扫描后经三维重建(SSD和MPR),在三维片上确定进钉点并测量出进钉角度和螺钉行进路线的距离.从而确定螺钉及固定钢板的规格和打钉方向,对于骨科手术的术前讨论和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外固定钉安置不当致医源性前跗管综合征
1993~1997年间,共就治因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治疗胫腓骨干骨折时,由于骨折远端的固定螺钉安置不当,致使钉的前端推顶腓骨下端,而引发的足背肿痛或麻木,以及踝部肿痛与活动障碍等前跗管综合征17例.现报告如下.
-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颈椎外伤、颈椎退变性疾患及颈椎椎体肿瘤的治疗,椎问盘或椎体的部分或次全切除后植骨块的固定也越来越为临床医师所重视[1].自1986年Morscher等设计出了颈椎带锁钢板(Cervical spinelocking plate,CSLP),这种钢板以纯钛为材料,通过固定螺钉尾端的锁定装置,使钢板与螺钉牢固结合,从而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并发症[1,2].我院2000年4月~2001年11月共行颈椎前路手术105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
促进下颌骨牵引成骨新骨形成的研究进展
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因其能在原位快速成骨而被称为是一种内源性组织工程技术.然而,DO的某些并发症(如骨再生不良、延迟愈合、不愈合),特别是其较长的疗程及牵引装置长时间留置于面部或口腔内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如固定螺钉松脱、伤口感染、骨折等)成为临床应用和推广该项新技术的瓶颈和主要障碍[1].
-
微创内固定治疗旋后-内收型踝部骨折的疗效
旋后-内收型踝部骨折是临床上较少见的旋转型踝部骨折之一,其骨折特点是内踝前方“开书样”分离移位(见图1a,1b,1c)。常因内固定螺钉的定位不妥导致骨折再移位,手术失败。所以治疗必须是“关书样复位”结合定位螺钉固定,才能确保骨折的有效复位和坚强内固定。作者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采用此技术治疗旋后-内收型踝部骨折患者1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外固定支架和肌皮瓣转移对胫骨骨折并皮肤缺损的治疗
01胫骨前内侧因皮下软组织较少,若此处骨折合并皮肤缺损常导致骨质外露,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对此本科用外固定支架和肌皮瓣转移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科共收治4例胫骨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2~53岁,平均43岁。4例均为新鲜骨折。3例为粉碎性骨折。 2) 手术方法:(1)4例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仰卧于手术床上,上好气囊止血带。先行清创,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异物,清洗伤口清毒后在骨折两端胫骨内侧离创面5~10cm分别上好二枚外固定螺钉,先直视下行骨折复位,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固定外固定支架。(2)肌皮瓣转移:首先设计肌皮瓣,4例均选用小腿内侧肌皮瓣,按创面大小确定手术方式。切口自小腿后正中向下,至创面以远3~7cm(依创面大小而定)而弯向前外侧,至创面缺损之远侧,皮瓣呈U型,切开筋膜,分离浅层肌肉,形成肌皮瓣,将肌皮瓣向前外转移覆盖创面,无张力下与创面皮肤缝合。.供瓣区用中厚皮片覆盖。
-
羟基磷灰石涂层外固定螺钉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外固定术中的应用
2003年1月~2004年9月,我们对13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采用羟基磷灰石涂层外固定螺钉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介绍一种股骨颈加压螺钉的取出方法
加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目前医疗市场上有各种各样、大小不同、规格不一的股骨颈专用加压螺钉.由于各家医院使用的内固定螺钉不同,而螺钉取器械不可能样样具备,所以对于外院所固定的螺钉,由于型号不同,没有专用螺钉取出器,很难顺利取出,有时不得不放弃手术.几年来我们应用克氏剪取出多种规格的加压螺钉,无一失败.现介绍如下.
-
股骨颈侧位钻孔导向器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研制一种股骨颈侧位钻孔导向器供术中使用,使术中不需做股骨颈X线侧位透视,进而缩短手术时间.方法应用导向器行股骨髓内近端重建钉(PFN)固定术16例,其中股骨转子问骨折12例,转子下骨折4例,置入股骨颈固定螺钉共32枚.结果根据术后X线片示全部股骨颈螺钉位置准确.结论该钻孔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减少X线接触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保证了股骨颈螺钉侧位置入的准确性.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由外伤造成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对于移位不明显的脱位,保守治疗常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伴有喙锁韧带断裂的TossylⅡ度损伤,常需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韧带修复术,手术方法较多.2004年6月~2010年8月,笔者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lⅡ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33例,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20例,女性13例,均为TossyⅢ度损伤,年龄25 ~ 52岁.左侧19例,右侧14例.受伤原因:车祸伤24例,坠落伤9例.受伤距手术时间1~10 d,平均3~4d.1.2钢板构造锁骨钢板分钩端与钢板端,锁骨钩长度分15 mm、18 mm两种规格,钢板螺钉孔数为6孔,钢板靠近钩端侧向侧方膨出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增加一个侧面螺钉孔,其设计符合锁骨外侧端膨大的形状.固定螺钉为φ=3.5 mm皮质骨螺钉.
-
骨折愈合后普通钢板螺钉取出的新方法
普通钢板问世近一个世纪,目前仍为临床骨科医师选用.自1993年至今,笔者对骨折后牢固愈合、普通钢板固定螺钉取不出的患者采用新方法将钢板螺钉取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三种不同下颈椎后路内固定螺钉置入法安全性评价
笔者评价不同置钉方法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 (1)标本制备:5具新鲜颈椎尸体标本截取C2~C7节段,剔除肌肉,保留骨、关节及韧带组织和关节囊,术前每个颈椎标本均摄正、侧、斜位X线片,并行CT扫描.
-
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骨折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7月,先后应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各类骨折患者48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39例,女9例,年龄大78岁,小19岁,平均41.5岁.骨折类型:股骨头骨折5例,桡……
-
空心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为老年人四肢常见骨折之一.但随着交通及意外事故的增多,在剧烈的创伤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逐渐增多.年轻病人的股骨颈折由于股骨头骨密度高,骨质对内固定螺钉螺纹的把持力强,其固定可靠;且年轻病关节置换为时尚早,空苡拉力钉内固定是首选治疗方法.本院从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对29 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空心钛内固定,取得良好的效果.
-
跟骨骨折固定方式与螺钉应力分布特点
目的 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跟骨骨折不同部位固定螺钉所承受的应力,对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生物力学探讨.方法 根据Mimics 10.1中重建符合Dicom 3.0标准的跟骨CT图像,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 10.0生成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SOLIDWORKS模型,设计生成1枚接骨板,6枚接骨板冠状面固定螺钉及2枚跟骨矢状面固定螺钉.自足跟及跟腱附着点处分别垂直向上对模型施加320N和160N载荷,观察不同部位固定螺钉的Vonmises应力分布.结果 6枚接骨板冠状面固定螺钉中,距下关节面上部的螺钉在骨皮质处承受的载荷大,其他螺钉所受应力依次递减,跟骨前下端近跟骰关节处承受的载荷小.2枚跟骨矢状面固定螺钉中,跟骨内1/3处固定螺钉所承受的应力达跟骨外1/3处螺钉的2倍以上.接骨板螺钉与矢状面固定螺钉在距下关节的应力分布明显不同,接骨板螺钉所承受的应力达矢状面螺钉6倍以上,具有对距下关节上部更强的支撑作用.结论 钢板冠状面螺钉固定跟骨较矢状面螺钉对距下关节面有更强的支持作用,矢状面螺钉固定时内侧螺钉承载的应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