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友们开始冬训吧!

    作者:

    冬天是一年中气温低、室外活动少的季节.一些还没有建立良好运动习惯的人应从现在开始制定锻炼计划,尤其是超重肥胖的人,冬天减体重主要是减脂肪.而对于体重肌肉不足的人来说,同样要通过运动增加身体肌肉比例.

  • DHPLC法分析甘肃东乡族RBP4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作者:刘静;高静媛;高清歌;张吉平;郭茜;杨燕;刘菊香;刘佳;谢小东

    目的 探讨甘肃东乡族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 用DHPLC技术筛查东乡族113例正常体重者及107例超重肥胖者RBP4基因第五内含子+7542位点的多态性. 结果 (1)DM组+754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体重正常和超重肥胖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非DM组超重肥胖者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2)在非DM人群中超重和体重正常组均发现TT基因型者的平均HOMA-IR值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者. 结论 甘肃东乡族RBP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相关.

  • 青少年睡眠不足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

    作者:孟丽芳

    目的:研究中学生超重肥胖与其睡眠不足的相关性,探索青少年肥胖干预的有效手段。方法:选取本校高中1~3年级各2个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共调查3015名学生。使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式,问卷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学生睡眠情况调查表,调查学生近4周的睡眠情况;由经专门培训的体检医生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计算学生的体质量指数,将所有被调查学生分为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观察中学生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结果:3015名学生中检出329名超重肥胖者,检出率为10.9%,其中男生228名、女生101名,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2%和7.2%,男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3015名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8.4±3.5小时,中学生睡眠不足为1659名,占54.3%。将被调查的中学生分成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正常体重组2686名中789名存在睡眠不足,发生率为51.9%,超重肥胖组329名中有235名存在睡眠不足,发生率为71.2%,超重肥胖组睡眠不足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正常体重组2686名中平均睡眠时间为8.9±1.9小时,超重肥胖组329名中平均睡眠时间为7.1±2.1小时,正常体重组平均睡眠时间长于超重肥胖组,P<0.05。结论:中学生睡眠不足与超重肥胖有相关性,是中学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

  • 超重及肥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作者:张莉;刘宏伟

    超重和肥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与冠心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虽然我国人群体重指数较西方体重指数偏低,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超重肥胖者越来越多,而这部分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并与年龄职业有一定关系,为此广泛地引起了社会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 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血压状况与营养状况的关联分析——基于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评价标准

    作者:董彦会;宋逸;董彬;邹志勇;王政和;杨招庚;王西婕;李艳辉;马军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7 ~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血压状况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性,为制定儿童血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7~18岁的儿童青少年数据,依据我国儿童青少年分年龄、性别、身高百分位血压标准来评价血压状况,包括儿童血压偏高前期、血压偏高、单纯性收缩压偏高、单纯性舒张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按照国际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标准评价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包括消瘦(重度消瘦和轻度消瘦)、正常BMI、超重和肥胖(重度肥胖和轻度肥胖).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血压偏高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性,并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评估超重肥胖控制对于预防儿童血压偏高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结果: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和血压偏高前期的检出率分别为14.9%和9.2%,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者中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3.1%、8.8%和3.0%.血压偏高状况整体呈现为男生高于女生,乡村高于城市,随年龄逐渐增高,随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逐渐降低,随BMI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重度肥胖组的血压偏高检出率高,男女生分别为44.2%和38.8%,分别是正常组(15.8%和10.6%)的2.8倍和3.7倍.血压偏高与消瘦(重度消瘦和轻度消瘦)呈负相关,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血压偏高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危险度为16.2%,控制超重肥胖后,血压偏高的期望检出率为12.5%,且对单纯性收缩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影响较大,归因危险度分别为28.7%和35.1%.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较高,且以单纯性舒张压偏高为主.超重肥胖可显著增加血压偏高的风险,尤其是对单纯性收缩压偏高和混合性血压偏高影响较大,通过控制超重肥胖可显著降低全国儿童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从而对预防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高中生超重肥胖现状及中医干预探讨

    作者:辛妍妍;丛德雨;张伟;张桂菊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高中生(15~17岁)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7年11月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组织的健康体检数据,整群抽取济南市市中区5所高中,共1225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抽中的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以李辉制订的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界值点标准作为划分超重、肥胖的标准.结果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高中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1.29%和11.32%,其中男生超重检出率、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P<0.01),各年龄组间高中学生超重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高中学生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的肥胖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高中生(15~17岁)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超过全国水平,应提早预防,尽早干预,从而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

  • 糖尿病迅猛增长,中国该如何应对?

    作者:王文绢

    近3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患病率在我国迅猛增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目前的诊断标准,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据此估计有糖尿病患者9700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量多的国家[1]。而1979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仅为0.67%。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发布全球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8.3%,预计到2035年将升至10.1%,我国糖尿病2010年患病率已超过2013年全球患病率,甚至2035年的水平。IDF认为,如果趋势不变,203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达到1.43亿[2]。然而,在高流行的同时,我国的糖尿病还呈现出低知晓、低控制和伴有更多高危人群的状况,糖尿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36.1%,接受治疗者中也仅有1/3患者的血糖得到控制[1]。糖尿病前期流行率为15.5%[3],超重肥胖流行率为42.6%[1],也意味着如果不进行有效干预,更多的人将成为糖尿病患者。

  • LEPR基因GIn223Arg多态性与上海某区汉族儿童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江山曦;郭红卫;薛琨;朱美英;朱俭;罗飞宏

    目的 探究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上海某区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及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RFLP对上海松江区六所小学7-11岁超重肥胖与正常体重儿童(各262名)的血样进行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儿童超重肥胖的相关性,并分析了生化指标在超重肥胖组与正常组儿童以及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 结果 超重肥胖组与对照组之间LEPR基因Gln223Arg从频率与A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t检验,得出SBP,DBP,TG,HDL-C和LDL-C在超重肥胖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显著.在控制了混杂因素BMI等后,LEPR基因Gln223Arg各基因型组的生化指标差异分析表明基因型可能与LDL-C相关(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表明LDL-C水平在基因型AA组比AG(P=0.019)与GG组(P=0.017)低,而AG与GG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7). 结论 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可能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无关,而LDL-C(P<0.05)可能与LEPR基因Gln223Arg基因型有相关性.

  • 贵州省社区心脑血管病防治人群超重肥胖及其与高血压流行病学关系的研究

    作者:潘仰中;蔡运昌;柳桂娥;张彪;谢春凤;刘宏珍;邓小林;桂芗湘

    目的调查社区人群超重肥胖的现患率并探讨其与高血压等有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采用结合省情作局部修改的卫生部预防医学科学院设计的健康行为调查表,应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对社区人群超重肥胖的现患率及其与高血压、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关系作统计分析.结果本社区15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率已达43.4%,人群体质指数(BMI)均值不论男女在55岁以前有随增龄而增加倾向;女性35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平均BMI已接近或超过24,且均显著高于男性,45岁以上更加明显;本社区的平均BMI及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汉族男性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随文化程度的低下,超重肥胖率显著增高;随体质指数增大,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防治超重肥胖已经成为预防高血压刻不容缓且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 城镇化进程下大理白族地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杨夏丽;李学美;朱剑妮;罗玉璇;汤萌;黄莹

    目的 了解城镇化进程背景下大理白族地区居民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大理白族地区2 76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结果 大理白族地区成年居民的超重率为22.3%,肥胖率为6.6%,腰围测量法显示腹型肥胖率为44.2%.不同居住地区和文化程度是居民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地区、吸烟和饮酒状况导致居民腹型肥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居住在城市和已婚是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初中是腹型肥胖的保护因素,居住在城市、年龄≥60岁、不吸烟、已婚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理白族地区居民的超重肥胖率低于腹型肥胖率,腹型肥胖现象比较严重.居住在城市、年龄≥60岁、不吸烟、已婚是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提示对成年人群的肥胖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

  • 微信在职业人群超重肥胖干预中的应用

    作者:何朝;赵莹颖;张艳艳;乐嘉;李征;王磊;万思阳;李印东;李长青

    目的 探讨微信在职业人群超重肥胖干预中的可行性及效果,为今后利用微信开展“生活方式类”疾病干预管理积累经验.方法 通过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重点组织北京市顺义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群关注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与.通过推送减重相关知识、技能、行为指导图文信息,开展专家在线咨询、微社区互动交流、定期饮食运动数据回报、线下知识讲座等进行6个月综合干预,对比参于者干预前后体质指数(BMI)、腰围等变化情况,评估减重效果.结果 北京市顺义区15 397人有效报名参与,平均年龄(36.0±8.9)岁.男性占39.4%,女性占60.6%;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占85.3%,企业职工占14.2%,其他职业人群占0.5%;从年龄结构看,18~39岁占65.1%,40岁及以上占34.9%;从学历层次看,本科及以上占65.4%,大专、高中、技校、中专占29.4%,初中及以下占5.2%.通过综合干预,体重由干预前的(70.40±13.92) kg降低至(68.37±13.58) kg(t=12.953,P<0.01),人均减重(2.03±3.36) kg.按照BMI标准,超重/肥胖率由减重前的61.8%降至减重后的53.9%(x2=194.968,P<0.01)按照中心型肥胖判断标准,中心型肥胖率由63.9%降至51.4%(x2=488.318,P<0.0l).结论 微信干预对职业人群体重控制有效,结合干预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可以在其他“生活方式类”疾病干预管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信 超重肥胖 干预
  • 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吾力也提·艾比布拉;热米拉·托乎提;哈丽旦·莫明;丁桂凤

    目的 探讨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15例孕前体质指数(BMI)正常、超重和肥胖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孕前BMI及美国医学会(IOM)2009年新修订的孕期增重指南作为孕妇分组的标准.根据孕前BMI的不同分为正常BMI组(18.5≤BMI<25)和超重肥胖组(BMI≥25).正常BMI组和超重肥胖组按照孕期增重是否合理再分为体重增长不足、体重增长正常和体重增长过多组并记录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巨大儿、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 孕妇孕前BMI为正常和超重肥胖者分别占75.2%、24.8%.正常BMI组与超重肥胖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分别占9.3%、22.0%,妊娠期高血压为4.1%、14.1%,剖宫产为36.6%、58.8%,早产为7.2%、13.6%,低出生体重儿为4.8%、9.6%.超重肥胖组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BMI组(均P<0.05).体重增长过多孕妇中正常BMI组孕妇和超重肥胖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分别为9.4%、22.4%,妊娠期高血压为5.1%、13.8%,剖宫产为41.4%、61.2%,早产为5.1%、12.5%.结论 孕前超重肥胖或妊娠期体重过度增加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妊娠结局.

  • 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

    作者:郑全良

    目的 阐明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方法 2007年5-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昌平区4247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①共4247名中小学生参加调查,其中女生2090名,男生2157名,超重肥胖572名;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率13.47%;③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与体重正常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3.7%和6.3%,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9,P<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患有超重肥胖率较高,有必要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 北京地区出租汽车司机超重与肥胖调查分析

    作者:王洪瑛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出租汽车司机超重与肥胖状况.方法对5941例出租汽车司机进行体格检查,分析超重、肥胖的特征.结果5941例出租汽车司机中超重、肥胖者4009例,占67.48%,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结论出租汽车司机超重、肥胖发生率高,应加大健康管理,预防控制慢性疾病发生.

  • 高血压病社区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英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形势异常严峻.目前估计我国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每10个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病,而且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总体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较低[1-3],分别低于50%,40%和10%.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虽然至今未完全阐明,但目前普遍认为与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高盐、低钾饮食,超重肥胖,抽烟、过量饮酒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实践证明,开展高血压病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自救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5-7].

  • 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减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武晶晶;何红;吴丽娟;沈耀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趋势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 2007~2008年新调查统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国家[1].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全身或腹部肥胖[2].多项研究证实,肥胖是糖尿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即腹型肥胖,而我国的超重肥胖人群已呈快速增长趋势[3].

  • 冠心病不良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的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作者:屠燕;黎健勇;滕中华

    我国近年来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cease,CHD)发病和死亡率有升高趋势,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跃居首位,而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不良生活方式对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体力活动少、吸烟、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与高血压、高血清胆固醇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超重肥胖一起被确认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CHD传统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则被认为是不可改变的CHD传统危险因素.

  • 军事飞行人员超重和肥胖调查

    作者:沈江洁;王丽

    超重和肥胖是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非传染性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为了给飞行人员超重肥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6~2007年来我院健康疗养的飞行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就其巾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胆石症、脂肪肝的患者与体重正常者进行对照分析.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超重肥胖人群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文利;张玉舰;尹福在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超重肥胖人群代谢异常相关性.方法 选取18~60岁超重肥胖成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WBC.按是否合并上述代谢异常分为代谢正常组(A组:上述标准均正常)200例和代谢异常组(B组:上述标准中一项及多项异常)221例.结果 B组男性比例高于A组(P<0.05).B组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TG及WBC均高于A组,HDL-C水平低于A组(P<0.05).本研究人群WBC与体重指数(r=0.132,P=0.007)、舒张压(r=0.117,P=0.016)和TG(r=0.190,P=0.000)呈正相关,与HDL-C(r=-0.233,P=0.000)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后,WBC是超重肥胖人群存在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28,95%CI:1.043~1.445,P=0.014).结论 WBC与超重肥胖人群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 关爱生命,科学防癌,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李明

    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一、肿瘤的死亡比例逐年上升,这与我国卫生工作近年来重视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郊区县加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力度有直接的关系.而且随着奥运影响,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城镇居民普遍认识到超重肥胖、吸烟、过量饮酒、静坐等生活方式和不健康饮食习惯等因素是心脑血管的发病原因,并尽量加以避免,从而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降至低.

145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