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酸碱紊乱及阴离子间隙状态

    作者:张亚京;张爱华;王鑫;张玲玲;黄月仙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酸碱紊乱发生情况和血液阴离子间隙(AG)状态.方法对65例HIE患儿进行血气、血清电解质及AG测定,应用预计代偿公式判断酸碱紊乱类型.结果高AG 73.8%(48/65),正常AG 23.1%(15/65),低AG 3.1%(2/65).单纯酸碱紊乱32.3%(21/65),双重酸碱紊乱56.9%(37/65),三重酸碱紊乱(TABD)6.2%(4/65),正常4.6%(3/65).HIE患儿血液酸碱紊乱呈高AG状态;AG值的高低、高AG发生率及酸碱紊乱类型的分布与HIE临床分度无关(P>0.05).结论HIE酸碱紊乱呈高AG状态,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是2种基本的酸碱紊乱.

  • 阴离子间隙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作者:洪永忠;李燕红;王加顿;陈延伟

    分析阴离子间隙的重要性及其在各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及多重酸碱平衡紊乱准确诊断率.结合阴离子间隙分析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避免多重酸碱平衡紊乱中的代谢性酸中毒漏诊,使用阴离子间隙作为参考指标临床可以更准确判断多重酸碱平衡紊乱.

  • 急诊危重病患者酸碱失衡发生率与类型

    作者:顾文华;宋志芳;李浩军;葛晓利

    目的 了解急诊危重病患者酸碱失衡(acid-base disorder,ABD)发生率与类型.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抢救室危重病患者临床资料,同步检测动脉血气分析与血电解质,判断分析ABD.结果 在766例患者中,ABD 745例(97.3%),其中单纯ABD(simple acid-base disorder,SABD)149例(20.0%),二重ABD( dual acidbase disorder,DABD)525例(70 5%),三重ABD(triple acid-base disorder,TABD) 71例(9.5%).计算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后,TABD从12例增至71例,漏诊率为83.1%(59例);计算潜在HCO3 -后,TABD从8例增至71例,漏诊率为88.7%(63例).TABD患者年龄(77.9±10.7)岁、APACHEⅡ评分(25.9 ±7.1)、MODS发生率(22.5%)均明显高于SABD和DABD患者(P<0.01),第1、2、3、7天总病死率(1 4.1%、23.9%、26.8%、38.0%)也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急诊危重病患者ABD发生率高(97.3%),计算AG与潜在HCO3 -能减少TABD漏诊,年龄与APACHEⅡ评分是TABD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 D-乳酸血症

    作者:郑红梅;张佃良

    人体内的乳酸绝大部分是L-乳酸,而D-乳酸含量极少.D-乳酸血症作为一种疾病是由Uribarri于1979年首先描述,常继发于短肠综合征和慢性胰腺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发作的神经症状和代谢性酸中毒,其特点为症状发作和消失均快速发生,阴离子间隙显著增大.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氧化应激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树元;刘威;林朱森;胡媛琴;李天杰;王立秋

    目的 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体检健康者63例(健康对照组)、糖尿病患者81例(DM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4例(DKA组),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力(T-AOC).对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与血糖和血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M 组和DKA 组的T-SOD 活力和T-AOC 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MDA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KA 组的T-SOD 活力和T-AOC 显著低于DM 组(均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DM组(P<0.01).DKA组pH值、血糖与氧化应激各指标间都没有明显相关性(均P>0.01);阴离子间隙(AG)与T-SOD活力和T-AOC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HCO3-与T-SOD活力和T-AOC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氧化应激与代谢性酸中毒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氧化应激水平越高,代谢性酸中毒越严重.

  • 第12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消化道出血

    作者:郑笑娟;陈永兴;蒋勇

    患者男,41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当日量少,为褐色,次日排柏油样便1次,量约200 g,伴头晕、乏力、无呕血,门诊以"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伴出血"收入院.该患者于5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脾切除+断流术.肝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134 U/L,总蛋白74.2g/L,球蛋白升高为36.2g/L,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下降为1.0,血钠升高为147.6 mmol/L,阴离子间隙升高为21 mmol/L.

  • 冠心病患者血清阴离子间隙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士伟;周玉杰;赵迎新;刘宇扬;周志明;贾德安;胡宾;申华;高霏;马茜;韩红亚;王志坚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患者血清阴离子间隙(AG)水平与CAD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04年4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在5家临床中心就诊的18115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清AG根据以下公式计算:AG=[Na+(mmol/L)+K+(mmol/L)]-[Cl-(mmol/L)+HCO3-(mmol/L)].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 共有4510例(24.9%)患者血清AG水平超过16 mmol/L,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血清AG水平显著升高.血清AG水平高四分位数组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的相对风险(OR)是AG水平低四分位数组的1.355(未校正,P<0.001)和1.158倍(校正后,P=0.049).在剔除eGFR<60 ml/(min·1.73 m2)的AKD患者后,血清AG水平仍然是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的显著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CAD患者中血清AG升高占有较高的比例,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比例更高,血清AG水平是左室收缩功能的显著独立相关因素.

  • 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晶体复苏液含量的变化对体内环境的影响

    作者:孙业祥;袁晓敏;陈侠英;王寿鹏

    目的:分析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晶体液含量的变化与血清pH值、碱缺失(BD)、阴离子间隙(AG)及钠离子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住院的121例重度以上烧伤病人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补液情况和306次同步血气分析与电解质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休克复苏液中晶体液的百分含量在0h~8h高,以后明显降低,8h以后各组与0h~8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血清pH在0h~8h、8h~16h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16h~24h、24h~48h无显著性差异,在48h~72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血清BD在0h~8h、8h~16h及16h~24h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24h~48h、48h~72h 无显著性差异.(4)血清AG在0h~8h、8h~16h及16h~24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24h~48h、48h~72h 无显著性差异.(5)血清钠离子在0h~8h、8h~16h及16h~24h均无显著性差异.在24h~48h、48h~72h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晶体液含量的变化与血液酸碱度、血清钠离子的变化密切相关.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体内酸碱度有变化,早期呈酸性,48h后呈碱性,血清pH值与血清BD的变化呈正相关,与血清AG的变化呈负相关.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晶体液含量的变化与血清钠离子的变化呈正相关.

  • 严重烧伤病人休克期酸碱失衡类型及其机理的探讨

    作者:孙业祥;汪昌荣;陈侠英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休克期(伤后1-3天)发生的酸碱失衡类型特点,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机理.方法:以1990年1月-1999年7月收治的72例严重烧伤病人为观察对象,同步检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结果,综合利用酸碱失衡判断法对同步血气与电解质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结果:全组6例患者未发生酸碱失衡,其余66例:①单纯性酸碱失衡类型(SABD)28例,其中代谢性酸中毒14例:②双重性(DABD)23例例,以呼碱并代酸为主11例:③三重性(TABD)15例,以呼碱并高阴离子间隙(AG)代酸并代碱为主11例.单纯代酸组AG值升高与正常组对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ABD组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的补碱量显著高于非TABD组(P<0.0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的酸碱失衡类型非常复杂,以代谢性酸中毒、呼碱并代酸以及呼碱并高阴离子间隙代酸并代碱为主,其中的代酸主要为高AG代酸.三重性酸碱失衡并不少见,与不恰当地使用碱性药物有关.

  • 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体液代谢失调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业祥;唐益忠;吴雪生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体液代谢失调的变化规律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住院的169例重度以上烧伤患者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359次的同步血气与电解质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血清钠离子在0h~8h、8 h~ 16 h及16 h~24 h时无显著性差异,在24 h~48 h及48 h~ 72 h时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血清钾离子在0h~8h、8h~16h、24 h~48 h及48 h~ 72 h时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16 h~24 h时无显著性差异.(3)血清碳酸氢根离子在0h~8h、8h~16h、16 h ~24 h、24 h~48 h及48 h~72 h时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血清AG在0h~8h、8h~16h、16 h~24 h、24 h~48 h及48 h~72 h时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5)全组患者除82次酸碱失衡类型属正常外,其余277次中,单纯性酸碱失衡类型99次,其中以代谢性酸中毒(代酸)多;双重性122次,以呼吸性碱中毒(呼碱)并代谢性碱中毒(代碱)为主;三重性56次,以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为主.(6)伤后0h~8h、8h~16h、16 h~24 h、24 h~48 h和48 h~72 h所发生的酸碱失衡类型不同,其多见的类型分别是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酸)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结论 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电解质的结果有差异,血清钠离子在48h以后明显降低,血清钾离子在16 h~24 h时间段正常,其他时间段明显降低.血清HCO3-与血清AG呈负相关,烧伤休克期代谢性酸中毒为高AG性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酸碱失衡类型比较复杂,烧伤后24h内以酸中毒为主,24h后以碱中毒为主,三重性酸碱失衡发生率不低,伤后0h~8h以呼酸型三重性酸碱失衡为主,48 h后以呼碱型三重性酸碱失衡为主.

  • D-乳酸血症继发短肠综合征一例

    作者:张佃良;江志伟;姜军;曹斌;黎介寿

    患者男,12岁.因反复发作性讲话模糊不清、无力、恶心、嗜睡,有时昏迷,于2001年10月24日入院.近1年来,上述症状共发作11次.患者曾于3年前因小肠扭转行小肠切除断端吻合术,剩余小肠仅20cm,结肠和回盲瓣完整.患者平时喜欢食酸奶酪和糖块.入院查体:重度脱水貌,呈昏睡状态,语言模糊不清.平卧位上肢血压为13/9kPa,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但坐位时血压降致9/6kPa,并在查体过程中出现扑翼样震颤.腹部右旁正中见一手术切口瘢痕.实验室检查:pH 为7.21,HCO-为6mmol,阴离子间隙为19.其他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 强离子隙等指标对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黄艳萍;何云;李雪莹;刘倩;韩婷

    目的 探究强离子隙(strong ion gap,SIG)、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根据白蛋白校正的阴离子间隙(albumin-corrected anion gap,ACAG)、乳酸指标对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重症肺炎住院患儿79例为研究对象,据病情预后分为死亡组20例,存活组59例,统计入院时测定的血气分析、血生化等相关指标获取Na+、K+、Cl-、HCO-3、Mg2+、Ca2+、pH、PaCO2、P、 白蛋白及乳酸等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Henderson-hasselbalach公式计算ACAG,SIG的计算则采用Stewart-Figge公式.结果 两组患儿的ACAG、SIG、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CAG的ROC曲线下面积0.756,大于诊断参考线下面积,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9.7% 、70.0%,截断值为12.7;SIG的ROC曲线下面积0.936,大于诊断参考线下面积,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4% 、95.5%,截断值为2.7.结论 SIG、ACAG、乳酸对于评估儿童重症肺炎预后均有指导价值,其中SIG对于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阴离子间隙分析

    作者:汤鸣;梁星群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阴离子间隙(A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50例HIE新生儿和7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气及血清电解质,计算AG值及进行对比观察.结果HIE患儿139例存在酸碱紊乱,高AG代谢性酸中毒91例,HIE新生儿组AG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以重度HIE组更甚.结论HIE患儿常存在酸碱紊乱,对HIE患儿应密切监测血气及血清电解质变化,并计算AG值,及早发现和尽快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以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愈率.

  • 新生儿窒息后阴离子间隙状态与脑损伤

    作者:柳锡永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血液AG状态及其与脑损伤关系.方法对59例出生时窒息并经复苏处理后的新生儿作动脉血气、血电解质检查、测定AG值.结果高AG 30例,正常AG 21例,低AG 8倒.轻、重度窒息组高AB发生率分别为55.0%、42.1%;代酸发生率分别为72.5%、63.2%;HIE发生率分别为82.5%、89.5%;其差异均无显著性.轻、中、重度HIE组高AG发生率分别为19.0%、80.0%、88.9%;代酸发生率分别为4.3%、90.0%、100.0%,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损伤的发生与出生时窒息程度不一致,与高AG状态及其代酸的发生关系密切.对中、重度HIE纠正酸碱紊乱应以改善通气、加强供氧、增加循环灌注为主.

  • 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序化诊断方法

    作者:张家骧

    阴离子间隙(AG)主要是由血清白蛋白构成的,而且白蛋白与HCO3-呈负相关.当血清白蛋白降低时,AG等值降低(AG被掩盖),HCO3-等值升高(低白蛋白代谢性碱中毒).因此,血清白蛋白对于代谢性酸碱失衡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危重患者中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很高(成人患者占49%,小儿患者入院时占57%,24 h占76%),值得重视.酸碱平衡紊乱的传统诊断方法没有采用白蛋白指标,对于伴发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不能诊断低白蛋白代碱、混合型低白蛋白代碱和高AG被完全掩盖的高AG代谢性酸中毒.本资料提出的酸碱失衡的诊断方法采用了血清白蛋白指标和AGcorr指标,可以完成上述诊断.此外,增加了作者推导出来的HCO3- corr指标、△AGcorr和AHCO3- corr的差值等计算指标和判断方法,还可以诊断混合型低白蛋白代碱和正常白蛋白代碱(低氯性代碱)、混合型低白蛋白代碱、正常白蛋白代碱和高AG代酸、混合型低白蛋白代碱、高AG代酸和正常AG代酸(高氯性代酸).扩展了主要酸碱失衡、代谢性酸碱失衡和三联酸碱失衡的可诊断类型,并且可以诊断四联酸碱失衡.

  • 阴离子间隙测定在急性肾衰竭诊治及预后中的应用

    作者:陈卫东;刘磊;张燕

    目的探讨阴离子间隙(AG)和电解质变化在急性肾衰竭诊治及预后临床意义.方法 87例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按AG高低分成3组,分析AG与代谢性酸中毒的关系:按预后分为恢复组和死亡组,分析AG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G组代谢性酸中毒率(80.8%),高于正常,低AG值组(P<0.05);治疗后恢复组的AG水平能够恢复正常,而死亡组AG水平仍然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G水平恢复与否与急性肾衰竭预后具有一定的关系;血pH、Cl-变化在判断预后无临床意义.结论在急性肾衰竭患者诊疗过程中阴离子间隙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病情、判断酸碱平衡紊乱及进一步判断其预后.

  • 关于潜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有关三重酸碱失衡诊断问题的探讨

    作者:刘景衍

    根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浆[HCO3-]和pH得出呼酸、呼碱、呼酸+代酸、呼碱+代酸的诊断,当阴离子间隙(AG)增加,存在高AG代酸时,如果确定存在代碱,则诊断三重酸碱失衡(TABD).目前确定存在代碱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实测PaCO2计算出[HCO3-]的预汁代偿范围,如果潜在[HCO3-]大于该预计代偿范围的高值,则存在代碱[1,2],以下简称方法1.另一种是吴善医师提出的方法,即用"潜和PaCO2"计算出[HCO3-]的预计代偿范围(即潜在预偿值),如果潜在[HCO3-]大于该预计代偿范围的高值,则存在代碱[3],以下简称方法2.吴善医师近几年发表文章,认为方法2可靠性高,并对方法1提出质疑[4,5].笔者认为,吴善医师的上述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阴离子间隙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赵红立;陈英才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阴离子间隙(AG)的分布及其意义.方法对90例HIE患儿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测定,计算阴离子间隙,并应用预计代偿公式计算三重酸碱失调(TABD).结果本组高AG 65例,正常AG 22例,低AG 3例.高AG组血Cl-,HCO3-比正常AG组、低AG组明显降低,正常AG组血Cl-比低AG组明显降低;单纯酸碱失调31例,双重酸碱失调29例,三重酸碱失调25例.代谢性酸中毒(代酸)73例中高AG型52例(71%),正常AG型19例(21%),低AG型2例(3%).结论宫内缺氧、大量乳酸堆积导致高AG,代酸是HIE酸碱失调的根本的原因,代酸发生率较高,且与临床分度无关.AG值的测定对治疗有指导作用.

  • 新生儿窒息阴离子间隙分析

    作者:王雯君;李桦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窒息酸碱紊乱的发生情况。方法:对35例新生儿窒息进行血气分析及阴离子间隙的测定。结果:30例存在酸碱紊乱,其中代谢性酸中毒21例,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15例,双重酸碱紊乱6例;新生儿窒息酸碱紊乱与出生体重无关(χ2=0.37,P>0.05),与窒息程度有关(χ2=8.99,P<0.01)。结论:阴离子间隙对新生儿窒息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故应常规测定,以免盲目补碱。

  • 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阴离子间隙的观察

    作者:赵兴华

    阴离子间隙(AG)对于诊断代谢性酸中毒具有迅速可靠的特点,对某些复杂的酸碱紊乱尤为有效,现将2004年在本科住院病例中选出56例的96次AG计算结果分析如下.

101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