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康复医学联动发展
在老年群体激增的近几年中,和老年人息息相关的话题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其中受关注的莫过于养老、医疗这两大话题.随着人们康复理念的不断提升,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老年人数量随之上涨,这也给老年医疗机构带来新的挑战……
-
整体康复理念在防治部队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目的:制定用于西北地区某部队飞行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康复方案。方法:整群抽样西北地区某部队飞行员,调查其健康需求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并采取包括采集健康信息并完善健康档案,评定健康风险,制定康复干预措施,动态评价康复效果的整体康复方案。结果:整体康复理念可以早期、有效地对部队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防治。
-
以社会融合为导向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
1国际社区康复理念根据2011年6月WHO正式公布的《世界残疾报告》,世界人口中至少有15%的人带有残疾,他们对康复的需求迫切,机构康复及延伸服务远不能满足其需求.WHO在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及阿拉木图宣言之后,提出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CBR)作为一种策略,促使在发展中国家的广大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经过30余年的实践,社区康复在世界90多个国家赋予实施.2004年11月,联合国发布的《残疾人权利公约》,2010年由WHO发布的《社区康复指南》正式提出社区康复矩阵模式,矩阵体现出了社区康复从传统的模式转变为以社区为本的包容发展模式,重视残疾人的赋能.在社区康复项目中,"参与"反映的是向残疾人赋能的过程,即通过提高意识、能力建设,以此进一步提高参与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和采取行动以求改变,只有这样,残疾人及其家庭以,及社区才能可能实现应有的目标,以及社区康复的可持续性[1],从而体现出社会融合.
-
正确把握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初现代康复医学引入我国以来,脑性瘫痪的康复理念、理论和技术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更新、修正和发展.目前,我国小儿脑瘫康复事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成熟的理念与实践.如何使我国小儿脑瘫康复事业沿着科学、规范、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儿童康复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2006年8月4日-6日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儿童康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九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对当前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指出了一些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
引入康复理念,提高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
1998年4月,受到"脑的十年"中神经科学成就的鼓舞,五十多个国际性组织在瑞典的Lund聚会,认为骨与关节的疾病占整个伤残患者的1/5,是长期病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人口饱受其苦.例如关节病痛占65岁以上老年人的1/2,腰背痛则是第二位常见的疾病.因骨骼脆弱导致的骨折剧增,以致50岁以上的女性有40%患有骨质疏松的并发症.代表一致提议下一个十年作为骨与关节的十年.其主要目标是发动大家从事改善骨与关节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这方面的诊断与治疗.
-
引入围手术期康复理念,提高骨关节创伤的疗效
将骨关节损伤康复治疗前移,并且贯穿于骨科治疗全过程的观点早已经成为国内外骨科专家的共识[1],这对于有志从事骨科康复工作的同仁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
对合格康复医师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康复医学正成为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康复医师的培养专业,导致康复医师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康复医学理念和思维差、道德理念有待加强和科研思维能力不强等特点,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规范化康复医师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康复医师的康复理念和思维的培养、加强康复医师的德育教育、加强康复医师的科研创新意识等建议,期望为培养出合格的康复医师人才做点贡献。
-
导大康复医学理念
现代康复医学成就较多地应用生物医学工程,包括各类人工器官、关节,以及其他各类器材辅助运动的应用等。实际上,康复措施还应该更多地结合全科医学知识和措施,尽可能地合理的改善各类病损和残疾,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应当中西医结合提高康复质量,合理应用心身协调干预、太极拳、八段锦等自我保健、中药针灸以及理疗的综合简便措施。康复医学与社区医学结合则已被医学界广泛接受,因为只有进入社区,才能使更多民众收益。康复医学同样要结合循证医学,以确认各类病损和残疾的佳康复干预证据,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及重复性;提高康复效果,并制定规范化建议或专家共识。康复医学也应充分结合转化医学的应用,以提高水平及康复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力度。所以,应该提倡大康复理念,结合上述各有关医学,以提高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
普及和推广心脏康复理念,积极探索适宜的心血管疾病康复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带病生存的患者数量急剧增长,涉及大量家庭、社会医疗资源投入和生产力的消耗,也给医疗服务带来巨大挑战。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缺乏体力活动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约1/3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死亡与缺乏体力活动有关,而适度的体力活动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效应[1,2]。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在心肌梗死发病前有规律运动习惯的患者发病后早期的运动耐量明显高于无运动习惯者[3]。
-
重视加速康复理念优化围手术期处理
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外科新理论,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对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进行改良、优化,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外科应激,维护器官功能,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骨科合理用药中国行启动
5月23日,全国骨科疾病科普宣传咨询活动授牌仪式暨2014骨科合理用药中国行活动在京举行。此次科普活动将于6月~8月,面向全国51家医院骨科门诊的1万名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筛查,并邀请约150位医生开展患者咨询及教育。
与会的武汉协和医院医务处孙晖教授介绍,骨科已成医患纠纷多发的科室。由于骨科医学上的预后与患者理解的预后层面不一样,患者容易存在不满和不解。因此,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普及科学的骨科疾病治疗及康复理念非常重要。同时,医患间要换位思考,医生要学会与患者充分沟通,沟通时使用更加专业和谨慎的词语。 -
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现状与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也称快速康复外科,是循证医学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围手术期应用多种已经证实有效的优化方案,通过减弱机体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从而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2]。加速康复理念虽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其实施仍受许多传统观念和护理措施限制,笔者将从心理干预、术前肠道准备、疼痛管理、液体控制、早期肠内营养、引流管管理、术中及术后早期保温、功能锻炼等方面对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同行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
肝脏手术患者对各类置管反应及心理需求调查
为能更科学和人性化地治疗肝脏肿瘤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我们对肝脏外科4个科室共102例患者在出院前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手术后各类外科置管对患者身心的影响及患者真实的心理需求,并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肝脏外科应用的有效性.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流程中的应用
自2001年丹麦外科医生Kehlet提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Track Surgery,FTS)以来[1],这一理念已被接受并应用于临床.这是一种新的外科模式,它是麻醉学、外科手术学、疼痛控制学及护理学各学科先进技术及一系列优化措施的组合,结果促进了患者康复[2].现将我院FTS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护理流程报告如下.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胆囊切除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探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胆囊结石需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快速康复外科组20例(观察组);常规护理组2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前者术后离床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后者(P<0.05),且减少住院日期降低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胆囊切除术康复理念运用在手术中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整体康复护理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手术器械的改进,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已日趋程式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成为治疗半月板严重损伤的主要方法.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仍不尽人意,且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发病率很高.加之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也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膝关节功能康复成为国内外有关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我们从整体康复理念出发,对患者实施一体化功能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
基于人因工程学原理的康复理念设想
目的:提出基于人因工程学原理的康复医学理论设想,促进康复医学的规范化建设.方法:通过调查、观测、实验法进行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等相关的实验研究,利用人因工程学进行科学设计、规划、管理并提高康复医学临床疗效在循证医学中的有效价值的讨论.结果: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康复能够解决康复临床工作和管理常见的弊端,客观、科学地促进康复医学规范化.结论: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康复医学具有更充分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提高康复治疗学的可重复性,有深远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值得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
-
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在维持脑卒中患者手部良肢位中的应用
随着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或早期康复的开展,及康复理念的日趋健全,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或早期体位变换,保持躯体及肢体的良肢位尤为重要.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体位[1].
-
康复理念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对其影响较大,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手术的效果,且对其预后及康复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促进胃肠道功能的尽快恢复是临床中的研究重点之一[1,2],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对预后有较大影响[3],故认为对于患者这些方面的干预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讨康复理念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进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7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37例和观察组(康复理念指导干预组)37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60~ 84岁,平均(69.6±4.3)岁,疾病种类:结直肠癌21例,胃癌16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5例,开放性手术1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例,高中和中专9例,初中和小学24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60 ~ 85岁,平均(69.8±4.2)岁,疾病种类:结直肠癌22例,胃癌15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5例,开放性手术1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例,高中和中专8例,初中和小学2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手术方式及文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具有可比性.
-
快速康复理念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 FTS)理念早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1]等提出的,是将外科、麻醉、护理的新研究融合的新概念,目的是采用优化的措施,减少患者的创伤应激,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FTS可以说是多模式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简化肠道准备、不常规行机械灌肠,硬膜外麻醉及镇痛,腹腔镜手术,早期移除鼻胃减压管、引流管,术后早活动等。根据国内外一些随机对照试验及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常规行机械灌肠、硬膜外麻醉及镇痛、早期移除引流管、术后早日活动等FTS组成部分并未提高结直肠手术的术后主要并发症如吻合口瘘、术后肠梗阻、腹腔感染等的发生率。本综述通过再次就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各FTS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探讨快速康复的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