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铜代谢异常相关的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作者:张桦;钟春玖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损害机制不明,可能与环境因素和基因变异共同作用有关[1].由于基底节铁代谢异常和沉积与PD发病有关[2],而铜蓝蛋白具有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的铁氧化酶活性,与脑内铁代谢密切相关.

  • 散发性共济失调的分类及诊断

    作者:刘新建;唐北沙

    共济失调是一种表现为肢体、躯干及语言运动不协调的临床症状.引起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但主要可分为遗传性及散发性两大类.遗传性共济失调是指具有明显家族史或遗传突变的共济失调.而散发性共济失调是指散在发病的、没有明确家族史的共济失调.散发性共济失调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分为:(1)获得性原因,由内源或者外源性的非遗传因素引起;(2)遗传性原因,一些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基因变异也可出现在散发患者中;(3)非遗传的退行性共济失调[1].本文所述的散发性共济失调主要指的是成年发病的、没有明确家族史的进展性共济失调.脑血管病或急性颅内感染等也可表现为共济失调,但其多为急性病程,且共济失调只是其诸多症状之一,故不包括在内.儿童起病的共济失调主要是由于先天的、代谢性的或者继发性的原因引起[2],在这里也不做阐述.

  • sacsin蛋白关联性共济失调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简介

    作者:欧阳嶷;何志义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Charlevoix-Saguenay地区发现了一种以痉挛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疾病,被命名为Charlevoix-Saguenay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痉挛性共济失调(ABSACS,MIM 270550).2000年,ARSACS的致病基因--SACS首次被克隆.初认为SACS基因只有1个巨大外显子编码sacsin蛋白.此后6年间,在这个巨大外显子中发现了20余种基因变异被证实与ARSACS有关.

  • 北京市同性恋HIV-1感染者的包膜基因C2-V3区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

    作者:姚均;张福杰;何忠平;赵红心;李兴旺;冯鑫;徐克沂

    目的了解北京市同性恋HIV-1感染者HIV-1的亚型类型及传播来源和流行时间.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12份1993~2001年北京市HIV-1阳性同性恋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并对其包膜区的C2-V3段的306个核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12份样品全部是B亚型的HIV-1毒株序列,其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10.35±2.06,与国际A-E亚型共享序列比较后发现其与A、C、D、E亚型的共享序列的基因离散率均大于25%,而与国际B亚型共享序列的基因离散率仅为11.25±3.60.系统树分析显示,12个毒株与B亚型共享序列聚在一起并远离其它国际亚型,并且12个毒株与SF162 紧密相连,而与国际B亚型共享序列和泰国B亚型代表株TH14可以分开.对gp120中重要的中和抗体决定簇V3环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2毒株在V3环中变化较大,其中4毒株带有GPGR这一欧美B亚型V3环顶端四肽序列特征,占33.33%,1个毒株带有GLGR,占8.33%,而其它7个毒株为GWGR,占58.34%.结论 HIV-1 在北京市同性恋人群中流行的为B亚型,流行来源为欧美,流行时间10年左右,V3 环顶端四肽序列特征以 GWGR 为主.

  • 长春市HIV感染者病毒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及CRF01_AE毒株基因特征

    作者:李锦;邵冰;李庆海;杜娟;宋波;邵弘;迟宗;杨艳泽;王福祥

    目的 了解长春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病毒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及当前主要流行株CRF01_AE毒株的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采集HIV感染者血液标本,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HIV的gag区(HXB2:863~1486)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PhyML3.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HIV database数据库中Entropy、N-Glycosite、VESPA对CRF01_AE毒株两个独立进化簇的氨基酸多态性、糖基化位点、特征性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测得gag序列的97例感染者中,经男男同性传播感染者71例(73.2%);经异性传播感染者13例(13.4%),双向传播感染者1例,12例感染途径未知.基因亚型分析结果显示,CRF01_ AE 73例(75.3%),CRF07-BC 18例(18.6%),B亚型5例(5.2%).URFs1例(0.1%).系统进化树显示CRF01_AE在感染者中形成两个独立的进化簇,其中簇Ⅰ 44株(61.1%),簇Ⅱ28株(38.9%).进一步对CRF01_AE两个进化簇分析显示:这两个独立进化簇有10个特征性氨基酸存在差异,簇Ⅰ糖基化位点多态性大于簇Ⅱ,但氨基酸位点多态性小于簇Ⅱ.结论 长春市HIV感染者主要以男男同性接触感染为主,CRF01 AE已成为本地主要流行株.CRF01_AE毒株流行簇Ⅰ和Ⅱ存在特征性氨基酸,糖基化位点和氨基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差异,提示应密切关注本地区HIV的基因变异特征.

  • 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韩志刚;徐慧芳;李燕;梁彩云;高凯

    目的 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亚型流行状况和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从2006-2007年广州市发现的、全部19份经男男性传播感染的HIV-1阳性血清样本,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分别扩增gag和env区基因,并测定、分析序列.结果 被成功扩增的有17份样本,获得13份env基因序列和17份gag基因序列.经系统进化树分析,11份(64.71%)为CRF01_AE,2份(11.76%)为CRF07_BC,4份(23.53%)为B.各亚型组内基因离散率:在env区,CRF01_AE为(8.27±0.93),CRF07_BC为(11.04±1.72),B为(16.65±1.78);在gag区,CRF01_AE为(5.36±0.68),CRF07_BC为(4.29±1.14),B为(11.75±1.35).V3环顶端四肽分析显示:8份CRF01_AE和2份CRF07_BC V3环顶端四肽均为GPGQ;3份B亚型中2份为GPGR,1份为GWGR.根据V3环关键氨基酸推测辅助受体使用情况,结果 显示:所有样本均被预测使用CCR5辅助受体.结论 广州市MSM人群HIV-1感染者中,至少存在CRF01_AE、CRF07_BC 2种重组亚型和B亚型的流行,且大部分流行株可能为使用CCR5辅助受体的巨嗜细胞嗜性/NSI毒株.

  • 论性的进化与人类的性异化

    作者:毕焕洲

    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内在基因变异而致,但能否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物种,则是看这种变异能否适应于环境.环境选择的结果,使适者生存,即所谓"物竞天择".生物的生殖方式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而生殖方式又能推动生物的进化.有性生殖是在生物进化中产生的,而生物的进化正是有了"性"才更有生命力,物种才更加丰富多彩.

  • Ptch2基因结构及功能分析

    作者:杜娟;王松灵

    Ptch2基因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短臂1p33-34区,其外显子具有两种编码转录方式,编码蛋白是Hh蛋白的受体和Smo活性的负调控因子,在胚胎发育中Ptch2多与Shh在上皮共同表达,Ptch2还是肿瘤抑制因子,其基因变异与神经纤维瘤病1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及生殖细胞肿瘤等相关.

  • 人禽流行性感冒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赵殿江;马大庆

    人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人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株的某些亚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 (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并不感染人类,但现已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一些亚型可感染人类[1].禽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emagglutinin, H)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早发生于1996年,在英格兰从患有结膜炎的养鸭妇女眼中分离到H7N7.1997年,香港爆发H5N1型禽流感,导致18例发病,6例死亡[2],这是禽流感病毒首次感染人并致人死亡的案例.以后相继发生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提示某些禽流感病毒亚型可直接感染人类[3, 4].禽流感病毒在禽类流行中可直接发生基因变异,或通过其他动物的混合流感病毒感染,进行杂交和重组产生新的亚型强毒株,这种新的亚型毒株对人类易感,可导致人类流感大流行甚至爆发流行[5].

  • 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赵阳阳;许智慧;刘妍;韩晋;徐东平

    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P450,CYP450)是参与人类药物代谢过程的重要酶,在肝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光滑内质网中含量丰富,其主要功能是氧化还原各种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CYP450酶参与80%目前应用药物的I相代谢,参与各种激素合成,影响与激素相关的肿瘤疾病发展.CYP450基因和表型存在高度多态性,体现在个体对于各种物质的代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综述了CYP450的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相关的CYP450各亚型特点和临床意义,对发展以指导个体化用药为基础的精准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原因探讨

    作者:陈合民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失败原因.方法:用拉米夫定治疗128例CHB患者,100mg*d-1,疗程48周.26例无效,对无效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并检测YMDD变异.结果:26例无效者中,YMDD变异阳性率61.54%,CHB中度YMDD变异率(14.5%)稍高于CHB轻度YMDD变异率(9.6%).结论:YMDD变异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ALT水平较高,病情活动明显者易发生YMDD变异.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失败原因不明,应进一步探讨失败原因.

  • 基因变异可能增加对尼古丁的渴求与吸烟复发

    作者:曹家琪;连智;刘志民

    想戒烟的吸烟者可以借助于种种治疗方法如咨询、尼古丁替代(贴片及口香糖等)和药物等来戒烟.一些吸烟者经过上述治疗后获得成功,可是对大多数吸烟者来说,由于戒烟引起的不愉快和心理上对香烟的渴求促使他们复吸.近来NIDA资助的研究提出人体基因学说可以部分地解释造成复吸的原因.

  • 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新刚;凌曦;赵坤;马宁;赵志刚;孙树森

    目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是神经介入术后缺血事件再发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可能导致药物抵抗的风险基因和位点.方法:以神经介入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为研究对象,对遗传因素导致的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结果与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结果间存在争议,目前没有公认的基因位点变异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CYP2C19弱代谢是氯吡格雷抵抗的重要因素,但CYP2C19仅能解释约12%的药物抵抗,因此临床并不推荐常规进行该基因的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主要因素仍在研究当中.此外,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心血管病患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药物抵抗的研究有待加强.

  •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RET、VHL、SDHD、SDHB遗传基因变异的检测

    作者:吴恺;张杨;张红;檀增桓;郭晓蕙;杨建梅

    目的:检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4种与该病相关基因(RET、VHL、SDHD、SDHB)的胚系遗传变异,以了解我国该病患者上述基因变异情况.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并经病理确诊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选12例,其中嗜铬细胞瘤患者11例,副神经节瘤患者1例.提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PCR技术扩增RET基因的第10、11、13 ~ 16外显子,VHL、SDHD、SDHB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各外显子的邻近内含子(±20 bp),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及野生型序列,确定基因变异.对1例诊断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的患者进行家系分析,在家族成员中检测相应基因变异.结果:共3例患者发现胚系基因变异: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SDHB基因c.136C >T(p.R46X)变异;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患者存在RET基因c.1901G> A(p.C634Y)变异及c.2071G> A(p.G691S)/c.2712C>G(p.S904S)变异,其家系中发现其他5名成员携带上述变异;1例散发、无恶性表现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RET基因c.2071G> A(p.G691S)/c.2712C> G(p.S904S)变异.1例患者存在先天性单心室畸形合并嗜铬细胞瘤,其上述4个基因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异.结论:本研究在25% (3/12)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发现了错义或无义胚系基因变异,包括SDHB基因的c.136C> T(R46X)变异、RET基因的c.1901G> A(C634Y)变异以及RET基因的c.2071G> A(p.G691S)/c.2712C> G(p.S904S)变异等,其中前两种变异具有明确的致病性.本研究验证了上述变异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的存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开展广泛的遗传基因筛查.

  • 乳光牙本质患者的基因变异分析及患牙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李芳;刘洋;刘浩辰;冯海兰

    目的:对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分析,检测基因变异;对患牙的组织形态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其元素含量进行能谱分析.方法:募集1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采集血液样本提取DNA,PCR扩增DSPP基因编码区并测序,测序结果与数据库比对;收集患牙样本进行组织形态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成分组成的能谱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牙齿相比较.结果:患者有典型的乳光牙本质临床表现,即牙齿变色、磨损、髓腔和根管闭锁等,且伴发釉质发育不全和骨性反(牙合)表现.在DSPP基因中发现16个基因变异位点(c.727G> A,c.897A> G,c.2053_2054ins18bp,c.2548G> A,c.2645_2646ins9bp,c.2706T>C,c.2878A> G,c.3004A> G,c.3069_3086del18bp,c.3249A>C,c.3264T>C,c.3266_3400del135bp,c.3418A> G,c.3454G> A,c.3461 _3462 ins 18 bp,c.3606C>T),经分析均为多态性位点,患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组成与对照牙差别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患牙牙本质小管数目减少,排列稀疏不规则,釉牙本质界失去了典型的扇贝样外形.能谱分析结果为患牙中镁元素含量(0.615 0%±0.261 6%)比对照牙(1.283 3% ±0.322 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患牙中钙元素含量较对照牙高(34.865 0%±0.388 9% vs.29.221 7% ±2.248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患牙钙磷比比值为1.981 2±0.0193,而对照牙为1.7759±0.111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患牙碳元素和氧元素含量减低、磷元素含量增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表型分析、基因变异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扩大了该疾病的表型谱,可为进一步的基因和组织学研究提供参考.

  • EGFR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方复;陈力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变异所致的病变过程[1].

  • 重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HBVDNA CP区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李志勤;余祖江;江河清;武淑环;李建生

    目的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基因型分布及各型HBVDNA CP区变异情况.方法 应用乙肝病毒型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PcR方法 ,对4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用PCR方法 和DNA测序方法 检测CP区突变.结果 4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12例(28.57%),C基因型29例(69.05%),B+C型1例(2.38%),未发现其他基因型别;42例患者所感染HBv基凶组发生前C区1896点突变有32例(76.19%),其中,C基因型有28例(87.5%),B基因型有4例(12.5%).B型BCP区ntA1762T/ntG1764A双突变3例(25%),C型BCP区双突变26例(89.66%),B+C型(1例)未发生突变结论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以感染B、C基因型为主,C基因型较B基因型更易发生基因变异.

  • 基因变异癫痫等

    作者:

    关键词: 基因变异
  • 某种基因变异可提高心肺功能;科学家发现减少疼痛的新途径;旅美华人学者揭示老年痴呆症的真正成因;澳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遗传基因

    作者:

  • 耐拉米夫定HBV多聚酶基因变异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张伟三;丁静娟

    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是一种胞嘧啶核苷类似物,可以显著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活性,从而抑制HBV DNA复制,迅速降低HBV DNA的水平,改善临床生化指标,改善肝脏组织学的病变[1,2],是一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新药.但由于其抑制病毒复制作用不持久,停药后易复发,故需要长期用药.

607 条记录 8/31 页 « 12...567891011...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